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u子太白

    孔夫子對仁的理解,確實比較廣泛。作為儒家創始人,他的學說思想核心便是,仁,禮,義

    論語中所記載的更是不勝列舉。

    孔夫子曾說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又說過: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頗有點回頭是岸,立地成佛之意)。既說明了仁是有一定的要求,又表示心存仁意便可謂仁。他對仁的解釋,更像是為了推仁於萬民,不拘君子小人,只要存仁心即可稱仁。

    不只說要仁以為己任,還推崇里仁為美。自己做到了仁還不夠,還要和仁人為鄰為友。

    對於弟子,他對仁的定義給出了不同的回答,摘錄如下:

    1、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2、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慎重)。”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3、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4、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5、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6、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孟夫子所說的仁其實意義也差不多,只不過可能涵蓋的範圍少些,界定也不似孔夫子那般隨意。他認為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意識應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善性。

    名言名句有如下幾句: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行仁德的人好比賽箭的人一樣: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態然後放箭;如果沒射中,不埋怨那些勝過自己的人,反躬自問罷了。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羞恥心就是施行義的開始;辭讓心就是施行禮的開始;是非心就是智的開始。仁、義、禮、智是四個初始,就像我本來就所具有的,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 2 # 東門立雪

    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看一下荀子當年在《非十二子》篇裡的評述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 ,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游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若夫總方略,齊言行,壹統類,而群天下之英傑,而告之以大道,教之以至順;奧窔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則六說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在一大夫之位,則一君不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成名況乎諸侯,莫不願以為臣。是聖人之不得勢者也,仲尼、子弓是也。

    在荀子的論述中,荀子一針見血的以思孟學派的“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來對比孔子的“總方略”,用“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來對比“齊言行”,用“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來對比“一統類”。可見,在荀子眼裡,思孟學派“博而不統”,“言過其實”,“神秘其說”,根本就和孔子的博觀而約取、慎思而篤行的學說相去甚遠,從這裡,我們能夠藉以參考孔子和孟子思想差異性。

    一、論孔子與孟子身世之相似

    史籍記載,孔子其先是宋閔公長子弗甫何之子孔父嘉的後裔,為沒落之貴族;而大部分觀點,孟子其先為魯國孟孫氏之後裔,亦為沒落之貴族;孔子宋人而居魯,孟子魯人而居鄒;沒落貴族之通性在於對於家族教育之堅持,雖然一者在前,一者在後,何其相似?

    二、論孔子與孟子求學之不同

    孔子學於郯子師襄之徒,孟子學於子思之群弟子。郯子為郯國宗室,接受乃是貴族之教育,師襄為樂師,供職國君之所,所見亦是貴族之教育,簡言之,孔子起身底層,平民教育兼之貴族教育;而自孔子死後,子夏,子張,曾參,子游,有若之徒開館授課,唯子夏見史籍記載為魏文王師,餘者,曾參、師偃皆為平民學者,未嘗有與於政,子思受業於諸先生,亦未見其有與政之舉,唯有魯公問,蓋自孔子之後,其心皆有餘創,不敢輕易嘗試入仕一途,是以魯諸派皆以傳道為務,孟子來遊,學於子思弟子,以是孟子之接觸,非如孔子之精粹,荀子辯曰:“博而不統”蓋因此有。

    三、論孔子之講學與孟子之講學相似

    孔子開壇授業,無非傳道;孟子之授徒,亦有如此,孟子曰:“得天下之英才撫育之,二樂也”。孔子未有此嘆,然亦嘗曰:“自束脩以上無不受。”儒者重於修身,孔子數答弟子之禮問,仁問,孟子亦是,其論人性之本善無非亦脫胎此來。孔子授徒,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孟子授徒,如萬章,公孫丑一類亦各盡其才。此蓋孟子有所取於孔子者也。

    四、論孔子之言談與孟子之言談不同

    孔子之言,蓋如春風,子禽問子貢曰:“夫子之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蓋孔子其人謙,其言遜,頗有進退之道,故其屢為弟子思憶。孟子之言,蓋如迅雷,其與告子辯性,其言滔滔,其理強強,又云頗自善浩然正氣。孔子所言,幾全以為就事論事,未嘗有所揆度,如問政亦就事論事,彬然有禮。孟子則有士人之自尊之心,凡言,雖答,皆若欲折君王之面,以自示。每讀孔子,親之,每讀孟子,敬之。孔子蓋如河柳,孟子蓋如高楊,二夫子之所不同,有類是乎。

    五、論孔子與孟子之自守相似

    孔子嘗言,斯文之未喪,又言匡人其如予何,孟子則雲吾善養吾之浩然正氣,二子頗自信奉其道,能自守之,雖陳蔡之阸,雖齊國之折,未嘗動之,此二子之類也。

    六、論孔子與孟子之處世不同。

    孔子不苛人而苛己,子貢譏人,孔子自言,夫我則不暇;孟子苛己亦苛人,孟子妻有小疵,則欲出之。孔子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天下厚之;孟子肅如秋風,天下或有不喜。孔子語難他見者,維道德有過則以譏之,孟子則嘗怒曰:“墨子無父,楊子無君,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二夫子之所見待者,亦有不同乎!

