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清澄

    A.首先,這是基於中學歷史教科書內容篇幅的限制,故而沒有提及漢宣帝詢。

    初中與高中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數目一樣,都是四本歷史必修書籍與若干本歷史選修書籍,後者傾向於近現代人物事蹟的描述。

    ①從橫向方面來看,前者須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社會基本屬性方面來一一剖析歷史,且分成了中國史部分和外國史部分,體量巨大,可以得知。

    ②從縱向方面來看,歷史教科書須從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最後到共產主義社會等制度層面來探究人類上層建築的一步步跨越,還要從石器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最後到資訊化時代來陳述人類社會生產力的飛躍,把人類歷史劃分為古代、近代、現代與當代,凸顯人類歷史的漫長程序。歷史教科書所須記載的歷史內容太多,方面太廣,無法再容納其他細枝末節,故而漢宣帝劉詢這麼一個普通的中國皇帝自然要略去。

    B.其次,這是由於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教育目的是普及歷史性常識知識,那麼歷史知識就應該是突出重點、捨棄枝葉,把握歷史長河中重要的人物、事件及其原因結果。

    故而歷史教科書不可能面面俱到,將所有歷史人物與事蹟搬上教科書,只會選擇那些最重要的歷史人物,諸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人,這些人物我們大多都耳熟能詳。也確實因為他們的偉大值得被紀念、被瞭解,所以才重點選取他們進入教科書,這是有歷史傳統根據的。

    C.再三,漢宣帝劉詢在中國歷史的皇帝列表中按地位排列、社會影響與重要程度劃分,只屬於中等以下水平,更不要說在全世界的人物排名了,那根本上就排不上號。

    D.最後,歷史教科書還要照顧民意與借鑑文化傳統,在此基礎上有所取捨。

    對於歷史傳說與文學作品、戲劇演出中出現較多的人物,如唐明皇與楊貴妃,便可多一點介紹;對於中國歷史程序影響較深的改革,如王安石變法,可以深入仔細的介紹與分析。省去不必要內容,忽略太黯淡人物,方才是編寫歷史教科書的正確方法。

  • 2 # 寒牛出欄

    當今歷史教科書,編寫只能說呵呵。連秦始皇這麼偉大的帝王,都可以描述成暴君,把西漢中興明君--漢宣帝光輝歷史漏寫再也正常不過。

    漢宣帝治理國家,有功必賞,有罪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都能精通專業,發揮專長;而技巧、工匠、器械等能工巧匠,元帝、成帝年間很少趕得上,進入宣帝時代是吏稱其職,民安其業。遭受匈奴侵擾,卻能讓呼韓邪單于來朝,郅支單于遠遁,申天威於北夷,單于慕義,俯首稱藩。功光宗祖,業垂後嗣,可謂中興之主,德行可與殷高宗和周宣王媲美。

    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

    漢宣帝劉詢,在西漢地位,僅次於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綜合能力排名第三。在西漢整個歷史,有三個時期人才輩出,分別是漢高祖劉邦時期,張良、蕭何、韓信、曹參、夏侯嬰、孫叔通等等;漢武帝劉徹時期,衛青、霍去病、李廣、竇嬰、張湯、司馬遷、董仲舒、東方塑等。漢宣帝劉詢時期:丙吉、魏相、王成、黃霸、趙充國等。中興明主,千古賢君,為百姓謀福利,為大漢謀福祉。

    我們再來看看歷史中,真實的漢宣帝,千古賢君。

    一、漢宣帝身世

    漢宣帝,原名劉病已,後改名劉詢,是漢武帝曾孫(漢武帝太子劉據的孫子)。劉詢是個苦命的孩子,生下來幾個月,就遭遇“巫蠱事件”,太子劉據一家都被殺害,唯獨幾個月大的劉病已被當時負責辦案的廷尉屬官丙吉救下,才逃過一劫。由於,當時政治環境影響,丙吉只能把劉病已藏在監獄裡撫養,靠吃女犯的母乳。

    “巫蠱事件”發生後,幾年不能結案,劉病已身份得不到承認,只能繼續在監獄寄養。後元二年,漢武帝聽說長安監獄有天子氣,下令把長安監獄犯人,無論輕重全部處死。漢武帝派內謁者令郭穣去執行這個殺人任務,郭穰跑到丙吉管轄的監獄要人,被丙吉擋在外面。漢武帝知道後,只能作罷,認為這個是天意。這個時候,劉病已才5歲左右,這個時候,丙吉是劉病已第一貴人。

    漢武帝臨死之前,留有遺詔,一是在法律上恢復劉病已皇室身份,二是把劉病已安排到掖庭撫養。當時掖庭負責人是張賀,而這個張賀為人厚道,是當年太子劉據的秘書,為了感恩劉據當年的恩情,他悉心照顧劉病已,自己出錢給劉病已讀書,幫他娶老婆。

