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腳汽車

    秦始皇時代是全民皆兵,其他全部是奴隸階層外華人,南北朝是戰爭狀態,人太少,土地無人開發,和土地捆綁就可以戰勝其他部落,而和平狀態下增加人口,逃匿服役也能生存,直接去耕地比打仗有利可圖不去服役,府兵就無法維持,

  • 2 # 靜地樂土680

    府兵制的破壞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均田制難以維繫,戶口大量流失,府兵兵員嚴重不足;其次,專門的禁衛軍逐漸壯大,替代府兵承擔宿衛京師的職責,府兵逐漸淪為權貴的僕役,往日的榮耀逐漸喪失;再次,邊境形勢日益惡化,外出征戰越來越頻繁,鎮戍時間越來越長。於是,府兵、兵募都是怨聲載道,紛紛逃亡,甚至不惜自殘以逃避兵役,有所謂“福手福足”之說,白居易《新豐折臂翁》雖然是天寶十載事,但是,類似的例子早就存在,而且屢見不鮮,所以,武周時期,府兵制已經逐漸崩潰,軍事制度的轉型勢在必行。

    唐朝主要的軍事壓力來自邊境,所以,軍事制度的轉型也從邊境開始。因為之前邊境的鎮、戍單薄、分散,所以,轉型的第一步是劃分明確、固定的軍區,將軍區內的鎮、戍協調統一指揮,這種轉型最早出現於儀鳳二年,《舊唐書·劉仁軌傳》:“儀鳳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軌為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仁軌每有奏請,多被中書令李敬玄抑之,由是與敬玄不協。仁軌知敬玄素非邊將才,冀欲中傷之,上言西蕃鎮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敬玄至洮河軍,尋為吐蕃所敗。”《玉海》卷一三八:“高宗始以劉仁軌為洮河鎮守使以圖吐蕃,於是始屯軍於境。”軍區的指揮官的任命也逐漸制度化,景雲二年,節度使之名出現,《唐會要》卷七八:“景雲二年四月,賀拔延嗣除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此始有節度之號。”

    因為府兵、兵募大量逃亡,社會上流民激增,所以,開元二十五年,經過一系列的實際嘗試,玄宗正式下詔廢府兵制,實行募兵制,開元二十六年,轉型完成。

  • 3 # 滄海拾遺錄

    “府兵制”是古代中國主要兵制之一,起源於由西魏權臣宇文泰,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停廢,歷時約二百年。其主要特點在於兵農合一,平時務農耕種土地,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設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一項軍事制度的形成、發展乃至消亡都與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形勢密不可分。

    唐代府兵制在太宗和高宗統治前期曾經有效地實行,但自高宗後期以至武后時就逐漸被破壞,到玄宗統治時終於被廢除。“府兵制”被廢除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府兵制”的經濟基礎被嚴重破壞。“府兵制”的經濟基礎在於均田制,可以保障承擔兵役的軍戶有足夠的田地維持家庭生存,並承擔被徵召參戰時須自行承擔的兵器和馬匹等戰爭費用,隨著唐代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土地兼併不斷加快,均田制已無力有效維繫,軍戶兵員入不敷出,再加上戶口大量流失,到了玄宗時期,“府兵制”實際上已經無法為朝廷提供足夠的軍隊。

    二是唐朝中前期對外急速擴張,邊境戰爭頻繁,由於府兵兵員不斷減少,無形之中可以輪替的次數漸少,府兵被徵召作戰時間越來越長,這就使得承擔兵役的府兵們怨聲載道,甚至採取各種不正常手段逃避服兵役。由此形成惡性迴圈,導致“府兵制”的運轉愈發困難直至崩潰,並被朝廷招募的兵員所取代。

    三是唐朝府兵政治地位日漸衰落。承南北朝尚武遺風,唐朝初期朝廷對於府兵比較尊重,在政治上常給予優待,隨著時間的推移,府兵的政治地位開始降低,甚至到武則天執政時期,番上府兵往往被貴族官僚借為私家役使,偏離了“府兵制”設定之初的初衷,這就使得導致許多人以充當府兵為恥辱,爭相逃亡尋求新的出路。

    在“府兵制”已無法正常運作為朝廷提供兵員的情況下,天寶八年,宰相李林甫上書,稟奏皇帝廢除折衝府,“請停上下魚書”(指敕書、木契、銅魚,系徵發兵馬的徵物),存在了將近兩百年,幫助西魏,北周,隋唐開疆擴土,保家衛國的“府兵制”,最終宣告退出歷史舞臺,讓位給更靈活更能適應形勢發展的募兵制。“府兵制”最終成為那段歷史的見證者。

