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畫丁堡

    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常年在兒科工作,所以關於孩子的健康問題,育兒問題,經驗豐富,滿肚子育兒經驗爛在肚子裡實在可惜,於是我透過文章的方式說給各位有需要的朋友們。

    當孩子到了該爬的年齡不會爬,或是不會獨坐,或是不會獨自站立,甚至是無法正常行走,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這是發育晚,很有可能是腦癱的前兆,應該注意判斷或前往專科醫院檢查。

    那麼該怎麼判斷小兒腦癱呢?

    腦癱最明顯的症狀是姿勢異常。

    父母根據這些異常姿勢來快速判斷自己的寶寶是否有腦癱!

    1、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俯臥位異常姿勢

    1、足尖著地:

    一般是足尖著地,腳跟不著地,總是愛跳,足尖向內翻,下肢肌張力高,腳從腳趾開始腫到整隻腳形狀如蘿蔔很痛無法站立。對以後的走路有很大的影響。

    2、剪刀步、內翻足畸形症狀:走路呈剪刀步,其關節彎曲,不能像正常孩子行走。剪刀步大多是腦發育不全導致的,是腦癱的症狀之一,是痙攣性腦癱的一種表現。

    小兒馬蹄內翻足是臨床較常見的小兒足部畸形,其特點是足的前半部內收、內翻,跟骨內翻、蹠屈、跟腱攣縮呈馬蹄畸形等。新生兒發病率為1‰~4.5‰,男女之比為2:1,單側多於雙側。

    2 、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仰臥位異常姿勢

    1、頭後仰,下肢伸直,嬰兒腦癱的姿勢異常有時呈角弓反張姿勢。

    2、由於不對稱頸緊張反射持續時間延長(正常小兒 4~5個月時消失),表現為頭轉向一側時,枕部的一側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狀,面部一側上下肢伸直。

    3、四肢肌張力低下,仰臥位時腕、肘、肩、髖、膝、踝等關節均可同時平置於床面,呈青蛙仰臥狀。

    3 、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肢體不協調

    1、寶寶常表現為一側肢體運動,而另一側肢體的廢用,左右肢體有明顯的不對稱。

    2、寶寶表現為不自主的動作,其運動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動的形式,不間斷地出現。運動外觀顯的持續而鬆散,幅度大而無法控制。

    3、寶寶呈醉漢步態,他們常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當站立時為維持站立姿勢,必須不停地進行調節。

    4、 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其他

    1、2個月以後的小兒仍有手緊握拳現象,寶寶上肢內旋位,雙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

    2、有的寶寶安靜時無明顯的姿勢異常,而當檢查者突然扶寶寶腋下,使其足底著床時,可見患兒下肢內收、交叉,同時雙上肢內收、內旋。

    3、超過6個月的小兒仍不能呈現正常的坐位姿勢,而表現出特殊的異常坐位姿勢,如前傾坐位、後傾坐位等。

    5、腦癱寶寶姿勢異常圖:腦癱寶寶有哪些其他症狀

    1、身體異常

    腦癱寶寶手一般呈現握拳的狀態,而且頭頸鬆軟抬不起頭來,將他懸空抱時,四肢呈下垂狀態。另外還可能出現身體突然僵硬,如在仰臥位時給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體或擁抱他時會感到困難。

    2、情緒不穩定

    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靜,睡得太多,或者3個月時還不會笑。

    3、餵養困難

    寶寶會有吸吮無力、吞嚥困難,口腔閉合不佳等表現,舌頭常將奶和食物推出。

    4、發育遲緩

    腦癱寶寶學會抬頭、坐和運用雙手要遲於同齡孩子。

  • 2 # 中億孕嬰

    1、足尖著地:一半是足尖著地,腳跟不著地,總是足尖向內翻,下肢肌張力高。

    2、剪刀步、馬蹄內翻足:走路呈剪刀步,其關節彎曲,不能像正常孩子行走;馬蹄內翻足特點是足的前半部內收、內翻,跟骨內翻蹠屈、跟腱攣縮呈馬蹄畸形。

    3、踮腳尖、不能自主下蹲:走路會踮起腳,用腳尖走,不能獨立自己蹲下或站立,必須靠人攙扶,不能自理,會走但是停不穩,孩子有肌張力增高、肌力弱、平衡差。

    4、角弓反張:頭、頸、軀幹均出現過度伸展、背屈,形似弓狀。

    5、單側手垂腕畸形:單側手畸形,跟正常人不一樣,不能拿東西,也不能用力,伸指頭比較困難,拇指內扣。

    6、舞蹈樣手足徐動:寶寶表現為不自主的動作,其運動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動的形式,不間斷的出現。

    7、醉漢步態: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當站立時為維持站立姿勢,必須不停地進行調節。

