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間的穿越者

    這個前朝可見,漢時七國之亂,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不削藩,藩王強大,威脅中央,遲早生禍,明朝也是面臨同等問題。

  • 2 # 史海探趣

    公元1398年,朱元璋死去,朱允炆即位,因為他的年號是建文,所以習貫上稱他為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他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朱允炆本性慈善,崇尚文治,嚮往儒家的仁政。

    建文帝即位後,沒有沿襲朱元璋的體制,大刀闊斧地改掉了尚武的風氣,大力加強文官在國家政事中的作用,將六部尚書升為正一品。同時,大開科舉考試。建文帝身邊幾個被委以重任的大臣都是飽讀詩書的才子,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正是因為建文帝所依賴的大臣多為這樣的文人,所以人稱新朝廷為“秀才朝廷”。

    由於建文帝是匆忙之間被立為儲君,並沒有多少實際治國經驗。所以建文帝比起他那些雄才大略的叔父們來,他也沒有那種堅定的自信和強大的控御能力。信心不足,有沒有治國經驗,一味的紙上談兵這就為靖難之變留下了禍患。

    本來朱元璋派自已的兒子到各地為王,本意是為了讓他們做皇室的屏障,抵禦外部侵略或是鎮壓內部叛亂。但是這些藩王被賦予了極大的權力,手中握有重兵,這就對建文帝包括他身邊的文人勢力構成了壓力。

    那時候齊泰、黃子澄就用西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事安慰他,說他才是皇朝正統繼承人,根本不必害怕。當建文帝把心中的顧慮和他的三個親信大臣商量後,得出的一致意見就是要迅速削藩。這個決定本來並沒有錯,但錯的是他們選擇的削藩方法。

    建文帝登基的這一年,剛剛處理完朱元璋的喪事,朱允炆就派出一支軍隊去奇襲周王朱楠的封地開封,並把周王逮捕,廢為平民後發往雲南。這種像對付叛逆一樣的嚴厲手段使所有的藩王都大吃一驚,心裡全都非常驚恐。隨後,建文帝又找各種理由處置了岷王、湘王、代王,撤消了他們的封國,有的被軟禁,有的被廢為庶人。

    這種急風暴雨式的處置方式使封地在北京的燕王也感到膽戰心驚,深知自己也離那一天不遠了。同時建文帝也為自己的安危和執政的歷程,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朱棣本來就懷有異心,又聽從了僧人謀士道行和尚的勸告,終於下決心誕而走險。可是他又需要時間進行準備,不可能立即起兵。

    到了這削藩的緊要的關頭,出現令人疑惑的一幕,建文帝對燕王的處置上表現出了意料之外的優柔寡斷。全然沒有以前對待那些藩王的厲風急雨般的果斷,反而是他派人去監察燕王的行動。

    燕王也知道當前的形勢,對他是極為不利的,他就裝作精神失常,裝瘋賣傻、胡言亂語。建文帝得到這樣的回報,心裡更加猶豫。

    就在朱允炆還猶豫不決的時候,燕王卻已經開始在自己王府的高牆深院中訓練士兵,製造武器了。後來,在燕王幾次請求之下,建文帝居然放回了燕王留在南京做人質的幾個兒子。燕王這時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甚至還高興地振臂高呼:“天助我也!

    建文帝的這種婦人之仁被後代的史家們評為最愚蠢的舉動。

    燕王在做好一切戰鬥準備之後,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公開發動叛變,率軍南下,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以“清君側”為名開始了他的篡位行動。

    建文帝到這時才如夢初醒,可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 3 # 未濟

    穩固皇權

    藩王有兵權,有土地,一旦起兵,就會對皇帝造成威脅。當年漢景帝時期就要削藩,導致七國之亂,最終還是打了起來。明朝初年的情況和漢朝初年情況很像,要是不提早防備這些藩王,容易引起戰爭。當時那些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他們是不服朱允炆的,為了穩固皇權,削藩其實是正確的。

    藩王開銷大

    有人說明朝是被朱家人自己吃窮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皇室子孫越來越多,朝廷要養他們,十分不容易。藩王開銷大,正如康熙年間也要削藩,朝廷再這麼養下去,就被掏空了。

    藩王為禍地方

    藩王是皇親,沒人敢管。藩王即使沒想反,就是在封地作威作福,欺壓百姓,也沒人敢管。這是不利於百姓的。可以封王,但是不能給封地。就比如說明末的福王,李自成打來之後發現福王有這麼多錢,若是一個不好的藩王在地方就藩,那麼這個地方將苦不堪言。

