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wenqiang1010
-
2 # 孫少俠品金庸
這個還是有不少的,這裡舉幾個知名度比較高的。
第一,西漢的王莽。王莽是歷史上最為有名的權奸,取代了大漢王朝,而改稱“新”朝,自己做了皇帝,史稱“王莽改制”。可惜好景不長,他的政權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第二,隋末號稱洛陽王的王世充。熟悉《隋唐演義》和《興唐傳》等小說的朋友想必都很熟悉,王世充和竇建德、劉黑闥等人是當時著名的反王之一。
第三,北宋時候的宰相王欽若。著名的主和派人物,被稱為“五鬼之首”。電視劇楊將軍系列和《一門忠烈穆桂英》裡的大奸臣王欽,就是以他為原型的。
第四,明朝大太監王振。這一位同樣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土木堡事件的始作俑者,把宋英宗和大明活活坑死的“牛人”。
-
3 # 朱雀橋邊
王振是河北蔚州人,他父親雖有些田戶,但無官職。為了今後高攀發跡,王振的父親將幼年的兒子閹割後送入宮中。王振讀過幾年書,知書達理又聰明伶俐,入宮後很會察言觀色,討人喜歡。起初他在宮中跟隨老太監司掌燈火,晚上點亮,清晨熄滅,是個較為清閒的差事。偶然有一天傍晚,宣宗皇帝從太和殿經過,遠遠看見丹墀下有個瘦小的身影在晃動。他想:六部大臣早已退朝,是什麼人私人大內?在太監的引導下,宣宗見王振正在認真地擦拭燈具,他面色紅潤,額頭沁出細汗,身旁的燈具燈飾一塵不染。宣宗心中甚是高興,問:“這燈臺在深宮角落裡,一向不被人注意,你為什麼還要這麼認真地擦拭?”王振答道:“啟奏皇上,我要讓神州大地四面八方,顆顆忠心為大明。”宣宗皇帝聽罷,立刻龍顏大悅,當即傳旨,令王振到東宮太子殿下侍奉,以後王振就成為專門陪伴太子朱祁鎮讀書的太監。王振比太子大兒歲,又有些文墨功底,教導太子既嚴肅又有方法,太子的學業有明顯長進,他對王振有幾分親敬又有幾分畏懼。
1436年,英宗登基,臨朝時只有九歲,年幼無知,天真好動。王振儼然以師傅自居,動輒訓斥,英宗也不敢言語。當年宣宗臨終之際,孫皇后曾詔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五大臣於御榻之前託孤。胡太后讓英宗拜過五大臣後,又宣王振上殿,當面訓責王振。這時,兩側侍立的女官刀劍出鞘,放在王振的脖子上。英宗見狀,趕忙跪下向太后求情,輔政五大臣楊士奇等也隨皇帝跪下。太后說:“看在皇上和五大臣的面上,留你一條狗命,今後你只能侍奉皇上生活,不能干預國事。”王振又驚又怕,慌忙磕頭謝恩,此後稍有收斂。數年後,太后病故,王振官升到司禮太監,英宗也稱他為“先生”,王振的身份、地位陡然增長,權力慾望也惡性膨脹。王振在朝中日益專橫,目空一切。英宗皇帝對他也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終於導致了一場CROWN落地,國運危急的悲劇。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在中國邊境的蒙古族瓦剌部落十分強盛。由於王振在與瓦剌進行貿易的時候,有意輕蔑欺侮對方,激怒了瓦剌首領也先。這年秋天,也先率軍大舉進犯明朝邊境,一路燒殺搶掠,山西守軍連連敗退,邊塞許多城鎮失陷。訊息傳到京城,朝野震動,人心惶惶。王振卻十分輕敵,認為瓦剌軍隊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他想趁此機會,建立奇功,樹立自己的威望,以便將來控制軍隊和將領。他竭力勸英宗皇帝率大軍御駕親征。他說:“瓦剌是邊陲草寇,野蠻懶散,如果大明天子親臨戰場,定會使他們丟盔卸甲、望風而逃。陛下親政數年,國泰民安,顯示了您的文治才能,這次親率大軍,平蕩敵寇,使四夷賓服,更顯示出您的武功。舉國上下萬民景仰擁戴,江山水固,您也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王振還有另外一個目的沒有說出來,他想借這次出兵的機會,讓皇帝路過他的家鄉,借皇帝的威風,狐假虎威,耀祖光宗。英宗皇帝也是個好大喜功的人,王振的幾句奉承話讓他心花怒放。再說他在皇宮呆膩了,也想借此機會到外面風光一番,於是決定三天後起程。
諭旨一下,文武百官都大吃一驚,認為這樣打無準備之仗太冒險。吏部尚書王直率領大小群臣在紫禁城午門外跪倒,懇求皇上收回成命。英宗對王振偏聽偏信,別人的話根本聽不進耳中。農曆七月十七日,英宗率領5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從北京出發,直奔河北、山西方向。這是一次心血來潮、倉促盲目的軍事行動。軍隊臨時由各地調集而來,既不瞭解敵情,又缺乏必要的後勤準備和戰略戰術的研究,這次出征的敗局似乎是早有定論的。
