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事沒事聊體育
-
2 # 陽長補洞
2006年義大利世界盃奪冠之後,義大利足協主席在FIFA例會上曾經自豪地發言聲稱,義大利有6000萬人口,但是卻有著8000所全歐頂尖的足球學校,註冊的職業與業餘球員多達200萬人,但在被本屆世界盃小組出局之後,有調研員指出,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銳減到了120萬人。反觀擁有不到500萬人口的哥斯大黎加,註冊球員竟然超過20萬。
“意甲七姐妹”之一的帕爾瑪
與足球人口銳減相互印證的是,當年虎視萬里、盛極一時的意甲,號稱小世界盃,七姐妹各領風騷,但其背後卻是義大利各路傳統財閥手持鈔票的身影。比如莫拉蒂家族的國際米蘭,貝盧斯科尼的AC米蘭,牛奶巨頭帕爾馬,零售鉅子拉齊奧,菲亞特的尤文圖斯……其中涵蓋了各種傳統黃金產業,包括石油、舊媒體、汽車、零售,但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這些舊產業紛紛遭遇巨大滑坡,大部分俱樂部不得不打包出售,典型的例子就是米蘭雙雄,如今均掌握在外來戶手中,命運不由自主,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但資本無論貴賤,只分大小,倘若擁有強力資本的介入,小俱樂部翻身做大也不過是瞬息之間,比如切爾西,又比如曼城。可惜的是,當年意甲最為鼎盛的時期,義大利的傳統財閥們完全將意甲視為自己手中的禁臠,透過自己的影響力禁止國際資本的介入。在2000年初意甲還風生水起的時候,各路資本紛紛準備殺入義大利分享蛋糕。但各路傳統財閥根本看不起那些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暴發戶,拒絕合作,認為這些暴發戶會攤薄了自己的利益。結果這些被拒之門外的資本只能退而求其次跑去英超和西甲,直接將這兩個聯賽發展成了世界前兩大聯賽。曾經的世界第一聯賽意甲卻變成了一潭死水,到了今日,各大球會的主人們苦求著各路國際資本的合作,但意甲聯賽的經濟效益已是大不如從前,積重難返,完全讓資本大鱷們提不起任何興趣。
更為可悲可嘆的,義大利的國家機構,常年以官僚作風和剛愎自用而著稱,在他們看來,意甲是屬於義大利自己的搖錢樹,一旦有利可圖,則會堅決下手,毫不手軟。一個典型的難以想象的例子就是,在最近幾年裡,義大利才有了那麼寥寥幾個俱樂部擁有了自己的球場,而在此之前,政府宣佈體育場必須公有,即使是尤文圖斯和米蘭雙雄這樣的老牌俱樂部,都只能租用政府的球場進行比賽。由此帶來的管理上的不便無需多說,很多老球迷都應該記得,當年繁花似錦的意甲聯賽,球場上星光閃耀,但是一群超級巨星卻不得不在如同菜市一樣的泥濘草地上踢球,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由於本地傳統財閥的把持和國家機構的官僚作風,意甲聯賽在最為黃金的年代雖然名氣極大,卻沒有能夠由專業人才將這份名氣進行有效的商業開發,而同一時期悄然崛起的曼聯,以及後來亦步亦趨跟上的切爾西、皇馬、巴塞羅那等俱樂部,都非常注重俱樂部的品牌效應,在全球各個地區都進行了非常成熟的商業開發。
一個顯著的對比就是,在意甲經濟危機還沒有爆發的時候,當時的歐洲豪門聯合成立了一個名為“G-14”的民間機構,主要目的在於抱團爭取權益。但在G-14內,會有著多項商業合作開發計劃,其中最重要的則是美國戰略和亞洲戰略。
在那之後,曼聯、巴薩皇馬與米蘭雙雄,頻頻在美國和亞洲進行巡迴友誼賽表演。英格蘭與西班牙的巨頭們,往往有著成熟的商業開發機會相隨,友誼賽開始之後,宣傳訪談、周邊商品店和球迷組織一應俱全。而反觀米蘭雙雄,在全球經濟走勢最為良好的中國鳥巢進行的義大利杯決賽,最後就僅僅只是一場比賽而已。
如此一來,英格蘭和西班牙的超級俱樂部,在經濟上已經跳出了本國的基本盤,在全世界培養新球迷,也有全世界的球迷為之造血,形成了良性迴圈。而義大利俱樂部,雖然首開高額轉會投入引發市場關注的先河,但是卻抱殘守缺,不思進取,沒有能夠將關注變現成為俱樂部的實力底蘊,最後被義大利經濟拖住,一同沉入深淵。
經濟的衰敗對義大利足球的影響,除了直觀可見的聯賽逐漸破落之外,還有著更為嚴重的、慢性的、惡性的,對於青訓的破壞。
2006年,義大利依靠著皮爾洛、布馮、卡納瓦羅和托蒂拿到了世界盃冠軍;2010年,義大利還是隻能去依靠皮爾洛、卡納瓦羅和布馮;甚至到了2014年,義大利依然是隻能依靠皮爾洛和布馮。我們固然可以說老將們的競技狀態維持得極好,但赤裸裸的真相卻是,後續並沒有能夠接替重任的年輕人。
除了註冊球員的不斷減少,義大利曾經引以為豪的頂級足球學校,數量也在不斷減少。足球學校的資方頻頻撤資,不少碩果累累的足球學校因此縮減規模甚至破產,據《米蘭體育報》披露,隆巴底一個大區5年內就減少了246家足球學校。而今日的義大利,足球學校的數量比起鼎盛時期來,足足要少了25%之多,更不用提他們之中有9成甚至都無法招到足額的學員。
為何?很簡單的道理。主幹強才枝葉蔓,在早年意甲鼎盛時期,這些足球學校能夠源源不斷為義大利的職業俱樂部提供青訓人才,俱樂部願意為這些後備力量掏出幾十甚至上百萬的培訓費。這些資金能讓學校添置裝置、聘請人才、加強醫療,可是現在,義大利大部分職業俱樂部自己都嗷嗷待哺,又如何有更多的閒錢管理青訓呢?
