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興安雜談
-
2 # ST山茶花
關於“顧命大臣”的定義,《書·顧命》:“成王將崩,命召公﹑畢公率諸侯相康王,作《顧命》。”孔傳:“臨終之命曰顧命。”孔穎達疏:“顧是將去之意,此言臨終之命曰顧命,言臨將死去回顧而為語也。”後因以“顧命”謂臨終遺命,多用以稱帝王遺詔。
封建體制是父子繼承,但是生死有命,不是所有人能長命百歲,像伊麗莎白、乾隆那樣把兒子活生生熬成中年人的君主可並不多見。也有那種青壯年突然逝世的皇帝,年幼甚至未成年的兒子突然成為君臨天下的皇帝,這樣的情況下,小皇帝的命運就屬於前途未卜,有的是媽媽或者祖母臨朝攝政,但多半會搞成如漢代呂后、梁冀那樣的外戚干政專權,甚至弄巧成拙,搞出王莽的新朝,楊堅的隋朝這樣的“外戚王朝”。
於是,聰明的帝王們從制度入手,搞出來“顧命大臣”制度。
“顧命大臣”多由先皇親自挑選的老成持重、才德超卓的大臣,以輔佐繼位的小皇帝,能被選中做“顧命大臣”的人,才能、品德一般都是文官中的翹楚,沒有裙帶關係做後臺,一般都比較小心謹慎。他們代替皇帝執掌朝政,在朝中權高勢大、說一不二,甚而能決定皇帝的廢立。
然而,“無限風光在險峰”,風光與風險往往是相伴相生的。透過顧命大臣的表面風光,但可以看到,這其實是個險活兒,甚至是個玩命的活兒。
有顧命大臣被漸漸長大但未真正成人的小皇帝“玩”死的:
南朝宋武帝劉裕臨終前將少帝義符託付給司空徐羨之、領軍將軍謝晦、中書令傅亮等,可剛過了兩年,年少輕狂、行止悖亂的少帝義符就被這幾位大臣廢為營陽王,不久被中書舍人邢安泰活活用門閂打死。徐羨之等隨即迎奉武帝第三子義隆入奉皇統,是為宋文帝。次年,徐羨之等奉表歸政,文帝親政。又過了一年,親政後的文帝放心不下這些曾經廢除過“先帝”的權臣,於是徐羨之、傅亮、謝晦陸續被誅殺。
又如明代的萬曆皇帝,本事不大,從小就害怕張居正,張在的時候大氣不敢喘,一直隱忍不發,張死了之後,迅速拿他全家報復。還有宋哲宗,被他祖母高太后壓制,但是內心嚴重不滿司馬光,祖母一死,就迅速趕走司馬光,起用改革派。
也有小皇帝,有策略有手段,羽翼稍微豐滿或者稍有機會就把在耳邊像唐僧一樣嘮叨礙眼的顧命大臣給“掐”死的:康熙處理鰲拜,換一般皇帝根本沒那個膽量,但這種例子太少了,因為康熙這樣的高智商皇帝太少了。
還有一種小皇帝本身就是傀儡木偶,任人擺佈,敵對的雙方都拿他當令旗,試圖掐死對方,如唐代的長孫無忌褚遂良,長孫無忌是高宗李治能夠接班的大功臣,可以說沒有長孫無忌這個舅舅,就不會有高宗李治的皇位,但即便是這樣,長孫和褚的下場依然悲慘。
還有清代的咸豐皇帝,暴斃於熱河,遺命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等八位大臣:“輔弼皇太子載淳為帝,總攝朝政。”不久,慈禧慈安聯絡恭親王奕發動辛酉政變,八位大臣非死即貶。
當然,也有被皇帝累死的“顧命大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了。劉備在白帝城託孤,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話說白了就是,你的能耐太大了,我這兒子,你看要是行,就輔佐他,不行的話,你就自己幹吧。老大這樣發話了,諸葛亮自然感激涕零,身處實力最弱的蜀國,殫精竭慮死而後己,在他一生中確保了蜀國的安然無恙。
順便說一句,和諸葛亮一起接受劉備託孤的“顧命大臣”李嚴,因為和諸葛亮有種種矛盾,在劉備死後8年,被諸葛亮逮到錯處而廢黜和流放,身敗名裂,政治上被宣判了死刑——看見“顧命大臣”的“陣亡率”有多高了。
下面進入正題,聊一下“顧命大臣”為何大多難得善終的原因是什麼?
