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華善德網

    呼籲“走出疑古時代”,搞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歷史學家李學勤,拓展了中華文明史,是有功於國的人,為什麼譭譽參半?

    李學勤,一位一生都在奮力找尋中華文明起源痕跡的歷史學家,一位旗幟鮮明地提倡“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時代”的學術鉅子。自1995年主持夏商周斷代工程以來,他的學術方法和研究報告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爭議,所以,作為一種學術思潮的代表人物,“李學勤”已經成為一座史學地標。

    關於李學勤先生之學品高下,不妨看看他眼中的中國古代文明史。

    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李學勤:大家知道,我們國家有一套正史:二十四史,第一部是《史記》。《史記》一開始是《五帝本紀》,《五帝本紀》是從炎帝、黃帝開始的。炎帝、黃帝是在什麼時代?按照在中國曆代的史書記載來推算,離我們今天大約5000年左右。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辛亥革命的時候,很多革命的先驅者,他們為了不用清朝光緒、宣統這樣的年號,就用黃帝紀元。黃帝紀元不能算得很準確,大致上有幾種不同的演算法,但都在1911年以前的4700年左右,再加上前面的炎帝,所以炎黃時期就距我們今天大約5000年的時間。我們常常說我們是“炎黃子孫”。炎黃子孫這個詞和5000年的文明史是一回事。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所以有5000年的文明史。大家如果到陝西的黃帝陵去看,那兒有很大的一塊匾,匾上寫著“人文初祖”。人文初祖,就是文明起源的意思。5000年的文明史就是這麼來的。

    中國文明的起源到底在什麼時代?

    李學勤:大家可能會看一些外國學者的書,那些書上,公認的中國文明起源是從商代開始,如果是這樣,就是公元前1600年。甚至於有人說是從發現甲骨文的商代後期開始,那麼就要從盤庚遷殷來算。大家都知道,商王盤庚把首都從奄遷到了殷,也就是今天河南安陽的殷墟,此後商朝再沒有遷過都,盤庚遷殷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300年,也就是說我們的文明是從公元前1300年開始的。但是,現在我們看起來這種說法不太公正。因為不但古書裡的記載比這悠長得多,而且考古學的客觀考察也表明商代已有很發達的青銅文化,它的文明已有非常大的發展了。以文字為例,我們現在知道甲骨文裡有多少不同的字呢?大約四千到五千之間,而這四千多個字還不是當時文字的全部。甲骨文是商王和貴族用於占卜的,內容不可能包括當時生活和文化現象的各個方面,因此它不可能把所有的字都包括在內,今天我們任何方面的一本書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字都包括在內,除了字典。所以當時的字一定要在五千個以上。從這一點,大家都可以體會到商代絕對不是一種很原始的文明,文明的起源要比它早得多。如果,再加上夏代也不過就是再往前推進四百多年,還未必是我們文明的起源,還要再往上推,估計說五千年文明史是有一定根據的。

    有爭議的“夏朝”真的存在嗎?

    李學勤:大家知道,甲骨文的時代是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到11世紀),甲骨文的發現使當時的學術界大為震驚。當時很多人懷疑中國的古史,說中國哪有5000年的文明史啊,都是史書上的神話記載。夏商這些朝代到底是不是存在,並沒有明確證據。而甲骨文的發現,至少把商代的歷史存在完全確定,沒有人再敢否認。特別是王國維對於甲骨文的研究,確定了商朝的世系,成為當時震驚世界的一件事。至於夏代是否存在?作為考古學界探尋多年的重大問題,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已經有了考古證據。那時,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徐炳昶先生帶領一批學者到傳說中夏的地區進行調查,在他們的調查當中確定了一個重要遺址,就是偃師二里頭。經過多年的發掘和調查,對二里頭的面積、內涵都比較清楚了,它符合文明的條件。二里頭有大型宮殿,還有很多的墓葬,出土的青銅器、玉器、陶器上刻著可能是文字的符號,已經是一個文明社會了。它的時代、地理位置和我們文獻記載的夏相吻合,多數學者同意二里頭文化是夏文化。

    如何看待“夏商周”之前的中華文明史?

