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七年多的艱苦卓絕的戰鬥,安史之亂終於被平定了。然而,這場戰爭帶給大唐王朝的創傷卻久久不能平復。它帶給大唐帝國的,是疆土的喪失,是人口的銳減,是地方割據傾向的增強,也是朝野上下心態的變化。
唐王朝一次次努力重建秩序,試圖恢復盛世的輝煌,也一度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最終卻無法挽回地走向了更為慘淡的衰落。
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 年)十一月,在魏州(今河北大名)東部,四位反叛朝廷的河北節度使在這裡上演了一場建號立國的鬧劇。幽州節度使朱滔稱冀王,魏博節度使田悅自稱魏王,成德的王武俊稱趙王,平盧的李納自稱齊王。他們追溯了周代的分封制度,刻意把自己的領地打扮成周代的諸侯王國,雖然仍沿用唐朝年號,但卻只對天子做象徵性的臣服,在各自管內仿照朝廷典章設定百官。
這四個藩鎮稱王,主要是在各自藩鎮內部為自己取得某種程度的合法性。事實上,到 8 世紀後期,認為中國已經進入春秋那樣的封建割據時期的思想頗為普遍。從這一點來看,安史之亂後唐朝的政治結構已經與前期發生了重大變化。
這種形勢,正是安史之亂後朝廷面臨的最大困局,那就是藩鎮割據。
當時為了儘快平亂,唐王朝先後任命了幾位安史舊部擔任節度使,他們仍然統率著原來的軍隊,並自行任命管內的官吏,只是以表面上的投降換取了朝廷的承認,而朝廷則以節度使的頭銜換取了暫時的安寧。
在這些藩鎮中,李寶臣的成德鎮(治今河北正定)、李懷仙的幽州鎮、田承嗣的魏博鎮並稱為“河朔三鎮”,是最跋扈的藩鎮,名義上尊奉唐王朝,實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父死子繼,長期割據一方,直到唐亡。
河朔三鎮
在中唐以後,河朔三鎮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時常連兵對抗朝廷,他們的存在,對中晚唐的政局有著巨大的影響。安史之亂後,內地也普遍設立藩鎮。河北之外,中原藩鎮有些割據性較強,如淄青(治今山東東平西北)、淮西(治今河南汝南)等。南方藩鎮則軍隊很少,往往不設節度使,而只設觀察使,以文臣充任,他們基本忠於朝廷,江淮、劍南諸道則成為朝廷財政的支柱。
藩鎮割據的局面對於一個志在恢復大唐帝國榮耀的皇帝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盛年即位的德宗皇帝雄心勃勃,試圖做出一番事業。
在即位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德宗解決了不少積弊很深的歷史遺留問題,如禁止各地進獻奇珍異寶,放出許多宮女,設定由御史中丞、中書舍人、給事中組成的三司使,來受理州府不能裁決或裁決不當的舊案,禁止廣度僧尼,清理滯留京城的外國使節及其家屬等,這些措施節省了朝廷用度,也有助於教化風俗,朝廷上下呈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氣象。
建中二年( 781 年)正月初九,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病死,其子李惟嶽自稱留後,但朝廷這次拒絕承認這種藩鎮內部的權力交接,而早就訂立了軍事同盟的藩鎮則支援李惟嶽,戰爭不可避免了。
這次對藩鎮的戰爭起初進展順利,但隨著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的公開叛亂,河北諸藩則與之結盟,形勢急轉直下,李希烈的兵鋒甚至一度逼近東都。由於形勢危急,德宗急調涇原軍隊前往增援,卻不料激起了更大的一場災禍。
建中四年( 783年)十月二日,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五千軍兵冒雨抵達長安,朝廷卻一無所賜,派他們繼續向前線進發,犒勞的只有粗食蔬菜,引起軍兵憤怒,於是他們殺進長安城,德宗倉皇逃出宮,十月初四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才稍稍站穩腳跟。這場事變就是史上有名的“涇原兵變”。
叛亂的軍兵推舉閒居長安、滿腹怨氣的原幽州節度使朱泚稱帝,他也是朱滔之兄。當時河北、山東四鎮稱王,河南李希烈反叛,加上在長安城裡稱帝的朱泚,唐朝藩鎮之禍達到極點。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唐代中期名將,因功封西平郡王。