    再後來,漢昭帝劉弗陵英年早逝,有沒有子嗣,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而這個劉賀太能折騰,太荒誕,完全不上道,後被霍光廢黜。這個時候,大漢皇帝空缺了兩個多月,在丙吉等人推薦下,劉病已成為皇帝候選人。

    二、漢宣帝登基

    元平元年(前74年)七月二十五日,劉病已,進入未央宮,朝見皇太后,先封為陽武侯。 隨後郡臣奉上傳國寶璽,繼皇帝位。

    劉病已徹底逆襲了,從草根皇室成員,逆襲為大漢皇帝,劉病已也改名為劉詢。

    劉詢很上道,很會做皇帝,很有政治手腕。

    1、穩住霍光派系。他即位後,立馬封賞有功之臣。和劉賀不同的是,劉詢沒有封賞自己人,而是封賞霍光派系的人。霍光假裝還政權給劉詢,劉詢很上道,再三謙讓,死活不要權利,甘願當個木偶。並向群臣再三強調,一切政務要先向霍光彙報,由他裁奪,他老人家認為對就是對,認為錯就是錯。並且增封大將軍霍光一萬七千戶、車騎將軍光祿勳富平侯張安世一萬戶。當然其他各級官員都有封賞,基本上人人得利。其實,劉詢內心非常忌憚霍光家族勢力,如芒在背,半夜都會被驚醒,他不想做第二個劉賀。

    2、耐心等待機會。劉詢非常聰明,知道霍光勢力太大,自己沒有班底,沒有霍光支援,不要說處理政務,治國安民,連自己皇位都保不住。怎麼辦?只能耐心等待,等霍光死了,才有親政的機會。所以,劉詢一直在隱忍,自己只負責祭祀之類的形象工程,慢慢積蓄政治力量,學習如何做皇帝。

    3、清算霍光家族。地節二年(前68)三月庚,霍光逝世。劉詢很會做人,給足霍光面子,給霍光召開隆重的追悼會,按皇帝級別來安葬霍光,劉詢和上官太后親自送行。地節四年(前66)七月,有人舉報霍家謀反,劉詢乘機清算霍光家族。霍禹被腰斬,霍雲、霍山自殺,霍家一族遭到滿門抄斬。成功清算霍光家族後,劉詢才算正式掌權,開始開創自己的時代。

    4、文治武功賢君。劉詢治國期間,名臣輩出,丙吉、魏相、王成、黃霸、趙充國等等,歷史學家司馬光同志在《資治通鑑》稱: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其政績大致如下:

    A、非常注重減輕人民負擔,稅率是整個漢朝最低,老百姓過上小康生活;

    B、重用賢臣,勵精圖治,西漢綜合國力在漢宣帝時期達到頂峰;

    C、派名將趙充國平定羌族叛亂,進一步穩固西北國防安全。

    D、瓦解匈奴,匈奴呼韓邪單于俯首稱藩,大漢國威遠揚,西域諸國紛紛稱藩。

    E、四兩撥千斤,妥善經營西域,把西域實質性納入大漢版圖。

  • 3 # 爾朱少帥

    說到漢宣帝劉詢,不只是教科書上提到的不多,就是個通俗歷史讀物和文學作品裡面,基本上也一筆帶過,總之名氣不顯。

    漢昭帝劉弗陵只活了21歲,而且是在霍光的架空下做了十多年的傀儡皇帝,沒什麼名氣也就罷了。但是漢宣帝劉詢不一樣,這可是一個牛人,有運氣有能耐有德行。文治武功樣樣在行,那為什麼他的名氣沒那麼大呢?

    且看漢宣帝劉詢的履歷。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他爸叫劉進(嫡皇長孫),他祖父叫劉據(太子),他曾祖父叫劉徹,他曾祖母叫衛子夫。漢武帝劉徹和一代賢后衛子夫的嫡曾孫,這身份貌似很是牛氣逼人呀。可別高興太早了,就因為這身份,讓劉詢差點剛出生幾個月,就重新去投胎。 大家都知道漢武帝雄才大略,開疆擴土,到老來卻是晚節不保。被形容為窮奢極欲、窮兵黷武,一場巫蠱之禍差點把他的一世英名毀掉。巫蠱之禍中,劉詢的父母、祖母被害,祖父劉據(當時太子)自殺,曾祖母衛子夫自殺。 為什麼說劉詢的運氣好呢?衛子夫和兒子劉據這一脈七大爺八大叔幾乎死絕,只有在襁褓中的劉詢僥倖逃過一劫,吃著女囚的奶活了下來,一直在牢獄中待到五歲。後來在邴吉和張賀的同情幫助下,得以長大成人。

