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一千五

    楚國是個特殊的國家,連他們自己都標榜自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與",參與的意思。就是不參加中原人搞的那些花裡胡俏的事。所以,周天子就管我蠻夷不了啦。有了這種想法,他們就四處爭搶土地。不在乎王法制度,自由自在,想幹啥就幹啥。

    熊通之時,請周賜位尊輩,周天子不理,他就自立為楚武王。周朝無奈,賜子男之田,承認為小諸侯國。便有了居楚之地。楚國就有名號了。治都郢城。

    他們欺凌江漢小國,小國皆懼怕楚國。其後周朝賜胙肉給楚人"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楚國便大肆擴張,國土面積增加寬度縱深一干餘里。

    其後,周朝封在南邊國家英,夔,江,六,蓼,陳,舒,頓,胡,蔡,杞,這些小國,盡被吞併。

    而最大擴張是吳國與越國爭霸,越國滅了吳國後,句踐後人內亂爭權,無力控制廣闊的土地,楚威王便乘機擴張,佔了絕大部分的吳國越國的土地,把疆土擴充套件到淅江臨海,北達徐州的面積廣大的地方。版圖急劇膨脹,讓其他幾個鄰國擔心不已。

    這就是楚國地大物博的由來。

  • 2 # 清林讀書

    楚國建國後,北方國家眾多。大部分也都是同宗,並且對周邊民族也比較排斥,齊晉秦都為強國,先後稱霸,維護中原穩定。城濮之戰,敗於晉國,楚國向北擴張不容易。而南方地廣人稀,沒有競爭壓力,容易打。所以向南擴張,領土廣大。

  • 3 # 菠蘿菠蘿蜜215

    戰國時期的楚國並不是國力最強盛的時期,但是他的國土面積依然是最大的。(除了秦始皇前後的那段時間。)可是他的國力還有軍力都不如其他的國家(比南韓好一點)。戰國時的楚國雖然佔據南方,但那時的南方並不像現在那樣發達。而是一些蠻夷之地。要知道在春秋時期,楚國的國君的爵位才是子(王公侯伯子男,自己體會),封地才方圓十里。能有後來的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依靠於不停地擴張。就在西周時期,楚國的擴張就連周王室也看不下去了,於是當時的周朝國君周昭王御駕親征去為其他受害的諸侯國討個說法。但很不幸他失敗了,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要知道那時的西周還是挺強大的,楚國為了擴張連自己強大的的宗主國都打了,可見楚國那時的彪悍民風。

    其實也不是楚國的軍力多麼強大,能不斷擴張,是因為當時的南方還是蠻夷之地,算不上軍事武裝,遇到的抵抗也不大。楚國能大敗周昭王的御駕親征也是因為軍隊在回去的時候被楚華人用膠水貼上的船沉沒。一個是運氣好,另一個是有智慧。所以在楚國的擴張路上非常順利,之後便有了那麼大的一個楚國。

    別看在楚的東邊還有一個越國,但是在楚威王七年的徐州之戰中越地盡為楚地。還是楚威王十一年西邊的巴國也收入楚國版圖。這樣再看看是不是大半個中國了?但可惜的是楚國有這麼好的優勢,最後卻盡被秦欺負。就連在秦的兼併過程中竟然沒有什麼大的戰役發生,楚君就開始逃亡了。多麼令人惋惜!

  • 4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戰國時期的楚國,直接繼承自春秋。

    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開啟了戰國了壯烈輝煌的歷史大幕,在春秋時期與楚國爭霸的老相識都紛紛易了國號,換了主人,南方的楚國還是一脈相傳,經歷了四百多年的風霜雨雪,史稱“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國大一統的天下不僅有秦國的奮六世之餘烈,還有楚國三百年開拓史。

    周武王伐商,遍邀諸侯國共盟。與商有著深仇大恨的荊楚部落響應了周人的號召,參與了滅商之戰。然而在周王朝分封時,荊楚的首領熊繹沒有被封。直到周成王時,才想起來為了伐商事業而死的荊楚首領鬻熊的功勞,封了丹陽給熊繹,是子爵。楚國自此立國於江漢,開始了他們的征服史。

    周人的人數其實很少,要控制人數和文化都比其多很多的殷人不容易,在很多時候,周人的殖民者分封到一處只有幾百人而已,龜縮在城堡中,號稱“華人”,而四周都是敵意未消的“野人”,在一開始,漢水淮水一帶並沒有沒有力量去控制,楚人在南方也是安安分分地建設他們的國家。

    一百多年後,繁衍了幾代人後,周王室的力量逐漸強大了,中原一帶得到了穩固,從昭王、穆王時就開始經營江漢、淮北,分封了一大批諸侯國在這裡,稱“江漢諸姬”,其中要防備的就是越來越不服管的楚國(楚蠻)。這些國家中,勢力最強的諸侯國,是隨國,現在的湖北隨州一帶,控制著南陽盆地,是諸姬封國的盟主。