經過神策軍將領李晟等人的奮戰,終於在興元元年(784年)七月收復了長安,迎接德宗還宮。德宗宣佈赦免了河北諸藩鎮,集中力量,於貞元二年(786 年)四月平定了淮西,李希烈被殺。至此,德宗發起的對藩鎮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這場戰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破壞,不過,它卻奠定了中晚唐的基本政治格局,重新調整了中央與地方關係,使二者恢復了力量平衡。
戰後,河朔三鎮的實力大為削弱,從此在表面上都始終效忠於朝廷。從朝廷方面來看,從此對藩鎮多加姑息,任其內部世襲,這是一種大亂之後穩定局勢的權宜之計和無奈之舉。
元和中興。永貞元年(805 年)八月,因風疾失音久治不愈的順宗將皇位讓給了二十七歲的太子李純,這就是即將帶領唐王朝走向中興的憲宗。
唐憲宗李純(778年―820年)
他性情剛明果斷,用人不疑,決心以法度制裁藩鎮,恰好,劍南西川發生的事,給他了一個牛刀小試的機會。成都(古稱益州)在唐朝與揚州一樣,是全國僅次於兩京的大都會,史稱“揚一益二”。在憲宗即位的時候,向來恭順朝廷的劍南西川卻出現了某種割據的跡象。
當時的西川節度使是中唐名臣韋皋,他在西川經營了二十多年,擁有雄厚實力。由於屢次擊退吐蕃的進攻,他還被晉封為南康郡王。韋皋經常向朝廷進奉鉅額財富,以表忠心。不過,在他的治下,資深的幕僚往往出為管內州刺史,任滿之後則重回幕府,而被禁止入朝遷官,這已經使西川處於某種半割據的狀態。
永貞元年,西川節度使韋皋暴卒,其心腹劉闢隨即自稱“留後”,試圖效法河朔三鎮,迫使朝廷任命自己為節度使。起初,憲宗因為初即位,以息事寧人為務,同意了他的要求。可是,沒把這位年輕皇帝放在眼裡的劉闢卻得寸進尺,要求朝廷將劍南東川、山南東道這兩鎮也交給他。這次,憲宗拒絕了。於是,劉闢悍然舉兵,直接向東川發動了進攻。
面對這樣咄咄逼人的叛亂,宰相杜黃裳建議憲宗改變德宗姑息藩鎮的做法,對劉闢進行堅決鎮壓。第二年年初,神策軍使高崇文受命率禁軍出征,經過半年多的討伐,攻破了成都,俘獲了劉闢,十月二十九日,劉闢被斬於長安。平定西川,是二十五年來朝廷對藩鎮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人心,也堅定了憲宗削藩的決心。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曾親自出鎮,督統諸將平定淮西之亂,以功封晉國公,世稱“裴晉公”。此後歷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數度出鎮拜相。裴度堅持正道,輔佐憲宗實現“元和中興”。為將相二十餘年,薦引李德裕、李宗閔、韓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顏、李愬等名將,還保護劉禹錫等人。史稱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國之安危、時之輕重者二十年”,被時人比作郭子儀。
然而,對於長期割據的河朔三鎮與淮西、淄青等藩鎮,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在經歷了幾次並不成功的嘗試之後,到元和七年(812年),一個真正的良機出現了。
這年八月,魏博節度使田季安病死,繼任者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憲宗的面前。田季安之子年僅十一歲,深得人心的大將田興被將士們擁立為節度留後,憲宗立即任命田興為魏博節度使,表明朝廷推心撫納之意。又派大臣裴度至魏博宣慰,以錢一百五十萬緡賞軍士,並免除六州百姓賦稅一年。這些措施,使田興感恩流涕,將士、百姓也歡欣鼓舞。
魏博歸朝,不僅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史稱“刳兩河之腹心,傾叛亂之巢穴”。在河朔三鎮中,魏博向來是最為倔強難制的,對中央的威脅也最大。田興的歸順,使膠固一片的河朔三鎮發生了分化,也使得朝廷削藩的整個形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和好轉。
河北局勢的好轉,使憲宗得以騰出手來,集中力量對付長期對抗朝廷的淮西鎮。元和九年(814年)九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病死,其子吳元濟自領軍務。朝廷開始調集諸鎮兵馬討伐,河北的成德、山東的淄青兩鎮則暗中與吳元濟相勾結,甚至派刺客到長安刺殺了力主用兵的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也身受重傷。
