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曉偉
-
2 # hording
個人覺得把這個問題,變種問法能更清晰,即為什麼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核武器能維護世界安全。
第一次世界大戰(上圖:索姆河戰役中炮擊間隙的戰場;中左:信天翁D3型戰鬥機;中右:越過興登堡防線的馬克五型坦克;下左:索姆河戰役中帶著防毒面具的英國機槍手;下右:達達尼爾戰役觸水雷沉沒的英國無畏號戰艦)
首先,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二十世紀的戰爭史。在核武器出現前,二十世紀前半葉發生了兩場幾乎將整個世界全都捲進去的世界大戰(至少所有主要強國都捲入了),這兩次世界大戰的巨大破壞大家多少都知道,單就人員的損失,可以說兩次世界大戰,每次都是將整整一代人中最有活力、最具有創新能力的人白白葬送在戰場上了(一般動員都是先動員20-40歲之間的青年男子,這兵源不夠了,才擴大動員年齡,而這些人,恰恰是一個社會保持活力的最重要的那部分人),至於其他損失,這裡就不贅述了。戰爭,尤其是像兩次世界大戰這樣的總體戰,如此殘酷,為什麼世界各國明明都知道,怎麼就一定還要打呢?這就要尋找戰爭的根源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上左:武漢會戰:上右:第一次阿拉曼戰役中的澳洲炮兵;中左: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蘇聯軍隊;中右:1943年12月,東線戰場上的德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下左:威廉·凱特爾代表德國簽署投降書;下右:美國海軍在仁牙因灣戰役)
一方面,各國利益的差異與矛盾是各國之間衝突與戰爭的前提之一。由於國際社會中的不同國家的發展速度、方向、目標的不同,以及社會和歷史文化傳統的差異,導致了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每個國家的利益都是不同的。由於各國利益的不同,因此國際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不過是衝突的程度方法和解決辦法不同而已。另一方面,國際社會中發生戰爭,是與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有關的。所謂國際無政府狀態,就是指由於國際社會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各國法律上是平等的,在各個主權國家之上是沒有一個更高權威存在,換言之,國際社會缺乏真正具有約束力的國際規範和法律,也沒有凌駕於主權國家之上的世界政府或國際機構來協調各國的利益衝突。因此解決國家間的矛盾還是主要依靠各國的實力。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威爾遜為代表的理想主義者曾經將消除戰爭,實現世界和平的願望寄希望於國際公理、國際輿論,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證明,各國國家利益的差異與矛盾,以及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如果不消除,國際衝突,甚至國家間的戰爭就不可能消除。也就是說,除非全世界沒有了國家,同時這個世界還要進入共產主義世界,否則,衝突,乃至戰爭就不可避免,這是利益訴求與國際無政府狀態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日本廣島(右)和長崎(左)爆炸的原子彈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雖然區域性戰爭呢不斷,主要強國之間也衝突不斷,但是相互之間保持了基本的剋制,並沒有爆發全面戰爭,世界大戰也一直沒有爆發。之所以這樣,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相互依存趨勢不斷加強,使得戰爭越來越不可能了。但不可忽視的,恰恰是核武器的存在,使得戰爭,尤其是主要大國之間的全面戰爭的代價過於高昂,以至於主要大國之間不願也不能發動對另一個大國的全面戰爭來作為解決相互之間矛盾與衝突的手段。也就是說,隨著核武器的出現,尤其是主要強國擁有了核武器以後,如果一個核國家對另一個核國家動武,那麼很可能發展到最後,就是一場將全世界都拉著陪葬的核戰爭。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主要核大國都避免相互之間的直接衝突,而且即使有了直接衝突,也不會採取全面戰爭的作為手段。這就是所謂核威懾理論。因此,某種意義上,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類發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反而成了防止戰爭,維護和平的因素了。主要大國擁有核武器,確保能夠互相摧毀,這樣帶來的一個副產品,就是世界大戰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世界更加和平了,很有諷刺意味,是不是。
