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瀟瀟灑灑哥

    國外的古建築為什麼能夠大量儲存下來,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採用的是石磚作為建築材料。而中國古代建築物都是用木材,儘管古人修建了很多漂亮壯麗的樓宇,但是每逢亂世就會被付之一炬,譬如秦漢之際項羽進入咸陽後,一把火就把咸陽皇宮給燒了。

    2014年,中國貴州鎮遠縣報京大寨,這個中國儲存最完整的侗族古村落建築之一的寨子在一場火災中毀於一旦,木質建築不具備防火性,往往一戶失火,就會波及整片建築群。所以古人很早就意識到防火的重要性。

    關於古人早期防火的一些歷史

    早在周朝時期,古代人就已經有了防範火災的意識,《周禮·天官冢宰·宮正》就記載有:春秋以木鐸修火禁

    除了禁火,人家周朝還專門有掌管用火防火的官員,而且要是翫忽職守,還會受到處罰: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季春出火,民鹹従之。季秋內火,民亦如之。時則施火令。凡祭祀,則祭爟。凡國失火,野焚萊,則有刑罰焉。

    可見,古人的防火意識出現的非常早,《野客叢書·禁用黃》就記載了春秋戰國時代春申君為了防火採取的措施:郡治之黃堂,由春申君在郡,塗雌黃以厭火災,遂為黃堂故事,外臣下室廬鮮有謂黃者。

    這個雌黃是一種礦物,是雄黃的伴生礦物,所以兩者被戲稱為“礦物鴛鴦”。

    雌黃在古代還是很實用的塗改液,《夢溪筆談·卷一·》就記載有古人對雌黃的應用:館閣新書淨本有誤書處,以雌黃塗之。嘗校改字之法:刮洗則傷紙,紙貼之又易脫,粉塗之則字不沒,吐數遍方能漫滅。唯雌黃一漫則滅,仍久而不脫。古人謂之鉛黃,蓋用之有素矣。

    所以這個春申君就把雌黃塗抹在牆體上,而且雌黃燃燒時還會產生一種黃白色的煙霧,所以雌黃能夠一定程度上阻礙火災的進一步擴大,而且還能起到報警作用。

    《左傳﹒襄公九年》也記載有早期古人防火的措施還有就是塗抹一些能夠防火的泥巴仰或溼潤具有防火的物質在牆面上,以阻斷火勢的蔓延:火所未至,撤小屋,塗大屋。

    春申君還算是有一點科學精神的,中國古人關於這個防火還有一些比較迷信的做法,譬如在古代宮殿的角簷上都會有一個像龍頭一樣的裝飾物。其實這個不是龍,而是龍的第九子螭吻,除了用來顯示宮廷威嚴,螭吻也是驅兇辟邪、鎮火的神獸。

    譬如唐代蘇鶚在其著作《蘇氏演義》中解釋說:蚩尾(螭吻),水之精,能闢火災。

    《太平御覽》也解釋說: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

    而在唐宋之際,古人的防火意識和防火措施就趨於完善和成熟了,宋真宗年間,開封發生了一場大火災,“延燔左承天祥符門、內藏、朝元殿、乾元門、崇文院、秘閣、天書法物內香藏庫”,這場火災直接催生了中國最早的消防部門“軍巡鋪”。

    《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巡鋪房一所,鋪兵五人”,此外又“高處磚砌望火樓,樓上有人卓望”,這些士兵的職責就是在全城各點巡視,排除火患,夜間督促老百姓禁火熄燈,由此古人的防火措施算是進入了制度化的時代。

    為了防範火災,古人腦洞大開還會在給房屋取名的時候,也會刻意的加入一些帶有水字旁的字眼,譬如清代的文淵閣是乾隆時期為了收藏《四庫全書》而修建,取名時就特意加了一個帶有水字旁的淵字。

    而在其核心藏書樓天一閣前,還開鑿了天一池,既美觀,又能夠拿來救火。清朝時科技已經得到了大大的進步,古人的防火觀念也發生了許多變化,那麼在清朝時人們又是怎麼防火的呢?