一時間,朝中群臣紛紛請求罷兵,甚至有人要求免去裴度官職以安撫藩鎮之心。在這樣的形勢下,憲宗毫不動搖,待裴度傷勢略有好轉,就任命他為宰相,擔負起領導討伐淮西的重任。
李愬雪夜入蔡州
經過近四年艱苦的戰爭,到了元和十二年( 817 年)冬,大將李愬(773年—821年)率軍雪夜入蔡州,生擒了吳元濟。這位立下大功的將領,正是三十年前平定朱泚叛亂、為德宗收復長安的名將李晟之子。
“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淮西的平定,使天下為之震動,諸鎮強藩紛紛要求歸附朝廷。次年初,橫海節度使程權上表,請求舉族入朝,成德節度使王承宗請求納質獻地自贖,幽州節度使劉總也下決心歸附了朝廷。淄青節度使李師道起先上表請求納質獻地,後又反悔,於是,憲宗以平定淮西的原班人馬圍攻淄青,到元和十四年(819 年)二月,終於平定了淄青。
至此,憲宗的削藩事業取得了重大勝利。史稱:“自廣德以來垂六十年,藩鎮跋扈河南、北三十餘州,自除官吏,不供貢賦,至是盡遵朝廷約束。”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局面發生了徹底改變,全國暫歸統一。
然而好景不長,來之不易的中興大業沒過多久就功敗垂成。元和十五年(820 年),宦官陳弘志等殺死了憲宗,太子李恆即位,是為穆宗。
自元和時期開始對藩鎮用兵以來,鉅額的軍費開支使國家經濟不堪重負,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情形是“三戶資一兵”,百姓負擔愈加沉重,天下厭兵情緒加劇。因此,當穆宗即位之後,就開始推行“銷兵”之策,即諸鎮有兵處,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不補,十年之間便銷其十之三四。
然而,銷兵政策在客觀上造成了許多軍士落籍,成為一支變亂的潛在力量,事實上,他們中的許多人最後都加入了河朔叛亂的隊伍。《舊唐書》甚至以為,
“再失河朔,蓋銷兵之失也”。
黃巢戰敗自殺的泰山東南狼虎谷
長慶元年( 821 年)七月,幽州軍亂,將士們驅逐了穆宗任命的節度使張弘靖,揭開了河朔再叛的序幕。就像多米諾骨牌被推倒一樣,形勢突然變得不可收拾。七月底,成德軍又亂,節度使田弘正(也就是憲宗時率先歸附朝廷的魏博節度使田興)與其家屬將佐三百多人遇害。第二年,田弘正之子、魏博節度使田布也被逼自殺。
至此,河朔三鎮再次脫離了朝廷的控制,朝廷與他們之間維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僵持局面。至於其他藩鎮,則大多數時間裡都在唐王朝的控制之下,這也是憲宗努力削藩的成果。
藩鎮割據破壞了唐王朝的政令統一,但同時藩鎮間相互制約,又維繫著唐王朝的統治。唐末出現的超強藩鎮才開始打破均勢,以兵力壓制群藩,最後導致了唐朝滅亡。
中和四年( 884年)六月,黃巢在泰山東南狼虎谷被殺,起義失敗。黃巢敗後,各地藩鎮割據加劇,相互之間攻伐不斷,而宦官和朝官則各結藩鎮為援,藉助外力來打擊政治對手。至此,唐王朝已經徹底失去了控制局勢的能力,幾乎成為藩鎮任意擺佈的傀儡,只能在諸強藩的夾縫中求得生存。
梁太祖朱溫(852年—912年),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乾符二年(875年)參加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他歸附唐軍,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義軍。因他鎮壓義軍有功,唐僖宗賜名全忠。
昭宗時,強藩有宣武(治今河南開封)朱全忠、河東李克用、鳳翔(治今陝西寶雞北)李茂貞等。南衙朝官主要依靠朱全忠,北司宦官先後倚仗李克用、李茂貞。到昭宗末年,朱全忠已成最強藩鎮。
天覆三年(903年),朱全忠引兵入長安,殺盡朝中宦官,並命各地藩鎮誅殺當處監軍宦官,整個宦官集團被一網打盡,中晚唐以來形成的宦官專權局面被徹底破除。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挾持昭宗及百官遷往洛陽,八月,殺昭宗,立其子哀帝李柷。次年殺宰相裴樞等大臣三十餘人於白馬驛,並投屍於黃河,南衙遂與北司同歸於盡。