  • 4 # 1017549303

    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朱明靖難之役,皆因分封藩王而起。分封制作為鞏固西周統治的工具曾經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秦漢到明清的專制社會,郡縣制更具優越性。唐人柳宗元在其著作《封建論》中就論述了分封制的弊端和郡縣制的優勢。殷鑑不遠,防範地方分裂割據必須常備不懈。

  • 5 # 小哥燴史

    明朝建文帝的師傅兼兩大寵臣——齊泰、黃子澄急於向主子建言削藩,在小哥看來,可以從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一、內在方面

    1、兩人急於證明自己的心態

    朱元璋死後,皇孫朱允炆即位,齊、黃二人作為新帝的老師,被朱允炆委以重任,視為不二心腹。但這是小朱同志的權利,卻不能代表齊、黃二人能讓天下官員都信服,所以,這倆必須得先立威,那就得做出點卓越的功勳。

    削藩,是他們能想到的最大的閃耀點,是一件足可以彪炳千古的偉業,而且有皇權和部隊的背書,他們處於實力和道德的至高點,在這哥倆有限的戰略眼光和一廂情願的幻想中,這是一個事半功倍的上上之選。

    2、文官集團的對手,就剩藩王了

    大明的政治生態,在朱元璋、朱允炆那會兒,處在舞臺中心的就這麼三股勢力:文官、武將、外藩。朱元璋同志已經搶先一步,先搞定了武將集團,開國的那些功勳武將們幾乎被團滅,連根拔起,僅剩的寥寥幾個漏網之魚也是活得比誰都小心,所以文官們的對手就剩下了藩王們了。

    誰不想讓自己所代表的階層永遠處於權利的頂峰,又有誰不想成為皇權下的擎天柱呢,齊泰、黃子澄就算嘴上不說,心裡肯定也打著這樣的算盤,所以,他們就想急於推動削藩的進行,只要成功,讀書人的日子那是一片燦爛光明啊!居功至偉的他們,必將成為天下人的楷模,萬世的豐碑!

    二、外在方面

    這個外在,主要是針對朱允炆和藩王們而言的。

    1、朱允炆也想證明自己

    朱允炆的心裡是怎麼想的,這一點對齊、黃二人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小皇帝本人沒有強烈的削藩慾望,那他們即便磨破嘴皮也是徒勞無功。但在這一點上,他們有著強烈的自信,因為朱允炆比他們還著急!

    關於這一點,其實很容易理解,朱元璋在先太子朱標死後,不再立兒子為儲,而是立了孫子輩的朱允炆,顯然這是需要相當的權威和實力作支撐的。在朱元璋強大的威勢面前,沒人敢表示不服,但明面上如此,不代表人人心底也這麼想。不管是朝臣們還是外藩的這些皇叔們,心裡的嘀咕肯定讓朱允炆倍感難受,為了證明自己絕對當得起這份天下,樹立自己絕對的權威,削藩勢在必行,越快越好!

    2、一開始的過度順利造成了假象

    削藩是怎麼開始的呢,第一刀先砍向了周王,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廢黜周王,將其貶為庶人後,齊王、湘王、代王、岷王這哥兒四個也一鼓作氣順利拿下,期間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這讓齊、黃二人以及建文帝自己對削藩的決策更加深信不疑,心底篤定削藩也就那麼回事,和預想的推進沒什麼兩樣,所以不管思想還是應對上,都產生了一定的懈怠和大意,直到宗室之長、硬骨頭——燕王朱棣的出現,才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其實,削藩是沒錯,但具體怎麼削,卻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強如漢武帝,在削藩時都不得不先採用推恩令,麻痺對手,再循序漸進慢慢搞定,齊、黃二人主導的這種急風驟雨般的削法,不給一點臺階,不留一點餘地,只能說是腐儒式的一廂情願,太幼稚了!