    8、W坐姿:兩膝過度屈曲,但小腿分的很開,臀部坐落在屈曲、內旋的兩小腿之間。

  • 3 # 家庭醫生線上

      寶寶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而寶寶腦癱就是一個家庭的惡夢,揮之不去,夢魘一生。腦癱又叫腦性癱瘓,一般而言,腦癱是產前、孕期多種因素作用神經中樞導致的。

      腦癱早期特殊表現有:不明原因哭鬧、餵養困難、易激惹、易嗆奶、難入睡等,還會伴有感覺遲鈍、性格怪異、智力低下、行為異常等症狀,最為明顯的特徵是運動發育落後。

      尤其是當寶寶有以下這些怪異姿勢時,家長要警惕孩子腦癱的風險。

      一、角弓反張姿勢,寶寶表現為四肢肌張力增高,頭背屈。

      二、共濟失調步態,寶寶呈醉漢步態,常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當站立時為維持站立姿勢,必須不停地進行調節。

      三、偏癱姿勢,寶寶常表現為一側肢體運動,而另一側肢體廢用,左右肢體有明顯的不對稱。

      四、舞蹈樣手足徐動姿勢,寶寶表現為不自主的動作,其運動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動的形式不間斷出現。

      五、2個月後的小兒仍有手緊握拳現象,患兒上肢內旋位,雙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

      六、有的患兒安靜時無明顯的姿勢異常,而當檢查者突然扶患兒腋下,使其足底著床時,可見患兒下肢內收、交叉,同時雙上肢內收、內旋。

      七、超過6個月的小兒仍不能呈現正常的坐位姿勢,表現出特殊的異常坐位姿勢,如前傾坐位、後傾坐位等。

  • 4 # 小兒推拿李波

    腦癱是由腦損傷造成的大腦發育障礙,必然會導致姿勢發育的異常,所以小兒腦癱最主要的臨床症狀就是姿勢異常,也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孩子姿勢異常表現形式有很多種,有的患兒靜臥時的異常姿勢特別明顯,有的孩子在運動過程中表現出異樣的姿勢,那麼該怎麼判斷小兒腦癱呢?

    1足尖著地

      一般是足尖著地,腳跟不著地,總是愛跳,足尖向內翻,下肢肌張力高,腳從腳趾開始腫到整隻腳形狀如蘿蔔很痛無法站立。對以後的走路有很大的影響。

    2剪刀步、馬蹄內翻足

    剪刀步、內翻足畸形症狀:走路呈剪刀步,其關節彎曲,不能像正常孩子行走。剪刀步大多是腦發育不全導致的,是腦癱的症狀之一,是痙攣性腦癱的一種表現。

      小兒馬蹄內翻足是臨床較常見的小兒足部畸形,其特點是足的前半部內收、內翻,跟骨內翻、蹠屈、跟腱攣縮呈馬蹄畸形等。新生兒發病率為1‰~4.5‰,男女之比為2:1,單側多於雙側。

    3踮腳尖、不能自主下蹲

    走路會踮起腳,用腳尖走,不能獨立自己蹲下或站立,必須靠人攙扶,不能自理,會走但是停不穩,孩子有肌張力增高、異常姿勢、肌力弱、平衡差。

    4單側畸形、右足跟不能著地

    單側畸形跟正常人不一樣,走路右腳後跟不能著地,腳尖走路,姿勢比較難看,不能有效站立,走路時跛行。

    5內翻足交叉畸形

    兩腳相交成內翻足,不能走路,非常的困難。典型的症狀是足內側軟組織緊張,前不能外展,足跟緊不能背伸。

    6左手垂腕畸形

    左手畸形跟正常人不一樣,不能拿東西,也不能用力,伸指頭比較的困難,左手基本不能用了,有很多小孩子都是先天性的。

    7扭轉痙攣手腳及頭向後扭轉、不自主抖動

    扭轉痙攣主要是軀幹和四肢的不自主痙攣和扭轉,但這種動作形狀又是奇異和多變的。起病緩慢,往往先起於一腳或雙腳,有痙攣性蹠屈。一旦四肢受累,近端肌肉重於遠端肌肉,頸肌受侵出現痙攣性斜頸。

    8內翻足畸形

    小兒馬蹄內翻足前足寬而厚,伴有內收畸形,患足1-5趾短縮,跟骨內翻,足跟窄小,足下垂或伴有空凹畸形,患足外側緣向外成明顯弧形改變,患肢肌肉萎縮,足部活動功能障礙,站立時足背中外部著地負重。

    9行走不穩、下蹲時兩腳跟不能同時著地

    小孩走路不穩,容易倒,腳後跟不著地,足尖向裡撇。走路總一隻腳墊著,下蹲時腳掌不能有效著地,只有腳趾部著地。

    小兒腦癱的診斷過程中大多數孩子主要表現還是以姿勢異常為主,腦癱的型別分為很多種,透過患者異常的姿勢可以進行區分。所以說家長們發現孩子有姿勢異常現象很可能孩子患上了腦癱,一定要及時的到醫院治療。

    怎樣預防腦癱的發生?

