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嘉嘉59451

    2008年金融危機,是以美國次貨危機所引發,起因之一是房貸為主。

    中國在那次金融危機,受影響本來就很小,但所受到衝擊是巨大,特別在股市。

    相反,本來是發生地的美國,股市一路高歌,這不得不,要慎防美國的一舉一動,不管在軍事.金融.石油.黃金.生物.科技.航天等高階領域,美國一直是走在前沿。

    中國要在各領域都要嚴防,不要認為我們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衝擊第一位很近,但我們在很多領域不能與美國比。

    這次貿易戰,其真實用意千萬不可大意。

  • 2 # 天道即人

    十年前美國的次貸危機,又勾起人們房價泡沬回憶,揮之不去。

    1,美國的次貸危機與日本的泡沬經濟。

    都是房價惹:的禍。但是日本是過度投資,以至於投機盛行,形成金融經濟:危機。美國是過度消費,把房子賣給基本沒有還貸能力,次級信用的人,造成的危機。即使兩國都在產業興盛後退潮,出現的房地產熱潮,但美國很多人不投資的習慣,不貸款買房。銀行信貸員和售樓處人員,向未買房人說,零首付,長期按揭貸款,房價漲的這麼兇,售房合同簽字後,就可入住。白住兩年,把房子賣了,還了銀行本息,還有剩餘。按理銀行怎麼可能辦這些風險巨大的放貸。因在美國政府支援下,成立了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打包收購次貸形成的次債,並轉售給歐日北美大銀行,最後由於宏觀政策轉向加息,刺破房價泡沬,房產總價不抵貸款總額,房地美與房利美以倒閉破產,賴掉很大部分歐日銀行的債務。致使金融危機迷漫全世界,主要是發達國家。

    2,十年前中國房價的問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很多國家為什麼總在房地產上出問題。2007年正值政府的換屆選舉,人大會議少有的,為房價群起而攻之。這政府在前幾年和2007年下半年,調控政策是一個接一個呀。

    我們不得不比較一下,2008與2018的房價。北京,2008年均價12479元/平,2018年均價62957元/平。上海,2008年均價13498元/平,2018年均價55918元/平。網上評論:看哭十年前房價廣告!驚歎,錯過愛情也許還能挽回,錯過房子再也買不回來。

    這樣還是吸取教訓嗎?道理究竟在哪裡?十年前房價泡沬為什麼至今不破裂?是房價背離房子價值嗎?房價是主要由地價決定的。馬克思觀點,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但土地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勞動創造價值,然而土地價格是收益資本化的結果。比如一畝地收益3千,除以社會平均利息率3%,即該畝地價格10萬元。相當於存款10萬得利息,買畝地得收益,是相等的。

    由於城市經濟聚集效應,新興高價值產業佔據中心地帶,夕陽產業不斷被邊緣化,城市土地價格受產業推陳出新的影響,不斷攀升,帶動房價上漲。所以當年很多華人剛從計劃分配住房中走出來,還未認識,錯失機遇。這是和美國日本房產市場完全不同的情景,他們產業已興盛轉衰,而我們投資才剛剛有些基礎,消費還處於較低層次。

    3,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據傳說當時中央領導去南方視察,回來感嘆,很多企業關門停產,從未見的這種現狀。由於美國金融危機波及歐洲,北美和日本發達國家,中國出口企業普遍受其影響,特別是以進出口為主的經濟區域,企業關門停產,工人下崗失業。2007年中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為66.2%,2008年為60.2%,大約每年國內企業生產的商品,三分之一靠國外消費來實現價值的。

    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當時主力是投資和出口,而國內消費受制於收入水平不高。為應對次貸危機中央動員內需,加大投資。提出財政4萬億投基礎設施,主要是"鐵公基"。其實當年房地產增加值佔經濟總量4.61%,是30多萬億中的1.4萬億,如作為住房消費,也是消費拉動經濟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在銀行提供貸款支撐的內需,而且30年期銀行總共收回利息大約還達1萬億。由於這些措施,:2007年經濟增長9.5%,2008年9%,2009年8.7%。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達5.8萬億美元,日本為5.4萬億美元,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老二。