  • 6 # 看不見的角落

    明朝是自晉代以後又一個進行實權藩王分封制的朝代,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是逆歷史潮流而動。這樣的舉措也最終釀成了靖難之役,朱元璋一手建立的南京明朝易主,從大宗過渡到小宗。燕王朱棣在起兵時打出的口號是要“清君側,誅齊黃”,主張把推動削藩的大臣齊泰、黃子澄誅殺。這兩個人在建文帝時期積極的建議皇帝要削除藩鎮。他們為何要如此,只要仔細的看一看朱元璋晚年國家的分封情況就可以明白。

    朱元璋子孫興旺,他的一生共養育了二十六個兒子,除了幼子朱楠出生一月就夭折未封爵。長子朱標立為太子之外,共封了二十四路諸侯王。這些諸侯王不僅佔用了國家的大量資源,還各自在國家的重鎮裂土封國。這使得一個完整統一的明朝其實一直處於分裂的狀態,各種經濟權、人事權受到藩王的影響和制約,無法有力地整合社會資源。

    從上表可知,全國的各大城市和軍事重鎮幾乎都成為了諸侯的藩國,中央的權力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是光桿司令,名存實亡。相信任何一個清醒的人,都能夠看出這種做法的弊端。朱元璋在位時,各皇子在朱元璋的皇威之下不敢造次,朱元璋就自以為是的將這套政策延續實行了下去。

    可當時中央的實際權力幾乎連半壁江山都無法有效控制,所謂的大明朝根本就是建立在朱元璋的個人威望之上的名義帝國。重要的是,這些藩王都擁有兵權,可以隨時和中央分庭抗禮。當朱元璋去世後,齊泰黃子澄等忠於建文帝的大臣看出了江山的危機,自然要進言削藩。但是,他們太過急功近利,將整個藩王集團逼成了一個集體。先有燕王造反,後有寧王相助,最後是谷王開啟南京城門裡應外合。這樣才斷送了整個江山社稷,可以說根源完全在於朱元璋的錯誤政策,貽害無窮。

    文:經典守望者

  • 7 # 朝史暮想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中,始終存在著兩條鬥爭主線。一條,是皇權與文官集團的鬥爭;一條,是中央與地方的博弈。

    齊泰,黃子澄為什麼要向建文帝建議削藩?

    明初的藩王,擁有兵權和部分治權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就把幾個兒子本家親戚分封到各地做藩王。這批人很多都是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的,擁有不俗的能力。朱元璋也給予他們一定的兵權與治權,意在保衛邊疆,抵禦外族,拱衛皇權。

    但是朱元璋逝世後,這些力量很明顯對中央皇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從後來朱棣能夠起兵反叛來看,對於這些藩王的擔憂是必要的,削藩也是合理的。

    朱允炆主政風格的變化與對藩王的不信任

    朱允炆是皇孫,原先太子朱標的早逝,對於朱元璋預先設下的政治構想是一個致命打擊。朱標的死,也多少讓朱元璋有點心灰意冷的感覺。而作為第三代的朱允炆,很顯然沒有經過朱元璋如調教扶持朱標般的經歷。

    從小被儒家文化薰陶的朱允炆,從其親近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做法來看,其執政風格和朱元璋完全是兩個路子。親近文官集團往往就代表著大權旁落,皇權式微。而朱棣是很像朱元璋的,事實證明,後來做了皇帝的朱棣,在諸多政務上的表現,很有朱元璋的殺伐決斷。所以,朱允炆和朱棣有著天然的文化隔閡。

    同時,朱標逝世後,因為朱元璋的支援,朱允炆成為了皇長孫,但並不代表朱棣服氣。而朱棣是朱標之後,為數不多有能力,有人脈,又有手段,甚至勉強還算有資格服眾的第二代典型代表。所以朱允炆對其是非常不信任的。

    國家政策重心的偏移

    朱棣等藩王無疑都是軍事好受。僅看朱棣駐守北京,就很有抵禦北方蒙古的意思在。而當時,經過藍玉的一系列打擊,蒙古的北元餘孽已經沒有實力和心思南下重建元朝了。而國家的重心也由軍事行動轉移到國內經濟建設。

    朱棣等藩王常年對蒙古的軍事行動和龐大的軍費支出,無疑給朱允炆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所以,削藩的另一重考量,是從軍事征伐轉變到國家經濟建設。

    中央集權的必要手段

    這個很好理解,凡是大一統的中央封建王朝,都難以忍受有特權的地方勢力。而明初的藩王無疑是中央集權的重要阻礙。所以,削藩勢在必行。

    文官集團的集火目標

    當皇帝和文官集團走的親近的時候,皇權和朝臣的關係就會達到一種新的平衡。不論話語權誰輕誰重,但是總歸是在蜜月期。這個時候,文官集團必須要找出新的集火目標,防止自身的內鬥和消耗。而明初的藩王,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吐奶了,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