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代表美國政府宣佈美國確保互相摧毀(MAD)的核威懾戰略)
其次,事實上,根據現行國際法,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只有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其他國家即使擁有核武器,也只能叫做事實擁核國,但是不能說是合法擁核國。這一方面是五常在核武器的數量和質量方面與其他實際擁核國相比較,遙遙領先;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雖然核門檻不斷降低,所有國家也都知道擁有核武器對於確保自身安全有非常重要意義,但是畢竟擁有核武器國家越多,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才有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前者是為了防止更多國家擁有核武器,後者目的就是透過抬高技術門檻(無核國家到有核國家,如果不是得到其他核大國真正無私的幫助,提供資料,否則必須進行實際的核試驗,現在五大國都有模擬核試驗的能力),將其他國家攔在核國家門檻之外。
國際原子能機構旗幟(國際原子能機構是防止核擴散和鼓勵和平利用核能的主要國際機構)
由於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擁有事實上能夠摧毀對方的足夠的核武庫,因此,主要大國之間雖然矛盾與衝突不斷,但是卻沒有爆發相互之間的戰爭,更不要說世界大戰了。而且,正如@李曉偉 所說的,如果沒有了核武器,小國其實才是最受傷的。對比今天如果按照聯合國成員國來算已經將近兩百個國家了。對比沒有核武器時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國際聯盟的成員國最多的時候不過58個,如果加上沒有加入的美國等國家,當時世界上獨立國家也不過60多個。原因何在?很簡單,小國、弱國都被大國以各種方式吞併了。尤其是在戰爭期間,小國、弱國被相鄰大國吞併,如果這個大國是戰勝國,那麼被吞併的小國和弱國,還能復國麼。而且,對比一下1648年時,僅僅德意志地區就有300多個具有主權的“國家”,而且當時主要大國經常沒事就在德意志地區“約架”,我們就能知道這三百年間小國、弱國的生存環境之惡劣了。
美國與蘇聯(俄羅斯)的核武庫雖然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經常被調侃為五大流氓,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正是因為擁有確保相互摧毀的核武庫,五大常任理事國在處理相互矛盾時,非常剋制,相互不會發生全面衝突,從而使得小國、弱國不會因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由於大國的相互忌憚,像日俄戰爭那樣兩個強國跑到別國領土大打出手的全面戰爭,至少不會有了。雖然還存在例如代理人戰爭這樣的較量,但總比赤裸裸的無視小國、弱國權益好多了(當然,本質上其實沒差……但說實話,無政府的國際社會,真的只能靠拳頭)。而且,由於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核武器,其他國家想要挑釁這五大國的時候,都要非常謹慎,萬一惹毛了,扔顆放射性物質,這個挑釁國哭都來不及的說。某種意義上,正是因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核武器,所以才使得他們在武力上擁有絕對的優勢。他們可以利用這種武力上的絕對優勢,維持國際社會的穩定,防止不穩定因素出現,典型例子就是海灣戰爭。當然,如果是五常在某個地區背後支援的衝突與區域性戰爭,這個真的沒有什麼太好的制約。但至少,相比200多個不穩定因素,5個不穩定因素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算是一大“進步”吧。
國際聯盟的成員國(注意沒有代表權的殖民地)最後,核恐怖平衡的確是非常脆弱的,沒有那個國家敢保證自己的核按鈕百分之百安全,也沒有誰敢保證五大國不會擦槍走火。因此,至少在人類找到另外一個“家園”前,最終實現禁止核武器,甚至最終徹底消除核武器還是有必要的。但是,畢竟國家都是自利的,一方面沒有那個國家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絕對優勢就這麼喪失,因此我們不能指責五大國“自私”,也不能說五大國說一套做一套,不管換了那個國家,擁有了核武器,都不會主動自廢武功的;另一方面,想要禁止核武器,必須找到另一條更加安全的確保和平的方案,否則的話,禁止核武器就只能說,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2017年7月7日聯合國大會上投票表決《禁止核武器條約》結果(藍色代表贊成,紅色代表反對,黑色代表棄權,灰色代表未參加投票)
-
3 # 詹思丁
