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知道糖尿病可能引起各系統的併發症,那麼多久做一次檢查評估糖尿病的併發症情況?
7
回覆列表
  • 1 # 入錯行的醫生

    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有很多,長期高血糖,對心、腦、血管、腎、周圍神經、眼睛、足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損害血管和神經;血糖其實可以自行監測的,自備一個血糖測量儀,每天晨起空腹測一下,就可簡單評估血糖。正常人的血糖值是3.9~6.1mol/L;

  • 2 # 骨科木匠劉醫生

    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於口欲的放縱、肥胖率上升促使了糖尿病發病率的升高。我們周圍出現了許多糖尿病患者,許多糖尿病患者沒有及時就診,有更多的糖友雖然已經接受治療,但是糖尿病控制也不理想,導致糖尿病的併發症出現,成為威脅糖友的又一重要原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

    空腹血糖6.1~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

    空腹血糖≥7.0mmol/L則診斷為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值達到診斷標準,必須在另一天覆查核實而確診。

    而糖耐量受損的診斷一般根據三個月內的兩次糖耐量試驗的結果,用平均值來判斷。

    兒童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和上述標準一樣。

    糖尿病的併發症

    1、急性嚴重的代謝紊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滲高血糖綜合徵,這兩個都是血糖控制不佳,可導致嚴重的後果,輕者經及時救治可以好轉,重者昏迷甚至死亡。

    2、感染性疾病

    糖尿病非常容易併發感染,尤其是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也更嚴重些。嚴重的可以出現腎炎、腎周膿腫,病菌毒素入血則可以引起敗血症、膿毒血癥。

    3、慢性併發症

    包括微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神經系統併發症、糖尿病足、視網膜改變等。

    血糖高是會影響全身所有臟器的,在中國糖尿病是導致失明、非外傷截肢的主要原因,也是腎衰竭的常見原因,糖尿病可使大小血管緩慢發生變化,極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比如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促進高血壓的發生等。

    如何監測和預防這些併發症?

    臨床上常常檢測糖化血紅蛋白也判斷近期幾個月內的血糖控制情況,控制血糖是預防所有併發症的根本手段,所有的併發症都是血糖控制不佳以及血糖波動太大引起的。

    當然也會測血糖,觀察近期血糖控制情況。

    糖尿病的比較常見的併發症的監測主要有以下幾種

    糖尿病腎病

    腎負責人體代謝廢物等有毒物質的排放,維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腎功能非常重要。

    監測腎的功能,尿常規和血的腎功能檢查並不能作為早期發現腎病變的指標,這兩個指標如果有異常了,往往腎功能受損比較嚴重了。

    一般用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作為早期腎病的監測指標。一般每半年或者每年一次。

    糖尿病眼底疾病

    糖尿病眼部疾病主要是視網膜病變,這個在早期一般不會影響視力,不易發現,甚至毫無症狀。

    眼底檢查對於發現早期視網膜病變、及時干預有助於減少視力受損。

    檢查頻率應該為一年到兩年一次,如果出現問題還需要加做熒光造影進一步瞭解病變程度。

    糖尿病性心臟病

    糖尿病併發冠心病的高達70%,所以糖尿病後期往往伴隨有冠心病,常常表現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梗阻、心肌梗死等。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能顯著改善。

    常規的心電圖是必不可少的檢查,一般可以半年到一年至少一次,如果心電圖有異常,還需要監測血脂、血壓等可能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作為非外傷性截肢最多的疾病,防治的根本在於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及必須戒菸。常常需要評估足部感覺是否退化,B超血管有無病變,如果已經出現病變或者足部潰爛,一定要及時就診,避免截肢等嚴重後果。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是我們常說的三高症,這三者互相影響,往往需要同時進行處理才能控制好血糖。糖尿病確實是個非常麻煩的慢性病,需要牽扯極大地精力,還有飲食方面需要極大地剋制力才能控制好。給糖尿病患者多點關心,他們確實很辛苦!