    七、論孔子與孟子世界觀之相似。

    孔門祖述堯舜,稱周公,褒揚禮與道德,其目的唯公正有序,天下大同。孟子進之,更褒堯舜,幾為曲護。孔子貴民,嘗言,民無信不立;孟子亦是,慨然語曰:民為貴。孔子雖不同,亦敬賢愛士,孟子則以賢進樂毅,亦以賢退樂毅,上已明孔寬孟猛,於此亦是,然則敬賢愛士有類也。

    八、論孔子與孟子所貴之不同。

    孔子貴仁,凡品評人物,唯仁字不輕易許;孟子貴仁義,凡孔子之謂不及者,孟子則可以及之。殺生成仁,捨身取義,明孟子乃發展孔子之說而頗刻於人,荀子云:“ 案往造舊說”,蓋基於此也。

    綜論之,蓋孔子設經,孟子復緯,維經是寬,經緯成網,經寬人易行,網密人難可。然則孟子重循孔道以繅經,此亦其功也。孟子不似孔子,蓋孔子道德即為道德,孟子加道德以政治,此殆大異乎?

  • 3 # 好玩的國學

    同為儒家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仁是不同的。

    簡單地說,孔子的仁是仁者愛人,是儒家思想關於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的總的原則。孔子的仁更多地是一種人倫思想。

    而孟子的仁,則是在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的基礎上,從人倫思想發展到政治哲學。就是在仁者愛人的基礎上,要求君主要能從愛人出發,推恩於人,實施仁政,從而能實現王道理想。

    所以,孔子的仁者愛人,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孟子的仁,則是一種治國理政的策略和理想。

    孔子從仁者愛人中,發展出了一系列人倫思想。這是儒家建構的價值觀。孔子的仁者愛人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仁者愛人的愛,是要有先後遠近順序的。孔子非常理性,非常現實,他看到人不可能無條件地愛一切的人,他必須從自己的身邊愛起,所以我們要愛最應該愛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這種愛叫做孝。而孝也成為中華文化的倫理基礎。

    第二,仁者愛人發展出了禮。既然愛有順序,有高低貴賤,所以,仁者愛人,要受到禮的限制。仁者愛人,意味著你要愛自己的兄長,這叫做悌,意味著你要愛上級,君主,這叫做忠等。這樣其實就形成了儒家的五倫。

    第三,仁者愛人要學會幫助別人,學會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你得幫助別人,你得成就別人,這樣你的事業才可能實現。

    第四,仁者愛人要推己及人。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推己及人,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而孟子的仁,就是如何推行仁政的一系列策略和理念。

    首先,孟子解決了仁到底從哪兒來的問題。孟子認為,仁者愛人之心,來自於人的天性,是我們內心中早就存在的善,正是因為人性是善的,我們才能有能力去愛人。這同樣告訴我們,仁者愛人,不是誰要我們做的,而是我們內心自發自覺的善。

    其次,仁者愛人就要實施仁政。仁者愛人首先要推恩於人,要把自己的愛心,推廣到老百姓身上。

    第三,仁政要減少賦稅,降低老百姓的負擔。對人民“省刑罰,薄稅斂。”他從歷史經驗總結出“暴其民甚,則以身弒國亡,”又說三代得天下都因為仁,由於不仁而失天下。強調發展農業,體恤民眾,關注民生,他說:“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四,孟子的仁政學說,推匯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理論。孟子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理論。

  • 4 # 使用者3977671246998

    一、涵蓋面不同。

    1、孔子之“仁”,其涵蓋面相當之泛,幾乎涵蓋了所有的人類美德。孟子之“仁”,卻是有相當明確而清晰的邊界的。

    2、《孟子·公孫丑上》雲:“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的“四端”,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他所謂的“仁”,發端於人性之中的“惻隱之心”,即對於弱者的不忍之心。

    二、難易程度不同。

    1、要達到孔子之“仁”難度很大,所以,能被孔子稱為“仁”的很不容易,即使在他的“高足”之中,還有不少是他“不知其仁”的。

    2、而孟子之“仁”,卻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這種“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孟子有“人皆可以為堯舜”之說,問題只在於是否願意去做。

    三、受眾群體不同。

    1、孔子之“仁”重在一個“禮”字,他相當強調上下尊卑等級觀念。

    2、孟子之“仁”的指向,卻在於一個“民”字。

    四、側重點不同。

    1、孔子之“仁”重在束“下”。

    2、孟子之“仁”重在規“上”。

    擴充套件資料:

    孟子和孔子學說的相同點:

    1、孟子和孔子並稱“孔孟”,都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和孔子的政治思想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主張是“仁”和“民本”思想。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仁政”。

    3、“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癌症會遺傳或隔代遺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