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每天讀一篇歷史

    從逃犯到皇帝,就是說連最底層都不如的人最後成為了最上層的頂尖人士,他的成功絕非偶然,也絕非運氣這麼簡單,必定有他的理由。

    縱觀劉邦的一生,我們可以發現,他的身邊從來不缺少文人墨士和能力非凡的人,孤高自傲的文人為什麼會屈居於一個市井混混出身的劉邦手下?那麼劉邦自然有他獨特的吸引力。

    第一:工於心計,善於吸引他人為己所用。市井混混出身的劉邦與名將後裔的項羽相比,兩者差的不是一心半點。但劉邦自有他的一套,首先他給自己一個極高的定位,自比信陵君,並且不斷學習他的為人處事之道,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做人圓滑做事靠譜。

    第二:寬容、仁慈、有大膽量。劉邦雖然出身比不上項羽,但是他做事有分寸,從不濫殺無辜,與項羽的風格截然相反,因此人們談及劉邦無不誇讚讚揚,深得人心。

    第三:遇事冷靜,善於用頭腦。楚漢之爭時,項羽曾與劉邦說過,大丈夫有本事出來單挑,可是劉邦卻回答道,成大事者用智而非力。雖然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劉邦十分聰明,不會因為一時衝動而以己之短克敵之長。

    所以劉邦的成功,必然有他的結果,也必然有他的理由,逃犯到皇帝的漫漫長路,絕非偶然。

  • 2 # 謝峰聊影視

    劉邦天生就是江湖大哥性格,這個性格非常適合秦末亂世成為牛人。

    他好酒,好色,爆粗口,耍流氓,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好像是一個標準惡人的德行。但這樣的個性可以鎮住那些命都不要的混不吝粗人。

    劉邦敢作敢當,豪爽,視金錢如糞土,給官給爵手不軟,出身行伍的將領誰不為之頂禮膜拜?

    劉邦能接受批評,能採納建議,一旦決策,執行迅捷,任人職務就用人不疑。名士誰不為之感動?

    劉邦堅韌不拔,一旦設定目標就會咬定青山不放鬆,哪怕身受重傷也決不後退。對手誰不為之膽寒?

    劉邦有恩必報,有怨不追究,為大局可以放下自己所愛,世間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劉邦的性格是多重性格,這樣的性格都表現的淋漓盡致,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沒有第二個了。劉邦是沒有任何背景的草根,48歲起家反秦,4年後封漢中王,又用3年統一全國,創立大漢王朝。“功狗”和“功人”都把劉邦看做團隊靈魂。這就是劉邦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

  • 3 # sunshine4179

    常言道:英雄不問出處。我們就拿劉邦跟他最大的競爭對手項羽做個對比,或許我們就能更清晰地得出結論吧!劉邦與項羽都曾目睹過秦始皇的車隊經過時的盛大場面,兩人也都有所感慨,先看看項王所言:“彼可取而代之”.看似簡單的回答,但又不難看出此時的項王不僅是在情感上仇視秦始皇,更有可能在心裡也並不認可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再看看我們的高祖劉邦所說:“大丈夫當如此耳”!這句話既表達了劉邦對秦始皇威儀的認可,更有可能是在心靈深處便認可了秦王朝開疆闢地統一中國所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從他們各自的感慨進行對比,我們能看出倘若是項王戰勝高祖劉邦,便很有可能會廢除已經成型的中央集權制,從而回到商周時期的封邦建國制,這樣就等於開了歷史的倒車,不符合客觀的歷史發展規律。

    其次再看看劉邦與項羽的出身的比較。先看看項王吧,項籍乃楚國名將項燕之孫,秦末著名起義軍領袖項梁之侄。項梁更是在義軍風起的年代裡扶立了楚懷王之孫熊心,從而復辟了楚國政權,被封為武信君,而項羽本人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其副將,可以說項羽贏在了人生起跑線上。但我們也可能從中推測出項羽出身高貴,未必能與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和諧共處。或許從心理上就帶有一絲輕蔑的眼光去看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或許這也是項王之所以不能任用賢能的原因之一吧。再看看咱們的高祖劉邦,他本名劉季,從古人所云“伯、仲、叔,季”裡我們可以看出劉邦原名劉季如果按照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劉老四,從他的原名,我們不難看出劉邦出身普通農家,來自於社會的底層。但這也是劉邦成就帝王之業的資本,正因為他出身低賤,才造就了他雖表面上行為粗鄙,但實質上又平易近人,豁達大度的性格特徵,在一定程度上鑄就了他的容人之量,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發掘出像蕭何、張良、韓信等這樣的無雙國士。

