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覺有道滕州驗配中心
-
2 # 培訓師胡小卷
幸福的家庭,從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夫妻關係,才是穩定家庭的定海神針,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
為什麼中國式家庭有孩子後,夫妻關係容易走向淡漠?
造成這種現象,很大原因是因為很多家庭,特別是女性有孩子後,將全部精力投入在養育孩子身上。對老公的關心不夠,也疏於夫妻感情經營,平日也不太關注個人形象,每天聚焦於家長裡短,孩子的吃喝拉撒。這時候老公在心理,生理上都會有被忽視感。在丈夫眼中,你的角色只剩母親而不是伴侶。
家庭關係排位錯位後,孩子無形中成為夫妻之間的第三者。夫妻之間思維,情感交流自然存在隔閡。
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還會帶來其他的家庭問題。特別是有兒子的家庭,就會產生兩個很嚴重的問題:一是糟糕的家庭關係(夫妻之間關係淡漠,婆媳關係緊張);二是孩子長大後容易成為媽寶男,缺乏家庭,社會擔當。
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參照娛樂圈。前段時間,朱雨辰的母親對兒子過度關注曾經引發熱議。不僅僅影響兒子的婚戀,其女兒因為受家庭影響也選擇了單身。
-
3 # 雯子育兒
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係置於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不管你多麼敬愛父母,你終究要離開他們,去過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麼愛兒女,他們也終究要離開你,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
只有自己的伴侶,才是那個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並且,為了父母的健康,我們不要太依戀父母的,某一方認為自己與他的關係勝於他們的關係,為了兒女的健康,我們也不要太依戀他們,認為自己愛他們勝於愛伴侶,因為最愛的我們都必然最難割捨,所以勢必要割捨的,不要讓他成為最愛。
當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時,我們必須要把更多的資源給他們,但是我們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們一生的伴侶,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心理寄託。
健康的家庭知道,夫妻關係是家中的number1,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
-
4 # Ahaschool第二課堂
如果孩子、愛人、媽媽同時掉水裡,你會先救誰?
當同事問我這個千古難題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認真想過後,還是坦誠地告訴她,也許是孩子吧?
誰知話音剛落下,就被她打斷,你錯了!99%的華人都弄錯了!
借用近期的熱點Papi醬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給出的人生排序:
第一位自己
其次是伴侶
第三是孩子
第四位父母
在節目中,Papi醬解釋這個排序的理由是:
“自己跟自己相處時間最長,伴侶其次,而孩子和父母,都是陪伴人生不長不短一段行程的人。”
聽到這樣的答案,我和當時在場的各位爸爸的反應是一樣的,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不理解”三個大字。
難道孩子,不是人生最重要的嗎?
是啊,對絕大多數父母來說,四位爸爸的反應才是正常反應。
後來,這個排序被網友頂上了熱搜,有人覺得Papi醬的三觀很贊,也有人覺得Papi醬完全不可理喻。
所謂的“孩子第一”的生活方式,真的正確嗎?
01同事小張剛剛結束備孕,看了這個節目後,差點沒把枕頭扔到電視裡。
她說:“人人要都像Papi醬那樣自我,生孩子還有什麼意義?誰還願意生孩子?而且連父母都排在了最後,這不典型的‘白眼狼’嗎?”
乍一看,說的好像有點兒道理。
曾有那麼一刻我百思不得其解,Papi醬怎麼就能冒出這樣那樣的想法,直到看了Papi醬母親和她的對話才終於知道,原來她的母親才是一位真正的獨立女性。
這樣的母親,絕不會向子女邀功:“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Papi醬在微博裡透露自己和母親的關係時說,希望所有父母們都能這樣,有自己愉快獨立的生活,這樣我們做子女的也會更安心。
母親和孩子之間雖然彼此關懷,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
不彼此捆綁,都自在、獨立。
有人說了,這樣養孩子有什麼意思?你付出再多,也是幫別人養的。
這話說得沒錯,但子女本就不是父母的“私有物”。蔡康永在《奇葩說》裡談到父母角色時說:
“父母為別人犧牲一輩子,沒有自我;但他們必須容忍自己的孩子,忽然有了自我。”
愛是一種自我成就的能力。
與那些偉大、無私卻缺乏邊界的愛相比,我更喜歡宋丹丹老師和我“自私”的鄰居王大媽。
今天春節,王大媽女兒出去旅行,沒回來看她,她蒸了兩大盆包子,送給樓上樓下的鄰居。
有人逗她:“你女兒快40了還沒結婚,虧你還笑得出來。”
王大媽回答:“結婚是我的女兒,不結也是我的女兒,我又沒損失什麼。”
02早在不久前,心理學家曾搞過這樣一個調查:你覺得老公(老婆)重要還是孩子重要?