塞外的秋天已比北京涼了許多,大軍出居庸關後,從河北懷來向張家口方向前進,連日風雨交加,陰雨綿綿,道路十分泥濘難行。由於準備不足,糧草接濟不上,士兵們連日行軍,飢寒交迫,很多人凍餓而死,沿途到處是傷兵和死屍。許多隨從出征的大臣和將領看到這種情況,擔心此行的前途不妙,紛紛給英宗上奏章,要求停止前進,回師京城,王振此時正在興頭上,眼看離家鄉不遠了,怎肯輕易放棄。他竭力慫恿英宗一意孤行。瓦剌首領知道明軍北進的訊息,表面上不動聲色,並製造了一些假象迷惑明軍。他們採取了誘敵深入,欲擒故縱的策略。當明英宗率軍到達山西大同附近,瓦剌軍隊在深山裡埋下伏兵,明軍的先鋒部隊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進山谷,瓦剌軍隊從兩側的高山放下滾木擂石,放射弓箭,明軍頓時大亂,哭爹叫娘,倉皇逃命,結果廝殺了半日,全軍覆沒。英宗接到情報後,驚恐萬狀,六神無主,擔心自己的性命難保,慌忙撤退,也先在後面緊追不捨。
大同總兵郭登建議從紫荊關繞道回京,王振卻堅持原路返回。當晚英宗驚魂不定地來到距懷來縣城20多里的土木堡,當地的官員和隨行官員請英宗進駐縣城,以便於防守。兵部尚書鄺埜等建議皇上連夜趕赴居庸關以防不測。英宗和王振非但不採納,還罵他們膽怯迂腐,不懂軍事,竟決定停止行軍,在土木堡過夜。土木堡地勢高,無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被瓦剌軍佔據,將士飢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隔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也先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以麻痺明軍。明英宗不疑有詐,遣曹鼐起草詔書。王振下令移營就水,當明軍大軍移動時,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亂成一團,瓦剌軍伏兵四起,趁機發動總攻,倉促應戰的明軍被打得大敗。明軍二十餘萬人有三分之一戰死,中傷居半。明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憤怒至極,掄起鐵錘砸碎了王振的腦袋。樊忠不久亦戰死。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文選郎中李賢等數人僥倖逃出。明英宗看到突圍無望,索性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等待就縛。
土木之變致使明英宗被俘;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名隨行出征的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軍火武器研發亦被大大阻礙;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明英宗復位後更是殺了以于謙為首等眾多權臣,導致明朝軍政在土木之變之後第二次斷層。
隨著開國武人勳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皇帝只能透過內廷的宦官來制衡文官集團以貫徹自己的意志和整個國家的意志,文武大臣和君主離心離德,國勢日蹙。
明英宗南歸後,以及皇儲問題,景泰、天順年間,明朝皇權鬥爭愈發激烈,朝臣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左右搖擺、嫁禍誣陷,鬥爭也更加殘酷。
-
4 # 黛莉雪之源
1、趙高(秦朝)
趙高”的大名所謂是“遺臭萬年”,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導致大秦帝國滅亡的罪歸禍首之一,從秦始皇還是太子的時候便侍奉於他,喜歡阿諛奉承,詭計多端,深受秦始皇的寵愛,成為當時秦朝的“第一太監”,但因為秦始皇還在他不敢鬧太大的動靜,秦始皇死後,趙高便開始了他的“霸權之路”。
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趙高從一名宦官起家,依仗著秦二世胡亥對他的寵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頂峰,從而加速了它的滅亡。故陸賈嘆曰:“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指秦朝滅亡)”而《戰國策》的編者劉向更是直言不諱:“秦信同姓(即宗室,這裡指趙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國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於行法,不在於信同姓。”
