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他還會撤軍嗎?
4
回覆列表
  • 1 # 奕天讀歷史

    如果司馬懿知道了諸葛亮擺的是空城計,當然是率大軍衝進去抓諸葛亮了,怎麼還能放走了諸葛亮。司馬懿這時唯一要考慮的是不能抓活的諸葛亮,而是發下命令“取諸葛亮的項上人頭回來”,絕不給諸葛亮投降的機會。

    諸葛亮巧設空城計的故事,來自於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當時的情況是馬謖因為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安排,及王平的勸說,丟失了街亭。司馬懿攻取街亭後,乘勝率大軍追擊蜀軍,直逼西城。諸葛亮當時正在西城運糧,帶去計程車兵總共只有五千人,其中一半已經押運糧草離開,只剩下兩千多士兵,根本抵擋不住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於是,諸葛亮大開城門,令所有軍士隱藏,只用幾名士卒扮作百姓,灑掃街道,而自己則在城樓焚香撫琴。司馬懿看到之後懷疑有埋伏,就立刻退兵了。

    不過,這僅僅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根據民間傳說整理出來的故事罷了,三國時期的史書《三國志》中,並沒有此事。諸葛亮丟失街亭的第一次北伐時,司馬懿在距離關中(陝西)戰場千里之外的宛城(河南南陽)。當時坐鎮長安的是魏明帝曹叡本人,魏國大將軍曹真親率主力迎擊斜谷道的趙雲,魏國大將張郃率五萬軍隊出擊街亭的馬謖。

    如果司馬懿當時去了關中,真的跟諸葛亮交鋒了,並且在西城追上了諸葛亮,他自己還有十五萬士兵,別說空城計,就是城內有數萬大軍,司馬懿也要圍城抓住諸葛亮呀。因為此時的魏蜀吳完全談不上“狡兔死”、“飛鳥盡”,只要有吳、蜀兩國在,那麼司馬懿就有存在的必要。這時候司馬懿還故意放走諸葛亮,那他就真的不是司馬懿了。

    如果以《三國演義》來做依據進行推斷,看看諸葛亮氣死了周瑜,也沒事吧,也沒見劉備就不用諸葛亮了。同樣,司馬懿抓住了諸葛亮,絕對是大功一件,東吳還有那麼多能人在,蜀國也還在,魏明帝只會更重用司馬懿,這是好事情。

    如果以《三國志》為依據,看史實,司馬懿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熬死了諸葛亮。然後魏明帝把司馬懿升為了太尉。之後,司馬懿又率兵平定了公孫淵的叛亂。魏明帝去世之前,司馬懿還成了託孤重臣。所以,少了諸葛亮這個對手,司馬懿還是頗受魏明帝信任的重臣。

    如果司馬懿看穿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但是卻不抓諸葛亮,唯一的可能性是司馬懿擔心諸葛亮被活捉,還投降了魏國,那麼他就會在魏國內部多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這才是最可怕的。

  • 2 # 錦翼

    司馬懿當然知道空城計是假的,他就是給孔明上演雙簧。

    因為如果他帶著兵進去,抓了諸葛亮,他的戲也就結束了。

    司馬懿能夠從下野之人被啟用,要感謝諸葛亮。

    因為諸葛亮的進攻,魏國無人可以抵擋所以朝廷才要啟用他。

    諸葛亮是飛鳥,他就是良弓。

    諸葛亮是狡兔,他就是走狗。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是非常清楚的。

    消滅了諸葛亮,回去之後,等待他的就是魏國君臣的卸磨殺驢。

    他不會有好結果的。

    只有儲存諸葛亮,他才能給魏國皇帝討價還價,他才有翻身的機會。

    所以面對城頭上諸葛亮手揮五絃,他也就索性目送歸鴻。

    對於諸葛亮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他當然知道司馬懿的心思,所以才敢走這麼一步險棋。

    高手過招,不用動手,一個眼神就知道彼此。

    有時候人生中對你幫助最大的不是朋友,而是敵人,所以要感謝敵人。

    《軍師聯盟》裡司馬懿說得最好:“一路走來,我沒有敵人,只有師長和朋友。”

    誠然空城計是演義小說,軍師聯盟是演義小說,但這胸懷,這智慧是真的。

  • 3 # 海藍至樂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司馬懿如此雄才韜略的人物,歷經曹氏三代,當朝輔政如履薄冰,誠惶誠恐,怎不知道自身的價值所在。而諸葛亮退兵計劃及路線已被司馬懿猜個八九不離。司馬懿直往前追殺至小城時,諸葛亮因掩護百姓撒退無奈擺出空城計。若司馬懿真有意滅殺諸葛亮,而又怕大軍埋伏,只需派出一小支尖銳部隊進城衝殺即見分曉。顯然,司馬懿藉機收兵是有其政治上的考慮。