    李學勤:大家在報刊上或許已經注意到一個重要遺址,就是山西襄汾的陶寺。陶寺遺址的時代又比二里頭早,它屬於考古學上龍山文化的晚期,根據現在測定的材料,其時代大概是從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200年,早於夏代。這個遺址有城,城的面積是中原地區龍山文化城址裡面最大的。它有城牆、有宮殿。與此相配合,它還有大量的墓葬,其中有些較大的墓出土了很多令人驚奇的東西,最引人注意的是禮器,反映當時的禮樂制度,是文明社會的產物。比如禮器中的磬,和後來的很類似,是三角形的,掛起來可以奏樂;還有鼓,用陶土燒成圓筒形,上面用鱷魚皮覆蓋,也可以敲擊。更重要的是,陶寺最近一項很重要的發現,就是有一個“觀象臺”,這個建築分為三層,最裡面的一層有夯土柱的遺蹟,排列緊密,柱與柱之間有縫。在2003年冬至那一天,發現在一個縫裡面正好看見日出。大家知道地球公轉在三四千年的時間裡沒有很大的變化。後來在其他節氣還有一些觀測。如果“觀象臺”這一點能夠確定的話,將是天文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和古書《堯典》裡的觀象授時是很適合的。《堯典》一項主要的內容就是觀測天象,確定曆法。據說當時有一年366天的歷法,有閏月。堯的年代正與陶寺遺址相當,傳說中的堯都平陽正在襄汾附近。

    以上,便是從《李學勤談中國文明》《李學勤:考古學與中國古代文明》等演講文字稿中摘錄的,李學勤關於中國古代文明史的論述。相信讀完此文,回望斯人,仰瞻其“忠於信史,耿介敢言”之學品、人品,很多人都會生出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發出的感嘆:“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 2 # 夏朝與詩經研究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華夏概念的形成與本意都源於懷遠花鼓燈

    (作者:趙輝)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現代華夏文明研究的領軍人李學勤,不幸去世。李學勤用一生學識,留下了“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重寫學術史”等相關命題,為後李學勤時代中華上古華夏文明研究指明瞭方向。

    李學勤說: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過去因為西方國家的種種偏見,被貶低了。更好地把中國文明發展的歷史說明出來,對那些貶低的中國古代文明加以糾正,這是我們歷史學者的責任。“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這不僅是歷史學家的責任,也是我們的責任!

    近一百多年來,隨著西方文明對中國文化的入侵與滲透,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受到了國內學術界與民眾的普遍質疑,進而出現了否定華夏文明的人文價值與世界文化價值。中華文明卻是世界四大文明唯一延續至今、延綿不斷的古代文明,是華夏民族的根本,因為中華文明在高度、廣度、長度等方面都被嚴重低估了,因此,李學勤提出的“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與世界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學術課題。

    因為近一百多年來,歷史學界對夏朝文明的探索工作毫無進展,夏朝的歷史與文明卻大量地出現在中國古籍的文獻記載中,導致人們對中國古籍史料的懷疑與否定,進而懷疑與否定中國古籍史料的真實性,因此,李學勤提出的“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也相當必要。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不是要鑑定古籍的真偽,而是要換一種角度、換一種思維方式去考量古書的內容與內涵,解讀出古書中隱含的歷史與文化資訊,進而破解華夏文明的發展歷程。

    “重寫學術史”更是李學勤一種極具魄力的學術觀點與歷史使命,也是困難重重。李學勤雖具有如此高的學術地位,要重寫華夏文明學術史也非易事,也是李學勤的未盡事業,任重而道遠。如何對華夏文明的發展歷程“重寫學術史”,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讓人們知道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又將走向何處”是李學勤畢生奮鬥的目標。那麼,困擾中華民族的這些問題,究竟如何破解呢?

