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茂茂向前衝
-
2 # 米花爸爸
希望孩子獨立是理性,幫助孩子是感性。在這個矛盾中間,家長的感性往往會敗給理性。說到底,還是家長過於愛孩子了。
你不放手,孩子怎能獨立道理每個家長都懂,也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儘早獨立,可卻很少有家長做到。歸根結底,是家長心理出了問題。
>彌補式溺愛
“我的童年很悲慘,一定不能讓孩子受罪。”很多家長會有類似的念頭。心理學家也認為,見不得孩子受苦的家長,童年大多有過比較辛苦的經歷,有了孩子就拼命補償孩子。但孩子作為單獨的個體,和家長沒有什麼關係,家長應該彌補的是童年的自己。
>過度掌控
很多家長性格比較強勢,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如此。在孩子不能順利完成一些專案時,家長會強勢介入,告知孩子他來完成,這其實也是變向告訴孩子“你不行”。當孩子在這樣強勢的介入中長大,反而會怨恨父母。
>對獨立的誤解
很多家長認為,我已經夠放開手了,他怎麼在很多事情還是不獨立。其實這些家長對獨立往往有誤解,家長認為不去管孩子的學習、社交就是一種放手,其實這根縱容沒什麼區別,孩子更容易誤入歧途。
做一個“省事”的父母>行動上做個懶家長
孩子的依賴性大部分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很多事孩子還沒開口,家長已經辦好。所以,家長適時的偷懶,可以塑造孩子的獨立性。像收拾玩具、整理文具這種小事,可以放心交給孩子,培養他們獨立的習慣。
>放鬆自己的心態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做家長的只能是引導成長。很多家長內心很猶豫,認為自己的放手會讓孩子學壞。其實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從學校到家庭的兩點一線生活,他們能獨立完成的事項本已經很少,做家長的就不要再猶豫了,還他們一點自由。
說一千道一萬,如果家長自己想不通這道理,別人怎麼說都沒用。如果真的是為孩子的將來考慮,盡情放手就好。
-
3 # 妍兮兮
第一,父母希望孩子獨立,是因為父母總會老去,總有一天會先走一步。這個世界既有溫情,也有殘酷,孩子獨立,才能在這個世界上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他們才能放心讓孩子獨面這個世界。
第二,父母事無鉅細的幫孩子,是因為融入血液骨髓的愛呀,這世上只有父母的愛才會不圖回報,父母恨不能將能給的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那是一種本能。
第三,這兩點衝突嗎?不衝突呀。在能幫的時候多幫幫孩子,幫不了的時候希望孩子自己能獨立,這是父母的愛。可是更多的時候是,孩子不想被人管的時候就叫嚷著要獨立,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抱怨父母不幫忙或者幫不上忙。
-
4 # 餘三君
孩子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家長放手了,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們身邊常常會有這樣的家長,他們待人接物精明強幹,對待工作井井有條,但卻時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覺得孩子哪兒哪兒都做得不好,看著孩子犯錯就來氣。
他們一方面用自己的標準來苛責孩子,希望孩子早點兒獨立,另一方面又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幫孩子做,訴說著自己的辛苦和勞累。
這兩種現象看似矛盾,其實恰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
家長的管教太多,不正是孩子獨立不了的根源嗎?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杜絕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類似的口號,從獨生子女開始成為一種社會現象開始,我們喊了很多年。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獨立性差、自理能力不強,依然是我們詬病孩子不足的主要切入點。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原因究竟在哪裡呢?
原因正在家長身上。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大部分家長的共識。
為了追求好成績和各種特長,家長們普遍把精力放在了給孩子報一個或者幾個學習班、課外輔導班上,卻恰恰忽律了孩子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更有甚者,還要遇阻代庖,把和孩子學習無關的一切事情統統代勞。
久而久之,孩子的獨立性就變得越來越差,家長也變得越來越累。
獨立性和獨立能力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作為家長,就應該:
樂於讓孩子自己動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動手,多嘗試。在不斷的嘗試和學習中,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就會慢慢建立起來。有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孩子就有了獨立的意識,獨立的能力就會在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建立起來。
勇於讓孩子自己嘗試。任何人做事情都免不了會出錯,作為家長,對待孩子在嘗試當中出現的錯誤,要具備一種容錯糾錯的態度——
既能以一種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犯錯,容忍孩子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還要能夠幫助孩子知道到犯錯的原因和規避錯誤的方法,避免簡單粗暴地把孩子數落一頓,然後包辦代替萬事。
要知道,授孩子以魚不如授孩子以漁。
-
5 # 嘻嘻啊啊
我們中國的父母時刻都在為了關心孩子而忙忙碌碌,但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的心理界限。每個人做的事只要侵犯了對方的心理界限,無論他多麼地出於好意,都會遭到對方內心的牴觸。
家庭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媽媽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從頭到腳、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什麼都不要孩子做,只要TA學習好。
這樣做看上去是為了孩子好,可事實上這樣的愛就像一把溫柔的刀,殺人不見血。父母在潛意識裡,渴望在孩子心中佔有永遠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潛意識支配下,事無鉅細地為孩子做所有的事,保證TA成為一個離開父母就無法生存的人,這樣父母就可以一直保持重要的位置。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已經喪失了應對生活的能力,變成了一個只知道學習的機器。等孩子長大,父母卻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於是又開始埋怨孩子不能獨立。
我們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孩子現在還小,讓孩子長大以後自然就會把事兒做好,殊不知,生命中的每一段經歷,都會在孩子的人生刻下深深的烙印,越小時候的烙印,越加深刻,對孩子一生的影響,越加深遠。家長過分照料孩子,越俎代庖,不讓孩子承受人生中的種種磨難,那麼孩子最終會變得非常幼稚,依賴性很強。
一個孩子人格的完善,需要全方位地經歷所有的事情。我們教育孩子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獨立應對自己人生的能力,越俎代庖是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越過界限去做孩子能做的事,很多時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操控,孩子會為了脫離操控離家長越來越遠。
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父母可以用手機下載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6 # 童惠家園
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方面希望他獨立,另一方面卻又事無鉅細地幫他做各種事情,這種現象很多見,很多家長也知道這種做法矛盾,可還是那樣去做,為什麼?以下是3點常見的理由:
1、分不清愛與規矩
絕大部分的家長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也是有道理的,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除了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還需要走出社會獨立生活、工作,期間會遇到很多需要自己解決的問題,所以,什麼階段該學會什麼,學到哪種程度,需要家長引導,幫助孩子去實踐,以適應未來的發展需要。
2、認為孩子能力不足,做不好
在試著給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父母往往會擔心孩子做不好,因此會過多地干預、插手。比如孩子洗個碗,會擔心洗不乾淨、把碗摔壞;掃個地,會擔心屋子角落掃不乾淨……試問,不經過練習,孩子長大了,他會做好這些家務嗎?
