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誠地看著你

    好像是當地唐朝官員欺壓太甚,遼東的部落聯合造反,粟末靺鞨趁機建國(不叫渤海國),與唐討伐軍發生戰爭。後來接受唐招撫成為羈縻州。之後才改名“渤海國”。

    網上有現成的介紹。

  • 2 # 錢多多讀文史

    渤海國與唐朝的這場戰爭,據說緣於一場吃的。

    說是晚年的武則天,十分沉溺於養顏美容。彼時渤海中國產糧米,這種大米不僅口感好,而且對於容顏的美化有很好的功效。

    彼時熱衷於養生美容的可不止武則天一個,長安城內的權貴們聽聞此事後,特別推崇該國大米,以至於市面上一米難求。

    武則天聽說此事後,十分憤怒:渤海有此好物,如何不上貢朝廷?簡直是大不敬!必須給他們一個教訓!

    拿什麼理由教訓?難道說是他們不給大米?這太失大唐的顏面了。

    恰此時,渤海國發生內亂,新國王上位,武則天以幫助渤海國平亂為由出兵渤海。這一打就打了七年。最終渤海國戰敗了,變成了唐朝的附屬國,自此年年朝貢,貢品中,估計肯定是包括了養顏美容的大米的。

    當然,上文所述唐海之間的這場戰爭純屬戲說。唐朝與渤海國之間發生戰爭,其實說來話長。

    渤海國的歷史

    渤海華人是由靺鞨人與高麗餘種這兩個族群組成。公元696年,契丹在營州舉兵唐,靺鞨人與高句麗遺民這兩股力量趁亂東逃,脫離了唐朝管控。

    這兩股力量向東到達太白山東北,憑藉奧婁河天險自固。唐廷為安撫他們,特封靺鞨首領乞四比羽為許國公,高句麗遺民首領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乞四比羽不受命,被唐軍平契丹後斬殺,乞乞仲象逃亡。

    後乞乞仲象的兒子大祚榮合平兩部,並率軍進入牡丹江流域,築城自衛,建立了國家,開始以震國公爵號稱震(振)國。

    唐中宗即位後,對大祚榮以安撫為主,大祚榮為示誠意,也送自己的兒子大門藝進京為質。一時間,兩國相安。

    睿宗先天二年(713年),大唐遣使,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自此後,大祚榮開始向大唐遣使朝貢,並改稱震國為”渤海國“。

    渤海國與唐朝的矛盾

    渤海國自第二代大武藝時期起,與唐朝關係出現問題。

    大武藝打破藩臣諡號規定,未經唐朝許可,諡大祚榮為”高王“,並自設”仁安“年號。大武藝作出這些有違規制的事不算,還準備出兵教訓與唐朝親近的黑水靺鞨。

    大門藝自長安返回渤海後,大武藝想要這個弟弟去打黑水靺鞨。大門藝認為這是背唐,將會招致唐朝的不滿。

    大武藝不聽,強令大門藝出兵。大門藝在出兵途中還想勸說兄長罷兵,這惹得大武藝發怒,他派人取代弟弟出征,並打算召回弟弟並問罪斬首。

    大門藝於是逃到唐朝。玄宗冊他為左驍衛將軍。大武藝得訊憤怒,先是透過外交途徑抗議,呼籲唐朝誅殺大門藝。唐朝虛以應對,將大門藝流放嶺南以示安撫。

    六年之後,大武藝見唐朝並未對他有什麼威壓,對自己似頗退讓,於是發兵進犯唐朝邊郡。大武藝自海路襲殺了登州刺史韋俊,另由陸路領兵攻至馬都山,大肆屠城。

    唐海之間,戰爭爆發

    唐朝這下不能坐視了,於是出兵抗擊渤海,派大門藝到幽州、太僕員外卿金思蘭返新羅,兩路出兵。

    大武藝深恨大門藝,買通刺客刺殺其於洛陽。大門藝與刺客搏鬥,倖免於難。訊息傳來,朝廷震怒,詔令捕殺渤海國密使等相關人員。

    同時,唐朝加大對渤海國的軍事打擊。

    由於唐軍在東北取得了對突厥以及契丹和奚的軍事勝利。室韋、黑水靺鞨等也相繼向唐遣使入貢。大武藝孤立無援,只好向唐朝上表請罪。

    不久之後,大武藝去世,其子大欽茂繼位,大欽茂的對唐方針以和為主,渤海與大唐,又進入了和平友好時期。

    762年,唐代宗冊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正式將渤海國由羈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為屬國。

    926年,渤海國被契丹所滅。耶律阿保機滅渤海國後,改其為東丹國,以長子耶律倍為東丹國王,作為由渤海國到契丹直接統治的過渡階段。982年,東丹國撤銷,改隸東京道。

  • 3 # 折衝萬里

    渤海國所以會和唐朝發生戰爭,原因不外乎兩點:

