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夫諸丶
-
2 # 葫蘆一笑1
研究華夏曆史,應從開封“封父亭”入手:早在夏商周之前的唐虞三代,平原地區就是炎帝神農氏後裔生活繁衍的區域,刀耕火種,開發農業。相傳炎帝裔孫名鉅,德行高尚,學識淵博,黃帝拜他為師,是黃帝的五重臣之一。後跟隨黃帝經討伐蚩尤的涿鹿之戰有功,而賜土命氏“食邑於封丘”。《封丘縣誌》雲:“封丘地區是神農氏後人姜鉅部落活動的區域,其先民已能製造石器骨器從事農業生產,生活上已使用陶器。”由此可見,黃帝賜土封丘給鉅,鉅為這一帶氏族部落的首領,這也就是後來封父國的前身和雛形。歷經顓頊、帝嚳、堯、舜,封鉅部落日益強盛起來。到了夏代,禹受禪為帝,鉅之嫡裔封父跟隨禹治水有功,禹在塗山集會,分封各氏族首領,封父被封為諸侯,封丘一帶便正式成為封父侯國。先祖封父廉潔奉公,愛民如子,勵精圖治,使封父國繁榮昌盛,政通人和,後人修建“封父亭”以示紀念。“封父亭”為封丘舊志中的八景之一,曰“封父舊亭”,今亭址猶存,在封丘縣城西街原關帝廟內西偏院中,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封丘縣誌》記載:“封父亭,在縣城西北,夏后氏之世,封父為諸侯,建亭於此。以為公餘適情之所”。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呤詠《封父亭》的不計其數(後附十首),亭久或淹或毀,修葺的大有人在。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縣屠粹忠《重建夏侯封父亭記》(附後),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知縣王賜魁《重修封父亭記》(附後),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知縣侯於贊又為《封父亭》立碑樹傳(附後)。據封丘《封氏族譜》記載,“清道光年間,封老雲、封廣和重修”等等。
王賜魁,遼東杏山人,官生,康熙十三年(1674年)任封丘知縣,其在《重修封父亭記》中已載明:“封人祝而祀之,歷三千七百餘年矣!祀典煌煌,建今蓋謳思不置雲”。其重修至今又330年,細細推算《封父亭》至今已四千餘年了。封父國曆夏商兩代至周初國滅(約在公元前1045年),前後歷經1600餘年(含鉅被封地的600餘年),距今足有四千六七百年之遙,實與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交相輝映。
《世本》雲:“神農耕而作陶”。鉅有大功,故胙土命氏而有封父國。早在紀元之前的26- 21世紀的唐虞三代,封父侯國即著稱於世。封父亭所在地即是封父國的國都。封父國鎮國之寶有二,其一是“封父繁弱”①,為諸侯之分器,見《春秋左氏傳》,其二是“封父之龜”②為天子鎮國之寶,載於《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可見封父國曆史久遠,史事彪炳典籍成為不刊之論。立國前封鉅是黃帝的五重臣之一,戰功赫赫。經唐虞三代歷夏商兩朝,在武王姬發四年(前1046年)朝歌大戰商滅紂死時,封父國仍存世。封父國滅,大約在前1045年,也就是武王曾伐九十九國之時。這時封父國的繁弱大弓被周王朝作為貴重禮物掠奪去而傳至魯國“分魯公封父之繁弱”(見《左傳》),而天子鎮國之寶“封父之龜”則被周成王姬誦贈給其叔父周公旦了,以此稀世珍Bora報答他的叔父輔左大恩。封人的始祖是炎帝的後裔封鉅。封鉅也是黃帝的老師和大臣。上古帝臣為帝師,在黃帝時期尤其如此。封鉅在天為“奎星”。《史記·天宮》曰:“奎曰:封豕”。《方言》曰:“豬……關東西謂之豕,南楚謂之豨。”因稱其部為“封豕”或“封豨”。豨韋氏是黃帝以前上古時期就存在過的帝王姓氏。對豨豬的崇拜圖騰應該源於上古豨韋氏時期。封鉅在黃帝時接掌樂正,主管桑林之祭。黃帝朝時期封氏是政府中有影響的大家族。根據《路史》,黃帝命大封於西方為司馬,玩巽禽,種邃谷,收谷薦祖,組甲厲兵,戒什伍以從事。