朱全忠在其後與李克用的爭霸戰爭中,贏得河朔三鎮支援,基本上穩定了北方的形勢,最終於天祐四年(907年)迫哀帝讓位,自立為“梁”,唐朝滅亡,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經過七年多的艱苦卓絕的戰鬥,安史之亂終於被平定了。然而,這場戰爭帶給大唐王朝的創傷卻久久不能平復。它帶給大唐帝國的,是疆土的喪失,是人口的銳減,是地方割據傾向的增強,也是朝野上下心態的變化。
唐王朝一次次努力重建秩序,試圖恢復盛世的輝煌,也一度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最終卻無法挽回地走向了更為慘淡的衰落。
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 年)十一月,在魏州(今河北大名)東部,四位反叛朝廷的河北節度使在這裡上演了一場建號立國的鬧劇。幽州節度使朱滔稱冀王,魏博節度使田悅自稱魏王,成德的王武俊稱趙王,平盧的李納自稱齊王。他們追溯了周代的分封制度,刻意把自己的領地打扮成周代的諸侯王國,雖然仍沿用唐朝年號,但卻只對天子做象徵性的臣服,在各自管內仿照朝廷典章設定百官。
這四個藩鎮稱王,主要是在各自藩鎮內部為自己取得某種程度的合法性。事實上,到 8 世紀後期,認為中國已經進入春秋那樣的封建割據時期的思想頗為普遍。從這一點來看,安史之亂後唐朝的政治結構已經與前期發生了重大變化。
這種形勢,正是安史之亂後朝廷面臨的最大困局,那就是藩鎮割據。
當時為了儘快平亂,唐王朝先後任命了幾位安史舊部擔任節度使,他們仍然統率著原來的軍隊,並自行任命管內的官吏,只是以表面上的投降換取了朝廷的承認,而朝廷則以節度使的頭銜換取了暫時的安寧。
在這些藩鎮中,李寶臣的成德鎮(治今河北正定)、李懷仙的幽州鎮、田承嗣的魏博鎮並稱為“河朔三鎮”,是最跋扈的藩鎮,名義上尊奉唐王朝,實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父死子繼,長期割據一方,直到唐亡。
河朔三鎮
在中唐以後,河朔三鎮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時常連兵對抗朝廷,他們的存在,對中晚唐的政局有著巨大的影響。安史之亂後,內地也普遍設立藩鎮。河北之外,中原藩鎮有些割據性較強,如淄青(治今山東東平西北)、淮西(治今河南汝南)等。南方藩鎮則軍隊很少,往往不設節度使,而只設觀察使,以文臣充任,他們基本忠於朝廷,江淮、劍南諸道則成為朝廷財政的支柱。
藩鎮割據的局面對於一個志在恢復大唐帝國榮耀的皇帝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盛年即位的德宗皇帝雄心勃勃,試圖做出一番事業。
在即位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德宗解決了不少積弊很深的歷史遺留問題,如禁止各地進獻奇珍異寶,放出許多宮女,設定由御史中丞、中書舍人、給事中組成的三司使,來受理州府不能裁決或裁決不當的舊案,禁止廣度僧尼,清理滯留京城的外國使節及其家屬等,這些措施節省了朝廷用度,也有助於教化風俗,朝廷上下呈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氣象。
建中二年( 781 年)正月初九,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病死,其子李惟嶽自稱留後,但朝廷這次拒絕承認這種藩鎮內部的權力交接,而早就訂立了軍事同盟的藩鎮則支援李惟嶽,戰爭不可避免了。
這次對藩鎮的戰爭起初進展順利,但隨著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的公開叛亂,河北諸藩則與之結盟,形勢急轉直下,李希烈的兵鋒甚至一度逼近東都。由於形勢危急,德宗急調涇原軍隊前往增援,卻不料激起了更大的一場災禍。
建中四年( 783年)十月二日,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五千軍兵冒雨抵達長安,朝廷卻一無所賜,派他們繼續向前線進發,犒勞的只有粗食蔬菜,引起軍兵憤怒,於是他們殺進長安城,德宗倉皇逃出宮,十月初四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才稍稍站穩腳跟。這場事變就是史上有名的“涇原兵變”。
叛亂的軍兵推舉閒居長安、滿腹怨氣的原幽州節度使朱泚稱帝,他也是朱滔之兄。當時河北、山東四鎮稱王,河南李希烈反叛,加上在長安城裡稱帝的朱泚,唐朝藩鎮之禍達到極點。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唐代中期名將,因功封西平郡王。