    其一、唐朝對渤海國的統治力度有限,難以有效控制渤海國。

    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派鴻臚卿崔忻前往渤海國,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又以其地置忽汗州,加授大祚榮為忽汗州都督。大柞榮欣然接受了上述冊封,改國號為渤海,不再稱震國,並再次派遣王子入唐朝貢。從此,渤海國正式成為唐朝的治下地方,併入唐朝版圖。需要注意,唐朝確實對渤海國實行過統治。但統治的形式較為寬鬆,被稱作羈縻統治。作為唐朝治下地方,渤海國只需履行接受冊封和任命,承擔宿衛和朝貢,接受唐朝各級機構的節制,並由唐朝派駐長史監領等政治義務即可。而渤海國自身則可擁有較大的自治權,包括:自己的政府,甚至軍隊。正是因為唐代的羈縻制度存在明顯弊端,即地方羈縻州府享有很高的自治權,一旦地方羈縻州的勢力過大,就容易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輕者,對朝廷陽奉陰違,甚者,與朝廷公然對抗。而這也是鬆懈的羈縻統治無法彌補的制度缺陷。如果渤海國一直都很弱小,唐朝或可以強大的國力威懾渤海國,迫使其聽命臣服。但非常不幸,偏居東北邊陲的渤海國很快便發展起來了。

    其二、渤海國的迅速發展壯大,讓唐朝感到了威脅。

    當唐朝迎來開元盛世,進入到全盛期時,渤海國也在迅速崛起,成為雄踞一方的“海東盛國”。顯然渤海國力的增強,激起了渤海第二任君主大武藝的勃勃雄心。不同於自幼在唐朝營州長大的父親大祚榮,作為逃離營州後的第二代粟末靺鞨,大武藝對唐朝的感情較為生疏,沒有那麼強烈的親善和尊崇。繼位後,大武藝不再奉唐朝為正朔,擅自建元仁安。但為了保持同唐朝的經貿往來,渤海國在與唐朝交往時,仍然使用唐朝的開元年號。同時,大武藝在位期間,對內積極強化自身統治,初建渤海軍制,積蓄國力。對外不斷開疆拓土,周邊部族無不畏服。對此,《新唐書·靺鞨傳》就曾有這樣的記載,“斥大土宇,東北諸夷畏臣之”。

    大武藝種種不敬之舉讓唐朝大為不滿。為遏制渤海國向北擴張,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唐朝在渤海國北方的黑水靺鞨,設立黑水都督府。更以當地最大部落為黑水府,仍以其首領為都督,賜姓李氏,名獻誠,授雲麾將軍兼黑水經略使。唐朝則派駐長史就其部落監領之。史載,黑水都督府轄地“南距渤海,北、東際於海,西抵室韋,南北袤二千里,東西千里”。即今黑龍江中下游南北,烏蘇里江以東至海,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闊區域都被納入唐朝版圖。黑水都督府的建立,不啻給急於北進的渤海國當頭一棒,也使得雙方矛盾迅速激化。野心勃勃的大武藝不肯就此屈服,為爭奪北方黑水靺鞨,大武藝派遣母弟大門藝和母舅任雅領兵攻打已屬唐朝的黑水靺鞨。同時,這也意味著渤海國要與唐朝刀兵相見了。

    基於以上兩點,渤海國同唐朝之間爆發了一場較為短暫的戰爭。

    起初,因大武藝輕啟戰端,引發了渤海國內親唐勢力的嚴重不滿。大武藝弟弟曾於唐朝做過質子的大門藝苦心勸諫道,“黑水請唐家官吏,即欲擊之,是背唐也。唐華人眾兵強,萬倍於我,一朝結怨,但自取滅亡。昔高麗全盛之時,強兵三十餘萬,抗敵唐家,不事賓伏,唐兵一臨,掃地俱盡。今日渤海之眾,數倍少於高麗,乃欲違背唐家,事必不可”。然而,此時的大武藝早就被稱雄爭霸的美夢迷住了心竅,哪肯聽勸。大武藝盛怒之下,不僅派將替換大門藝,還欲將其召還殺掉。無奈之下,大門藝棄軍逃歸唐朝。不依不饒的大武藝遣使唐朝,請唐玄宗殺死大門藝,唐玄宗當然要保大門藝。但當時,唐朝正與周邊的吐蕃、突厥、契丹、奚等政權激戰正酣。唐玄宗並不願此時同渤海國鬧翻,便找個藉口敷衍過去了。

