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潔文創
-
2 # 四寶齋
在我的理解中,中和之美,顧名思義就是中正和諧的美感,它應該是屬於書法鑑賞的範籌,一般多指行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楷書具有鮮明個人特徵和特點,如歐體清瘦勁俊,嚴整茂密;顏體氣勢磅礴,厚重雄強等等,也就是說,楷書歐體就是歐體,顏就是顏體,只要是楷書作品,人們就能一目瞭然地看出其根源出自哪裡,如果楷書呈現出中和之美、中庸之氣,楷書就會失去這一獨特特性,否則就只能是如運算元一般的仿宋體,或者是現在的印刷體了。
為什麼行書可以呈現出中和之美和中庸之氣呢?因為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蘇軾說: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張懷也說: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兼草者謂之行草。行書較楷書簡約、流暢。所謂"中"。就是要一求我們在書寫的過程中“不疾不厲“,再則,行書個人的傾向性特點不如楷書強,而這些要求行書都具備,這也由於行書的書寫的特性決定的,因此,我才會下這樣的定義。
除行書之外,篆書是最能達到中和之美與中庸之氣的書體,
篆書,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區域性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中庸就是不偏不倚,而平衡不但是篆書特點,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也是我們的民族特點之一。因此,我說篆書才是最能完美體現"中和之美”與"中庸之氣“的書體。
楷書如端士矩步規行,
草書似名將橫掃千軍;
分書乃謀臣運籌帷幄,
篆書是老僧空山入定。
-
3 # 古帖今臨
《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註釋: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叫做中;喜怒哀樂情緒發自本,叫做和。中,天下最大的根本(務本);和,天下能達到道的(樂本)。君子的達到中和,天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萬物都會得到養育。中庸之道,不偏不易,務本、固本、樂本的處世原則!
華人自古崇尚中庸之道,中庸之道體現在人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書法中也可以體現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那麼什麼樣的字才算是中和之美,中庸之美呢?
首先這是書寫者的內外表現一個人不偏不倚,不爭強也不懦弱,寫出來的書法自然能夠寫出中庸之美!
2.字型風格中國書法歷經幾千年的傳承,總的還說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大字型!
其中篆書、隸書安靜沉穩,彷彿一位看淡一切的老者,這正體現了華人的中庸之道!
當然,即使是學的具有中和之美的字也會因為個人的內外影響而有所改變,畢竟字是人寫的,既是人寫的便會帶有主觀性!人們常說“字如其人”,說的便是什麼樣的人寫出什麼樣的字!
所以要書法體現中和之美,自然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內在涵養,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修養到了,字的境界自然就到了!
-
4 # 集賢閣主人藝術人生
怎樣才能把楷書寫出具有中和之美,中庸之氣?我相信這是每個書法人都在追求的一種境界。中和之美,中庸之道一直是我們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核心。書法做為傳統文化的載體更是被我們祖先直觀表達的淋漓盡致。