經過神策軍將領李晟等人的奮戰,終於在興元元年(784年)七月收復了長安,迎接德宗還宮。德宗宣佈赦免了河北諸藩鎮,集中力量,於貞元二年(786 年)四月平定了淮西,李希烈被殺。至此,德宗發起的對藩鎮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這場戰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破壞,不過,它卻奠定了中晚唐的基本政治格局,重新調整了中央與地方關係,使二者恢復了力量平衡。
戰後,河朔三鎮的實力大為削弱,從此在表面上都始終效忠於朝廷。從朝廷方面來看,從此對藩鎮多加姑息,任其內部世襲,這是一種大亂之後穩定局勢的權宜之計和無奈之舉。
元和中興。永貞元年(805 年)八月,因風疾失音久治不愈的順宗將皇位讓給了二十七歲的太子李純,這就是即將帶領唐王朝走向中興的憲宗。
唐憲宗李純(778年―820年)
他性情剛明果斷,用人不疑,決心以法度制裁藩鎮,恰好,劍南西川發生的事,給他了一個牛刀小試的機會。成都(古稱益州)在唐朝與揚州一樣,是全國僅次於兩京的大都會,史稱“揚一益二”。在憲宗即位的時候,向來恭順朝廷的劍南西川卻出現了某種割據的跡象。
當時的西川節度使是中唐名臣韋皋,他在西川經營了二十多年,擁有雄厚實力。由於屢次擊退吐蕃的進攻,他還被晉封為南康郡王。韋皋經常向朝廷進奉鉅額財富,以表忠心。不過,在他的治下,資深的幕僚往往出為管內州刺史,任滿之後則重回幕府,而被禁止入朝遷官,這已經使西川處於某種半割據的狀態。
永貞元年,西川節度使韋皋暴卒,其心腹劉闢隨即自稱“留後”,試圖效法河朔三鎮,迫使朝廷任命自己為節度使。起初,憲宗因為初即位,以息事寧人為務,同意了他的要求。可是,沒把這位年輕皇帝放在眼裡的劉闢卻得寸進尺,要求朝廷將劍南東川、山南東道這兩鎮也交給他。這次,憲宗拒絕了。於是,劉闢悍然舉兵,直接向東川發動了進攻。
面對這樣咄咄逼人的叛亂,宰相杜黃裳建議憲宗改變德宗姑息藩鎮的做法,對劉闢進行堅決鎮壓。第二年年初,神策軍使高崇文受命率禁軍出征,經過半年多的討伐,攻破了成都,俘獲了劉闢,十月二十九日,劉闢被斬於長安。平定西川,是二十五年來朝廷對藩鎮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人心,也堅定了憲宗削藩的決心。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曾親自出鎮,督統諸將平定淮西之亂,以功封晉國公,世稱“裴晉公”。此後歷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數度出鎮拜相。裴度堅持正道,輔佐憲宗實現“元和中興”。為將相二十餘年,薦引李德裕、李宗閔、韓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顏、李愬等名將,還保護劉禹錫等人。史稱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國之安危、時之輕重者二十年”,被時人比作郭子儀。
然而,對於長期割據的河朔三鎮與淮西、淄青等藩鎮,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在經歷了幾次並不成功的嘗試之後,到元和七年(812年),一個真正的良機出現了。
這年八月,魏博節度使田季安病死,繼任者的問題再一次擺在了憲宗的面前。田季安之子年僅十一歲,深得人心的大將田興被將士們擁立為節度留後,憲宗立即任命田興為魏博節度使,表明朝廷推心撫納之意。又派大臣裴度至魏博宣慰,以錢一百五十萬緡賞軍士,並免除六州百姓賦稅一年。這些措施,使田興感恩流涕,將士、百姓也歡欣鼓舞。
魏博歸朝,不僅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史稱“刳兩河之腹心,傾叛亂之巢穴”。在河朔三鎮中,魏博向來是最為倔強難制的,對中央的威脅也最大。田興的歸順,使膠固一片的河朔三鎮發生了分化,也使得朝廷削藩的整個形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和好轉。
河北局勢的好轉,使憲宗得以騰出手來,集中力量對付長期對抗朝廷的淮西鎮。元和九年(814年)九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病死,其子吳元濟自領軍務。朝廷開始調集諸鎮兵馬討伐,河北的成德、山東的淄青兩鎮則暗中與吳元濟相勾結,甚至派刺客到長安刺殺了力主用兵的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也身受重傷。