    千百年來,關於華夏文明發源地的問題,長期爭論不休,基本觀點認為華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並一直在黃河中下游區域去尋找華夏民族的歷史遺蹟。久尋無果,導致了學術界與社會對華夏文明的疑古論、否定論與西方論的產生。

    根據筆者的研究,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來自於被中國歷史學界忽視與漠視的淮河流域,更精確地說,華夏文明的產生、形成與發展,來自於淮河流域的塗山地區、四方湖地區,懷遠花鼓燈是“華夏”一詞的本意與產生的根本,懷遠花鼓燈包含了“華夏”一詞歷史研究解讀的所有資訊。

    “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華夏也稱“夏”、“諸夏”,大約從春秋時代起,中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春秋左傳正義》疏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梅頤《偽孔傳》:“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說文》:華,榮也。夏,中國之人也,珿中原之人。

    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華夏”本義即有文明的含義。“華”亦含有赤色之意,華人喜歡紅顏色,把紅顏色看作吉祥的象徵,所以就自稱作“華”。

    所謂華夏,民得其生,國得其昌,政得其遠;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華以華夏自美。

    華,古同“花”,引申為美麗而有光彩,有考古學家認為“華”即花,原為中國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種標誌”。對此觀點,筆者在前期的文章中,是一種否定的觀點,在此筆者必須進行重要修正,接受這種觀點,贊同這一研究成果,並進行進一步全面、合理的詮釋。

    “華”古同“花”,這種解讀沒有問題,但這個“花”並不是代表玫瑰花,而是對“花鼓燈”稱謂。花鼓燈是一種流傳於淮河流域的民間歌舞藝術,尤以淮河岸邊的懷遠縣、鳳臺縣、潁上縣盛行。花鼓燈的傳統表演程式有“大花場”、“小花場”和“文場”。“大花場”是大型的集體情緒舞;“小花場”是花鼓燈舞蹈的核心部分,多為兩人或三人即興表演的具有簡單情節的抒情舞;“文場”又稱後場,沒有固定的表演形式,是舞蹈、武術與技巧表演的結合,同時又具有造型藝術的特徵。因此,“華”同“花”,是萬國諸侯對大禹在塗山地區舉行盛會表演的花鼓燈這種代表大禹文化的簡稱。

    “華”字的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其象形意義就是對塗山地區地理、地貌的刻畫,是萬國諸侯對淮河塗山地理地貌的唯一印象描寫。

    “夏”字在所有文字的字形變化中最多,這些各種異形“夏”字,在花鼓燈的各種舞蹈動作中,都可以找到“夏”字的形態。在古體“夏”字的上面被認為昆蟲觸鬚的筆畫,有兩層意義,一是代表花鼓燈表演的背景荊、塗二山,另一種更可能是代表花鼓燈表演中男子的頭飾,這是花鼓燈表演男子服飾的標配;女子頭飾的大紅花,也是“華”與“花”通用的一個來源。筆者在其它關於“華”“夏”文章論述的篇幅中已經詳細論述,本文不再重複,具體如下圖:

    綜上所述,李學勤關於“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重寫學術史”等相關命題,對上古華夏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華”“夏”古文字包含的華夏文明密碼,在現在仍在傳承的淮河花鼓燈藝術中,得到了充分展現。華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的中華歷史發展史將會改寫,淮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乃至堯舜禹主要於淮河流域的觀點,將得以確立。李學勤的“重寫學術史”的目標將得以實現。

    在此,筆者以個人的名義,對四千年來,乃至五千年來,為傳承花鼓燈藝術的做出重要貢獻的懷遠縣、鳳臺縣、潁上縣的民間藝術家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是你們的傳承讓五千年的華夏文明,還能讓現代的人們欣賞到上古文明的輝煌燦爛;是你們不懈的傳承,讓華夏文明的歷史,更加生動、更加具體、更加璀璨!(作者:趙輝)

  • 3 # 晨曦007

    古代對很多人來說,確實都是滿頭霧水!最近偶然看到李大師仙逝的訊息,也看到了《走出疑古時代》這書名。網路上買了兩次都被告知無貨。昨天又下單了,但願能夠買到,事不過三嘛!到底哪裡有呢?得等我買到認真研讀後才能作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串串香生意現在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