封氏家族的封胡在黃帝時期擔任過丞相。封胡也稱封狐。黃帝申命封胡以為丞,鬼容蓲為相,力牧為將,而周昌輔之。可見封胡在黃帝時期排在百官之前。根據《管子·五行篇》,在黃帝朝,曾經有過六相之說,其中有蚩尤、大常、奢龍、祝融、大封、后土。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西方大封也是腓尼基人的祖先。
封華人的始祖封鉅是炎帝器的兒子,也是逢伯陵和祝庸的兄弟。封華人與逢華人和祝華人早期是兄弟親族關係。從地裡位置上看封國與逢國是近鄰,都位於甘肅青海一帶。祝庸國最初在今湘西張家界大庸。封華人與逢華人和祝華人的祖地都在今湖南,因為炎帝器的祖地在今湖南茶陵。《路史》記載:“炎帝器,器生鉅及伯陵、祝庸。鉅為黃帝師,胙土命氏,而為封鉅。夏有封氏、封文侯,至周失國,有封氏、鉅氏、巨氏、封父氏、富父氏。”封鉅與其兄弟逢伯陵和祝庸各自都有候國或伯國世代相傳。伯陵為黃帝臣,始封逢,改封齊,生子三人:曰殳、曰鼓、曰延。祝庸為黃帝司徒,生術囂。術囂生子二人:曰條、曰勾龍。條喜遠遊,死為祖道之神。條和勾龍後來都成為埃及的神。
先夏唐虞時期,封氏家族依舊有影響。封氏家族也是夏朝的親族和貴族。根據《漢書古今人物表》,伯封與羲和同被排在第八列。堯帝時期的封豨家族以大豬為圖騰。堯帝時期封豨為害,堯帝使羿擒封豨於桑林。封豨被羿獵射。《淮南子本經篇》雲:“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於是天下廣狹險易,皆有道里。”這裡的大豬封豨是封人的圖騰。
到夏后氏之世,封父被列為諸侯。其地汴州封丘有封父亭,即封父所都。《世本》記載:“封氏,炎帝之後。封鉅為黃帝師,胙土命氏。夏封父,候國君也,今封丘。”封國在夏朝為候國。夏朝封國的著名國君有封父。
封人向西方的大規模遷徙始於堯帝和后羿對封族人的征伐。堯帝使羿擒封豨於桑林,封人開始大規模向西方遷徙。在夏太康時期,由於伯封支援夏朝,后羿又征伐伯封。太康失國之際,封人又有一部分隨太康向西方遷徙。根據《左傳》,伯封和夏少康的母親都是有仍氏之女。有仍氏部落方國出美女。有仍氏也是支援夏朝的王族和親族。有仍氏之女,後夔娶之,實生伯封。後緡逃歸有仍,而生少康。有封氏與有仍氏如同後來昆氏、顧氏、御龍氏、豨韋氏等在維護夏朝政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太康失國、后羿代夏、寒浞代夏以及商湯伐夏的動亂時期,這些夏朝的族群也因為戰爭所迫,大規模向西方遷徙。
夏太康西狩數月不歸,實際上是去了埃及。自上古伏羲朝開始,特別是自顓頊朝以來,埃及是由華夏人創立的。禹王率領西戎到達埃及,後來也成為埃及諸神之一。太康失國後夏朝王族又率領部分夏朝軍民從大夏地區即巴克特里亞經地中海地區到達埃及。在後羿代夏和寒浞代夏時期,夏朝軍民大量逃往埃及。埃及歷史上的希克索斯人即是夏朝人。夏朝軍民到達埃及後在埃及十三王朝後期至十八王朝時期成為埃及的統治集團。在埃及十七王朝期間,埃及南北分立,夏人主要聚集在東北部三角洲地區,一部分夏人繼續往利比亞遷徙。少康復國後有一些夏人回到中國,大量的夏人卻留在了西方。埃及十八王朝第一位法老Amosis即夏康的母親就是有仍氏之女。關於夏朝人遷徙埃及成為所謂希克索斯人的歷史,請見大同思想網杜鋼建的文章“古希臘文化創始者希克索斯人是夏朝塞種”。
在一百多年中,夏朝軍民乘坐馬拉戰車和各種舟船不斷向地中海地區和埃及遷徙。期間許多夏人到達希臘地區,成為希臘地區早期的居民。在跟隨夏王的氏族中,有封氏家族、方氏家族和杜氏家族等。根據《史記》記載,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夏王王家氏族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襃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由於杜氏家族屬於夏朝的王族,為少康之後,在埃及法老中有四位法老都是出於杜康家族。杜康家族是華夏曆史上的造酒家族。腓尼基人即封人在隨夏王氏族到達地中海地區後,也將造酒技術傳播到歐洲。據西方文獻記載,歐洲葡萄酒的製作最早來自腓尼基人。圖一現代黎巴嫩人,圖二考古復原商代貴族,圖三商代祭司青銅造像。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來明確概念。姓、氏、名。我用自己的話直白的講,姓,這個以“女”為偏旁的字,代表的是我們的母系歸屬,先秦時的姓,很多也是“女”部的,如姜、姬、姒、嬴、姚、媯;氏,代表我們的父系歸屬,更近於我們現代人的姓。名,簡單說是我們各自個體的身份標識。先秦時代姓與氏概念的淡薄,大概是在戰國初期發生的,二者的最終混淆,是漢初的事情。出於這個原因,太史公在《史記》的寫作過程中,常常在姓氏問題上為後人製造大麻煩。
