-
1 # 藍曼嘉
-
2 # 不言之教520
贊同這個觀點,但有一點點絕對的意思。當前,觀察社會各種行為,比如家長帶著孩子一塊闖紅燈,比如家長和孩子一塊兒在車上想朝外拋灑雜物,比如當著眾人的面指責孩子,或者當著孩子的面兒調侃孩子的父母等等行為,尤其是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一直認為教育孩子孩子學習都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一位批評指責,缺少正確引領等這些行為的出現,徹底暴露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家長的影印件,在當今社會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大過一切,國家準備家庭教育立法迫在眉睫。
如果說良好的家庭教育,給孩子良好的文化,京潤,發揚孟母三遷的教育意義,再加上名校效應,那麼,孩子成長如虎添翼,民族振興指日可待,中國夢將真的不是夢。
所以說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前提,名校教育是動力,兩者有機結合最為重要,當然,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也不可能正常渠道進入名校,能夠正常進入名校的孩子家庭教育也差不到哪裡去。
-
3 # 使用者水大魚大
孩子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基礎之上的,缺一不可。三者的關係只有融為一體,才能使孩子在一個健康、和諧、安靜的環境中得到充分的學習,將所學的知識消化並理解,在消化與理解的基礎上做到學以致用,用知識迎接一場又一場的挑戰與各種型別的考試。為了提升孩子的教育水平,我們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分析怎樣做才能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好:
一、我們先從家庭入手,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礎。一個有教養的家庭,一個能為孩子提供健康成長環境的家庭,一個充滿著安詳與溫馨的家庭,一對有知識、有理想、有抱負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是不會落後於他人的。因為在一個好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中,孩子受教育的結果和掌握知識的水平是不會落後於他人的。
其二、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學校在教書育人的基礎上,同時又教孩子怎樣去做人,去做一個對家庭有貢獻、對社會有益的人。無論是小學初中,又或是高中,學校都將孩子的綜合素質水平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同時,學校還承擔著各科文化知識傳播的責任。學校的教育目的是:不僅使孩子擁有許多有用的知識,同時還要求孩子具備多種優良的品質和較高的綜合素質水平,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名校名師之所以吸引這麼多的學生,是因為在名校裡孩子們不僅能學到想要的知識,同時在名校嚴格規章制度的管理下、在濃厚學習氛圍的薰陶下你的孩子一旦步入名校,那麼周圍的環境與學校的學習氛圍也會促使你的孩子認真的、好好的去學習。
最後,就是我們的社會不僅要給學生和家長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還給學生們提供這樣或那樣的服務,來滿足孩子的學習需求,解決孩子的求知慾望。
我們說到底是名校教育重要,是家庭教育重要?經過以上角度去分析,名校雖然很重要,但是父母如果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家庭環境和充滿溫情的親情關係,那麼孩子的學習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家是孩子的港灣,是孩子放鬆心情的自由空間。孩子的所喜所悲都要在這個港灣裡得到釋放、得到安寧。所以家庭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要想把孩子的學習搞好,要依靠名師在傳業授道的同時,家庭也要在各個方面把孩子呵護好,使孩子在疲憊時有一個輕鬆自如的休息環境。做父母的不僅要給孩子提供一日三餐的必需品,同時還要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與此同時,社會的安寧、安全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即使有再好的名校,再溫馨的家庭,社會假如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自由生存環境。那麼,即使想把孩子的學習搞好也是不可能的。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感謝閱讀。
-
4 # 語文老師李探花
如果把說話的語境割裂開來,斷章取義,那麼真理有可能變成謬誤。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的引導,更離不開教師的教育,同樣還得社會環境的影響。
這個世界上誰都可以成為父親或者母親,他們是不需要持證上崗的,但是每一位老師卻一般要經過嚴格的教育,獲得教師資格證才能算作真正的老師的,而一所學校升格為名校,那更是多少代教師共同努力而積澱下來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夠找到證據由於父母的科學、適當的引導而成人成才的例子,同樣我們也可以找到所被所謂名校毀掉的學生。
反之亦然,作為老師,我接觸過許多父母,對孩子信馬由韁,放縱不管,孩子變得冥頑不化,桀驁不馴。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我能夠從孩子父母的表現找出孩子之所以成為今天的理由,那麼這樣的家長能夠擔當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嗎?
我也接觸過許多家長知書達理,言談不俗,有地位,有身份,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滴水不漏,周到細緻,他們在職場是精英,他們對待孩子非常民主,對待教育理解深刻,但是他們的孩子就是不往他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這些家長有思想,有見識,有地位,對於教育也有著獨到的見解,但是教育孩子卻很失敗,箇中原由不得不耐人尋味。
教師作為教育的專業人士,教育是一項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事情還是留給專業人士去做,更為合理科學。家長的學養,家風的傳習,這些對一個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的確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如果過分誇大家長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不免誇大其詞,言過其實。
-
5 # 健康平安968
說實話,現在的孩子上學拼的是家長的資源!
很多孩子進入好的初中高中照樣在外補課,取得的成績是算學校的還是算補習班的?
其實很多孩子都是提前學,真正的課堂效率並不是太高!大家不提前學,當天所學的知識當天檢測,能考高分的那絕對是人才!