當意甲低迷,各隊都在降薪的情況下,想要成為球星們的孩子自然就會越來越少。何況在幾年前,孩子們接受足球5-6年培訓所需的花費,大概是8-10萬歐元,是義大利工薪階層能夠負擔的。然而今日的義大利,民眾生存艱難,養家餬口都已不易,這筆學費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無異於是天價數字。
按照道理來說,專屬於俱樂部的青訓,不管是培養成本還是歸屬感、忠誠度都會優於買來的外援,但青訓的整體先期投入就是一筆巨資,相比之下,直接從南美、東歐甚至是非洲、亞洲國家挖掘青訓半成品,省事又省錢,對於經營艱難的中小俱樂部來說,算是一種迫於無奈的生存選擇。
在過去幾年裡,義大利足協曾有人試圖改變現狀,學習德國開啟扶植青訓的政策。例如在足協任職的巴喬,就希望批下300萬歐元資金,為義大利80萬名“踢野球”的孩子建立影片檔案,方便他們進入職業隊。藍圖雖好,可奧委會一句資金不足,無限期擱置,巴喬也因此憤然辭職。
除了金錢原因,青訓的失落也有著一定的歷史因素。我們可以看到,如今歐洲青訓最為成功的西班牙、法國和德國,後面兩個國家青訓的成功經驗當中,不可避開的一個話題就是外籍移民與歸化少民的大量加入。人種的多樣性帶來的是球場上更多的可選擇的技戰術思路的變化,也是球場下廉價的青訓原料來源。然而,義大利作為歐洲大陸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文化上有一定的排外性,本來就不太容易接受外來人口,更何況因為歷史遺留關係,義大利在非洲也沒有能夠留下什麼海外殖民地,非洲外援們想要透過親屬關係以義大利為跳板取得歐盟國籍,相比起其他國家,則困難了許多。
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錢也不是萬能的。同樣是出於經濟危機重災區的西班牙,在這些年來,足球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青訓也是有聲有色、欣欣向榮。因而完全將義大利足球的衰落全部歸罪到經濟的問題上,似乎也不完全正確。
在經濟之外,傳統的義大利足球哲學思想會不會也是如今造成這一局面的罪魁禍首之一呢?自從波佐以來,到貝阿爾佐特,再到薩基、卡佩羅、裡皮,所有的義大利教練秉承的最為核心的思想就是戰術與陣型、集體與紀律。受此影響之下,青訓對年輕球員的選育自然就更多的以陣型、空間閱讀和紀律性為主。我們在國際比賽上經常可以看到,義大利隊在比賽當中的時候,整體陣型保持得相當出色,全隊11個人,在移動的時候幾乎經常能夠做到同步和同調,這也是義大利隊在個人能力並不算出色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屢勝強敵的原因之一,代表作就是2012年歐洲盃對德國的勝利和2016年歐洲盃對比利時的勝利。
然而,良好的戰術素養只能維持球隊成績的下限,要真正對冠軍發起衝擊,值得依賴的依然還是那些天才的球員。回顧義大利隊的歷次奪冠,哪次沒有天才球員的靈光一閃?
