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喵好詩詞
-
2 # 朵朵生活秀
很多人都忽視了曹操身邊的一個能人的力量,他就是郭嘉,郭嘉在曹操早期的發家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過遺憾的是郭嘉英年早逝,這也是曹操的一大損失。
三國演義對孫吳魯肅的講解並不多,其實東吳的魯肅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個能臣,他在沒有做官時就全力支援剛剛起事的周瑜。很多人一聽到三分天下的說法,首先想到的就是諸葛亮,其實早在諸葛亮之前魯肅就提出過自己三分天下的想法。不過他口中的三分天下並沒有劉備,而是曹操、劉表和東吳,堪稱東吳版的隆中對。魯肅的很對政策都是非常符合當時時局的,如果沒有魯肅的維護,相信孫劉聯盟絕對堅持不了那麼長時間,魯肅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
我還覺得應該給周瑜平反一下,因為《三國演義》中的周瑜確實被寫的太過心胸狹隘了,看不了別人比自己有本事,其實《三國志》中的周瑜是非常有才能的。提到赤壁之戰大家都會覺得是諸葛亮的功勞,其實赤壁之戰絕對是周瑜的傑作,大部分都是周瑜的功勞,要不然怎麼會有借荊州一說呢。
-
3 # 望十安的酒
綜合型,治國型,謀士型。
【治國型】治國安邦治國型多行丞相之職,將帥進攻前線,而丞相鎮守後方,進行排程,治理國家,規劃發展。
排名為:荀彧、魯肅
荀彧可謂蕭何之才,又有“吾之子房”之贊。且識人善推,曹操手下重要的謀士都是荀彧推出來的。
魯肅則視野開闊,方略明晰,孫劉聯盟可謂三國鼎立之基石。
【謀士型】奇謀善計跟隨主帥,上策獻計。
排名為:郭嘉、龐統、荀攸、賈詡、徐庶、程昱、法正
【綜合性】出將入相綜合型,既能作為一方統帥,又能奇謀善計,還可以為國家處理政務,規劃戰略。
排名為: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陸遜
其中周瑜便統帥一些,政務略差,但能謀東吳之格局。司馬懿一路走來相比之下偏朝政一些,但能領千萬兵馬以御諸葛亮,也算是位著名的統帥。
諸葛亮才智近妖,軍事能力強,且治理政務,規劃方略,無所不通。相對專謀的郭嘉等人,他在用謀上面或許是不如,但論綜合能力,諸葛亮實乃三國謀中第一人。
許多人謬解為他只是個“後方糧草官”,實為荒謬之論,可笑至極。
相對於劉備孫權,曹操的軍事能力更強。所以曹魏之中,曹操大部分時間是統帥,而身邊的謀士將領也更加純粹的作為一個謀士與將領。不似諸葛亮、周瑜、關羽那般是一方統帥。
-
4 # 啟明星
三國中異人,奇人太多了,我有時都驚訝那個時代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奇人異士。
諸葛亮在書中的能力有誇大的嫌疑。能跟諸葛亮鬥智鬥勇的人還是很多的。像曹操手下的郭嘉,賈詡,荀彧都很厲害。
袁紹手下的田豐,沮授謀略不在諸葛亮之下。吳國周瑜,陸遜也牛。要知道,赤壁大戰的主要策劃者是周瑜。諸葛亮只是借了個東風。書中說三氣周瑜,這只是小說美化了諸葛亮。歷史上周瑜是很厲害的角色。有這兩人在,諸葛亮估計佔不了什麼便宜。
蜀國的龐統,法正的軍事謀略也相當牛,強於諸葛亮。諸葛亮的強項是內政,後勤等。軍事想要取得好成績,還得有奇謀,有時不能按部就班。像鄧艾奇出陰平那樣的行動。而這兩人就屬於這種人才,尤其是法正。不過這兩人死的太早。留下諸葛亮孤木難支。
-
5 # 倉土
三國時將星如雲,謀臣如雨,謀略之臣如過江之鯽。平心而論,諸葛亮和司馬懿是其佼佼者,兩人的知名度也遠勝於其他的謀臣和謀臣,究其原因,並不是兩人智謀最高,也不是兩人功勞最大,而是另有原因,一是《三國演義》有美化成分,二是因為,兩人活得足夠長。
是的,你看得沒錯,就是因為過得足夠長。人生就是這麼不公平。縱觀歷史,一個人在歷史上的功績是跟他的活的歲數是有很大的線性關係的。你不但要有能力,還要命好,活到最後,才會有機會成為主角,才會有機會評元帥,評將軍。如果堅持不到那一天,是很難進入凌煙閣代代傳頌的。
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巔峰對決是在三國後期,他們成為主角,並不是因為兩人能力最強,而是因為,同時代其他的猛將謀臣基本都已經嗝屁了。