2、董卓(漢朝)
初為瓊州豪強,漢靈帝時任州牧,兇橫反常。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陽,毒殺少帝,另立獻帝,自為相國,獨斷朝政,潑辣淫亂,激起全國敵對。他燃燒洛陽,西遷長安。公元191年二月,又授意朝廷封他為太師,位在諸王之上。他掠取金錢鉅萬,計黃金二三萬斤、白銀八九萬斤,錦綺奇玩堆積如山。公元192年,為司徒王允等人所殺。
3、黃皓(三國時期-蜀國)
黃皓是三國時蜀漢宦官。章武三年(223年)五月,劉禪在成都繼位稱帝,時年十七歲。劉禪漸漸長成,寵信宦官黃皓。黃皓便阿諛獻媚,處心往上爬。董允每每正顏厲色地匡諫劉禪,多次責備黃皓;黃皓十分懼怕董允,始終不敢為非作歹。董允在世之日,黃皓的官位一直不過黃門丞。
董允死後,與侍中陳祗互為表裡,開始參與朝政。陳祗死後,黃皓開始專秉朝政,從黃門令一躍成為中常侍、奉車都尉,總攬朝政、操弄威權,並排擠在北伐前線的大將軍姜維。
劉禪弟弟劉永憎惡宦官黃皓,黃皓取得劉禪的信任把持朝政後,在劉禪耳邊讒言離間劉永,劉禪漸漸疏遠劉永,以致劉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見劉禪。眾大臣多依附黃皓,羅憲獨獨堅正不移。黃皓憎恨他,貶他為巴東太守。當時大將軍閻宇都督巴東,讓羅憲領軍,當閻宇的副將。
景耀二年(259年),樊建擔任尚書令(丞相)。自從樊建、董厥、諸葛瞻統領朝政,姜維常常在外打仗,黃皓玩弄權柄,諸葛瞻、董厥都將就庇護黃皓,沒能夠糾正劉禪的錯誤,阻止黃皓的行為,然而樊建偏不與黃皓和好往來。
景耀五年(262年),姜維見黃皓肆無忌憚的擅攝朝政,啟奏劉禪將其處死,但劉禪不同意,說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劉禪命黃皓向姜維謝罪,但姜維見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恐怕會對自己不利。姜維對此感到非常害怕,於是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蜀國滅亡後,司馬昭因為黃皓禍國殃民,將他凌遲處死。
4、阮佃夫(南北朝)
阮佃夫會稽諸暨(今浙江諸暨)人,劉宋後期著名的奸臣。出身小吏,湘東王劉彧出就藩封,選為主衣,後請為世子師,頗受信任。
阮佃夫原本是南北朝時期的一名小官,但是偶然的情況之下成為了南北朝時期劉宋世子劉昱的師傅,受到他的信任。隨後野心開始慢慢變大,密謀殺掉了當時的皇帝,自劉昱為帝,開始掌管朝政,暴行逆勢,人人得而誅之,後來因為廢長立幼被殺。
5、慶父(春秋魯國)
姬姓,名慶父,字仲孫,春秋時期魯國上卿,魯桓公姬允之子,魯莊公異母弟。
作為魯國三桓之一的孟孫氏之祖,魯莊公去世後,慶父先後派人殺害國君公子般和魯閔公,製造政治內亂。後來,逃亡莒國。莒國國君接受賄賂,遣送慶父回國,途中自縊而死,諡號“共仲”。後人常把製造內亂的人比作為“慶父”,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即源於此。
回覆列表
王振,明朝初年宦官。
本為落第秀才,略通經書,後為教官,中舉人,傳聞又自閹入宮。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愛,被授為東宮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鎮(明英宗)被稱為王伴伴。1435年,英宗即位,升王振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他以防備大臣罔上為由,勸英宗以重典治國,但因英宗祖母張太皇太后及閣臣“三楊”等齊心輔政,故而不能干預政事。1442年,張太皇太后死,“三楊”亦相繼老死,王振於是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東造豪華府第,大興土木,專權八年,被英宗稱為先生。公卿大臣稱之為翁父,爭相攀附。
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王振力勸英宗親征。途中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誤行程,行至土木堡時被瓦剌兵追至,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殺死。1457年英宗復辟後,下詔為王振正名,並以香木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在京師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