中庸之氣 是書法人學習書法的一種態度,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更是一種精神追求。初學書法時,老師會教你如何端正坐姿,如何正確執筆,如何平心靜氣,如何掌握用墨,如何掌握書寫技法,其實就是教會你一種學習態度。
(1).沒有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平和的學習心境。那麼你就不能學好書法。
(2).持之一恆,要把學習書法做為一種人生修行的過程。始終抱著謙遜態度接受老師與古為徒的傳承。把這種精氣神融匯於骨子裡。
(3).任何學習都有一個認知過程,古人亦如此。留存於世名作就給我們很好的例證。如顏真卿現存好多碑刻,勤禮碑,顏家碑,郭公墓誌,麻姑仙壇記等。細細品鑑就能發現他的作品變化和人生軌跡。因此中和之氣也是一種人生履歷。
所謂中庸之氣,就是要在寫字時,僅可能做到在不偏不倚,中正平和,道法自然,借天地之靈氣,應陰陽之變化。這樣只有在漫長的學習中不斷完善自我於書中。
總之,書法的境界和自我學習,理解,參悟是分不開的。只有你在學習中不斷的進步才明白此理。每上一個臺階你才能明白一層道理,每明白一層道理,你就會有新的進步。只有在不斷進步,不斷的明白中寫出中和之美,寫出中庸之氣。
淺見供各位方家批評
-
5 # 抱庸詩書
中庸觀點之於立人做事難免世故,但之於書法則為大善。有當過面試考官評委的人都應該有這樣的體會——對考生的評分越往後越接近平均分值。書法的修為也是這樣,最開始的依託式學習(臨摩)是趨同的,就是往眾位名家的書法共性上去靠;到後來的反叛式學習(塑造個人風格),極大地豐潤打磨個性;最終的道路是趨同基礎上的個性發展,也就是走中庸之道、求中和之美。
書法的中和之美,是歲月積累磨洗的結果,需要深厚的功力與學養,不是僅靠讀幾篇帖子、臨幾幅作品就可以辦到的事情。中和之美,不僅在於流暢的線條,精巧的結體,更在於由線條透射出來的神采與氣度——不乖不戾,不卑不亢,虛實相間,剛柔並濟。如果把書法比成武術,中和之美就是太極。
因此,要寫出中庸中和之妙的書法,需要正統紮實的技法技能基礎,需要深厚的書法理論修為,需要寬博多元的書法審美。
像吼射盲醜之類的書法,永遠不可能寫出中和之美,像花裡胡哨的各式江湖書法,也永遠不可能寫出中和之美,守正氣,增靈氣,去戾氣,缺一則不可。據此,書法的中和之美與其說是一種方法,倒不如說是一種修養。
抱庸淺談。
-
6 # 神韻軒書法
首先,我們應明白什麼是中和之美?
古代書法美學中的中和美,指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二者之間的一種美,它反對純剛純柔,偏執一方。講究剛柔相濟,不激不厲。
什麼樣的楷書具有中和之美和中庸之氣呢?
唐朝著名書法家褚遂良的作品《雁塔聖教序》,用筆細勁,輕靈飛動,有流動之美,含有隸書筆意,行書筆意,寫楷書應有行書意在這裡表現得很充分。抒情味濃,書卷氣濃,中庸氣濃。此碑具有中和之美。
創作楷書作品怎樣才能寫出具有中和之美、中庸之氣呢?
我們可以先把此碑臨得精熟,然後出帖,借鑑此碑的用筆、結構特徵作依託性創作,必須用此碑的筆法,筆法統一了,基本調子不會變,然後用此碑的筆意去臨其它碑帖,作綜合臨摹,就會產生和此碑風格相近,清雅流麗,剛柔相濟。平和自然,具有中和之美,具有中庸之氣的新面貌書法作品。(個人淺見,僅供參考)。插圖為書法家褚遂良楷書《雁塔聖教序》。
-
7 # 狂喜淡墨a
怎樣才能把楷書寫成中庸之氣,中和之美?
中國書法本身就是在中庸之氣的背景中發展至今,經久不衰的原因,就是這種中庸之道而衍生的中和性,給人以美的愉悅的心境。
體現在各種書體,不僅僅是楷書如此,包括狂草也是中和筆畫,雖有起伏跌宕,而實質性皆終極於陰陽相間而平衡,欹側相依。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欣賞觀,是透過筆墨形式表達的風雅之境界。
寫字有法度,超越法度,實際又有新法誕生,如此一條線,平衡著筆墨,透出妙美的形式。都出自因了生存在幾千年所形成的中庸立命觀,因而書墨體現了無論那種筆意,其中早已烙上了中國儒家思想的中庸之印。
思想境界決定了書法作品的創作具有體現中和之態。這種中和,不偏不倚的,不左不右,剛柔相濟的書墨境,字具剛則硬氣,柔則弱勢,一般中庸思想,內斂藏真,走出了一條剛柔並濟的書路。歷代書家延續著這條主線,創作出了不同魅力書墨。
