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坐看雨收雲散

    東漢末年,軍閥雖然割據各自為政,皇權瀛弱。但是皇帝仍然是天下的共主,並未到朝代更替時機,叛臣賊子的罵名仍然是軍閥所忌憚的。而董卓威德根基不足以威攝群雄,且擅自行廢立皇帝的惡行,駕空皇權自立的野心昭然若揭。當然會遭到軍闊們的嫉妒和忿恨,為防董卓一家獨大,其他軍閥當然會群起而攻之!

    其實就這麼簡單,忠君報國都是扯蛋!是嗎?

  • 2 # 劉一千五

    漢靈帝中平六年。被蠢貨何進召到京城的的西涼太守董卓,把漢少帝劉辮廢了,改立他認為聰明的陳留王劉協為皇帝,這就是飽經流離顳沛之苦的漢獻帝。漢獻帝封他做相國。漢朝的災難就由此開始了。

    漢獻帝己經被立上了,不管是誰立的,他是劉姓後代上位的,這點假不了,除非再來個禍國殃民,心懷叛逆的"壬卓""李卓""張卓"把漢獻帝廢了,另立一個皇帝,否則就必須遵循既成事實。象陳平周勃等人廢去前少帝而改立劉恆而成漢文帝一樣。但是,風險高,代價酷,亡身滅族,雞犬不留的代價等著……由此可知,不但不能反對,反而要擁戴。

    董卓這傢伙招人痛恨,讓人反對。全在於他為人兇殘,歹毒,剛暴。首先,竊國庫為己有,大肆封自己本家和親信為諸侯和大官。用國家財力修城堡供自己享樂。貯存金銀上萬萬。堆藏糧食夠吃三十年。其次,羅織罪名,搶劫富家商賈。再次,強迫遷都。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官吏民眾被迫西行入長安。沿途陳屍累累。烎燒洛陽,致使洛陽方圓二百里以內聽不見狗叫雞鳴。第四,命令呂布帶兵挖盜歷代皇陵和公卿大墓,蒐羅奇珍異寶。第五,殺人自娛,燒殺人是非常隨便的。曾把降兵抓住,用布條捆綁起來,再在布條上澆油,點火焚燒活人。被燒的慘死剩下骨架,董卓卻哈哈大笑。這樣的人,犯下的罪惡,令人髮指,招人痛恨,讓人反對就在情裡之內了。以致上自朝堂,下至民眾,無不食其肉寢其皮,方解心頭之恨。王允利用呂布,殺了董卓,拋其屍於街頭,捻鬚為燈置於臍眼上,火不滅達數天之久。最後讓袁家焚屍撮灰於路,讓萬人踐踏。

  • 3 # 潘不安講究史

    董卓進京,在初步穩定局勢後第一件事就是廢劉辨,而立他認為相對聰明的劉協為帝,這是為何?

    董卓自稱是仿效當年伊伊,霍光故事,為漢室另立明君,但是伊伊、霍光被歷代認為是賢臣的同時,也是公認的權臣。權臣沒有好壞之分,如諸葛亮就是權臣,但是歷史稱他權而不專,其關鍵在於有無篡逆之心。

    而董卓此舉,目的就是在於提升自己的威望,震懾朝野,今天我能廢劉辨立劉協,那麼明天我就能廢劉協自立為敵了。所以後世歷史,大臣篡位,廢帝再立就是標配,司馬氏幹過,“不能流芳百世,就遺臭萬年”的桓溫也幹過,到了南北朝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所以這件事情的核心並不是劉協,而是有篡位之心的董卓,歷史上其實也並非只有諸侯聯合討董一項對策。大臣們對這件事的不同反應,其實也表達了他們的本質。

    一、從一開始就反對抗爭的,這部分應該是劉辨的利益集團和真正的漢忠臣。在《後漢書·董卓傳》中記載,當董卓提出廢帝一事時,公卿以下莫敢對,唯有尚書盧植一人當場公開反對。相信當時,也是有其他一些大臣反對的,只是分量不夠大,沒有被特別提出。看演義的朋友,也可以看到,當時如袁紹和丁原都是激烈反對。

    但已經掌握局勢的董卓就是要這些隱患暴露,方便逐一剪除,如第一個公開反對的盧植雖因為名望太高沒有被殺,也馬上被罷官。

    二、默從,這部分主要是士族門閥的代表,如弘農楊氏出身的司徒楊彪,這些都是屬於官場上的老油條,家族利益至上。只要你不篡位,損害我的家族利益,皇位上坐的是劉辨還是劉協,都不重要。即使要篡位,可以,坐下來談談給我們家族多少好處!