    然後我們再看看劉邦與項羽的個人素質比較吧。先看看項王對自己的自我評價吧:“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從項王的自我評價中我們不難看出,項王是個戰術上的天才,甚至在陰陵東城項王籍率領麾下僅剩的28騎兵迎戰漢軍數千騎兵,斬漢軍將領一名,誅漢都尉一名及殺死漢軍騎兵百十餘人。正是因為如此才成就了他破釜沉舟攻破章邯大軍的輝煌戰績,從而使他間接重新掌握了楚國實權。但我們又不難看出項王擁有的只是為將之才,所以他本人屬於偏才,他征伐天下僅僅用的只是自己的勇力和戰術思想。再看看劉邦吧,如其所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饢,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劉邦在客觀上承認了自己的軍事戰略部署上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後方保障後勤供給不如蕭何;甚至在行軍打仗上無論是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遠不及韓信。但我們也不難看出劉邦雖在各方面的能力均不突出,而他卻是一位通才,正是因為他是一位通才,他才能慧眼識人,將自己身邊的人才為己所用,讓他們各自都適得其所,致使劉邦擁有了一個龐大的國家人才團隊系統,而項王是始終是自己親力親為,哪裡起火就去哪裡撲火,自始自終都沒形成自己的核心團隊。這也正是劉邦之所以有天下而項王失天下的原因了。如果我們做個比喻,項王就好像一盆紅辣椒,只能做出湘菜和川菜,讓人辣的受不了,所以項王這道“菜”不適合所有人的口味兒;反觀劉邦,他既不擅長宏觀軍事謀略部署,也不擅長治國理政、保障後勤供應,更不擅長統兵作戰,似乎看上去劉邦他啥也不是,但實際上,他更像一盆水,他是烹飪的必需品,如果菜太鹹了,往裡面加一瓢水,就不那麼鹹了,如果太甜了,往裡面加瓢水,就不那麼甜了,如果太辣了,再往裡面加瓢水,就不那麼辣了。也正是因為劉邦這種“水”一樣的“特徵”才讓他擁有了相容天下英才之器量從而奪取天下;而項王卻依舊只能“事必躬親”地充當滅火隊員無時不刻地保持著急於奔命的狀態趕往各地平反,以致於釀成“烏江自刎”的悲劇結局。