    隨著:經濟發展,經濟總量的上升,我們外貿進出口也保持世界第一,而至2018年上半年,外貿依存度已經下降為33.7%。我們不再為國外金融危機,也包括美挑起的貿易爭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而擔心。

    4,當前的房價泡沬與房地產的轉型升級。

    中國房產市場化自1994年至今,已有24年的發展,為中國城市化立下了汗馬功勞,幾年不來中國的外華人,再見中國面貌無不驚歎日新月異,其外觀無不與房地產建築業相聯絡的高樓大廈。

    有人問致使房價下跌,除加息外,還有什麼方法?我一直未答這類題。現在我告訴你,做空,沽空,學國際金融炒家狂拋。但你沒有這個實力,房產市場也不存在沽空機制。宏觀調控在此類問題上,一般是中性政策,既控制價格繼續上漲,也不尋求快速降價。連續快速降價將刺破泡沬,導致金融危機成為現實。日本和美國的金融危機都處於宏觀政策轉向,處於加息週期之中。或者剛轉向即刺破,或者累積加息幾次,導致惡果。當然不要說大城市房價已長成天價,即使十年前不貸款,也不可能全款買動房產。對於一輩子不願意當房奴的,真的,無力相助。

    其實,市場經濟的價格機制滲透在,價值創造(組織生產)一一價值實現(交易買賣)一一價值分配(工資與分紅)全過程。開發建房是創造價值,而持有房屋漲價了,實際上是對產業集聚帶來的紅利,一次又一次的再分配,如果你不參與其中,那隻能憑自己每天上班多勞多得。當然分配紅利不僅侷限於房產這樣的兼顧實際使用和投資獲利的商品。

    最後還得說說中國房地產業,在中國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4%的今天,房地產也該不僅僅擁擠在住房市場上,華人的吃穿用住行的最終消費,已即將進入飽和狀態,這之前是產業粗放大發展時期,而之後將在需求方為去舊補新,而供給方同行拼降耗拼質量拼品牌特色時期,轉型升級成各產業必過的關隘。今後房地產更應與城市功能完美結合。比如,與旅遊業的旅居房,文化旅遊城,與有文化歷史內涵的景點開發相結合。再比如,城市中心商業地產如何與飲食一條街,與設計研發生產性服務業相結合。而且房地產的開發就存在創新設計研發等等。

    以上還是美國次貸危機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發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3 # 小白讀財經

    白駒過隙,10年前的9月,百年投行雷曼倒下,從而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市場的動盪;時至今日,10年已經過去了,全球金融市場也發生了鉅變。那麼這10年前的巨大變數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呢?

    1、信用、債務永遠是危機的起點。筆者此前也反覆強調過,所有的危機都離不開債務,而債務背後又是信用支撐。美國讓那些沒有還款能力的人也去買房、貸款,最終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人們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了流動性危機。而這還屬於微觀層面,等到流動性危機開始擴散時,便引發了正式的債務危機,最終釀成金融風暴。

    而反觀國內,由於去槓桿,房企、債、P2P有些扛不住了,債務暴雷從以前的地方性小平臺蔓延到國企、上市公司。所以,為什麼今年央行會降準和超預期釋放流動性,因為不這樣的話就必定會重蹈覆轍。然而在當時為了緩解危機、刺激經濟,四萬億計劃出世實屬無奈,而且一定程度上又恢復到了過去的粗獷型發展模式。所以這次當國內流動性危機顯現時,決策層只有未雨綢繆,推進艱難的結構性改革。把經濟結構最佳化,錢去該去的地方,做好“既要又要”,錯過了一次機會,不能再錯過第二次。

    2、調控好房地產很重要。08年的次貸危機起源於房地產,本質是讓那些無還款能力的人加槓桿買房、貸款。然而在2000年以後美國房價平均每年上漲7%,雖然比當下國內而言不高,但買房確實成了當年美國最賺錢的生意,和現在的中國如出一轍。

    10年後,美國房價幾乎收復了失地,還比當時最高點高了20%左右,而反觀國內,目前一線被死死壓住,二線不少地方也高位震盪。現在的房價到底是不是絕對高點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到了相對高點。有人說:沒關係,畢竟我們人比美國多,需求大,可以消化泡沫。可是咱沒美華人有錢啊!而且最要命的是我們的地方政府財政、經濟產業鏈對房地產有很強的依賴性,這跟美國不太一樣。因此,美國的房地產可以倒騰一次,我們萬萬使不得。

