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個人認為,賈元春從未得寵。

    進而言之,賈元春封妃為皇帝的陽謀。

    1、從書中推測,賈元春年齡如下:

    賈元春封妃時,賈寶玉11歲。

    賈元春入宮前曾教賈寶玉讀書。

    明清時期,秀女女官入宮年齡約13至17歲。

    賈寶玉能夠讀書,年齡最少5歲。

    也就是說,賈元春長賈寶玉8歲至12歲。

    所以,封妃時,賈元春約19至23歲。結合賈蘭大約5至6歲的介紹,賈元春的年齡應該接近上限比較合理。

    2、封妃突然

    入宮大約6至10年,家中也無訊息,作為小選宮女的賈元春突然封妃,顯然不正常。

    3、封號奇葩

    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所以,賈元春是,高階女官,享受皇妃待遇。

    歷史上,未聽說活人有二字封妃。

    4、賈元春無寵

    封妃多年,賈元春沒給家族帶來任何收益。

    賈政沒有升官晉爵,那個臨時性的學政差遣更似羞辱。賈寶玉沒有得到推薦,皇子伴讀都沒有。忠順王為了一個戲子敢於派人羞辱。本宮太監敢於多次勒索。

  • 2 #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是一本講述興亡的小說。既有興亡就會盛極而衰。五十四回一結束,賈家的春節就過完了,緊跟著迎來兩件事,宮中老太妃先病後薨,王熙鳳小產,流掉了懷孕六個多月的兒子。之前一派繁華景象徹底崩塌,賈家從此再無好事。

    【一】

    春節對賈家的意義非凡。大年初一是元春的生日,更是一代榮國公賈源的生日。

    榮國公賈源作為榮國府的創始人,子孫的富貴源自賈源的浴血奮鬥九死一生。賈源獲封榮國公,兒子賈代善還是榮國公,證明賈源獲得了潑天的功勞。焦大當初將寧國公賈演從死人堆裡背出來,榮國公也不遑多讓。

    元春與祖宗同一天生日。賈家人無限羨慕:

    大年初一日也不白過,大姐姐佔了去。怨不得她福大,生日比別人就佔先。又是太祖太爺的生日。

    探春說得太祖太爺無疑是賈源(有人認為是探春前七代祖宗並不對)。元春是賈家迴光返照,秦可卿說“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一點都不差。元春之前賈家雖然衰落,再維持幾世富貴不成問題。可元春省親徹底敲響了賈家滅亡的喪鐘。百萬傢俬換來一座大觀園,吃不得,賣不得,賈家徹底敗落。

    【二】

    宮中老太妃先病後薨是賈家這種四王八公老功臣衰落的訊號。老太妃是皇帝隔輩人,與寧榮二公一代。

    老太妃不確定是否出身四王八公之家。作為見證了開國功勳的同時代人,老太妃很可能是碩果僅存的歷史見證人。老太妃一死,賈家就徹底成了焦大,曾經的功勳只存在於自己宣揚和傳說中。對現在的皇帝和執政者來說,沒有對創業的感同身受。老臣們活在往日功勳中不願警醒,皇帝奮進的新時代也看不上老臣“佔著茅坑不拉屎”的樣子。兩面可謂相看兩厭棄!

    老太妃一死,賈家的日子開始不好過。訊號就是太監開始接二連三打秋風。作為元春在宮中的靠山,老太妃一死,賈元春在宮中聲勢急轉直下。

    【三】

    老太妃薨了,賈元春失寵,深深影響了賈家僅剩的氣數。作為賈家的焦點,王熙鳳煊赫的風光也隨之而去。小產流掉的是最想要的兒子,由此帶來纏身不去的下紅之症,反反覆覆,想再懷孕生孩子難比登天,人生徹底無望。

    王熙鳳的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五十四回後“三人木”開始。與賈璉的關係逐漸落於下風,最終害人害己被休,“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鳳的興衰是賈家的縮影。王熙鳳一心想生兒子而不得。為此不擇手段,嚴防死守排除異己。賈家同樣如此,為了中興賈家,送元春進宮,與北靜王結黨,擁護太上皇旨意,與皇帝貌合神離陽奉陰違。秦可卿葬禮,賈元春省親,都是賈家不軌的做法。

    王熙鳳明知道丈夫賈璉是她的依靠,卻依然選擇對立。賈家明知道皇帝才是他們的依靠,也選擇對立。皆因他們都不是唯一的選擇。一旦站不住自己的位置,極容易被淘汰。所以,王熙鳳的焦慮,也是賈家的焦慮。王熙鳳流產失去所有希望,也隱喻賈家中興再無希望,徹底被時代拋棄。

