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30367683

    三樁誓願。

      1.血濺白練

      竇娥:“若是我竇娥委實冤枉,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半點兒粘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者。”“委實”就是確確實實。血濺白練就是“示冤”讓在場的人都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六月飛雪。

      竇娥:“如今是三伏天,身死之後天降三尺瑞雪,掩埋了竇娥屍首。”竇娥“二煞”中還唱到:“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絲綿,免著我屍骸現;要什麼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

      這裡再次希望老天發出徵兆——天降瑞雪。“若果有一腔怨氣噴如火”定要感動上蒼讓“六出冰花滾絲綿——還是天降瑞雪——昭示千古奇冤,沖天怨氣,以警告統治者。

      3.亢旱三年。

      竇娥:“我竇娥死的委實冤枉,從今以後,著這楚州亢旱三年”

      二. 三樁誓願在內容上是層層遞進的關係。

      三樁誓願中“若是我竇娥委實冤枉”“若竇娥委實冤枉”“我竇娥死的委實冤枉”三句話,從語氣上講,表述自己的怨氣時,情緒越來越激動。第一樁誓願裡,“若是”表假設,平靜的示冤。第二樁誓願時,“若”還表假設,內容卻變成了“警告”和“抒冤”,此時儘管憤怒,還能遏制自己的情緒。到第三樁誓願時,沒有了假設的字眼,轉為“我竇娥死的委實冤枉”憤怒的情感再也無法遏制了,一瀉而出,由略帶憤怒的示冤變成了血淚控訴,體現了竇娥永不屈服的反抗精神。

      三樁誓願在“示冤”“瀉冤”讓人知曉的的範圍逐漸擴大,血濺白練,刑場上人的看到了,竇娥冤枉了;六月飛雪,山陽縣的百姓知曉,竇娥冤枉了;亢旱三年,滁州人民為證,竇娥冤枉了。從刑場到山陽縣再到楚州,瞭解竇娥的冤情人們越來越多了,最終竇娥的冤情將天下皆知。實際上這是透過冤情,作者將元朝統治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統治者的罪惡公諸於天下了——官吏昏聵、貪贓枉法、草菅人命、惡民橫行。

      三樁誓願在內容上還有從“示冤”到“懲處”的遞進關係。中國古代,有“天人感應”思想,關漢卿也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中國古代哲學天人感應思想源於中國先秦哲學,西漢時董仲舒將其發展為一系統的神秘主義學說。董仲舒認為,天和人同類相通,相互感應,天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董仲舒把天視為至上的人格神,認為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以鼓勵。三樁誓願,血濺白練是示冤,六月飛雪是以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亢旱三年是以災異懲處統治者。三樁誓願都打上了天人感應思想的印記。在這裡“懲處”——亢旱三年——儘管會殃及無辜百姓,但也能沉重的打擊封建統治者,危機他們窮奢極欲的生活。三樁誓願:示冤、警告、懲處,在語義層面上有遞進關係。

      概而言之,竇娥臨行刑時發出的三樁誓願,一願比一願深刻而強烈。她不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天下,而且還要感天動地,讓人們知道“這都是官吏們無心正法,是百姓有口難言”充分揭示了當時社會官吏昏聵、法制腐敗、人民蒙受奇冤而呼告無門的真實情況;至此,竇娥性格也得到充分展示,一個善良而又有反抗精神的婦女形象更趨於豐滿、完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達利與畢加索差不多都是同一個人,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