  • 4 # 夢想家2021

    盛世悲歌:府兵的背影

            記得拜讀馬伯庸先生的《長安十二時辰》時,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盛唐健兒,對皇帝卻刻骨仇恨?而又是為什麼,守衛邊疆的子弟兵和他們的家人,卻得不到最起碼的保障和應有的尊敬?開元盛世,竟真如歌中唱道:“最繁華時,也是最悲涼”。

            府兵制,創設於北周蘇綽,唐襲舊制。府兵制簡而言之,是一種“全兵皆農”制度。相較漢代“全農皆兵”,唐代的府兵制有兩個好處:第一是軍隊糧餉自給,國家財政負擔較輕;第二是軍官升勳級,不問政事,軍事訓練分開,國家有事則帶兵打仗,無事各回各家,避免武人干政。

            全國地方政府分“府”,“縣”兩級,在這兩級行政區域之外另劃一個軍事區域,“折衝府”。“折衝府”分為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當時境內有800個府,有300個拱衛“關內”,(函谷關以西長安四周);其餘分佈全國,戰略要地及邊疆要多一些。

           當府兵是有條件的,必須有自備糧餉武器裝備的能力,以保證戰鬥力。當時戶口分九等,根據財富產業劃定。上等,中等自願當兵的,由政府挑選入伍,豁免租庸調。下三等民戶,沒有資格當兵。府兵主觀上既屬自願,有開拓邊疆建功立業的熱情,客觀上也有相當的經濟基礎。自然大唐雄兵天下無敵。

            府兵20歲開始服役,每個府兵必須到首都宿衛一年,此外在本府,耕田為生,農閒操演,國家有事,各府均可抽調。

            軍官中央直轄16衛,各衛設有大將軍,有事打仗,大將軍統領出徵,戰事結束,兵歸於府,將歸於衛。

            朝廷負擔既輕,國力轉而強盛,只需豁免40_80萬府兵租庸調,做好軍烈屬撫卹,公平獎勳,予將士以尊榮,即獲一無敵強軍,大唐變成當世第一大強國,此制度功莫大焉!

            正所謂“福兮禍相依”。國家強盛,天下太平,內無法家拂士,外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天下太平,皇帝只顧“一騎紅塵”博“妃子一笑”,耽於享樂,再不關注軍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中央值宿衛兵們無事可做,淪為苦力。人人都把原來的健兒當免費勞動力,哪還有什麼自豪感,榮譽感,府兵並非奴隸,自然想辦法逃亡規避。中央值宿已經如此,本府之消極應付可想而知。

            當初,天下看重府兵,政府效率極高,死難士兵棺木尚未回鄉,一應撫卹褒獎均已辦妥,一如現代“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為國捐軀,是盡忠盡孝,無尚光榮。後來,皇上不重視,整個機制也鬆懈怠惰,府兵“流血流汗又流淚”成為常態,人心就慢慢散了。

            社會風氣既然頹靡,無復慷慨激烈剛健尚武,大興奢靡之風。皇帝寵愛詞臣,武人無用武之地,勳階既無實權,地位江河日下。如是數十年,皇帝晚年好大喜功,天下竟無可用之兵。加之中央派出“節度使”侵奪地方軍政權力,府兵不堪使用,使錢招募異族,終於釀成“藩鎮割據”的禍根,大唐遂亡於此。

           正如《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張小敬所言:長安是所有大唐人的長安。府兵血仍未冷,玄宗卻早已不是昔日的李三郎。他忘了當年的血雨腥風,拋棄了來自土地為了榮譽浴血奮戰的同袍,子民。他以為,爺有錢,啥都能買。

            府兵的沒落,是腐化墮落造成的。是唐玄宗率領的朝廷自掘墳墓,一手造成的。

    說明:以上內容參考錢穆先生著作《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理解或有罣誤,表達未必確切,懇請批評指正

       

  • 5 # 星火辰

    宇文泰創立府兵,是因為他在邙山、河陰兩場大戰中被高歡打得底褲都沒有了。說起來,府兵制是北周開國之祖宇文泰為應對危機的建立,自然會因為新的形勢的到來而消亡。經歷西魏、北周、隋、唐四朝,同一名稱的府兵制其實本就已經大不一樣,何況高宗,特別是玄宗後完全被邊軍取代。