-
6 # 蘇小妮
特別反對這一類非此即彼的觀點,孩子的教育,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發展。名校重要,父母更重要。
一、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是毫無疑問的。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他生下來最先接觸的就是父母。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落在孩子的眼中,你是怎麼做的,你是不是個口是心非的人,我的為人處事原則,都直接影響孩子。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不用說孩子都會照著去做。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壞了你都不知道。或者父母本身三觀就不正,己之不正又如何來正孩子?所以,當我們聽到一位小學生或者中學生滿口粗話而且講出來一點都不覺得臉紅的時候,完全就可以想象出他背後的父母會是什麼樣子。
二、孩子的行為習慣需要從小由父母培養。很多孩子都上初中甚至高中了,父母天天愁得什麼似的,怎麼辦呢?這個孩子這麼不愛讀書!每次遇到有父母當面跟我這樣說,我就會先問他自己讀不讀書。遺憾的是,我見到這樣的父母基本上都是不讀書的。你自己不讀書,憑什麼要求孩子讀書?在孩子的心目中,爸媽都不讀書,憑什麼要求我讀書?
父母自己不讀書也就算了,家裡也沒有讀書的氛圍。比如說有的父母愛打麻將,帶著親朋友好在家打,麻將聲聲。也有父母愛喝酒,一喝就沒完,還喜歡嘮叨個沒完。家裡沒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孩子也無法安心讀書。
讓孩子從小養成安靜讀書的習慣,亦當從父母開始做起。
三、父母的教和學校教育相輔相成。父母培養習慣,教育做人,學校老師傳授知識,兩者相輔相成。如果一個孩子既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又缺乏良好的品行,身上從小積攢了許許多多的壞毛病,你縱然去再好的學校又有何用?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真正的教育,不是拼名校,而是靠父母,是非常有道理的。
名校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優質的師資,精良的教學裝置,這些也只對適應它的學生有用,並不適用於任何人。
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名校也有學渣出現,為什麼很多父母花了很多精力和財力將孩子轉去名校,可結果還不如原來在普通學校的樣子。因為他前面接受的教育已然如此,現在給他再精良的配置也無濟於事。
-
7 # 張可18
有一點絕對了。我認為首先你得給學校一個好孩子,學校才能還個你一個好學生,沒有好孩子,誰也沒有能力給你一個奇蹟。因為好的品質 好的心性,好的習慣是成就一個好學生的大前提。
-
8 # 愛之育之
名校很重要,家長更重要。
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也是終生的導師。
家長的言談舉止。
對孩子有著持續有效的薰陶。
家長的潛移默化。
對孩子潤物細無聲地滋養。
家長的率先垂範。
對孩子起到強大的引領作用。
家長的情操修為。
對孩子理想信念的樹立,功不可沒。
⋯
故,家長的作用不可低估。
#凌遠長著#
-
9 # 女兒的玩具
文化教育在於名校,為人處事教育在於父母。
所謂名校,是享有盛名的學校。在名校學習出來的學生,就像名牌服裝一樣,讓人肅然起敬,自帶品牌效應,能得到社會各方認可。
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父母,自己所奉行的為人行事的原則,自然會傳承給孩子。每個人的信仰各不同,要想別人認同你,只能透過觀察、接觸,判斷出你是哪類人,才會嘗試和你交往。而出自名校的人,和別人交往起來,會更加順暢。
一、出自名校,是一種品牌
學校得到認可,從學校出來的人,自然更容易讓人承認其品質。
1、名校能幫助你尋找到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優秀起來,就必須站在比自己優秀的人身邊,學習他們的優良品質,學習他們的為人處事方法,接近他們,最終成為他們的一員。
2、名校的學習氣氛良好,比的是誰的學習好。名校出人才,人才從學習力上體現出來。不像普通學校,處於散漫學習狀態中,比的是誰遊戲打得好,處了幾個婦朋友。名校的注重培養學習能力,營造是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勇爭第一,瞧不起落後者。
3、能進入名校,是一生中寶貴的經歷。能感受到學校深厚的文化積澱,讓努力習慣成為一種成態,不會因為以後有工作壓力,就讓自己感覺手足無措。擁有進取之心加持,工作遇到難題,不會退縮,而是想盡辦法去解決,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在名校學習與生活,自然能染上名校的傳統美德,這是一生的財富。
二、父母的教育,更多是來自生活經驗
父母的教育,是言傳身教,來自去過往生活的經驗。沒有系統的教育思念,也缺少合理的教育方法。他們生活的經驗,並不是無可取之處的。這些道理,是他們經歷過,吃過虧,留下的經驗之談。也許你在沒有經歷過時,是以懷疑態度,面對他們的說教。可是當你經歷時,你往往會想到父母的諄諄教誨,照著他們的方法去做,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們的經驗沒有形成系統,卻是最管用的為人處事方法。別把父母的道理,當成耳旁風,你沒有領會到其中奧妙,那是因為你經歷的世事,還不夠多。
名校也好,父母也罷,兩者教育是相輔相成的,人需要兩條腿走路,教育也不是單方面能完成的事。兩種思想相互碰撞,自己能從中取長補短,找出最適合自己走的路,行動起來,這就夠了。
回覆列表
我們知道教育的層級是從言傳到身教,到境教依次升級的。所以不在於說到底學校教育重要還是家庭教育重要,關鍵在於哪個環境中孩子待的時間最久,哪個人孩子接觸得最頻繁且關係密切。
這裡也會有一些腦科學的相關資訊提供參考。認知能力是有60-70%遺傳因素的,所以如果父母認知能力強,洞察力敏銳,的確會惠及孩子很多。但仍然有30-40%的後天影響可以起作用,而且這樣的努力會惠及孩子們自己的後代。所以從家族來看這是一個接力棒的比賽,可能數代都很努力,但只要一代人貪圖安逸也可能被人超越。
講回來說認知能力強的孩子們,有可能一個人和他們關係並不密切,有可能一句話只是輕輕從他們眼中或耳中飄過,但他們能透過觀察這個人,細品這句話體會到別人體會不到的深刻含義,從而改變自己。這樣子,他們就可以擺脫被動接受家庭和學校影響的際遇,而開啟了自我探索之旅,從而真正找到自我,認知自我,並實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