    楚國也在發展,勢力逐漸壯大,需要向外拓展生存空間。在周平王東遷後,周王室力量衰弱,楚國按捺不住的擴張野心逐漸暴露出來了。

    楚武王(在位50年,春秋三小霸之一)、楚文王(在位15年)時期,楚國的擴張方向主要是在江漢地區,在這一階段,楚國成為了江漢地區的霸主,鞏固了自身的核心區,並且將北疆推進到申國所在的方城一線,佔據了南陽盆地,為其北上爭霸奠定了基礎。楚武王曾說:“吾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表明了不服管。另外,他認為周王沒有實力,“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自己稱王,使得楚國成為在周王朝分封體系之外的異國國度。

    (楚武王時期)

    這段期間,隨國作為南陽盆地力量比較強大的諸侯國,自認沒有開罪於楚國,按照周禮,楚國沒有理由攻打自己,於是寫信責備楚武王,說:我無罪。楚武王回信了,說:我蠻夷。隨國遂滅,楚國佔據了江漢一帶和南陽盆地,打開了通往北方中原的通道。

    楚成王(在位45年)、楚穆王(在位11年)、楚莊王(在位23年)時代,這一階段楚國透過在淮北區域的擴張進而向中原稱霸,並在莊王時代達到霸業的頂峰,並在其後不斷與晉國爭霸。

    周天子當時已經很衰弱了,楚成王頻繁攻擊淮北地區,其進攻勢頭引起了齊桓公的警惕。齊桓公最後糾集了八國聯軍,擊潰了楚國的附庸蔡國,耀兵於楚國邊境,責備楚國不進貢祭祀用的茅草,還有200多年前周昭王征伐楚國被淹死在漢水的事。楚成王看到齊桓公動真格的,也沒有底氣能打贏,就認慫了,與聯軍達成了召陵之盟。齊桓公心裡也沒底,既然楚國認慫就算了,齊國的霸主地位由此奠定。楚國往北發展的勢頭受到遏制,於是楚國開始經營東方的江淮地區,接連消滅弦、黃兩國,將勢力推進到淮河中游一帶。

    (召陵之盟)

    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不止,由齊桓公、管仲建立的中原秩序也開始走向瓦解,楚成王意識到爭霸時機已到,北上爭霸,公元前638年在泓水擊敗宋襄公,之後又擊敗陳國,使得整個淮北平原都落入楚國的掌控之中。然而,北方強盛的晉國在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戰中擊敗了楚國。楚國第一次爭霸中原的嘗試,就此破滅。

    楚成王去世後,楚穆王把目光重新放回東方的淮河流域,在先後消滅江、六、東蓼、蔣、舒、宗等國,使得楚國在淮河流域的疆域大為拓展。

    楚莊王時,楚國與晉國開始就鄭宋兩國進行對峙與拉鋸。莊王八年,楚國兵伐陸渾之戎,並觀兵於周郊,問鼎之輕重——此即問鼎中原之來歷。莊王十六年,與晉國的決戰爆發,晉楚與邲進行了決戰,最終楚國獲得大勝,由楚國主導的中原秩序正式確立起來。此時,從公元前1042年熊繹受封南蠻之地,建立楚國,到公元前597年邲之戰問鼎中原,楚國經過了400多年才完成夙願。

    楚人原本居住在新鄭地區,在商朝初期,王朝軍隊從中原向四周擴張,徵鬼方、伐羌方。楚人不屬於商朝的血脈家族,遭到了商朝軍隊的驅逐。他們被迫離開中原,向著人煙稀少的南方遷徙。如這般算起來,楚人則是1000多年才得以重返故土。

    然而楚莊王時期很快就過去了,楚共王、楚康王時期到來,史稱共康之世。楚國的霸權在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戰被晉國擊敗,此後與晉國長期拉著一幫盟友拉鋸作戰。一直打了幾十年,最後發現誰也不能把對方徹底擊敗,反而讓齊國、秦國撿了便宜,於是在宋國的協調下,舉行了兩次弭兵大會,晉楚兩國平分霸權。

    (弭兵大會後的楚國)

    晉國作為老牌霸主,自然不會甘心。楚國的申公屈臣逃亡到了晉國,晉國派遣他出使吳國,使得吳國與晉國形成了戰略伙伴關係。當時的吳國尚處在蠻荒階段,晉國手把手幫助吳國訓練軍隊,發展經濟,終於在楚國的側後方製造了一個勁敵。吳國強大後,與楚國爭奪江淮地,兩國以舒城一線中分江淮地區。楚國見吳國強大,就在吳國背後又扶持了越國騷擾襲擊吳國。