  • 3 # 學著健康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終身性代謝性疾病。臨床資料顯示,糖尿病發病10年後,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而併發症一旦產生,光憑藥物治療很難逆轉。

    糖尿病患者除了應常查血糖外,還應定期做全身體檢,如:血生化,心肝神腦、神經及面板等。

    糖尿病併發症可分為急慢性,急性併發症:如低血糖症、酮症酸中毒、非酮高滲性昏迷。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微血管病變。其中,微血管病變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以及傷口難以癒合。而足部難以癒合的傷口則可能導致壞疽等。

    目前普遍認為多元醇旁路、蛋白激酶C、己糖胺啟用、晚期糖基化產物(AGEs)的多寡,以及高血糖誘導的線粒體產生反應性氧化產物(ROS)生成增加,可能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發生的發病機制和共同基礎。

  • 4 # 健康知識傳播者

    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部併發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等,其中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併發症之一。

    糖尿病腎病

    可以透過查血和尿液檢查,分析尿白蛋白排洩率(UAE)、尿沉渣、尿素氮、肌酐、核素腎動態腎小球濾過率(GFR)等。

    糖尿病眼部併發症

    可以透過眼底部檢查,檢視視網膜、有無異常等

    糖尿病足

    可以透過查體能發現有無異常,早期呈襪套樣表現,首先累及肢體遠端,然後向近端發展。觸感減弱、運動神經病變表現出現爪狀趾畸形,面板排汗功能異常,導致區域性組織柔韌性降低,形成厚的胼胝以及更易破碎和開裂。後期可能出現潰瘍、感染、骨髓炎、Charcot關節病等。

    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

    可以透過彩超檢查是否存在異常。如是糖尿病性心臟病需要做冠動脈造影。

    糖尿病性腦血管病

    可透過CT、核磁、血管造影發現。

    糖尿病神經病變

    可透過肌電圖檢查。

    針對多久做一次檢查這個問題

    這是需要看患有糖尿病的控制效果,如果控制很好,可以一年做一到兩次。如果控制不好這就不好說了,需要透過面診來給出治療方案,嚴重一點的是需要住院每天觀察血糖是否還處於較高的水平。

  • 5 # 健康管理小仙人

    血糖高到多少會有併發症產生呢?這是患者經常問的問題。首先要先了解正常血糖值是多少。 1、血糖值應處於3.9至6.1摩爾每升是比較正常的,對於血漿血糖來說,正常範圍大約是3.9至6.9,我們測量的時候,最好是分別測量空腹血糖以及血漿血糖,若空腹血糖值已經超過6.7,血漿血糖已經超過7.8的話,那麼就要注意了。 根據病情不同,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標準是不一樣的。一般控制目標為空腹<7.0,餐二<10.0,糖化<7.0%。對於病程較短,年紀較輕的患者,建議按照正常人的標準來控制血糖,即空腹<6.1,餐二<7.8,糖化<6.5%。

    2、從糖化血紅蛋白來看 糖化血紅蛋白能比較穩定可靠的反應出過去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控制水平,超過8.5%的時候屬於血糖控制較差,長期這麼下去,患慢性併發症的風險就比較高。一般會建議,糖尿病人把糖化血紅蛋白值控制在7%以內,控制在6.5%內更佳。建議糖友們每3個月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血糖達標的糖友可以半年檢查一次。

    3、從血壓控制來看 當糖尿病患者血壓水平高於130/80 mmHg時,其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將顯著增高,將血壓控制在此範圍以下,可顯著降低心梗、腦梗的發生率。對於高齡、健康狀況較差或已發生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血壓控制不宜過嚴,建議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