    清代宮廷以及民間防火的一些歷史

    從宋到明清時代開始,古人的建築便不再是全木質結構,得益於燒磚技術的改良,家境優越的人家會採用磚瓦拆料來建造房子,當然這對財力要求非常大,所以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還是住的全木質房子。

    明代已經提出“降災在人,防患在人,治牆為上策”的防火理論,所以產生了“防火牆”,所謂的防火牆就是幾戶人家共同出資建造一堵磚牆,防止火災發生時火燒一片的情況。譬如故宮那綿連成片的高牆其實就是防火牆,其總長度達到了15公里。

    紫禁城畢竟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各種防火措施都是頂格配置,光靠防火牆肯定不行。此外故宮中的70多口水井、308口太平水缸都是滅火的重要手段,雍正即位後,還在宮中設立了有正式編制的火班,其中包括2名步軍校、40名步軍、8名內務府所屬護軍、20名披甲人、20名蘇拉以及10名鑾儀衛校尉,總計100人。

    但實際上倘若宮中某處失火,宮女太監們也會加入到救火的隊伍,“火班”的設立是建立專職化的消防部門,專門負責宮中的防火排查和救火任務。宮中火燭最要小心,日精門、月華門向南一帶圍房後,俱有做飯值房......可將圍房後簷改為風火簷......將宮內太監編整合隊,派頭領一名,每十隊立總頭領一名,不但救火,即掃雪、搬運什物,用人時只須點其頭領,彼自齊集所屬同往料理——《國朝宮史·卷三》

    另外皇帝們也會時時刻刻囑咐宮中的人小心用火,康熙年間發生了太和殿被燒的火災,從那以後因此十分注意火燭的管理,“今隆冬有風之際,各宮燈火著用心謹防。不許任意吃煙,著不時嚴察。”

    而在民間相對來說則沒有紫禁城中如此嚴格和完善,但也出現了一種民間的消防隊,叫“水龍局”,它是地方鄉紳募捐出資共同設立的,當時出現一種手動的機械式水車,可以實現向外噴水的功能,因此喻之為水龍局。

    但水龍局並不是一種普遍的消防隊,它最初在南京出現,而沒有在全國擴散開來,所以乍一看其實古時候的人們防火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防火的獨門訣竅。而其中應用最廣泛的還屬防火牆,再加上磚瓦成為建築材料之一。

    所以火災已經不能夠輕易蔓延開來,造成火燒一片的現象。另外不管是民間還是宮廷之中都有喊火燭(臘月敲更)的習俗,從臘月初一開始到大年三十都會專門委派一人走街過巷的敲著一面鑼鼓大喊“寒冬臘月,火燭小心;謹防賊盜,門戶關緊。柴間看看,灰堆清清;灶前灶後,火燭小心”。

    提醒人們注意防盜和防火,因此這就出現了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的一種職業化更夫,專門在夜間打更報時,以及提醒人們注意防範。這些更夫一晚上需要喊更五次,從一更天喊到五更天。古時候的人們起床都起的很早,五更天就起來。

    譬如孫中山先生的父親孫達成生前就做過更夫,在孫中山南洋紀念館裡還儲存著他父親打更時的物品,可見古代人防火意識還是很強,但是受制於技術的落後,火災其實還是時有發生。即便是在防火技術相當成熟的今天,火災也時常發生,其實很多時候往往都是人為的不當情況造成的,所以防火的根源其實還是在於杜絕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和做法。

  • 2 # 墨色芊華212432961

    其實,中國古人很早就有了防火意識。《周禮》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仲春二月,當天上的火星行將出現之日,宮廷中負責掌管用火的司員要敲著木鐸走街串巷,以做好防火的宣傳工作。唐朝皮日休在《人林屋洞詩》中曾說“腰下配金獸,手中持火鈴”。詩句中的“火鈴”就與木鐸一樣,只不過是銅質報更喊火燭的器具。

    中國古建築以木質為主,防火顯得尤為重要。歷朝歷代除了立法外,各家各戶還備有防火工具。普通人家常備有一口大缸,用於盛放生活用水和防火使用。有錢人家就不同了。唐朝,大戶人家開始使用水袋滅火。水袋由馬或牛皮做成,可裝三四百斤水,袋口綁起來,插進一根去節的竹子,水就可以透過這根竹子流出來,出現火災時,就由三五個壯丁抓著竹子,向著火點注水。水囊是宋代常用的滅火裝備。水囊用豬或牛的膀胱做成,裡面裝著水,起火時,把水囊扔到著火點上以滅火。此外,北宋還有一種被稱為“唧筒”的滅火裝置,它既能汲水又能排水,在當時多用於灌溉。宋《武經總要》載:“唧筒用長竹,下開竅,如絮裹水樣,自竅唧水。”值得一提的是,宋代還出現了專門的消防隊。北宋時汴京(開封)設定了專門的消防機構,稱為“軍巡鋪”。軍巡鋪的鋪兵都經過嚴格的訓練,救火時,鋪兵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有運水的、有滅火的,還有救護居民的。除了救火,軍巡鋪還負責防火,每到夜晚,鋪兵就要深入街頭巷尾檢查消防情況,並提醒居民注意防火。到了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的主要街道都駐紮有“防隅軍”消防部隊。在這支部隊裡,有一套嚴格的獎懲機制:對於聽從指揮並奮力救火的人,給予重賞;在救火過程中受傷的人,准以放假養傷;而翫忽職守或貪生怕死之徒,則依軍法治罪。