3、家長沒有耐心
孩子在初學階段,沒有經驗,做事情可能會比較慢,或者有些孩子本身就是慢性子,很多家長看不慣孩子的這種表現,耐不住性子,就直接接手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另外,有些孩子在做事的時候可能會問很多個為什麼,家長會嫌棄孩子囉嗦,其實,再簡單的事情,由於孩子經歷得少,他們是不瞭解的,出於好奇,就會接連地問問題。
總之,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需要親自經歷、體驗才能懂得。家長事事代辦、事無鉅細地幫助,只會阻礙孩子獨立性格的養成。
-
7 # 寶媽的快樂很簡單
孩子不聽話,最大的可能是大人的錯,單純的說教是不會有好效果的。下面是五種常見的不聽話原因的解決方法:1.禁果效應 小故事:上帝禁止伊甸園的夏娃和亞當吃智慧樹上的果子,但上帝的這一禁令反倒令得夏娃對樹上的果子充滿渴望,終於有一天,夏娃在撒旦的誘惑下打破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果子,被上帝懲罰。人們把這種“越是禁止越能激起人的叛逆心理”的現象稱為禁果效應。 孩子很喜歡跟家長“對著幹”,其實是大人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規律。任何人都有自主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夠獨立自主,而不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人的自由受到限制,孩子為了釋放負面情緒就會反抗父母的命令。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一方面減少父母對孩子一些行為的牴觸感,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家長採取更恰當的方式解決和孩子之間的分歧。2.羅森塔爾效應 小故事:希臘神話中,塞普勒斯國王皮格馬利文是一個技藝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個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國王本人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雕像。國王的愛情感動了愛神阿弗狄羅芯,愛神給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馬利文的幻想成為現實,從此遂有了塞普勒斯人。 你對他人的期望會間接地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我們對他人持有消極的偏見,那麼就會產生消極的結果。相反,如果我們用積極的態度期望別人,對方可能就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於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的去愛護、期望,珍惜這些孩子。孩子的成長方向取決於父母和老師的期望,簡單的說,你期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3.超限效應小故事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去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打算掏出所有錢去捐款。等了10分鐘,牧師還沒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點零錢,又等了10分鐘,牧師還沒結束,馬克?吐溫又氣又煩,一分錢也不捐了。臨走時他反而還從盤子裡“偷”了兩元錢,跑掉了。 心理學上把這種“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讓人極不耐煩或產生逆反心理”的現象,稱為“超限效應”。其實批評越多,孩子越不聽話,也就是這個道理。 批評是一門學問。有節制的、善意的批評能夠讓孩子如沐春風,虛心接受,並很快改正。而不恰當的批評方式讓孩子心存不平,難以接受。家長們在批評孩子前最好先好好反省一下自己。4.魚缸法則小故事 養在魚缸中的熱帶金魚,三寸來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金魚生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兩個月的時間,原本三寸的金魚可以長到一尺。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 要想孩子健康強壯的成長,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隨著社會進步、知識的日益增加,父母應該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5.刺蝟法則 小故事:在自然界裡,刺蝟們為了抵禦冬天的寒冷,會試著挨在一起取暖。但是如果靠得太近,彼此就會被對方刺傷,而如果靠得太遠的話就不能取暖。經過接近、磨合,再磨合、再接近,幾次試探後,刺蝟們終於找到了既能相互取暖,又不會被對方刺傷的最佳距離。 刺蝟法則強調的是人際交往的心理距離效應。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應當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親密有間”的關係。用寬容的心態尊重孩子的情感與人格,寬容而不縱容,嚴厲而不失溫情,親近而不去溺愛,既讓孩子得到思想上的反思,又不讓孩子覺得父母討厭和囉嗦,這才是成功的教育。
回覆列表
父母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慾,父母希望孩子獨立是因為愛他所以希望孩子以後能獨立自主,另一方面事無鉅細的幫他做也是因為愛他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這兩種愛就像天平的兩端,家長在教育養育子女時需要不時的平衡天平,不能讓天平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