    見所求無果,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九月,一意孤行的大武藝命渤海軍隊水陸併發,進犯唐朝。據《渤海國記》記載,水路由張文休率海盜進犯登州,殺死唐朝刺史韋俊。陸路為主力由大武藝親率,進至馬都山(今河北東部)一帶襲擾唐邊。唐玄宗命令右領軍將軍葛福順帶領軍隊前去救援登州,擊走了渤海水軍。同時,又命唐將烏承玼迎戰陸路進犯的大武藝。烏承玼與其族兄烏承恩久經沙場,皆為戰功卓著的驍將,號稱“轅門二龍”。尤其在對兩番的戰爭中,二人屢次擊敗桀驁不馴的契丹、奚兩族。當大武藝領軍由陸路來犯時,烏承玼吃準了渤海敝履小國實力不濟,若不能做到因糧於敵,以戰養戰,斷難長期維續戰事。故而,面對急於求戰的渤海軍,烏承玼並不急於與其交鋒。而是在堅壁清野的同時,指揮唐軍“窒要路塹以大石亙四百里”。烏承玼的拖延戰術非常奏效,直接打中了渤海軍的要害。求戰不得又難以維繼的大武藝,因“師不得進”只好撤軍乃還。

    渤海國不過邊鄙小邦,還是唐朝治下的忽汗州,竟敢如此猖狂悖逆。正值開元盛世的唐朝實在咽不下這口惡氣。被激怒的唐玄宗先將渤海國入侍為質子,王弟大朗雅貶逐“南鄙”。而後下令出兵討逆。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正月,唐玄宗派遣大門藝前往幽州調集軍隊,討伐大武藝。又令新羅起兵直逼渤海國南境,黑水靺鞨、室韋也以五千騎兵為唐軍助戰。平心而論,唐玄宗在統治前期,勵精圖治、任賢用能。其麾下雲集著一批賢臣良將,此時的唐軍異常驍勇精悍。若唐軍真與渤海軍對陣,渤海國恐怕是凶多吉少。不想恰逢天下大雪,雪深一丈有餘,使得山路阻塞。唐朝的討逆剛剛開始,就因過半士兵凍傷、凍死而無功而返。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曾遣三十萬大軍進攻高句麗。因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以至隋軍缺乏糧草,又遭遇疫病。尚未交戰,隋軍已死十之八九。不想這一幕,竟又在征討渤海國的唐軍身上重演。但筆者認為,唐軍的損失有限,起碼無礙於全域性,但仍舊讓唐玄宗憤恨不已。話說大武藝無功而返後,同樣咽不下惡氣,又派人至洛陽行刺大門藝,但未能得逞。所派刺客盡被唐朝捕獲,唐玄宗為洩憤下令將刺客全部處死。

    於是乎,唐朝與渤海國之間,唯一一次武裝衝突就這樣突兀地結束了。雙方劍拔弩張,你來我往,可除了渤海國對登州的騷擾外,誰都沒打成。有意思的是,《渤海國記》對渤海國此戰的損失言語避諱。而素以客觀、全面著稱,即使較大的敗仗也不諱言,俱如實記載的唐代文獻,對己方損失的記述也很簡略。只一句,“屬山阻寒凍,雪深丈餘,兵士死者過半,無功而還”。筆者認為,這是因為此次衝突歷時很短、規模很小,雙方的損失都很有限,對時局的影響也很輕微。尤其對唐朝而言,此次衝突根本無法與唐朝同突厥、吐蕃、契丹的大戰、惡戰相提並論。或者說,唐朝壓根就沒把這次衝突看得有多重。所以,唐朝的文獻記載才會如此簡略。同時我們也可推斷,此次衝突渤海國的損失也應不大。否則,唐朝方面一定會大書特書己方的斬獲戰果。但比較而言,唐朝的損失應該要多一些。

    別看此次與唐朝交鋒,渤海國未曾吃虧,那不過是僥倖而已。就在唐渤衝突期間,唐朝憑藉雄厚的國力,在其他方向上取得一系列輝煌勝利。一下子就把氣焰囂張的大武藝鎮住了!眼見後東突厥、吐蕃這兩大強國,還有強悍的契丹、奚兩番先後落敗於唐朝。曾經頭腦發熱、雄心不已的大武藝終於冷靜下來。至於原因有二:

    其一、在與唐朝的衝突中,渤海國在軍事上確實沒吃虧。但雙方的衝突,導致了渤海國與唐朝的朝貢貿易中斷。雖然渤海國也能與新羅、日本貿易。可對唐朝貢貿易的收益卻是最豐厚得,同時也是渤海國重要的經濟來源。即便渤海國能在軍事上小勝,相比於失去的朝貢收益,那也是得不償失。

    其二、大武藝也意識到,唐朝的強大不是渤海國所能挑戰得。該見好就收了,否則,待唐朝騰出手來,渤海國的下場絕會不比被打殘的契丹好多少!且不說,唐朝先前給予的優惠條件會泡湯。只怕渤海國和渤海王也要被廢黜。權衡利弊後,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大武藝派使臣大誠慶赴唐,向唐玄宗俯伏謝罪。當時,唐朝正集聚全力攻打北方的後突厥和西方的吐蕃,也不願因渤海國而分散精力。故而,唐玄宗寬宏地頒下敕書,予以赦免。作為迴應,大武藝撤兵並送還唐朝俘虜。唐朝亦對其進行賞賜,唐渤之間的隸屬關係得以恢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真的把王皇后和蕭淑妃“醉骨”處死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