    所以這部分人是更不能反劉協的,劉協時他們手上重要的籌碼,如果未來劉協強,可以扶持劉協滅董卓,做中興大漢的功臣,如果劉協弱,那也捧的高高的,關鍵時候賣個好價錢,或救自己家族一命。

    三、野心勃勃,在董卓廢帝之後,這部分人其實並不在少數,如劉璋的老爸劉焉,當年就是聽說蜀中有天子氣,才跑到益州去的。這時候聽到董卓廢了劉辨,估計鼻涕泡都樂出來了,巴不得董卓和天下諸侯打出狗腦子來,然後自己出來收拾殘局,順便登上皇位成為光武帝第二。

    這些人在時機沒有成熟的時候是輕易不會跑出來,更不會沒事去反劉協,不然就會落得個袁術稱帝被人圍毆的下場。

    四、欲效董卓,真以為討伐董卓的那十幾路諸侯裡有多少忠誠?只是羨慕嫉妒恨而已,董卓為什麼廢帝后馬上把劉辨弄死,就是怕有人拿來做文章,學他董卓第二。比如聯軍盟主袁紹,在歷史上,討董前就想著擁立劉虞為天子,直到劉虞堅持不受,才拉起隊伍浩浩蕩蕩的去討伐董卓。

    反不反劉協對他們不重要,關鍵是手上有沒有合適的傀儡,在沒有的情況下去挑戰劉協的正統地位就得不償失了。萬一真的打敗了董卓,面對這個自己曾經反對過的皇帝,該怎麼辦,尷不尷尬?不是給自己製造了問題嗎?

    那還不如干脆承認劉協地位,來個“誅董卓,清君側”,等幹掉了董卓自己做了大股東,這個沒有多少股權了的法人,還不是想搓圓就搓圓,想捏扁就捏扁,學學曹操,等實際成熟了,禪讓也就是走個程式的事情。

  • 4 # 森林小草

    董卓被何進召進京城洛陽後,整天就是想著如何控制朝廷,進而控制整個天下。董卓當初到洛陽時只帶了二三幹人馬,為了炫耀他的軍事實力強大,董卓在深夜把人馬悄悄開到城外,白天又大張旗鼓地開回城內,如此迴圈地搞使人們和朝廷官員不知道董卓的實力有多大。沒過多久董卓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為是為了試探人們對他有多擁護,於是在朝堂上與大臣們商議要廢掉當時的少帝劉辮,改立少帝的弟弟陳留王劉協。有少數大臣表示反對,董卓卻來了個霸王硬開弓,獨行專斷地立劉協為帝,就是後來的漢獻帝,並殺害了少帝和他的母親皇太后。對那些反對的大臣進行了追殺迫害。董卓的殘暴行為引起了天下豪傑們的一致反對,各地紛紛興兵來討伐董卓,但由於各地諸侯都想儲存自己的實力,又處於群龍無首,最後被董卓打敗了,從此董卓更加驕橫。至於諸侯不反獻帝,這是因為少帝己經死了,由於年齡小就沒有兒子,獻帝是少帝的胞弟,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是最合法合理的皇位繼承人,如有人反對漢獻帝同樣是被人們視為亂臣賊子而加以討伐。董卓正是因為無故廢掉並殺害少帝和太后招致天下諸侯的討伐。

  • 5 # 楚狂接與

    董卓禍亂朝綱,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史稱漢獻帝。以袁紹、曹操為首的地方實力派起兵反董,為什麼不反對董卓立的漢獻帝呢?

    一、劉協是漢室順位第一繼承人並且程式合法。

    靈帝劉宏荒淫無度,但是史籍所載只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劉辯、次子劉協。靈帝駕崩後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劉辯即位為皇帝。

    後來由於外戚何進在剪出宦官的過程中出了紕漏,導致外戚勢力和宦官集團同歸於盡,使洛陽出現了權力真空。西涼董卓用武力把持朝政廢掉了少帝劉辯,後來更是殺掉了他和何太后。劉辯死的時候才十五歲,沒有子嗣,所以按照繼承製度劉協本來就該排到第一順位。

    以盧植為首的群臣當然反對廢立之事,但是迫於董卓的武力最後還是默認了董卓廢立的事實,並且走過程式的。所以劉協是漢室的合法皇帝,並不是偽帝。

    二、東漢中央政府威信猶存

    當時漢庭威望猶在,而起兵反董的都是東漢的州牧、刺史等等,大家都是漢臣,都忠於漢室。(起碼名義上效忠)上面也說了劉協是東漢合法皇帝,那麼他就是東漢王朝的象徵和代表,所以這些地方實力派起兵只能說清君側,而不能直接反對劉協。如果反對劉協就是叛逆,如果是救駕便是義軍。

    三、劉協本人確實很優秀,並且身世受人同情

    這裡先說一樁靈帝時期的舊案。劉協的母親是王美人,她出身名門世家舉止優雅、容貌秀麗,深得靈帝寵愛。當時後宮是由何皇后把持,而何皇后善妒,見到王美人生下劉協,便毒死了王美人。靈帝大怒,本來要廢掉何皇后,但是何皇后重金賄賂了得寵宦官曹節等人,最後靠著宦官的拼死求情才被赦免。失去了母親的劉協從小由董太后撫養長大,自小便接受嚴格的皇室教育。而何皇后出身低賤,兄長何進本是屠夫,不是靠著何皇后得寵於靈帝根本上不了檯面。由何皇后教導長大的劉辯確實沒有劉協優秀這是事實,這也成為了董卓生廢立之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劉協母親的公案群臣都是知道的,靈帝好色荒淫而只有兩個兒子的事情其實也細思極恐,而對於這位九歲登基身世坎坷卻有聰明知進退的皇帝朝野上下是很同情的。試想山東義軍為什麼要反對這樣一個皇帝?

