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出處 《春秋 ·哀公下》:“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 《左傳》:“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鋤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後取之。”《公羊傳》:“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麇而角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孔叢子·記問》:“叔孫氏之車卒曰子鋤商,樵於野,而獲獸焉。眾莫之識,以為不祥,棄之五父之衢。冉有告夫子曰:‘有麇而肉角,豈天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 吾將觀焉。’遂往,謂其御高柴曰:‘若求之言,其必麟乎?’到視之,果信。言偃問曰:‘飛者宗鳳,走者宗麟,為其難致也,敢問今見其誰應之?’子曰:‘天子佈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祥。今周宗將滅,天下無主,孰為來哉?’遂泣曰:‘予之於人,猶麟之於獸也,麟出而死,吾道窮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孔子家語·辨物》、《史記 ·孔子世家》亦載。《左傳》杜預注:“麟者,仁獸,聖王之嘉瑞也。時無明王,出而遇獲。仲尼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 《魯春秋》 而修中興之教,絕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注:“孔曰: 聖人受命,則鳳鳥至,河出圖,今天無此瑞。吾已矣夫者,傷不得見也。河圖,八卦是也。”
釋義用法 孔子處在群雄並起,周王室衰微的春秋時代,憂愁自己的政治主張無法實現,代表天下太平祥瑞的鳳凰不再飛來,而另一種仁獸麒麟卻被人捕獲,因而傷嘆悲感。《春秋》的寫作即終止於獲麟的魯哀公十四年。過了兩年,孔子自己也去世了。後以此典慨嘆天下紛亂,生不逢時,才智抱負無法施展; 又以“麟經”借指 《春秋》。
典源出處 《春秋 ·哀公下》:“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 《左傳》:“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鋤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後取之。”《公羊傳》:“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麇而角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孔叢子·記問》:“叔孫氏之車卒曰子鋤商,樵於野,而獲獸焉。眾莫之識,以為不祥,棄之五父之衢。冉有告夫子曰:‘有麇而肉角,豈天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 吾將觀焉。’遂往,謂其御高柴曰:‘若求之言,其必麟乎?’到視之,果信。言偃問曰:‘飛者宗鳳,走者宗麟,為其難致也,敢問今見其誰應之?’子曰:‘天子佈德,將致太平,則麟鳳龜龍,先為之祥。今周宗將滅,天下無主,孰為來哉?’遂泣曰:‘予之於人,猶麟之於獸也,麟出而死,吾道窮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孔子家語·辨物》、《史記 ·孔子世家》亦載。《左傳》杜預注:“麟者,仁獸,聖王之嘉瑞也。時無明王,出而遇獲。仲尼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 《魯春秋》 而修中興之教,絕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注:“孔曰: 聖人受命,則鳳鳥至,河出圖,今天無此瑞。吾已矣夫者,傷不得見也。河圖,八卦是也。”
釋義用法 孔子處在群雄並起,周王室衰微的春秋時代,憂愁自己的政治主張無法實現,代表天下太平祥瑞的鳳凰不再飛來,而另一種仁獸麒麟卻被人捕獲,因而傷嘆悲感。《春秋》的寫作即終止於獲麟的魯哀公十四年。過了兩年,孔子自己也去世了。後以此典慨嘆天下紛亂,生不逢時,才智抱負無法施展; 又以“麟經”借指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