    3、實體經濟復甦是根本。不用說,美國是當之無愧的製造業強國,但在08年危機中依然受到重創,引發的全球風暴也使得其他國家經濟自此萎靡不振。2012年10月至2017年1月,IMF曾共進行了13次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調整,其中增速調降多達10次。如今美國經濟開始復甦,美元走強,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連連受挫。

    反觀國內危機後的10年,我們的實體經濟沒多少起色,反倒金融、地產發展迅猛:2008年9月,公募基金產品數僅400餘隻,到2018年9月達到近5000只,增長12倍;2008年至今,IPO家數達到2071家,募集資金總額近2萬億元...反倒是A股,不僅反彈從未超過2007年的峰值水平,而且近10年的行情可謂震盪不斷,熊市不休。而股市是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最直接的渠道,樓市、債市的泡沫不僅要控,還要消滅,否則將是我們實現復興的絆腳石。

    說了這麼多,好像我們現在回頭覆盤08年危機似乎顯得有些杞人憂天,人們也越來越相信政府的力量。但是你們卻忘記了一點:敬畏市場。有時候,對於市場,政府也無能為力。對於我們來說,危機前,危機中減少投資,現金為王。等到那些優質資產被危機錯殺時,就大膽的買吧!事實證明,在雷曼兄弟倒閉後的10年間,標普500指數上漲了130%,而巴菲特在08年危機期間也進行了大量投資。希望大家在危機中,做一個睿智的投資者。

  • 4 # 小丫投資筆記

    2008年金融危機時,筆者臨近大學畢業,當時是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金融危機對普通老百姓的影響。過往的師兄師姐,基本在大四第二學期畢業前,就能確定好就業單位,而我們這一屆畢業生,即將畢業離校,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大有人在,找到工作的薪資待遇也普遍降低。

    筆者曾經去面試幾家企業,在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應聘者交流時對薪資的預期只有2000-3000,不含吃住。與現在白領平均薪資動輒八九千,確實不能同日耳語。

    2018年已經過去2/3,今年整個宏觀經濟環境下行,最直接反應在投資市場不景氣和企業債務違約、大面積裁員或降薪上面。

    10年一個輪迴?危機重新席捲?我們還能逃得掉這樣的週期和危機嗎?

    這個不得而知,但我們確實可以從10年前的經濟危機當中吸取教訓,作為深刻親歷當年危機以及已經工作10年的過來人,有以下經驗教訓供參考:

    1、認真修煉專業本領:

    事實上,無論危機與否,能在危機中活得不錯的人確實有真本事。就拿就業這個事來說,危機中首先被企業淘汰的肯定是崗位替代性強、價值貢獻少的人,而企業願意錄用的人,也一定是能力過強過硬的。因而,如果你還是在校生,積極儲備專業知識,增強職場競爭力很重要,哪怕因為危機影響平均就業薪酬折半,能力出眾的人也能拿到更高的待遇。

    2、不要瞎跳槽

    危機之下,很多企業紛紛裁員。沒有過硬的本事,就不要嚷嚷著工作辛苦、待遇太差、老闆太苛刻這些廢話,不動腦子就去跳槽。珍惜現有工作機會,除非自信自己能力很強,能找到更好的下家,否則別瞎跳槽。

    3、不要瞎投資

    今年的投資市場不景氣已經是大勢,內憂外患,何時回暖還不清楚。對於投資,應該堅持使用閒錢且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如果你只是短期套利,而且現金流不寬裕,不建議盲目投資,看準了,弄清楚投資邏輯和常識再說。當下的環境,資金流動性非常重要,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輕負債重現金流。

    4、不要瞎創業

    這個也很重要,實體經濟不景氣,金融市場自然不會景氣。民眾負債率高,消費慾望降低,市場前景不明晰,且融資成本高,沒有想清楚這些問題的話,盲目創業基本“死無葬身之地”,要知道,即便大環境好,創業也是個九死一生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000元左右的民謠吉他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