義大利足球的青訓過於重視戰術與紀律性的培養,忽然了球員本身的天賦,特別是有球技術,其實是捨本逐末的行為。要知道,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義大利足球可是歐洲拉丁派最為傑出的代表,誕生了無數的進攻大師。
然而我們回顧過去,內斯塔、卡納瓦羅這樣單兵防守能力極強的防守者,沒有了;因扎吉和胡布內爾這樣特點極其鮮明的射手,沒有了;巴喬、托蒂和卡薩諾這樣靈氣四射的9號半,也沒有了。誰又敢說,固步自封、僵化的培養人才機制就一定與與義大利足球人才的斷流沒有著一定的聯絡呢?
時光飛逝,過去意甲聯賽的華麗雍容彷彿仍在昨日,但滄海桑田,如今卻是個連米蘭雙雄都只能艱難度日的年歲。雖然尤文圖斯靠著母公司的良好經營,依然高舉著義大利足球的擎天大旗,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又豈能長久?
義大利足球,還會有復興的一日嗎?我們且拭目以待吧。
-
3 # 綠茵守望者
義大利足球不是在2006年“電話門”以後“一夜之間”衰落,而是從九十年代後期就開始有了下滑的趨勢,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世紀之交還能強撐幾年,“電話門”只是壓垮義大利足球的最後一根稻草。義大利隊獲得2006世界盃,其實是因為以前的底子厚,畢其功於一役,迎來最後的輝煌,但事實上,世界盃之後,義大利足球的老本已經吃完了。八九十年代意甲是“小世界盃”,巨星雲集,金球獎得主眾多。不過其實是俱樂部靠背後財團強行砸錢買人,意甲各大豪門的“軍備競賽”,看著熱鬧,但俱樂部本身是不具備營收能力,人氣高如AC米蘭,哪怕在巔峰期時候的商業開發,也是一塌糊塗,更別說意甲其他球隊了。那時候大家只顧著砸錢買人,也不重視青訓,義大利足球場的歸屬權也不在俱樂部本身。球場設施老化,球隊營收手段有限。到了新世紀,拉齊奧,帕爾馬和佛羅倫薩等足球隊先後遭遇債務危機,大家沒錢買人,又沒啥好青訓,靠什麼補充後備力量?“電話門”事件以後,意甲更是威信掃地,對於當紅足球巨星的吸引力很低,反而一直流失球星。2006世界盃之後,2012歐洲盃義大利隊其實也打進決賽,但總體來說,義大利足球確實大不如前——2010年和2014年世界盃都是小組出局,2018世界盃預選賽就直接說拜拜了。不過最近兩年的意甲有復甦的趨勢,除了尤文圖斯的強勢,國際米蘭,拉齊奧,那不勒斯和羅馬等足球隊也在逐步回升,也吸引了C羅這樣的頂級足球巨星前來。也許義大利足球會迎來下一輪的崛起,義大利獲得世界盃冠軍的23人,你還能認出幾個?
-
4 # Vincent阿木木
主要還是經濟問題,德甲,英超,西甲,法甲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還是要比義大利強,雖然足球運動的主體是球員,但是若該國經濟下行,無論球隊自身的經濟實力,或是球迷的消費能力,或是聯賽轉播權、球隊贊助、球衣冠名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削弱球隊的消費能力,降低球員薪水,無力支付高額轉會費。
巴黎,巴薩,皇馬,曼城,這種現象級的球隊並不能真正代表一個國家的聯賽水平,皇馬是西班牙皇室的象徵。巴薩也是因為加泰羅尼亞地區要獨立,所以意識形態上要做到和皇馬分庭抗禮。巴黎、曼城只是外國財閥的一種消遣或斂財工具。
回覆列表
這和義大利的經濟不景氣有很大關係,曾經的意甲有小世界盃之稱,當時意甲七姐妹冠軍之爭也非常激烈,而最近幾年我們明顯能感覺意甲沒落了,除了尤文在歐冠上還具備一些競爭力,勉強為意甲充充臉面,其餘的球隊真是星味不足。尤其是義大利最近幾年缺少本土球星,維拉蒂在義大利就算是最有名的現役球星了,但是在整個歐洲也就勉強算二線的球星。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甲最近幾年青訓有點青黃不接,足球人才凋零,很多小俱樂部都瀕臨破產,或者嚴重虧損,投資人對俱樂部的投資越來越少,很多青訓學校消失,意甲的商業開發也遠遠落後於英超和西甲,一些剛剛踢出點名氣的球星都紛紛離開意甲,高水平球員流逝嚴重也導致意甲水平下降。一個國家的聯賽和青訓如果都不好,國家隊成績不理想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還有義大利的足協似乎也沒什麼錢,義大利那麼多世界名帥不請,居然為了便宜簽了文圖拉,這也導致義大利從1958年以來第一次無緣世界盃決賽圈。隨著今年夏天尤文大肆引援,並簽了當紅球星C羅,相信這也會引起更多的人關注意甲,但短期來看想要恢復昔日小世界盃的榮耀,還需要時間和經濟的支援,義大利足球短時間很難走出現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