所以,我們要客觀評價某個歷史人物的能力,不能看線性,而是要擷取與他們共同在世的一段時間的人物進行橫向評比。
第一、大局觀,以超越當時格局的眼光指出集團未來發展的謀略。三國時有三大謀略,一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荀彧提出的。迎來天子,當時是有很大弊端的,要事事請示,處處彙報,還要被掣肘,所以反對者眾。但荀彧從天下大勢出發,指出天下雖亂,但民心尚有皇帝,得皇帝就可以名正言順號令天下。他力排眾議,勸曹操迎來天子,從此曹操處處以朝廷的名義征討,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上,墊下勝利的基石,最終平定天下。第二、三分天下,這不是諸葛亮最先提出的,而是魯肅最先提出的,他的天下三分天下中本是有江東劉表一席的。後來,聯劉抗曹,也是魯肅來回奔波一手促成的。《三國演義》中把魯肅的寫的有點不堪了,甚至寫得有點比諸葛亮智商低一層的意思,這是不合史實的。第三,改良版三分天下,也就是隆中對,這是諸葛亮提出的,是不是原創不好說,但就算是借鑑,也是非常厲害的,把目光放遠到蜀中,看事情更準。比如如今很多原創網路小說乏人問津,但抄襲改良的卻火得一塌糊塗,你跟誰說理去?抄襲自然不對,但火肯定有原因,至少說明一點,改良的恰到好處。這裡不是為抄襲洗白,而是就事論事打個比方。
第二、軍事成就,三國首推周瑜。當時曹操趁連勝的銳氣,率八十萬大軍(有水分)氣勢洶洶而來,孫劉聯軍似乎毫無勝算。哪怕定下共同抗曹的聯盟,劉備進軍時也是故意“差遲在後”,說明他心裡也打鼓,是準備時刻腳底抹油的。是周瑜一力主戰,說服孫權。周瑜也是當時抗曹聯盟的主帥,火燒赤壁,以弱勝強,在歷史上都是有名的經典案例。諸葛亮任統帥時,歷史上五次北伐,小說中“六出祁山”,都未取得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至於孟獲,蠻夷首領,實力有限。吳國陸遜,能力也很強,竟然瞞過了征戰一生的沙場老手劉備,火燒連營,把他打得丟盔棄甲,迫使蜀漢集團從此元氣大傷。至於其餘謀臣,如荀彧、郭嘉、龐統、徐庶等人都沒有獨立擔當主帥的機會,所以按下不表。
第三:臨敵奇謀,一招制敵的能力。荀彧,在呂布偷襲兗州叛亂時,臨危不懼,保持著清醒頭腦,力主堅守,為曹操保留了東山再起的實力。荀攸,曹操攻呂布不克,獻奇計水淹下邳,活捉呂布。官渡之戰,又獻聲東擊西,一敗袁紹,火燒糧草,二敗袁紹,力主納降許攸,才有後來大勝,也是厲害角色。郭嘉,天縱奇才,如果活得夠長,歷史上將留下更濃重一筆。每每大軍進退兩難時,都能洞穿戰局。曹操征討徐州劉備,後面袁紹趁機而來,處於腹背受敵之態,曹操狐疑想退兵。郭嘉諫言,袁紹優柔寡絕,出兵必緩,劉備立足未聞,人心未附,可一鼓而下,然後回戰袁紹,後來果然取勝。後曹操與袁紹官渡相持時,孫策意欲偷襲許都,曹操再無他兵,進退無策。郭嘉諫言,孫策逞個人之勇,必不長久,後果然應驗。這一點料敵生死,太過玄奇,我倒更願意相信孫策的死是郭嘉定計暗中收買人暗殺的。後來,曹操意欲攻二袁,郭嘉獻計退兵,令其自相殘殺,後果然如其所料。陳宮,謀略也是牛的一逼,可惜所遇非人,呂布言不聽計不從,如之奈何。哪怕曹操惜其才,想招降他,可惜不從。另外與臥龍齊名的鳳雛龐統,當年與諸葛亮同時拜為軍師中郎將,隨劉備四處征討,為其定入川上中下三計,可惜意外身亡。諸葛孔明拿出手的戰績,恐怕就是空城計了。
3. 引薦人才的能力。周瑜為孫權引薦魯肅。荀彧更是厲害,引薦了荀攸,司馬懿,郭嘉,陳群等等牛逼的人才。還有,周瑜和荀彧等人引薦的人都是同僚,共同輔佐主公。而諸葛孔明這一點就差了許多,上得了檯面的是姜維,馬謖,但兩人都是他跟班,不是同僚,也就是說,諸葛孔明並不是太喜歡跟自己一樣聰明的同僚。
4. 主公的信任。曹操對郭嘉是言聽計從,除了沒有聽從軟禁劉備的勸告,其餘均採納,征戰時時時帶在身邊,特別是勝負存亡的關頭,更是從諫如流。後來赤壁戰敗痛哭時也曾說,若有奉孝在,不當如此。孫權對周瑜和陸遜,更是百般信任,直接將整個集團兵權交付。但回頭看看劉備和諸葛亮,雖然劉備說兩人關係如魚得水,但細細追究,還是令人耐人尋味。當年劉表病逝,荊州無主,諸葛亮獻計一舉拿下,但劉備並未採納。後來,劉備遠征蜀中,隨軍帶的是誰?龐統,而不是諸葛亮。再後來,劉備大舉伐吳,這可是關係國運的大事,直接破壞三足天下的戰略,但諸葛亮並未能阻止,而且劉備也未隨軍帶他。縱觀三國曆史,除了帶著老婆孩子和兄弟一起跑路時,只要單獨外出領兵打仗,劉備極少帶著諸葛亮,這也從側面說明諸葛亮沒有太過令劉備信服的軍事才能了。