有遠見的皇帝會精心挑選的“顧命大臣”來輔佐幼主——既要確保“顧命大臣”有能力,還要確保沒有野心,這是一個很難辦的活兒——來確保權力平穩交接。
問題來了,沒有能力的不會被挑選為“顧命大臣”,但是有能力的人大部分是有野心的,這是一個悖論,誰能保證手握重權的顧命大臣能安心輔助皇帝呢?
於是皇帝一方面要用“顧命大臣”來完成權利的交接,另一方面又要預防“顧命大臣”藉機篡權。前面提到的劉備託孤,其實就是劉備臨終前曾精心安排了一個“亮正嚴副、亮內嚴外”,諸葛亮和李嚴相互監督制衡的輔臣結構,但其結果怎麼樣,就不需贅述了。
另一方面,在理想條件下,由可信任的大臣來處理朝政、教導幼君,進而江山永固國泰民安,但是往往事與願違,輔政大臣真的可以做到君王的設想,和幼主親密無間嗎?答案是否定的。
權力的鬥爭是永恆的,輔臣的相權和皇權之間的矛盾始終存在且難以調和,那些一旦受命輔政,便覺得自己大權獨攬,難免趾高氣昂乃至張揚跋扈的,甚至橫加打擊政敵的,必然難逃失敗的命運。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像“顧命大臣”這樣的身份,身處權力的頂峰,很容易使幼主不滿、群臣忌恨,當然還有“顧命大臣”們要制衡的外戚的攻訐——如此眾矢之的,只怕是諸葛亮這樣的“妖人”才有本身混個累死的“GOODEND”。
“顧命大臣”一旦留戀權位,不懂急流勇退之道理,成為幼主掌權路上的擋路石,也必然會遭到失敗。
這是在封建國家或者是所謂“東方專制主義國家”的歷史上,“顧命大臣”難得善終悲劇一再發生重演的簡單道理,都沒有逃脫這個歷史規律。
-
3 # 北斗星3557
在歷史的長河中,特別是在古代,一般的情況下,先皇帝去世,小皇上,年紀很小,執政經驗不足,在這種情況下,老皇上,在臨死前,又選擇,最信任的大臣,來幫助小皇上,執政,在古代,有兩個案例,一個是,東吳大都督,陸遜,火燒連營700裡,劉備在白帝城,在臨終前,諸葛亮探病,諸葛亮是託孤老臣,所以說,諸葛亮,輔佐劉禪,兢兢業業,死而後已,為了,劉備和劉禪,嘔心瀝血,病死五丈原,這個就是諸葛亮的,經歷吧!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沒有功高震主,過去,有託孤老臣,往往到最後,被殺,我們就說一個例子,在咸豐皇帝,臨終前,也加封,顧命八大臣,畫素順,為手,顧命八大臣,最後被慈禧,有的殺了,有的貶值,有的關進了監獄,所以說,託孤大臣,在古代往往不少,看你怎麼做唄?有的,不功高震主,做事小心,有的飛揚跋扈,借皇帝年紀小,想穿多皇位,被殺的,也有,康熙時代,鰲拜就是一例,功高震主,沒有把皇上放在眼裡,所以最後,最後,康熙殺了鰲拜,聰明的託孤大臣,用智謀,面對各種勢力,保持中立,立於不敗之地,總之,在古代,託孤大臣的命運,有好有壞,關鍵是在一個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吧!謝謝大家
-
4 # 滏河水長
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兔死狗烹: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當顧命大臣的使命一旦完成,他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成為皇族們的“眼中刺,肉中釘”,恨不得早一天處之而後快;
2、功高震主:這種例子歷史上太多了,舉不勝數,不光是顧命大臣,但凡是開國功臣,或是雄霸一方的封疆大吏,為主子出過很大的力,也出生入死過。但在他們立功的同時,也逐漸樹立了自己的權威和威望,往往性格上又比較張揚和高調,不懂得蹈光養晦和給主子面子,無形中就會給他們的主子們形成非常大的壓力,主子們為了自己能睡個好覺,也只能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們拿下;
3、圖謀不軌:歷史上也確實出現過實權派大臣對皇帝寶座的覬覦,都說人的慾望是無限的,這話一點沒錯,除非你的實力不允許,人一旦達到了某種位置,具有了達到更好位置的實力和機會,他就會產生這種想法和慾望,如果自己的修為不夠,這種想法就會折磨得他寢食難安,正所謂心魔難除,在這種慾望的驅使下,他就會鋌而走險,而一旦事情敗露,就難免身敗名裂;
正因為以上幾點原因,歷史上就常常出現了顧命大臣和開國功臣難以善終的現象。
-
5 # 一抹暗香
顧命大臣一般結局都不太好,主要有幾個原因。