    運氣好的時候,彷彿滿天神佛都站在人家這一邊。好像是為了給劉詢讓位,21歲的漢昭帝劉弗陵沒留下繼承人就莫名其妙掛了。新上任的劉賀(之前的昌邑王),據說是荒淫無行、有失帝德。大白話就是劉賀這傢伙不符合大權臣霍光的口味,才做了27天的皇帝就被廢了。 在有心人攛掇下,劉詢入了霍光的法眼。雖然不是在皇家長大,但劉詢是漢武帝的正牌嫡曾孫。苗紅根正名聲好,這不天下掉下一個皇座來--劉詢登基。

    有人評價漢宣帝劉詢能耐不比漢文帝劉恆和漢武帝劉徹弱。的確是這樣,劉詢隱忍多年,將外企霍家連根拔起,將匈奴徹底打趴下,政治清明,國強民富。“孝宣中興”可不是白叫的,劉詢的德行才幹得到了後世的一致點贊。文韜,不落於漢文帝劉恆。武略,不差於漢武帝劉徹。 在漢宣帝手上,大漢王朝正式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將西域納入大漢正式管轄,他在位期間是大漢朝的國力疆土最鼎盛的時期。漢宣帝還留下了“南園遺愛、故劍情深”等典故。

    按說這麼一位後世史書人人稱讚的明君,應該是名氣很大才對呀。但是看看“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和“孝宣中興”的漢宣帝劉詢。這兩位造就大漢王朝盛世,被評價幾乎完美的君主,的確很是低調哦。這是怎麼回事呢? 翻看各種史料,我們就會發現,但凡名氣很響,能夠震懾古今,為人們所不斷傳誦的君王,不外乎有兩種。

    第一類就像秦皇嬴政、漢高祖劉邦。這型別的開創型的君主,他們結束了一個亂世,開創了一個大一統的新王朝。要聊一個王朝,怎麼都繞不開,自然被人們世世代代稱頌。人們往往只記得第一名,誰在意第二名?

    還有一類就是像隋煬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則天、明成祖朱棣。這些有開拓還要掀起點血雨腥風的,充滿爭議的。殺大臣殺兄弟都可以是爭議,當然啦,帝王的桃色緋聞也可以是爭議。有了素材,後世文學作品才有得編嘛。

    漢宣帝也很厲害。但是啊,前面有開國皇帝劉邦和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劉徹。這倆人既有前無古人的功績,又有說不完的爭議,周圍更是將星璀璨,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沒有什麼比呂雉造人彘的後宮刀光劍影故事,更讓人著迷。沒有什麼比楚漢爭霸和封狼居胥的血染疆場、馬革裹屍,更令人血脈噴張了。

    劉邦和劉徹真是把大漢王朝的風頭都搶盡了。 反而漢宣帝劉詢和漢文帝劉恆這樣的被評價太完美的,沒法挑剔的,沒有爭議的難以出風頭。細想一下,可能大權臣霍光的名氣,甚至都要比這二位皇帝的名氣大一點。

    細想一下唐太宗李世民最出名的是什麼?充滿爭議的“玄武門之變”。唐太宗用有20多年造就的“貞觀盛世”,人們有了解那麼細嗎,反而沒有他三兩天搞的“玄武門之變”來得更出名,更讓人們津津樂道其中細節。

    唐玄宗李隆基半輩子造就“開元盛世”,人們能瞭解多少?再怎麼描繪開元盛世的場景,都不如安史之亂,讓人們聽著來精神,都不如“楊貴妃”三個字來得吸睛。可以說遺臭萬年比流芳百世更容易讓人們記憶深刻。

    古代帝王名氣其實跟業績沒什麼必然聯絡,只有他的作為能引起人們八卦的時候,才會讓他的名氣傳得更廣、更遠、更久。再仔細想一想,歷史上那麼多個帝王將相,名氣比貂蟬大的有幾個?

    其實這個道理在如今同樣通用。那些個明星,沒事就炒作緋聞博眼球。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一輩子積累的優秀作品,比不上小明星們一張激情照出名來的快、賺錢來的多。 想一想,一個群體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假如他們長大了,潛意識就會認為名氣大的就有用。編輯教科書的時候,他(她)會怎麼編?在教科書篇幅有限的情況下,他肯定是挑名氣大的佔用大篇幅,名氣小的那就給個豆腐塊兒打發啦。

    唐玄宗為什麼要比漢宣帝名氣大呢?一個經歷了唐朝的巔峰時期,一個造就了漢朝的鼎盛時期。除了拿得出手的功績,就因為多了一個楊貴妃的緋聞和“安史之亂”的爭議。有足夠好的壞的爭議、有小人奸臣鬥法的點綴,有足夠的緋聞八卦吸睛,還然後就有足夠的文學作品給他廣告。

  • 4 # 禪緣85230

    漢宣帝劉病已大慨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好運的人。誕生在監獄,成長於貧民窟,而成為皇帝候選人,一生傳奇和功績,比漢文帝恆要精彩得多。然,一直鮮有人知,聲名不顯,亦咄々怪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楊毅建議尼克斯老闆沒能招募杜蘭特就去出售球隊,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