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津男一號
-
2 # 吉誠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是指一個企業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在日常執行中所表現出的具有文化特徵的各個方面。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範、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企業文化的內容
企業文化包括以下內容:企業環境、企業標誌、企業制度、價值觀、企業精神。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華為、聯想、阿里巴巴、沃爾瑪、可口可樂、西門子、東芝等中外知名企業都是重視企業文化的典範。
企業文化的意義
企業文化的意義歸結為“五感”:
(一)企業文化能夠激發員工的使命感。
(二)企業文化能凝聚員工的歸屬感。
(三)企業文化能加強員工的責任感。
(四)企業文化能賦予員工的榮譽感。
(五)企業文化能實現員工的成就感。
企業文化的特性
時代性——一個時代精神的反映,具體化,是企業與外部環境保持良好關係的關鍵;
科學性---文化正確反映企業經營活動自身的規律,文化形成和發展有科學依據,科學的文化才能化為員工工作的動力;
系統性——文化是子系統,文化應與其他部分保持有機聯絡,文化本身是一個系統,文化各要素相互依賴影響;
隱蔽性——精神是潛移默化的,存在於員工和經營者內心.能夠在員工心目中產生共鳴的才是真正的企業文化;
特殊性-——沒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不可能真正打動員工們的心;
動態性——必須與時俱進,企業文化的核心是變化的,不斷以新管理,觀念,知識來充實企業;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對於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性,遠遠超越了社會的物質,是任何一個企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企業文化的主要風險
(一)缺乏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可能導致員工喪失對企業的信心和認同感,企業缺乏凝聚力和競爭力。
(二)缺乏開拓創新、團隊協作和風險意識,可能導致企業發展目標難以實現,影響可持續發展。
(三)缺乏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可能導致舞弊事件的發生,造成企業損失,影響企業信譽。
(四)忽視企業間的文化差異和理念衝突,可能導致併購重組失敗等。
至於什麼時候開始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本人覺得一個企業或組織最好在建立之初,就要同步考慮企業文化建設,這樣企業的名稱、經營目標、發展歷程、企業標識、企業精神、企業安全健康、企業標準化、企業管理制度、企業法務等內容可以形成一個結構完善的企業文化體系,對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軌避經營風險是十分有利的。
-
3 # 文化印記
企業文化的內容
根據企業文化的定義,其內容是十分廣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應包括如下幾點:
經營哲學:經營哲學也稱企業哲學,源於社會人文經濟心理學的創新運用,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方法論原則。它是指導企業行為的基礎。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面臨著各種矛盾和多種選擇,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有一套邏輯思維的程式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經營哲學。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講求經濟效益,重視生存的意志,事事謀求生存和發展”,這就是它的戰略決策哲學。
價值觀念: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於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為和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可以說,人生就是為了價值的追求,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生追求行為。價值觀不是人們在一時一事上的體現,而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關於價值的觀念體系。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對企業存在的意義、經營目的、經營宗旨的價值評價和為之追求的整體化、個異化的群體意識,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準則。只有在共同的價值準則基礎上才能產生企業正確的價值目標。有了正確的價值目標才會有奮力追求價值目標的行為,企業才有希望。因此,企業價值觀決定著職工行為的取向,關係企業的生死存亡。只顧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不僅會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會影響企業形象;只顧眼前利益的價值觀,就會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為,使企業失去後勁,導致滅亡。
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於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並經過精心培養而形成的企業成員群體的精神風貌。
企業精神要透過企業全體職工有意識的實踐活動體現出來。因此,它又是企業職工觀念意識和進取心理的外化。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著支配的地位。企業精神以價值觀念為基礎,以價值目標為動力,對企業經營哲學、管理制度、道德風尚、團體意識和企業形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
企業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於哲理,又簡潔明快的語言予以表達,便於職工銘記在心,時刻用於激勵自己;也便於對外宣傳,容易在人們腦海裡形成印象,從而在社會上形成個性鮮明的企業形象。如王府井百貨大樓的“一團火”精神,就是用大樓人的光和熱去照亮、溫暖每一顆心,其實質就是奉獻服務;西單商場的“求實、奮進”精神,體現了以求實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和真誠守信、開拓奮進的經營作風。
企業道德:企業道德是指調整該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它是從倫理關係的角度,以善與惡、公與私、榮與辱、誠實與虛偽等道德範疇為標準來評價和規範企業。
企業道德與法律規範和制度規範不同,不具有那樣的強制性和約束力,但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和強烈的感染力,當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後具有自我約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是約束企業和職工行為的重要手段。中國老字號同仁堂藥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長盛不衰,在於它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融於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道德,即“濟世養身、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