1、顧命大臣都是先帝當朝的干將,在朝堂上有威望,能號召領導一批人,例如順治顧命大臣索尼是四朝元老,從女真部落時代就追隨努爾哈赤,在朝中享有崇高地位。孝莊太后為了大清的基業穩固,也要與他家聯姻,讓康熙娶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後,以此拉籠索尼,強化康熙在朝堂上的統治地位。但是事情都有兩面性,一方面皇帝需要你的人脈和威望來達到對政權的穩固統治,另一方面功高蓋主必然會被皇帝忌禪,除非自己早早退讓,否則早晚皇帝會起殺心。
2、有些顧命大臣在掌握權利時,難免頭腦發熱,找不準自己的位置,例如順治帝的叔叔多爾袞攝政時期就欺負順治年幼,多加制衡,引起順治帝的怨恨,在他死後鞭屍。再如康熙朝鰲拜專權,排擠其他三位顧命大臣,直到被康熙帝設計智擒。
3、顧命大臣受先帝託付,那些事主忠誠的大臣必然會感念先帝的信任,處處維護先帝生前的統治制度和手段,反對新帝改革創新,在新帝親政後,就會引起矛盾,被新帝所厭惡。
以上這些都顧命大臣大多結局不好的原因,但是處世圓滑,懂得進退的大臣,能夠多和新帝溝通,在新帝新政後及時放權,還是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
6 # 鷹志
顧命大臣是指帝王臨終前託以治國重任的大臣。顧命大臣對於皇帝來說可以說是亦父亦師的存在,在朝堂上幫助皇帝處理國事,給皇帝提出很多治國經驗,幫助皇帝快速成長起來,按理說皇帝與顧命大臣的關係應該是融洽的,那為何大部分的顧命大臣到最後都沒有好下場呢?這裡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權傾朝野”的“顧命大臣”。
這種挑戰皇帝權威的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或許在皇帝年幼時,可以是一個風光無限的人物,但到皇帝成長起來,著手親政時,絕對是要拿這些人開刀的。比如說清朝的第一位輔政大臣是攝政王多爾袞,他生前大權獨攬,是沒有名份的皇帝,死後被尊為“義皇帝”,是一個權傾朝野的物,最終還不是悽慘落幕。
二、長時間處於高位,而忘乎所以。
長時間外天高位,而使得內心彭脹,就變得不再忠心了,欺負皇帝年幼,不懂世事,而做出了一些僭越的事,完全不顧皇帝的感受,忘乎所以了。試想皇帝權威是不容忽視的,你如此目中無人,帝王的威嚴何在,要知道皇權是不可侵犯的,你如此僭越皇權,一旦皇帝親政,那絕對是沒有好下場的。
三、好心做“壞事”型的。
這裡說的“壞事”並不是真的壞事,也不是說他能力不足,導致壞事。而是因為他事事親為,而忽略了皇帝的存在,讓皇帝成了擺設。因此而傷了皇帝的自尊。可能本是出於好心,幫助皇帝分擔政務,但這卻讓皇帝沒了存在感,這也就讓皇帝沒了權威,這點也是致命的。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會惹禍上身,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作為顧命大臣,是權勢滔天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對於皇帝來說,這樣的人也是皇帝所顧忌的,如果不能掌控,那是非常危險的。作為顧命大臣若是能夠在適當的時間放權,將皇權交於皇帝的話,或許也是可以避免的。但人往往就是捨不得到手的權利,而最終也就枉送自已的性命。
所以這也就是顧命大臣最終都凶多吉少的原因。
回覆列表
歷史上,如果皇帝駕崩,繼位的皇帝年紀太小或者經驗不足,一般先皇會留下幾位顧命大臣,他們的任務是協助皇帝處理國事,所以權利很大,但確實很多顧命大臣難以善終。
1、皇帝的權威受到挑戰。古代是“家天下”,皇帝是唯一擁有絕對權利的人,而顧命大臣代理政務,就分去了一部分皇權,慢慢的就會引起皇帝的不滿,天下都是我的,幹嘛要聽你顧命大臣的,你算老幾?
2、顧命大臣開始僭越。一些顧命大臣沒有自知之明,掌權久了,就忘了自己是誰了,越來越沒規矩,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個別的還想取而代之,這就是典型的作死了,比如鰲拜等。
3、成為政治鬥爭犧牲品。多數先皇為什麼要選大臣顧命,而不選皇后、太后或者皇親國戚來當顧命大臣呢?這是因為皇親國戚本來位置就高,再成為顧命大臣就很難控制(比如多爾袞),皇位也許就丟了,所以皇帝一般會選大臣為顧命,因為大臣顧慮多、限制多、好收拾。而顧命大臣因為掌權,也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政敵就會多起來,受到的功擊自然也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