    王熙鳳被休,賈家被抄家。這一切都從五十四回的春節結束之後開始。而五十四回和五十五回作為紅樓夢的分界線,五十四回前代表興,五十五回後代表了亡!古人大年初一是一元初始,除舊迎新。可惜賈家不幸成了被除去的舊!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 3 # 好奇文史談

    關於元春命運的暗示有很多。比如在第五回中:“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寶玉在秦可卿房中睡覺,夢遊至太虛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釵”圖冊,其中關於元春的判詞是:“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這首詩的直譯是:二十多年來分辨誰是誰非,終於有一朵石榴花開在了宮牆裡。三春爭相與初春的景緻相比,誰想虎兕出籠,大夢迴歸!按照字面的意思,三春自然指得是孟春、仲春、季春,“虎兕”是指兩種兇猛的動物,“虎”是“老虎”,“兕”是古代一種獨角犀牛。但也有《紅樓夢》版本里寫成“虎兔相逢大夢歸”,“虎”是“虎年”,“兔”是“兔年”,在兩年相交時發生了一件大事,元春的“大夢驚醒”,似乎也能解釋地通。但個人還是認為“虎兕相逢”比較準確。因為這個詞有“出典”,而“虎兔”則是生編硬造的一個詞,在這裡出現顯得不倫不類。

    《論語·季氏第十六》裡記載:季氏將要攻打顓臾,冉有和季路去見孔子,告訴他這個訊息。孔子對這件事表示了反對,但冉有和季路說:“我們的主公執意要這樣做,可我們兩人是不主張這樣做的。”孔子對冉有和季路說:“這恐怕還是你們的過錯吧,如果瞎子跌倒了,幫助瞎子的人不去攙扶他,那麼還要幫助瞎子的人幹什麼呢?”“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於?”這是“虎兕”一詞在六經裡的出典。指得是兩種兇猛的野獸放出籠子來,造成危害。

    關於元春命運的第二次暗示在“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一回中,秦可卿給王熙鳳託夢,說家裡“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王熙鳳忙問是何喜事?秦可卿說天機不可洩露,只吟了一首讖語:“三春過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這是“三春”又一次出現。關於這裡的“三春”也與前面一樣,一是“過了三個春天”,賈家遭遇變故;二是指“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的事都完結後,賈家遭遇變故;也就是說,當迎春被孫紹祖害死,探春遠嫁,惜春出家做了尼姑後,賈元春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了!

    元春的命運與賈家緊緊相連,元春受寵,賈家受寵;元春失寵,賈家失寵!後來還有:“榮國府元宵開夜宴”,惜春諸姊妹做得燈謎大都是“一鬨而散”之物,這讓賈政心裡很不爽快;另外還有“檢抄大觀園”、“開夜宴異兆發悲音”等,這都是元妃失寵,賈府即將衰敗的暗示!

    由於《紅樓夢》後40回的迷失,我們已經不知道曹雪芹後來設計的故事情節。但從前面的“暗示”來看,後面的基本情節是:賈政“交通外官”被人參劾,賈赦索詐石呆子畫扇事發,這讓皇帝對賈家很不滿。此時可以想見元春在宮裡已經失寵——或者說,元春其實從來沒有“真正受寵”過,這從“省親”時元春的痛哭可見一斑:“當日即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們兒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回來!”“伴君如伴虎”,元春在宮裡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她的“才選鳳藻宮”只是一種幸運,或者宮廷對她才能的一種“獎賞”,而不是皇帝真正愛她!我們從清朝八旗選秀中可以得到一點資訊:康熙朝的烏雅氏原先是宮女,後來受到康熙寵幸,她的大兒子胤禛成了皇帝,烏雅氏貴為皇太后。但這種由宮女晉升為妃子,並最終成了太后的“秀女”實在是少數!而這也就間接說明,賈元春如果不能“大紅大紫”,最終的結果要麼是默默無聞地走入冷宮,要麼就是死得很慘!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元春的“虎兕相逢大夢歸”呢?