  • 4 # 星竹狂士

    其實對於空城計,有過很多討論,大家講的也並無道理。這裡我從突發事件角度上講一下,人在正常情況下,做事情,因為有時間,會想的很多,司馬懿在追殺諸葛亮前或許有很多佈置,但在追殺時,我想下的命令估計只有大軍不要管繳獲戰利品,而以諸葛亮為主要目標,但同時在追擊過程中小心埋伏,或者定下追殺到哪裡截止。這種情況下,你突然發現目標突然不逃了,退到一定地方反過來與你針鋒相對,作為正常人,一定立馬停止追擊,把大軍集結起來,以防敵人援兵到了。其實在城下,司馬懿的決策時間是有限的,尤其是古代通訊不發達的情況下,這個決策還要儘快,所以留個司馬懿的考慮時間是不多的。我想司馬懿會想到城裡是空城,但絕不會有時間想到可能擒下諸葛亮會危害到自己的家族,(這裡說個題外話,要知道司馬懿固然是對抗諸葛亮的主力統帥,但就算拿下諸葛亮,也不代表能把蜀漢不當回事的說滅就滅,而魏帝如果想一統天下,就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隨意殺戮功臣,最多派宗室統帥節制或者牽制,這個時候司馬懿家族絕對的安全,在這個時候動司馬懿家族,無異於像所有世家開戰)。那麼極有可能是這樣一種情況,司馬懿到達空城下的部隊不多,其他部隊在四周追擊,距離集結有一定遠,還有這不多的部隊可能全是騎兵,沒有攻城器械,就算諸葛亮開啟大門,在司馬懿動員進城時,可能諸葛亮完全有時間關門,就算空城諸葛亮身邊不可能親衛會只有幾百人。我們假設,司馬懿到達空城的部隊為五千,諸葛亮部隊只有一千,司馬懿要用這些沒有攻城器械的部隊攻城估計是沒有把握的,城市攻堅攻城方消耗是最大的,而被攻打的一方還是哀軍,這種消耗是不確定的,很可能大軍還沒集結,自己的大營兵馬反被擊潰,作為主帥都明白這個道理,而圍城估計也怕城裡不清楚計程車兵,擔心分兵會被對方突圍出去。這個時候,司馬懿最好的做法是,且退一步,命令部隊集結,如果諸葛亮有援軍一定會有所舉動,可能會來襲擊,再不濟也會僵持,如果沒有援軍,那麼看自己退兵一定會想辦法突圍,離開了城池的軍隊,自己是更容易對付的,而且正好這個時間自己起碼會再集結一定數量的軍隊,對敵可以佔據主動權。所以司馬懿退兵,可能是一種戰術,不想直接城市攻堅,可惜的是還是讓諸葛亮突圍出去了。

  • 5 # 大蔥侃侃侃

    這種情況就只能發生在演義裡面,因為正史裡,諸葛亮並沒有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倒是司馬懿面對諸葛亮一直消極防守,想辦法打消耗戰是真的。

    既然是演義,那就好談了。

    其實這個橋段在故事性上當然沒得說,那是相當的刺激好看,再次把諸葛亮神化了一番。但它在很多地方是不合理的。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第一集裡面就提到,你找個弓箭手射他一箭不行嗎?怕有埋伏?可你當時率兵就是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姿態,奔著幹仗去的,各路援軍也在陸續趕赴戰場,司馬懿再喜歡玩龜縮打法,這個時候不需要虛得。

    所以,這個段落搬上了電視屏幕後,編劇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老版三國中,諸葛亮撫琴,最後還是因為心理壓力大,把琴絃弄斷了。但司馬懿這個時候退意已決,所以沒有過分挖掘這個細節(也許他還以為諸葛亮是放暗號),帶著大家趕緊撤。這個改編就更合理一點,諸葛亮心裡其實也很虛,最後狐狸尾巴已經藏不住了,橋段上就圓得更自然點。

    到了波叔主演的《虎嘯龍吟》中,乾脆明說司馬懿看破了此計,但礙於自己在魏國朝堂飽受猜忌的現狀,為了自保而撤退,連自己的兒子司馬昭都看出來了,等於說,這個段落成了兩個聰明人靠默契演得一場戲,這麼改就更站得住腳了。

    回到問題,如果司馬懿知道諸葛亮擺得是空城計,會不會撤軍。

    我的回答是,會撤軍。

    即使是按照演義裡司馬懿的人設,這哥們也不是一個老實人,是鷹視狼顧野心極大的人。空城計的背景,是發生在諸葛亮初期北伐戰國最輝煌的時間,魏國上下被諸葛亮打得頭疼不已,西線岌岌可危。可以說,諸葛亮已經證明了自己是繼劉備以後曹魏集團最大的對手,不可小視。

    在這種背景下,司馬懿出手了,算得上是臨危受命。和曹真、張郃一起出兵對付諸葛亮。而曹真被諸葛亮打得大敗,張郃則是靠著馬謖的紙上談兵的漏洞,抓住機會反戈一擊才打亂了諸葛亮全域性部署,從而扭轉戰局。