如何把楷書寫出中庸氣,不必刻意,只要臨摹古人帖,自然而然侵染沐浴中華民族的中和境界,其楷則就是中和之美的展示。更加接近中庸之氣,達到極具耐賞,魅力四射。
淺顯理解,批評指正。
-
8 # 詩書棋樂
中和之美是華人獨有的審美情趣。
要把楷書寫出中和之美那是大成。
如果真能悟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無過、無不及的儒家中庸哲學思想,那也是極高的審美境界。
如果書法達到“筆畫要堅而渾,體勢要奇而穩,章法要變而貫”中和之美標準,且得下一番苦功。
孫過庭在《書譜》中論述中和之美用了八個字一一“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八個字。“違”指變化、多樣、錯雜,就是筆畫、結體、佈局等不要整齊劃一,“數畫並施,其形各異;眾點齊列,為體互乖”;但這種“違”又不能超出限度而導致“犯”,使作品雜亂無章。“違而不犯”,既有多樣變化,又協調統一起來,達到“和”的境界。“同”僅僅是事物相加,數量上的變化,而“和"能產生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單一雷同都不能構成高度和諧的中和之美,是匠氣,是印刷,是楷書大忌。
書法是藝術,唯有中國漢字才有。
書法達到中和之美境,個人理解的途徑是
1臨貼
2覺悟
3創造
以下圖片是我一個初學者的臨帖作業。
-
9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現在喜歡不那麼中和中庸並不是特別多,時代變了。
楷書的審美現在還有嗎,各方勢力各說各話,中庸中和現在很難。什麼是中和之美,中庸之道。要解釋這些,不能說些假大空,要確確實實的說。不管怎麼說書法的最高讚美詞,沒有任何人能夠距離,選擇書聖王羲之。
楷書中庸之道、中和之美選擇王羲之還挺合適的,因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第一個“永”字,促成和論證了楷書中的“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現在大家都在說的楷書的“秘籍”,不用管“永字八法”是不是後人假託王羲之之名編的,但是我們現在都認。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現在哪一種楷書比較接近王羲之的“永字八法”。下面只是風格的區別,並不是再說他們對立,我沒有說他們的立場。
比較符合王羲之“永字八法”的楷書,是田英章和田蘊章的這種嗎?
比較符合王羲之“永字八法”的楷書,是沈鵬這樣的楷書嗎?
現在楷書喊得比較大聲的分成兩派,二田一派和非二田一派。這兩派都不能互相說服對方,並且非常的爭鋒相對。何來中和之氣。
一人有感書法當然有好的標準,一般來說是筆畫、結構、章法三點。但是可是書法沒有絕對唯一的標準,哪個的絕對是好的,剩下的都不行。
現在書法專業,甚至書法家很多都非常的急迫,就怕自己不出名,各種五花八門。
楷書我個人推薦唐楷,楷書四大家原帖的字。趙孟頫不是唐朝的,可是唐楷能夠一直流傳至今,趙孟頫的功勞非常的大,趙孟頫是最接近王羲之的書法家。
-
10 # urna風之度0
中和之氣,是書法審美風格的一種,也有拙樸、靈動、剛勁、沉鬱、寧靜、凌厲、圓潤、蒼厚等各種風格。
中,即骨骼端正勻稱。和,柔斂抱勁。
中和之氣,符合華人的儒家審美特徵:溫良恭儉讓。帶有女性化的色彩:非攻擊性、靜如處子。
中和之氣,說通俗點,就是肉包骨。
有骨少肉,如柳體,冷峻。
有肉少骨,如顏體,寬博。
奇骨少肉,如歐體,險拔。
有骨有肉,如趙體,和雅。
中和之氣,主要是南派的審美特徵。
蒼勁之氣,主要是北派的審美特徵。
如何寫出“中和之氣”,就是把中和之氣的特點寫出來:端正勻稱,柔斂抱勁。
回覆列表
怎樣才能寫出楷書的中和之美,中庸之美呢?
書法中的線條,有藏有露,結體中剛柔並濟,章法中有濃有淡,有幹有溼,又粗有細,這樣的中和之美、中庸之道這樣的書法讓欣賞的人是一種視覺享受,這樣的書法才叫書法。我的回答大家可滿意?
王曦之的字完全詮釋了書法的中和之美、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