    一、別總以為高歡怕宇文泰,兩個人其實是半斤八兩,兩勝兩負,這才有了府兵制

    通常大家以為高歡打仗不如宇文泰,因為高歡在小關、沙苑兩場大戰中敗給了宇文泰,而且那時候高歡的兵力是絕對優勢。但其實呢,宇文泰在邙山、河陰兩場大戰中也徹底敗給了高歡,乃至於精銳盡失,面臨亡國的危險,好在因為高歡的多疑以及謹慎,他沒有繼續追擊,給了宇文泰翻盤的機會。

    在這兩場的大敗後,面臨這無兵可用的危機,宇文泰開始被迫推行府兵制,實行兵農結合,逐步改變了從五胡亂華時期開始的,漢人只能耕種,供給鮮卑人當兵打仗的政策。

    不過呢,因為宇文泰是鮮卑人,他還是留了一手,他賜給手下漢族大將鮮卑姓,讓他們冒為鮮卑人(其中就包括賜姓普六茹的楊堅的老爹楊忠、賜姓大野的李淵的爺爺李虎),讓後讓跟隨他們計程車兵都要跟從主將的鮮卑姓。

    雖然宇文泰刻意鮮卑化,但是終究還是讓很多漢人有了當兵的機會,宇文泰也因此而大大擴充了兵員。而與此同時的北齊,雖然是漢人的高家所建,卻胡化得更為嚴重,以至於北齊長久內部矛盾突出,最終滅亡於北周。

    二、隋朝、唐朝時期,其實府兵制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隋朝,主要是隋文帝大力主推的去鮮卑化,讓原來的漢人都恢復漢姓。而到唐朝初年,李淵打天下的軍隊底子,絕對不止是府兵,其中既有李家大量的私人軍隊,更有從太原附近臨時徵集的軍隊,唐朝建國後,這些軍隊或許被劃入府軍,或許並沒有。應該說,唐太宗征討東突厥的軍隊裡,也絕不僅僅是府兵,其中既有地方駐防軍隊,還有少數民族的軍隊,所以,不要認為隋唐的軍功都是府兵建立的。即便在唐初,除開府兵,唐朝仍然有其他軍隊可用。唐朝初年的軍功輝煌,絕對不僅僅是府兵制的輝煌。

    據說唐朝有六百多折衝府,大多分佈在關中山西等地帶,其它地方很少。若是僅僅依靠府兵,也不可能維持全國那麼廣範圍的安全。

    三、唐高宗之後,府兵制越來越顯得不合時宜

    無論是唐高宗時期,還是之後的唐玄宗統治時期,都是唐朝的急速擴張時期,正因為如此,半農半軍的府兵越來越不合時宜。唐朝廣闊的邊疆,需要常年的駐軍來駐守,職業軍人的邊軍成為必須。更何況,到唐玄宗時期,帝國四面出擊,不但是駐守的問題,更是作戰需要越來越專業化。於是,高宗時代就出現的臨時官職節度大使,開始在玄宗時代成為常備官。於是有了天寶十節度,都駐守在重要的邊防地帶,擁有重兵。

    節度使本來沒什麼錯,是適應時代的產物,但後來因為失去控制,權力越來越大,成為唐朝中期後藩鎮割據的主要原因,直到宋朝統一中原,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府兵制的退出是必然,其最初設定時就有不合理處,過於集中在京城重地附近一帶,最後也沒蔓延到全國,地方上必然要有一定的駐軍來保障安全,這些都不是府兵。後來,為了適應國土越來越大的駐防需要,專門招募來經過訓練的職業邊軍代替府兵,這是個很自然的過程。

  • 6 # 王朝興替

    府兵制創建於西魏,北周時得到發展,是與均田制結合的兵農合一的軍制。

    隋文帝時期,為集中軍權進行改革,由中央機構統領,全國府兵直轄於皇帝;軍人戶籍編入州縣與均田制更緊密結合,“寓兵於農”、“兵農合一”。

    唐太宗時,調整健全府兵制,使軍府組織和府兵的編制完全制度化,軍府雖分佈全國各地,地方軍府主要負責練兵,調遣指揮之權歸於中央。同時,增加軍府的數量,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軍府駐守關中。

    這種兵制有利之處有3點:

    ①與均田制緊密結合,有利於社會生活安定、發展生產和鞏固國家的統一、民族融合。

    ②府兵“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既可減少國家軍費開支,又可防止將帥擁兵自重。

    到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兼併空前盛行,國有土地透過各種方式不斷地轉化為私有土地,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政府已無地授田。

    隨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導致均田制的破壞,農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到開元年間,府兵制崩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湖人科比和奧尼爾誰對球隊的貢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