    有效的血脂控制,是預防腦梗的重要措施。對於已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無論其血脂水平如何,均應接受他汀治療,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但年齡≥40歲的患者,雖然其血脂水平不高也應服用他汀類藥物,將LDL-C控制於2.6 mmol/L以下。換句話說,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他汀類。 除此之外併發症的徵兆有很多,比如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經常性的頭暈眼花、面板異常瘙癢、異常出汗、肢體麻木刺痛、尿液中出現小泡沫、足部顏色異常、傷口遷延不愈、身體極端消瘦等。一旦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併發症都是越早發現越好治療,一旦延誤病情,就可能治不好了,要付出巨大的經濟和健康代價。 日常用藥控制、飲食治療和運動三者相輔相成,少了誰都不行。 除了檢測指標,日常用藥控制也不能因血糖指標或比較平穩就停藥,更不能因指標平穩了而大吃大喝。飲食治療主要依靠長期的自我管控。所以往往會把糖尿病健康管理列入糖尿病自我管控範圍內不停地說教。 葷素搭配,按照中國營養協會慢性疾病營養飲食建議中提出,糖尿病人每日的飲食中油脂類不超過30克,瘦肉(魚、蝦、雞鴨、豬瘦肉等)150克,新鮮蔬菜400克(最好三種),水果150克,全穀類和豆類250克到350克,奶250克,雞蛋50克。以此保證全天的營養供給的同時,不會產生過高的熱量,不會對血糖有波動。 適當保養,對糖尿病人保養五臟是降低併發症和增強抗氧化能力的關鍵,人參,線油靈芝孢子粉等都可明顯刺激胰島素分泌,線油靈芝孢子粉經過破壁後提純,人體吸收率極高,對胰腺細胞有修復作用,刺激分泌胰島素分泌的同時可明顯降低併發症的發生。人參可增強心肌功能對血脂和血壓有控制作用,並提高身體抗癌功能。 運動不能斷。在糖尿病患病前期,運動可像正常人一樣進行中強度運動,每天1個小時時間。運動可刺激神經細胞的活性,減緩神經性併發症的發生,並增強瘦體重,減脂肪,保持身體健康體重。 最後要說的是,糖友們應該全面關注疾病本身,並不僅是血糖。綜合控制各項指標,對於眼底、肝腎功能、下肢血管、足部、心血管、骨密度等部位也要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每年的定期體檢很有必要。4、從血脂控制來看 有效的血脂控制,是預防腦梗的重要措施。對於已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無論其血脂水平如何,均應接受他汀治療,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但年齡≥40歲的患者,雖然其血脂水平不高也應服用他汀類藥物,將LDL-C控制於2.6 mmol/L以下。

    日常用藥控制、飲食治療和運動三者相輔相成,少了誰都不行。 葷素搭配,按照中國營養協會慢性疾病營養飲食建議中提出,糖尿病人每日的飲食中油脂類不超過30克,瘦肉(魚、蝦、雞鴨、豬瘦肉等)150克,新鮮蔬菜400克(最好三種),水果150克,全穀類和豆類250克到350克,奶250克,雞蛋50克。以此保證全天的營養供給的同時,不會產生過高的熱量,不會對血糖有波動。

    適當保養,對糖尿病人保養五臟是降低併發症和增強抗氧化能力的關鍵,人參,線油靈芝孢子粉等都可明顯刺激胰島素分泌,線油靈芝孢子粉經過破壁後提純,人體吸收率極高,對胰腺細胞有修復作用,刺激分泌胰島素分泌的同時可明顯降低併發症的發生。人參可增強心肌功能對血脂和血壓有控制作用,並提高身體抗癌功能。

    運動不能斷。在糖尿病患病前期,運動可像正常人一樣進行中強度運動,每天1個小時時間。運動可刺激神經細胞的活性,減緩神經性併發症的發生,並增強瘦體重,減脂肪,保持身體健康體重。

    最後要說的是,糖友們應該全面關注疾病本身,並不僅是血糖。綜合控制各項指標,對於眼底、肝腎功能、下肢血管、足部、心血管、骨密度等部位也要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每年的定期體檢很有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湯怎麼燉更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