    我個人比較贊同劉心武老師對“元春之死”的“設想”:是由兩種勢力的交鋒——虎與兕——導致了賈家的衰敗、元春的死亡!這從《紅樓夢》第一回《好了歌》的“暗示”也可以窺見一斑:“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想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昨憐破襖冷,今嫌紫蟒長。”在甲戌本《紅樓夢》裡,“做強梁”後面有一句批語:“柳湘蓮一干人。”在“紗帽小”後批雲:“賈赦、雨村一干人。”“紫蟒長”後披雲:“賈蘭、賈菌一干人。”這說明,在賈家查抄後,賈赦賈雨村等人成了階下囚,而賈蘭賈菌等人則升了官!柳湘蓮馮紫英衛若蘭等人,很可能做了與朝廷反對的“強盜”,並最終在與朝廷紛爭中失敗——他們代表“虎”或“兕”的一方——元春在紛爭中受了連累,成了犧牲品!劉心武老師的結論是:元春最後是被弓弦勒死的!這在《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畫冊裡也有暗示:“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弓”的出現是“暗示”,就像契科夫在談到小說創作時所說的:“假如小說裡出現一隻手槍,就要讓它發射出子彈!”換言之,曹雪芹在元春的判詞裡寫一張“弓”,絕對不是即興而起。而元春被弓箭勒死,非常符合小說強烈戲劇衝突的原則!

  • 4 # 棲鴻看紅樓

    大概是宮廷戲的影響,總覺得抄家獲罪,是由於后妃失寵,就像甄遠道被貶與甄嬛失寵聯絡、年羹堯失勢同時華妃失寵、安陵容失寵後安比槐也丟官喪命一樣。《後宮甄嬛傳》裡的情節,大部分是合理的,但要把它推廣開去,用它的思路解釋《紅樓夢》,就未免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了。

    要說元春失寵,先得看看元春得寵。元春得寵過嗎?很難說。當初進宮,並不是由於她的美貌過人,而是“因賢孝才德”;進了宮的職位,是“女史”這樣一個分不清女官或是嬪妃的名號。她得寵嗎?

    後來“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不管是“尚書”也好,“賢德”也好,從名號中就可以看出元春的晉封,是由於才學品性。這能證明她的得寵嗎?就像《後宮甄嬛傳》裡的敬嬪,無寵無子多年,只是為了平衡華妃勢力,也有可能忽然被冊封為妃。

    元春省親是作品中最大的盛事之一。能這樣“衣錦還鄉”地省親,是否證明元春的得寵?賈璉說過“現今周貴人的父親已在家裡動了工了,修蓋省親別墅呢。又有吳貴人的父親吳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同期至少有三名后妃省親,還不算孃家不在京城、或者在京城卻沒有直系親屬的。這能證明元春的得寵嗎?

    既然不能證明得寵,也就不存在失寵之說。有人拿忠順王府索要戲子說事,證明元春失寵。他們似乎忽略了長史官說蔣玉菡的一句話:“一向好好的在府”:蔣玉菡本來就是忠順王府的家伎。就像賈府之中,潘又安離家出走,“如今打發人四處找他呢”。賈府並沒有顧忌潘又安是否逃到忠順王、北靜王府上,就不去追查吧?

    有人拿夏太監的敲詐來說事。但夏太監派人來要二百兩銀子時說過:“上兩回還有一千二百兩銀子沒送來”,敲詐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也不止於最近一段時間。這能證明失寵嗎?又何止是夏太監,當初元春省親過後,派小太監傳送燈謎,之後說“太監記了,領茶而去”。什麼是領茶?端著一杯茶離開?不怕潑灑嗎?喝一杯茶再走?有這閒心嗎?不怕忘記了賈環的答案嗎?還是領了“公公辛苦了,這一點小意思,喝杯茶吧”而去?賈府對內監,肯定有常例的付出,是敲詐,還是賞賜,只是說法不同而已。至於元春得寵失寵,與此並沒有直接關係。

    又有人拿孫紹祖虐待迎春說事:如果貴妃沒失寵,他敢虐待貴妃的堂妹嗎?但是從議婚到出嫁,雖然匆忙,也不止一天兩天,至少是幾個月的時間。難道在這過程中,孫紹祖就沒打聽過元春是否得寵?還是原想著娶寵妃的堂妹,娶回去才發現寵妃失寵,於是家暴妻子以洩憤?這也太不合情理了吧?

    再說賈府抄家,是否與“失寵”有關?但是如果元春不失寵,皇帝嚴厲追究寵妃的孃家,不是更顯得大公無私嗎?《紅樓夢》一涉及皇家,勢必歌功頌德、誠惶誠恐。在寫賈府獲罪的時候,是用“皇帝因不寵愛妃子而遷怒其母家”好呢,還是“外戚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大公無私好呢?

    總之,元春是賈府盛筵的富麗堂皇的背景。有這背景,盛筵更熱鬧些;沒這背景,盛筵也還要繼續。到了盛筵難繼的那一天,你指望背景出來挽大廈於既傾?那未免太高估元春的本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魂之刃打野有什麼技巧嗎?怎麼出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