看看《三國演義》,又是借東風,又是舌戰群儒,又是借天改命,都有點把人物寫妖了。
後來呢,牛逼的人物一個個隕落,然後,輪到了諸葛亮和司馬懿出場了,他們的時代來了。但在牛逼人物還在世時,他們的光芒都被罩住了,既然被罩住,說明他們本身的光芒並沒有那麼大。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周圍有很多牛逼的人,你要想出頭,那就要活得長久,熬死他們,你就是最牛逼的。
-
6 # 汐水柔情
在三國之中,唯一能跟諸葛亮相比,佔上風過的只有一人,這人不是司馬懿,不是周瑜,不是曹操,而是曹真。
曹真三國時期著名名將,兩次抵抗諸葛亮北伐,並且佔據上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奪取陰武兩郡,諸葛亮派趙雲誘惑曹真主力,曹真主力也確實被趙雲吸引,但是趙雲寡不敵眾,佔據下風,被曹真擊退,可見曹真軍事才能相當高,能以多勝少擊退趙雲。
曹真除了擊退趙雲,還派張頜,在街亭擊敗馬謖,讓諸葛亮徹底退兵,可見曹真不但作戰能力強,在用人和戰略上也很出色,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但是也遷入兩個郡的人入漢中,軍隊上也損失一萬多軍隊,但是總體來說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收穫比損失大,但是這一次北伐曹真是確實佔據了上風。
第二諸葛亮北伐,曹真預測諸葛亮會攻取陳倉,命赫昭加上防範工作,提前防備,果然諸葛亮來攻取陳倉,由於陳倉提前加固了城池,充分準備了,加上赫昭善守,成功抵擋了諸葛亮的強攻,曹真大軍趕到,諸葛亮不得不退兵,退兵時,斬殺魏國大將王雙,也算是有收穫。但是這一場,曹真能預測諸葛亮會攻陳倉可見曹真的軍事戰略部署非常的高,使得諸葛亮退兵。
但是前面兩次曹真表現的很出色,但是第三曹真主動伐蜀,運氣就比較差了,魏國大軍走了三個月,由於下雨路程還沒有走一半,被迫撤退,結果在撤退過程中,後方郭淮被諸葛亮擊敗,曹真伐蜀不但失敗,還吃了大敗仗,在這一仗中,曹真無論是戰術還是戰略上都輸給了諸葛亮,以至於曹真回去後,不久就抑鬱而死。
或許很多人會說司馬懿比諸葛亮強,因為比活的比諸葛亮強。說司馬懿比諸葛亮強,無論從戰術還是戰略,司馬懿都處於劣勢,不錯司馬懿擊敗諸葛亮一說,司馬懿同樣跟曹真一樣擁有幾十萬大軍,卻被諸葛亮打得畏蜀如畏虎,千里請戰,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十萬大軍,曹真當初可沒有受到如此的侮辱,在這一點上司馬懿遠不如曹真。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三國時期,除了司馬懿能和諸葛亮鬥智的在我看來可以是三個人。
第一個當屬“鬼才”郭嘉了,郭嘉是三國前期人物,但絕對是當時的智商擔當,當時赤壁曹操戰敗,說:“若奉孝在,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郭嘉絕對可以和諸葛亮鬥上幾百回合,而且並不像司馬懿那樣,避其鋒芒,郭嘉估計會針尖對麥芒的幹。
第二個當屬“奇才”賈翊了,賈翊智商絕對高,謀略頗高,而且善風水之術,可以和諸葛亮鬥,只是心術不正。
第三個應該是司馬徽,就是水鏡先生,他在三國裡面出場很少,但是覺得深懷謀略,和《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如出一轍,當諸葛亮跟隨劉備時,司馬徽說過這樣一句話:“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惜哉!”當時司馬徽都能看出諸葛亮的最終下場,你說厲害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