  • 6 # 鍾二

    漢獻帝是董卓擁立不假,但是他也只是董卓的一個傀儡罷了。

    董卓 字仲穎 今甘肅岷縣人氏 ,東漢末年的軍閥、權臣。

    反董卓是因為他廢少帝、殺董太后、擁立漢獻帝並挾持號令,也就是說你漢獻帝就是個擺設,我董卓才是真正的統治者,在朝野上董卓的服飾都於天子的非常接近。也就從此時東漢政權也就名存實亡了。

    在董卓把持朝政期間可以說是無惡不作,縱容部下姦淫擄掠,使洛陽陷入混亂之中,官吏和老百姓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昔日繁華的洛陽變得滿目瘡痍。190年袁紹討伐董卓,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同時要求洛陽城的數百萬民眾都要遷走,致使沿途人馬發生踩踏死傷無數。

    國家的運作基本出於癱瘓狀態,他縱容自己的親信為非作歹,對別人卻處以嚴刑,破壞原來的貨幣體系發行小錢,導致社會通貨膨脹嚴重,民眾苦不堪言。

    可以說董卓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可以不擇手段,玩弄權術、踐踏法律、破壞經濟、殘害百姓等等,嚴重破壞了社會的穩定。這才引來了殺身之禍,為了剷除這一禍害,192年被司徒王允和呂布合謀殺死,族人也被誅連。

  • 7 # 小文章大視野

    其一,《三國演義》中其實已經給出,第五回的標題便是“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我們的重點在前半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曹操是透過假傳聖旨的方式召集了十七鎮諸侯。誰的聖旨?自然是漢獻帝了。既然是漢獻帝讓眾諸侯入京勤王,諸侯們又遵從漢獻帝的旨意,那麼他們自然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去反對漢獻帝。雖然詔書是假的,但是“奉旨討賊”這面大旗已經豎起來了,就不能再輕易更改了。

    其二,十七鎮諸侯雖然勢大,但只是一盤散沙,雖然說一紙詔書將他們聚集在一起,但人人各懷鬼胎,在這個時候,如果再去廢了漢獻帝,改立其他的漢室宗親,我估計不等董卓發兵,諸侯們自己便開始相互動手了。原因很簡單,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是擁立和自己關係親近的人,所以現場肯定是A說立劉大麻子,B說不行,還是立劉毛子吧,C說放屁,劉小二最好。幾人兩句話說不到一處,自然要動手解決。曹操和袁紹等人都是當世的梟雄,這樣做的後果他們自然十分清楚,所以斷然不會去改立天子。

    其三,漢獻帝雖然是董卓所立的,但此時少帝已死,他確實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如果一群外臣嚷嚷著要改立天子,這在當時可是實實在在的謀反。這都還不說,萬一這話傳到漢獻帝耳朵裡,你猜漢獻帝會怎麼想?他現在雖然受董卓挾制,但他好歹現在還是皇帝,如果那十七鎮諸侯打進來,他豈不是連皇帝這個位子都保不住了?他又會怎麼做呢?和董卓合作是必然的:董相國你幫我使勁揍那群兔崽子,打死了算我的。如此一來,諸侯們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添堵,何必呢?

    (全文完)

  • 8 # 雄州霧烈

    諸侯並非沒有另立新君的打算!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挾持獻帝遷都長安。袁紹、韓馥等既無心力繼續討伐,又不願天子掌握在董卓手中,遂有另立新君的計劃。

    當時宗室劉虞官拜大司馬、太傅,坐擁幽州,位高權重,兵強馬壯。同時生性節儉、寬政愛民,在北方很有威望。如要另立新君,劉虞可謂是最好的選擇。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冀州刺史韓馥、勃海太守袁紹及山東諸將以“朝廷幼衝(皇帝年少),逼於董卓,遠隔關塞,不知存否”為由,欲擁立幽州牧劉虞。劉虞對此厲聲斥責:“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恥。諸君各據州郡,宜共戮力,盡心王室,而反造逆謀,以相垢誤邪!”

    劉虞明白無誤的表達了對獻帝朝廷的忠誠,袁紹等人如果再擇人選,不僅無法服眾,還將面臨劉虞等忠於獻帝的力量的討伐,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人可以吃土豆麼,需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