    楚靈王、楚平王時期,楚國國內的貴族勢力尾大不掉,靈王在削藩的過程中發生政變被殺,楚平王時期,楚國各地貴族瓜分了楚國的王權,使得楚國的擴張的步伐停滯了。楚國滿足於既有的疆土,國家也難以徵調更多的資源與吳國爭雄。

    (吳國破郢之後)

    公元前506年,與楚平王有殺父之仇的伍子胥帶著3萬吳國精銳殺回了楚國,打了楚國的閃電戰,楚國20萬大軍不能抵擋,在頃刻之間攻破了郢都。秦庭之哭後,秦國的援軍和楚國的貴族加入戰局,楚國恢復了國都,2年貨,吳軍備趕出楚境。楚國經此大敗,國力大為削弱,一時再也無力北上爭霸,楚國陷入建國以來最困難的局面。

    公元前475年,越國一戰滅吳。楚國趁機恢復江淮舊地,與越國相鄰。當時諸侯之盛,莫強於越,越國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從這一年開始,歷史進入了戰國時期,楚國拖著疲憊不堪的步子,被拽入了攻伐兼併更加激烈的戰國。

    經過昭王、惠王、簡王、聲王70多年的勉勵經營,在公元401年楚悼王繼承了王位,任用了吳起變法,楚國的中央集權獲得了發展,擊敗了中原霸主魏國,重新在中原發聲,從此前的慘敗中走了出來。此時,距離楚國遭到吳國破都之戰,已經過去了105年,可謂是百年國恥,一朝得雪。

    楚國疆域達到最大,是在公元307年楚懷王在位時期,由於秦武王去世,楚國西北壓力頓減。楚懷王乘秦國無暇對楚用兵之際,利用越國內部不穩定的機會,派大臣昭滑率軍攻越,最終滅掉越國。此時,楚國獨霸南方,疆域達到最大。這是楚國在戰國時期國勢最強的時期。

    公元前278年,秦國白起攻破郢都,楚國失去半壁江山,起家之地的江漢平原盆地被秦國佔據,楚國遷都壽春,重心放在了淮北地區,繼續維持到公元前223年最終滅亡。此時,距離公元前1042年楚國開國已800多年。

    楚國之所以能存續800多年,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地方五千裡,地跨今十一省,兼縣三百餘,為戰國時代最大之國,其首要的原因是楚國的文化與中原的商周文化異質而同源,使得楚國的文化在蠻夷中佔據高位,並有自信對文明程度相差很大,歷史淵源各不相同的各個民族都加以安撫(楚國本身以蠻夷自居)。

    對於被滅之國,楚人的慣例是遷其公室,存其宗廟,縣其疆土,撫其臣民,用其賢能。即使對於蠻夷,也相當寬厚。正因如此,楚國才能夠得到各民族的擁護,顯示出強大的開放性和凝聚力。

  • 5 # 大秦鐵鷹劍士

    先秦時代,華夏文明集中在黃河流域的北方,因此北方邦國林立,每個國家都不是很大。西邊的秦國、南邊的楚國是兩個巨無霸,但是秦國跟楚國相比,國土面積又小了一大圈;整個南中國基本都在楚國的統治之下,或者臣服於楚國。

    楚國王室是黃帝后裔祝融的後代。他們從北方遷至丹陽,在丹陽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艱難創業。周武王起兵滅商時,遠在南方的楚人帶數百勇士追隨武王,周朝建立後,給楚人首領熊澤封了一個子爵(公侯伯子男),領地五十里,楚國正式建立。

    西周初年,楚國還臣服王室,每年祭祀都去朝拜天子,獻上貢品。由於楚國國格為子爵,所以座位在最後面,給諸侯端茶倒水,侍奉殷勤,最後分得一塊冷豬肉(祭肉)回家。

    楚國利用王室冊封的爵位,在南方努力發展勢力,先後消滅了周王室冊封數十個諸侯國家,熊通僭越稱王,為楚武王!對於楚國的僭越行為,周王室多次出兵討伐楚國,但是楚國元氣養成,多次擊敗王室聯軍!

    春秋時期,四夷入侵華夏,楚國南擊群蠻,拓地千里;秦國西伐戎狄,拓地千里。楚莊王時,楚國討伐渾戎至洛邑,意圖殲滅周王室,王孫滿對楚莊王說“周室雖衰,天命未改”,楚王於是撤退。多年後,楚國攻滅長江以北的華夏姬姓諸侯國(蔡國、陳國、黃國、隋國),又打敗晉國,飲馬黃河,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戰國時代,楚威王一戰滅越,又擊敗魏國,擊退齊國,議和秦國,南中國的百越臣服楚國!此時楚國成為了一個地域萬里的赫赫大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和房地產商簽訂全款買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