    再看看高祖劉邦與項王的性格對比吧。我們先看看項王在被漢軍追殺至陰陵東城所說的那段慷慨豪言:“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項王是一個性格上相當自負的人,在明知大勢已去的情況下還堅持要向將士們證明自己依然勇猛善戰如初,卻將自己失敗的責任完全推卸給上天。從這裡可以看出項王至死也沒明白自己為什麼敗給劉邦。再看看《史記》中記錄項王與烏江亭長對話的原文:“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從這段對話我們可以看出項王是一個至少在心理上承受能力薄弱的人,甚至於他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拒絕東渡烏江而全然不顧楚軍將士拼死護衛他東渡,這些將士用自己的寶貴生命來捍衛自己搖搖欲墜的祖國,而項王卻在這樣關鍵的節骨眼上“任性”了一回——他直接地選擇了放棄,從此處可以看出項王在面對真正意義上的大困難時顯得韌性不足。其實這很可能跟項王本人的個人經歷有關,項王自公元前209年便跟隨叔父項梁起義,併成為裨將,此時他年方23歲,公元前208年6月項梁在民間找到楚懷王之孫熊心讓其復辟楚國政權,同時項梁被封為武信君,此時項羽成為其叔之副將,同年(公元前208年)項梁兵敗被殺,項羽當時所在的楚國處於一個權力真空期,新一任的楚懷王熊心掌握實權後,有意提防項氏子弟,楚王熊心於公元前207年派宋義做正將,又分別任命項羽和范增為次將和末將北上對抗章邯大軍。然而項王以宋義想要和齊聯合謀反,楚懷王暗令我將其殺死為藉口誅戮宋義,迫使楚懷王任命其為上將軍,並於同年在鉅鹿之戰中戰勝了章邯,就這樣項王一步步有驚無險地走向了人生的巔峰,掌握了雄踞天下的實力,但這也同時說明了項王這一步步走來太順暢無阻了,導致了他盲目自信自負的個性,甚至在他面對人生真正的大坎時一觸即潰。相反我們再看看高祖劉邦的傳世鉅作《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歌從字面上向我們展現的先是大風吹起後天空翻滾飄蕩的白雲,接著又將視野轉向剛剛重歸一統的家國鄉土,最後又將畫面導向鎮守在大漢帝國四面八方的將士們,可以說這首詩雖措辭簡約,但又極富開闊的慷慨豪情,也不難從中折射出劉邦有一種豁達開朗的性格,也正因為有了這份豁達,他才能在擔任秦朝泗水亭長押送犯人時將刑徒釋放並在芒碭山落草為寇成了逃犯,因為在押解犯人的途中一直有人逃跑,不到半途就溜走大批刑徒,所以他看開了並且發自內心同情這些人,所以他也想開了直接將這批剩餘沒逃走的刑徒悉數釋放。也正是這種想得開,看得開的性格讓劉邦在之後的人生中面對人生中的困難時能時刻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綜上所述,這些也正是劉邦之所以在芒碭山落草為寇成為逃犯而後其卻成為皇帝的原因。

  • 4 # 宇宙的塵埃27551

    眾所周知,劉邦是漢朝的第一位皇帝。庶民出身的他為何能夠擊敗楚霸王項羽,最終贏得天下。 劉邦在立勢之初,是身居泗水亭長的一個小人物,但他野心不小,響應陳勝吳廣起義,會審時度勢,並且拜倒在項羽腳下,然後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對他人的建議從來不會拒絕,集思廣益,能隨機應變,禮賢下士。他為人豪爽大方,對手下人都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所以很多將領都願意跟著劉邦一同出生入死。除了漢初三傑的張良,韓信,蕭何為他所用,就連項羽手下的許多人才,也紛紛投奔劉邦,包括項羽的叔父項伯。 劉邦自己涗過:論打仗的謀略,他比不上張良。治理國家也比不上蕭何。領兵打仗不如韓信。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被我禽之…。 劉邦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正所謂“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著失天下’"。

  • 5 # 微史論

    本人覺得,漢高祖劉邦之所以從大秦的一個逃犯,最後成為了大漢的開國帝王,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善於妥協。起初反秦時,劉邦實力是很弱的,這一點他自己也是很清楚,所以他極力拉攏當時最有實力的項家軍,不是拉攏,而是自己去加入。而且還和項羽結拜為兄弟。這就使得自己有了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可能。這一點說明,當自己還比較弱小時,找一個大的靠山,是能讓自己進一步發展的很好的途徑。

    二、臉皮厚,說好聽點,是能屈能伸。在反秦路上,是困難重重的,而且是歷經了很多的生死時刻,尤其是後面楚漢之爭時,劉邦還曾不顧妻兒的生死,在逃跑時,把他們推下馬車。因為他知道項羽不會殺他們,他了解項羽,知道他是大英雄,不會用這樣的手段對付他,結果也如他所料。而且在楚漢爭霸時,漢這邊是敗多勝少,每次被打敗後,劉邦都會厚著臉皮去向項羽投誠,每次項羽心都不狠,放過劉邦。這一點說明,當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或者困難時,臉皮要厚起來,不要被所謂的面子耽擱了。當實力不大時,面子是不值錢的。

    三、善於用人。劉邦曾說過,原話是: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這點確實是劉邦能夠取得天下的最重要的原因。這一點也是對管理者最具有啟發的,管理者本人其實不需要事必躬親,只需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那麼自己的團隊肯定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1歲多,消化不良,可否將輔食做成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