    需要說明的是,歷史上的曹真面對諸葛亮一點也不虛,相反,戰國真的不算差,是諸葛的勁敵。

    如果司馬懿在這個節骨眼上把諸葛亮作了,對大魏是好事,但對他自己就不是。養寇自重的道理,司馬懿不會不懂,況且,在曹真都收拾不了諸葛亮的背景下,如果他把諸葛亮收拾了,前期肯定會讓自己風光一把,但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來自曹氏皇族的猜忌,大司馬曹真臉上無光不說,小皇帝也會覺得這人功高震主。

    放走了諸葛亮,面子上對曹真有交代,大司馬搞不定的人,自己也沒戲。同時也讓諸葛亮得以繼續存在下去,自己和諸葛亮微妙的關係決定了,兩人其實是並存的雙子星,只要勁敵還在,曹氏不會把自己弄死,還有起復的機會。

    何況,別忘了,這場北伐之所以曹魏前期打得那麼狼狽,正是因為曹睿中了諸葛的反間計,以為司馬懿要造反,把他兵權收了趕回家。這一舉已經很說明司馬懿在朝堂上的處境了,至少被猜疑是免不了的,而他這麼心機深沉的人,當然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留著諸葛亮的命,至少自己還可以繼續活命,至於說他消極避戰裡通外國之類的,無非降級捱罵,但要不了姓名,司馬懿畢竟家大業大,還是要為家族負責的。

    實際上,看司馬懿對於諸葛亮的作戰方針,就明白司馬懿的心機在哪。就是跟你耗,其實要真的大舉進攻,魚死網破地跟諸葛亮死磕,打得他國力一蹶不振不敢造次也不是不可能,但司馬懿每次都是避戰,就是明白,諸葛亮他打不贏,真幹起來自己吃不了兜著走,不如耗下去,對朝廷有交代,同時留著諸葛這條命,自己的官位也穩了。是非常老辣的一招棋。

  • 6 # 飛海

    如果司馬懿知道,諸葛亮用的是空城計。我相信,司馬懿也會放走諸葛亮。司馬懿應該非常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司馬懿如果要是把最強勁的競爭對手諸葛亮給搞死了。那就不僅僅是司馬懿要死了。整個司馬家族都會被連根拔起。

    軍事鬥爭都是為政治鬥爭服務。

    當時司馬懿還不能掌握魏國的全部權力。那時候搞死諸葛亮就是自殺。

    所以說當時不管司馬懿知道,不知道是空城計或者懷疑,不懷疑他的空城計。最好的選擇都是藉此機會離開。

  • 7 # 淨網行動糾察隊

    我們先提升一個高度看這個問題,就是不要看司馬懿和諸葛亮誰聰明,也不要管司馬懿看不看得透空城計。因為司馬懿根本不想殺諸葛亮,這樣的前提下,看透看不透空城計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分析原因,曹操時期,司馬懿沒有得到重用,沒有實權,只是做了曹操的幕僚和子女家教。曹操也告訴曹丕,將來司馬懿不能擁兵,曹丕時期,對司馬懿也是既用又防,從來不委以兵權。曹丕死後,曹魏廟堂管理鬆散,人才喪失,沒有幾個能拿的出手的將領了,難以抵抗西蜀大軍,這才委任司馬懿帶兵。司馬懿根基不穩,不能過早滅蜀滅吳,一旦滅了,兔死狗烹,他的作用也結束了,到時候肯定沒收兵權,甚至功高蓋主被處死。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忍耐,既不讓諸葛亮勝,又不讓諸葛亮死,這樣以來他能持續保留兵權,培育自己的勢力,當自己勢力根基深入廟堂,魏帝被架空時,才是他司馬家一統天下的時候,這是需要兩代人甚至三代人才能完成的任務。所以,司馬懿並非沒有諸葛亮聰明,也並非看不透空城計,只是故意放諸葛亮一馬,正所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 8 # 柿正紅

    典故為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側翼街亭失守,後路不保,退守西城,是個縣城。有城必有兵,小縣城能有多少兵?可見埋伏是託詞。司馬懿明知諸葛亮在城內,不攻城反而撤兵,不過是養寇自重,希望持續掌權。否則消滅了主戰派諸葛亮,沒了戰事,也就沒了實權。魏蜀雙方統帥都熱衷戰爭,以戰養權。這仗打的哪還有個頭?多少戰死沙場,多少家庭破滅,多少骨肉離散。為了大權獨攬,哪管生靈塗炭。司馬懿果然篡奪曹魏政權,廢除了激勵賢能的九品中正制,倒退回子孫世襲分封。自漢末、三國混戰,又有西晉八王之亂。國無寧日,民不聊生,人口巨減,國力重衰。終致外族乘虛而入,五胡亂華,漢族險被屠殺絕滅。司馬懿實為歷史罪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乒世界盃朱雨玲拒絕爆冷,4:2贏馮天薇晉級決賽,發揮一般但最終獲勝,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