團體意識:團體即組織,團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為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自己作為企業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因此,他們就會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奮鬥,自覺地克服與實現企業目標不一致的行為。
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是企業透過外部特徵和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被消費者和公眾所認同的企業總體印象。由外部特徵表現出來的企業的形象稱表層形象,如招牌、門面、徽標、廣告、商標、服飾、營業環境等,這些都給人以直觀的感覺,容易形成印象;透過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形象稱深層形象,它是企業內部要素的集中體現,如人員素質、生產經營能力、管理水平、資本實力、產品質量等。表層形象是以深層形象為基礎,沒有深層形象這個基礎,表層形象就是虛假的,也不能長久地保持。流通企業由於主要是經營商品和提供服務,與顧客接觸較多,所以表層形象顯得格外重要,但這決不是說深層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單商場以“誠實待人、誠心感人、誠信送人、誠懇讓人”來樹立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企業形象,而這種服務是建立在優美的購物環境、可靠的商品質量、實實在在的價格基礎上的,即以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經營實力作為優質服務的保證,達到表層形象和深層形象的結合,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任。
企業形象還包括企業形象的視覺識別系統,比如VIS系統,是企業對外宣傳的視覺標識,是社會對這個企業的視覺認知的匯入渠道之一,也是標誌著該企業是否進入現代化管理的標誌內容。
企業制度:企業制度是在生產經營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的行為帶有強制性,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種規定。從企業文化的層次結構看,企業制度屬中間層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現形式,是物質文化實現的保證。企業制度作為職工行為規範的模式,使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內外人際關係得以協調,員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護,從而使企業有序地組織起來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
文化結構: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地位與結合方式,企業文化結構就是企業文化的構成、形式、層次、內容、型別等的比例關係和位置關係。它表明各個要素如何連結,形成企業文化的整體模式。即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為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精神文化形態。
企業使命:所謂企業使命是指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應擔當的角色和責任。是指企業的根本性質和存在的理由,說明企業的經營領域、經營思想,為企業目標的確立與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使命要說明企業在全社會經濟領域中所經營的活動範圍和層次,具體的表述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內容為企業的經營哲學,企業的宗旨和企業的形象。
企業文化的建立越早越對公司有利。
-
4 # 王全存
企業初創、規模較小、團隊氛圍與執行力沒有特別嚴重突出問題時沒有太大必要提出明確、凝練的企業文化與核心價值觀核心,因為這時的企業團隊並未成型,人員流動率高、企業所有者對企業也尚未考慮成熟,這個時候下大力氣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沒有太大必要,會荒了自家該耕的田。反之,當一個企業組織規模、企業氛圍與思想、企業行動觀念與效率有較大問題時,那麼必須要考慮儘快明確、樹立企業的文化思想與價值觀標準了,建立是需要時期的,但思考對於老闆來講確是從創業之初就要不斷思考、精進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一個企業的組織型文化,如同個人性格一樣,是一個組織做人、做事的習慣和準則,很多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其核心都是老闆的文化,是老闆做人做事以及喜歡什麼樣的做人、做事風格的外化性體現,但企業文化的提純與凝練,不能脫離企業的商業模式、業務構成特點與業務流程,通俗點說,不同的企業,需要不同的企業氛圍與不同特點的人才,比如,有的企業就需要安穩踏實、兢兢業業的,那麼你要求挑戰、創新就屬於沒事找事;有的企業從業人員學歷要求不高,你弄很多高大尚的心靈雞湯和特別高遠的目標願景也是有些扯;同時,企業文化也並非一成不變的,因為企業的經營階段和某一時期的戰略重點也會有所不同,因此,你的企業文化提倡與要求也會隨之變化,個人以為,企業文化是依據企業業務流程內容特性而提煉並服務於企業戰略、支撐企業戰略的。企業文化的內容沒有固定模板,從企業主對企業的設想、員工的要求來看,本就五花八門,因此很難有統一、固定的內容,從很多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提倡來看,大致會涉及到企業的人才觀、用人觀、市場觀、氛圍觀、目標觀等等,而這些觀點和觀念最終凝練成的其實都是企業的價值觀。
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要符合企業的特性與需求,要能夠落地並予以貫徹和執行,我看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牆上貼了很多高大尚、激情勵志的話語,但一聯絡到企業的具體業務需求與可落地執行性就成了四不像或風馬牛不相及,這樣的企業文化就不要怕會被員工說成是洗腦的文化,因為你不是因為業務特性需求而強調的思想、步調統一,追求與業務實操緊密結合的企業文化思想這不是洗腦,沒有統一的思想和步調如何打仗乃至打勝仗?如果只是要求大家看清牆上的畫、背住牆上的話,連老闆都說不清楚為啥提這些要求、這些要求跟公司的業務或戰略有啥關係,那就別怪員工在私下裡又吐槽老闆和高管又要洗腦了。
回覆列表
企業文化不是建立的,而是形成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企業創立之初,創始團隊或創始人基本上是有其背景的,成員是有其性格的,做事是有其規則的,對事是有其尊崇和否定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是有其方式的。
我相信沒有一個企業在創立之初是有意識去建立其文化的,而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由以上所講的情景自然形成了一定的風格,再後來進入的人,都要融入這一文化,否則便會被團隊所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