感謝邀請。這次聯合國五常集體反對《禁止核武器》條約,這在聯合國歷史上都是少見的,五大國難得一致對外,統一立場,對某個問題不惜與大多數成員國對峙,堅決表達自身立場,這非常少見。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該條約禁止的是五大國的殺手鐧,更是他們之所以能夠擁有今天的地位的重要保障,國際社會妄想虎口拔牙,結果可想而知。
人類一直在追求和平,但是戰爭卻從未停止過,每一次的技術進步和突破大多都是從軍事領域開始,然後才慢慢推廣到民用領域。就拿武器來說,從冷兵器到熱兵器,再到熱核武器,這樣的進步帶來的不單單是科技的突飛猛進,更關鍵時武器的殺傷力越來越大,造成的破壞作用越來越科可怕。特別是核武器的出現更是令世界震驚,但美國把剛剛研製出的兩顆僅有 的原子彈投向日本後,那種破壞力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種種畫面,讓人類開始就對核武器的未來充滿了憂慮。由於核武器製造在技術和原材料方面的要求比較高,所以目前能夠製造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非常少,其中合法(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有核國家)擁有的國家就是聯合國五常,按照條約,其他任何國家都不能再製造和擁有核武器,否則就是非法。由於核武器的特殊性,擁有核武器就意味著國家實力的強大,尤其是軍事實力與大多國家就不再統一層次,足以威懾國際社會。
長久以來全面禁止甚至廢除核武器就是一個熱點話題,大多數國家由於沒有,所以非常積極,而對少數幾個有核國家來說就非常為難。核武器的特殊性導致其意義已經超越了武器本身,有核武器與沒有核武器對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特別是國家安全影響巨大。這一次五常反對的理由是,他們認為他們反對的不是消除核武器本身,而是條約,消除核武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要考慮到國際安全,要以能夠保障世界安全的前提下,一步步削減,最後廢除。他們認為《禁止核武器》太過激進,只會適得其反。但明眼人都明白,主要原因還是核武器已經與五常的國際地位,已經目前的國家利益緊密聯絡在了一起,如果簽署,就是要他們放棄自己的利益,並且是核心利益,這是他們很難接受的。另外,如果真沒有核武器的威懾,國際社會爆發咋爆發戰爭的可能性無法預測,對國際安全也許反而不利。所以他們的反對理由,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個人認為,消除核武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輕率,很可能給人類帶來的後果會更加嚴重。
-
4 # 渝州人wxx
核武是毀滅人類的最終殺生,棄核應是愛好和平的人的正確選擇和目標。現在五核之所以還存在,這是二戰後大國為平衡大國之間利益的現實驅使。但五國誰都知道核武如真使用將是毀滅性的,誰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走這一步。因而現核五都將核武控制不增大不讓它人染指已形成共識,其目的是僅作核威懾使用。
-
5 # 強者風範207660293
以史為鑑,二戰時期日本人不是怕原子彈是不會投降的!保持世界戰略平衡必須有超級武器,不然震懾不了那些好戰侵略者!
據俄媒10月29日報道,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發表聯合宣告反對《禁止核武器條約》,並表示不會在該條約上簽字。五大常任理事國在一份宣告中指出,該條約沒有考慮到全球實現可持續的核裁軍所需解決的關鍵問題,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存在衝突。《禁止核武器條約》是於2017年開始談判的旨在使核武器非法化的提案,2017年7月7日,聯合國曾以122票贊成,1票反對和1票棄權透過該條約,但包括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在內的所有擁核國家全部缺席投票。
回覆列表
首先核武保證了五常在國際局勢惡化的情況下不互相攻擊。
五常中的美英法陣營與中俄陣營才能保持平衡,如果大國與大國之間失去核武的制約那麼早就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世界上的前五大武器出口國互相攻擊對於小國而言不是什麼好事,正因為有實力的國家也擁有了核武器(五常的核武目前發展到了第四代)這樣保持了大國一致原則,五大核武國家在怎麼叫喚都不會動手。
如果沒有核武早就動手了,還吵吵個毛線大國之間機會互相攻擊而小國在大國的夾縫中,一不留神就會被大國踩死。
類似於大象在打架螞蟻來湊熱鬧,正因為核武器的原因使得美國勢力相對於反美勢力是平衡的,敘利亞就是一個例子有核武國家做後盾美國還是沒敢派陸軍直接接觸,反而如果沒有核武器存在那麼美國早就想打誰打誰中俄軍事介入都沒有用。
相反的在框架以內中俄可以給美國使絆子,俄羅斯在敘利亞武裝介入美國也沒敢正大光明的搞俄羅斯,如果沒有框架世界上恐怕除了中俄其他的反美國家早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