    預防為主”被列為中國醫療衛生工作四大方針之首。從社會醫學角度出發,預防對於腦癱的防治而言格外重要,應大力宣傳,並給予有力的科學指導。

    怎樣才能防止發生腦癱呢?這必須首先從發生腦癱的原因著手,做好以下諸項工作:

     1 

    做好孕期保健

    從母親懷孕到分娩這一段時期內,胎兒依賴母體生存。孕婦的健康、營養狀況對胎兒的生長髮育有著密切的關係。影響母體健康的不良因素均可直接危害到胎兒。

    懷孕的頭3個月是胎兒各器官分化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神經器官的形成與分化。在此期間,如果母體遭受病毒感染、中毒、X線照射、外傷、吸菸或酗酒等,均可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從而造成腦癱或其它畸形。

    另外,分娩過程中某些情況,例如難產、窒息等也可能導致腦癱。因此,做好孕期保健保證孕婦身體健康、防止疾病,合理營養、控制妊娠次數、不吸菸、不喝酒、做好孕婦產前檢查、排除難產因素確保順產是預防腦癱重要而有力的措施。

     2 

    做好新生兒保健

    出生1個月內(即新生兒階段),嬰兒離開母體到自然環境中生活,其各方面的生長髮育都很快。然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卻比較差,極易得病、感染而導致腦癱。

    如果能做好新生兒的保健工作,採用一套科學的新生兒篩查措施,也就是抓好產前、產中、產後三個環節(圖1~3)的保健工作,是可以防止相當多數量的腦癱兒童、畸形兒童和智力低下兒童的發生。

    總之,只要條件許可,生下的嬰兒都一定要到附近的保健所接受定期的體格檢查。

    必要的免疫接種

    對孕婦作必要的計劃免疫接種,如注射風疹疫苗可防止孕婦風疹病毒的感染,從而預防由此導致的胎兒腦癱。

    最好是住院分娩

    以便在必要時進行胎兒監護、復甦或手術分娩等,以儘量避免分娩過程中的胎兒腦損傷。

    儘早發現、儘早治療腦癱

    嬰兒出生後要立即到醫院作定期檢查,特別是母親懷孕過程中不順利,或有難產、早產、新生兒窒息等情況者更應接受密切觀察。一旦發現小兒表現不正常,就該馬上到醫院作全面檢查。如能對腦癱作出正確的早期診斷,並加以儘早的合理治療和綜合的康復措施,是有可能使部分腦癱兒童基本恢復正常。

  • 5 # 冷女子520

    有些寶媽過於緊張了,這些是針對有問題的孩子做的一些評估檢查。像拇指內扣這個問題,有些孩子大拇指一直是緊扣的狀態不能時常開啟,觸控的時候手指屈曲且伸展困難,那這個就需要家長注意一下了,有些孩子雖然是扣著但是能時時開啟,這種情況家長就無需過度擔心了。

  • 6 # 樹袋寶寶孕嬰坊

    一、手足徐動型:手足徐動型小兒腦癱患者,其患病部位集中在錐體外系,常見的表現有四肢、頭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蟲樣不自主運動。緊張、興奮時加重,癲癇安靜時減輕,手足徐動型小兒腦癱患者在進行有意識的動作時尤為明顯,如取拿物品時不能順利接觸該物品,而是上肢高舉或伸向後方,搖動,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動增多,表情怪異。

    二、痙攣性小兒腦癱: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小兒腦癱患者都屬於這類情況,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腦癱疾病。痙攣性小兒腦癱患者主要表現為肌張力折刀樣增高,以屈肌張力增高為主,腿部內收肌群尤為顯著。小人腦癱患者的雙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腸肌收縮而致跟腱攣縮。豎立抱起時腿部肢伸直、內收並內旋,兩腿交會出現剪刀狀。

    三、共濟失調型:這種型別的小兒腦癱患者比較少,其主要症狀表現為小腦病變體徵,常見眼球震顫,辨距不良,步態不穩、搖晃及意向性震顫等。肌張力偏低,腱反射不亢進。這也是一種腦癱的種類。

  • 7 # 靈巧豆花gb

    1、家長用手逗正在仰臥的寶寶,正常寶寶舉起雙手時,仍然可以保持平臥的姿勢,當家長抓住腦癱寶寶的手之後,一般患兒會緊抓不放,甚至還可以旋起上身

    2、腦癱的寶寶在俯臥的時候不能用雙臂支撐起上身,但正常的寶寶可以支撐起上身

    3、如果家長用單手握住仰臥寶寶的單側膝部時,腦癱寶寶一般會用另一側腿去踢手,但是正常寶寶不會

    4、腦癱寶寶在仰臥時經常會屈起一條腿或一條手臂,但正常寶寶會展開四肢,比較放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證明太陽是靜止狀態!八大行星是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