一時間,朝中群臣紛紛請求罷兵,甚至有人要求免去裴度官職以安撫藩鎮之心。在這樣的形勢下,憲宗毫不動搖,待裴度傷勢略有好轉,就任命他為宰相,擔負起領導討伐淮西的重任。
李愬雪夜入蔡州
經過近四年艱苦的戰爭,到了元和十二年( 817 年)冬,大將李愬(773年—821年)率軍雪夜入蔡州,生擒了吳元濟。這位立下大功的將領,正是三十年前平定朱泚叛亂、為德宗收復長安的名將李晟之子。
“忽驚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承平時。”淮西的平定,使天下為之震動,諸鎮強藩紛紛要求歸附朝廷。次年初,橫海節度使程權上表,請求舉族入朝,成德節度使王承宗請求納質獻地自贖,幽州節度使劉總也下決心歸附了朝廷。淄青節度使李師道起先上表請求納質獻地,後又反悔,於是,憲宗以平定淮西的原班人馬圍攻淄青,到元和十四年(819 年)二月,終於平定了淄青。
至此,憲宗的削藩事業取得了重大勝利。史稱:“自廣德以來垂六十年,藩鎮跋扈河南、北三十餘州,自除官吏,不供貢賦,至是盡遵朝廷約束。”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的局面發生了徹底改變,全國暫歸統一。
然而好景不長,來之不易的中興大業沒過多久就功敗垂成。元和十五年(820 年),宦官陳弘志等殺死了憲宗,太子李恆即位,是為穆宗。
自元和時期開始對藩鎮用兵以來,鉅額的軍費開支使國家經濟不堪重負,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情形是“三戶資一兵”,百姓負擔愈加沉重,天下厭兵情緒加劇。因此,當穆宗即位之後,就開始推行“銷兵”之策,即諸鎮有兵處,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不補,十年之間便銷其十之三四。
然而,銷兵政策在客觀上造成了許多軍士落籍,成為一支變亂的潛在力量,事實上,他們中的許多人最後都加入了河朔叛亂的隊伍。《舊唐書》甚至以為,
“再失河朔,蓋銷兵之失也”。
黃巢戰敗自殺的泰山東南狼虎谷
長慶元年( 821 年)七月,幽州軍亂,將士們驅逐了穆宗任命的節度使張弘靖,揭開了河朔再叛的序幕。就像多米諾骨牌被推倒一樣,形勢突然變得不可收拾。七月底,成德軍又亂,節度使田弘正(也就是憲宗時率先歸附朝廷的魏博節度使田興)與其家屬將佐三百多人遇害。第二年,田弘正之子、魏博節度使田布也被逼自殺。
至此,河朔三鎮再次脫離了朝廷的控制,朝廷與他們之間維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僵持局面。至於其他藩鎮,則大多數時間裡都在唐王朝的控制之下,這也是憲宗努力削藩的成果。
藩鎮割據破壞了唐王朝的政令統一,但同時藩鎮間相互制約,又維繫著唐王朝的統治。唐末出現的超強藩鎮才開始打破均勢,以兵力壓制群藩,最後導致了唐朝滅亡。
中和四年( 884年)六月,黃巢在泰山東南狼虎谷被殺,起義失敗。黃巢敗後,各地藩鎮割據加劇,相互之間攻伐不斷,而宦官和朝官則各結藩鎮為援,藉助外力來打擊政治對手。至此,唐王朝已經徹底失去了控制局勢的能力,幾乎成為藩鎮任意擺佈的傀儡,只能在諸強藩的夾縫中求得生存。
梁太祖朱溫(852年—912年),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乾符二年(875年)參加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他歸附唐軍,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義軍。因他鎮壓義軍有功,唐僖宗賜名全忠。
昭宗時,強藩有宣武(治今河南開封)朱全忠、河東李克用、鳳翔(治今陝西寶雞北)李茂貞等。南衙朝官主要依靠朱全忠,北司宦官先後倚仗李克用、李茂貞。到昭宗末年,朱全忠已成最強藩鎮。
天覆三年(903年),朱全忠引兵入長安,殺盡朝中宦官,並命各地藩鎮誅殺當處監軍宦官,整個宦官集團被一網打盡,中晚唐以來形成的宦官專權局面被徹底破除。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挾持昭宗及百官遷往洛陽,八月,殺昭宗,立其子哀帝李柷。次年殺宰相裴樞等大臣三十餘人於白馬驛,並投屍於黃河,南衙遂與北司同歸於盡。
朱全忠在其後與李克用的爭霸戰爭中,贏得河朔三鎮支援,基本上穩定了北方的形勢,最終於天祐四年(907年)迫哀帝讓位,自立為“梁”,唐朝滅亡,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五代十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