絕大部分回答是這樣的:
“當媽的都會認為孩子最重要,除非不是親媽。”
“老公可以換,孩子不能換。”
“肯定是孩子重要,那是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啊,老公不好我可以選擇離婚。”
看完這些調查,我大驚失色,原來大部分中國家庭,都覺得孩子比伴侶重要。伴侶的地位不僅比不上孩子,也許還要排在父母之後,儼然成了一個殘酷的食物鏈關係。
心理學家得出一個結論:
在一個家庭裡,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親子關係是配角的,這樣的家庭會穩如磐石。
而如果親子關係是家庭核心,而夫妻關係是配角的,這樣的家庭就會麻煩不斷。
也就是說——好的婚姻,夫妻關係一定高於親子關係。夫妻和諧,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這一點霍思燕和杜江就做的很好。
自從《媽媽是超人》播出後,大家都被嗯哼的無底線式寵媽給圈粉了。
有一回因為嗯哼不懂事,被霍思燕批評了。小小的人兒居然生氣地跑到了家門口,說自己打算離家出走。還讓媽媽對自己道歉,並威脅說:“不然會以後都不對媽媽好了。”
霍思燕無可奈何地說:“我今天真的很生氣。”
杜江聽了馬上對嗯哼說:“誰是家裡的老大?”
嗯哼指了一下杜江。
杜江卻說:“媽媽是老大,媽媽生氣了比我還嚴重。媽媽生氣了,我會半個小時就到家你知道嗎?”
看到這一幕,網友都瘋狂的刷起了“爸媽是真愛,孩子是意外”的彈幕。不可否認,杜江這樣的教育使嗯哼更加寵愛自己的媽媽了。
家庭教育專家林如萍說:
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互敬互愛的夫妻關係是家庭的磐石。
03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真的錯了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心理學家這麼評價那些,被父母過度捧在手心的兒童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
會與父母衍生出共生心理——缺少獨立生活能力,生活極度依賴他人。
形成全能自戀的心理——以為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需求都應得到滿足。
北京四中校長曾嚴厲指責中國當前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個悲劇!
之前新聞就曝光過這樣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在一家火鍋店,一個孩子吃飽後就撒歡了跑,全然不顧四周客人的不滿;不僅如此,他還向別人的鍋底裡吐口水。
因為孩子母親不加阻止,孩子更加變本加厲,居然因為鄰桌女孩不願給他手機玩而懷恨在心。
結果,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孩子直接站在椅子上,端起鍋底,朝對面坐的女孩從頭往下澆了下去。
據火鍋店老闆說,半邊臉都毀容了。
這樣一件聳人聽聞的事,就發生在大庭廣眾之下。孩子全程搗亂的過程中,媽媽沒有一次制止。
不僅如此,媽媽還鼓勵沒有要到手機的兒說,好好跟姐姐說一說……
在這位媽媽的眼中,孩子的要求大於天,哪怕去討要陌生人的貴重物品……這樣不合常理的要求,正常人根本不會答應。
結果呢?有了後盾,孩子變得更加肆無忌憚,硬把一個好端端的姑娘給毀了!
04
也許有人要說了,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又不止我們家。
老張家花了半輩子的積蓄給孩子買了學區房,一家人擠在老破小的“老公房”裡;
老林家的兒子學習不好,爸媽就省吃儉用送孩子出國留學。
一樣是把孩子排在第一位,為什麼我們這麼做,就是悲劇呢?
同事阿星就跟我講過這樣一件事,他們家的孩子在上海一家貴族學校讀書。
說是貴族學校,其實是因為學費過於高昂,在這裡讀書的孩子背景,都是非富即貴的。
有一次下雨,她去接女兒放學,期間看到同班一個小女孩,雖然穿著樸素,但是教養很好,會主動跟老師道別,並安靜的待在角落裡看書。
她想,這個小女孩一定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結果後來參加家長會時才發現,女孩的家境根本不富裕,而且僅僅是尚且溫飽。
阿星詫異的說,這孩子果然是被父母捧手心裡,當做一家希望來培養的。
女孩媽媽卻反駁說:
“誰家不是把孩子捧手心裡?但我並不是抱著孩子來這裡必須成才的功利心理。孩子渴望得到更好的資源,當父母的又怎麼會在這點上吝嗇呢?
而且為了供足學費,我們也在不斷充實自己,更好的去工作啊。”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支援作用,不評價,不綁架,同時也在努力充實自己,這種付出才是一種良性的迴圈。
好的家庭教育,
就是父母做最好的自己,
給孩子做榜樣。
那麼,把孩子放第一就是絕對錯了?所有絕對的回答都是不負責任。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必須始終提著120%的心。
ahaschool的價值觀,便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但是,這裡孩子第一的意思,可不是事事順從孩子,無條件滿足孩子,而是站在一個老師的角度,永遠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設計課程,永遠保持從孩子的未來出發是aha小夥伴們的初心:
孩子第一;擁抱變化;開放透明。
請監督我們吧!
回覆列表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重心,我們要盡最大的能力培養成人,養孩子的前提是能夠為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所以我們得努力的工作,有時候就不得不把孩子放在了工作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