  • 3 # 古今烽火臺

    中國古建築以木構架結構為主,磚石結構為輔,木材作為中國古建築的核心建築材料。木材的易燃性卻在無形中增加了古建的防火壓力。因此,古建築的防火減災成為古人格外重視的問題。古代沒有消防車、消火栓,人們為了預防火災採取了哪些措施?

    第一、古代的“消防員”

    中國很早就對防火滅火有了專門的應對之策,據說在黃帝時期,就明確提出了有節制用火的規定,並設定了專門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員,稱為“火政”。

    到了宋朝,出現了專業的消防隊,平時的主要任務是“夜間巡警”,督促居民按時熄燈,消除火災隱患,一旦有火災發生,便運水滅火,搶救百姓。為了防止有人趁火打劫,當時還設有維持秩序的專職人員,有時駐軍也會參與秩序的維持。這些人員在負責維護秩序的同時,遇情況緊急時,還會幫助滅火隊運水運料,參與滅火。

    第二、“門海”滅火

    古代城池建設時,一般都會挖設護城河,護城河用於軍事防禦的同時,河內的水也成為撲滅火災的重要水源。滅火水源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街巷中的水井。水井在用於提供生活用水的同時,對就近取水、及時撲救火災也是十分重要的。

    古人對較為重要的古建築還會人為的挖設水池或在院落內設定太平缸,來提供足夠的滅火水源。據《大清會典》記載,紫禁城內設定的太平缸有308尊,在宮殿門口設定的太平缸被稱為“門海”,每尊可儲水3000多升。

    第三、最簡單的防火措施:水囊等

    為了應對火災,古人也發展了很多滅火器具,除了基本的大水缸外,還有形狀長圓、備有提樑的水桶,以及水袋、水囊。

    水袋是用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裝三四百斤水,袋口封起來,插進去一根中空的竹子,水就可以透過竹子流出來,發生火災時,就由救火隊員抓著竹子向火點注水。

    水囊是用豬或者牛的膀胱做成,裡面裝水,起火時,將水囊扔到著火的地方,水囊被燒破,裡面的水就能滅火。

    北宋曾公亮《武經總要》的一幅插圖,出現了叫做“救火唧筒”的裝備,其特點是“筒是長竹,下開竅,以絮囊水杆,自竅唧水”。唧筒中裝配有活塞和拉桿,用時將竹筒沒入水中,然後把絮囊(活塞)水杆(拉桿)向上抽起,水便透過竅(閥)進入其中,再壓下套筒,筒中的水便可以噴射出去,其射程可達20米。

    清朝晚期,滅火器材進一步升級,消防水龍開始投入滅火,據說當時的南京地區火災頻發,時任兩江總督李鴻章便從上海洋炮局購進了4架新式消防水龍,極大地提升了界內的消防水平。

    第四、建築的防火構造:火牆與火巷

    中國的古建築從單體、到組群、乃至城池,其佈局主要是採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橫縱軸線進行規劃佈局。這種佈局雖宏大、規整、美觀,同時也存在著火災隱患,密整合片的建築物較易引起火勢的蔓延,造成“火燒連營”。

      古人為了應對這樣的火災威脅,逐漸開始使用砌築磚石材質高牆的作法,構成隔離火災的人工屏障。徽派建築中的馬頭牆便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馬頭牆又名防火牆、封火牆,指的是高於山牆屋面的牆垣,在相鄰建築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到隔斷火源的作用。

      宋仁宗時期,延續了1000多年的城池佈局方式裡坊制被街巷制所代替。“火巷”這一用於防火的特殊街巷也在南宋淳熙十三年誕生。時年,武昌古城發生了一場大火,被燒商戶有一萬多家。事後,鄂州知府決定開闢“火巷”以防火災,南宋火巷寬闊筆直且兩邊均挖設排水溝,可以有效隔絕臨街的火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性如何防止被性侵,有哪些自我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