其次,中國歷史文明萌櫱後最先進入的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因而,姓是一個比較先起的比較大的概念,所謂的“同姓不婚”也是從這個層面來談的。進入父系氏族公社的歷史發展階段後,為了區別父系的身份傳承歸屬,“氏”的概念應運而生。再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氏所扮演的角色,有些類似於後代歷史中中國大家族堂號的作用,一個家族中有所成就者、繁衍壯大者、獨立分支者,往往另立新氏、獨立成氏。用《通鑑外紀》的說法,也就是“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所以說,一個人出生後,其姓便固定下來了,而其氏,是可能根據其自身成就或長輩成就在成長過程中發生變化的。由此,姓別婚姻,氏分貴賤。此外,在周代,姓、氏是貴族專有,平民是沒有這個權利的,而具體到貴族中,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所以說,有些人叫齊桓公為“姜小白”是十分沒有道理的,而且,也是很不尊重不禮貌的。
虛頭巴腦的說了不少,我覺得這樣的問題,還是透過若干例項來輔助的談談會更有裨益。先說先秦幾大姓,黃帝的姬姓,也是周朝的國姓,同時魯國、晉國、鄭國、衛國、虞國、虢國、吳國、燕國等的國姓也都是姓姬的,大舜的姚姓,大禹的姒姓,也是夏朝國姓,越國是這個姓,商的國姓是子姓,宋國也是這個姓,炎帝的姜姓不能忘了,這也是齊國的國姓啊,秦國和趙國都是嬴姓,楚國是羋姓。這是巴拉巴拉的一堆姓,其時還是比較簡單的,複雜的是氏。
1.國家。我上面巴拉巴拉那麼多諸侯國,國名就是他們各自的氏,所以如果我們打算不禮貌的按照今天點名的習慣直呼他們的話,那麼,出現的應該是下面的一些聲音:周發(不是姬發)、魯旦(不是姬旦)、夏禹(不是姒禹)、商湯(不是子湯)、呂尚(不是姜尚,後來建國了,就改齊尚了),齊小白(不是姜小白),最關鍵的,是秦政(而不是嬴政)。
2.國君的兒子們,繼承國家之前,是不能以國為氏的,小屁孩兒還立不了堂號那個意思,所以,統一氏“公子”,所以,早期的齊小白是被稱作“公子小白”的。
3.大夫們,以封邑為氏。誅智伯三家分晉的智瑤,原為荀氏,其祖被有叫荀首的,被封在叫智的封邑,於是智氏就出現了。羊舌赤和柳下惠也是這樣的情況。
4.居住地。像我們特別熟悉的南郭先生、東郭先生、南宮适、百里奚和百里視父子(孟明是字),都是屬於這種情況。
7.立身之技。這類的典型例子我想到甄嬛和甄士隱最初源頭的“甄”氏了,還有巫啟賢祖先最初的“巫”氏,都屬於此類。
最後要特別說明兩點,一是戰國以後,姓氏逐漸合一,氏就叫做姓了,很多支脈原有的姓,就被忽略了;二是春秋後,平民也開始出現有氏的現象,氏不再是貴族專屬。
下面說說女子的稱謂問題。這也是一個大問題。
女子稱姓,而且姓要後置,一般不稱名,稱呼的格式大概是以下幾類。
1. 國籍加姓。齊姜、褒姒。這個國籍也可能是其配偶的,如息媯屬於這種情況。
2.配偶的氏加姓。如趙衰的妻子,稱趙姬。
3.諡號加姓。這個諡號可以是本人的諡號,如文姜、貞姜,更多的是配偶的諡號,如宣姜、武姜。這是因為妻從夫諡的緣故,但是如果妻子死在丈夫之前了,那就沒辦法了,於是就只要先有自己的諡號了。4.排行加姓。這個是最多最普遍最常規的。孟姜、仲子、叔媯、季羋,都是這類。由此我們能夠看出,先秦女子,姓後置,是定規,唯一的例外,是姓後加“氏”字稱女子,如稱武姜為姜氏、驪姬為姬氏,也是可以的。
另外,女子一般不稱名,但是實際上並不是無名,楚昭王的妹妹叫季羋,就是有名的,她的名叫做畀我。
以上說的便是古人的姓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