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心慧語

    不同認知層次人之間的關係,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錢,而是溝通成本。

    有些話,只該說給懂的人聽,才有意義。認知層次不同的人,連交流都有困難。

    溝通當中會遇到很多概念,除了要求解釋清晰的前提以外,聽者的基礎認知也很關鍵,唯有雙方認知層次比較接近才能達到好的溝通效果。

    人處在不同需求層級認知事物的能力也會不同,看問題的高度、深度也會不同,擁有的胸懷、境界和格局也會不同。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事情很簡單,表達很清晰,可這種簡單清晰,都是在自我認知的水平上所做的理解。這種理解和對方期望的,可能就存在著差距。

    在不同需求層級的人看同一事物,甚者會得出截然相反,南轅北轍的結論。

    永遠不要和層次低的人爭辯,他會把你的智商拉低到和他一個水平線,然後用他豐富的經驗打敗你,你和什麼樣層次的人爭辯,就註定了你將會淪為什麼樣子的人。

    在那些根本不在同一頻道的人面前,凡事都想爭個明白,其實不過是在自尋煩惱罷了。

    有人說,真理愈辯愈明。但爭辯有個重要前提:參與的人要處於同一個維度。

    下愚莫揣上智,泥陷於認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層認知的風景,根本聽不懂認知更豁達的人在說些什麼。

    不是所有人都處於同一層次,當你在生活中遭受到不被理解時,先不要急著去爭個輸贏。你要清楚,並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釋。

    世界之大,人都有三六九等之分,我們無法改變身邊人的品性和素質,但慶幸的是,我們有選擇遠離他們的權利,不與他們作過多無謂的爭辯和糾纏,這就是對於自己最大的保護。

    這並不意味著軟弱或退讓,而是當你耗盡了精力,卻難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你終會明白,最好的發聲方式,莫過於少說話,做好自己。

    判斷一個人的認知層次的高低,透過問與答就能發現,看他問問題的能不能越問越深入,迴應時有沒有一整套清晰的解答邏輯。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見面時,有時會感覺沒有話可說,其實並不在於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所經歷人事的變遷,其根本的原因是個人認知差異的不斷擴大。

  • 2 # 東方上院

    年齡不同經歷的年代不同,過去的經歷不代表現在和未來,但有些經驗和教訓是值得借鑑的,但不必強迫現代人接受過去,透過經歷自己去感悟,人的一代一代都是這樣走過來的,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分享歷史經歷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的彎路,經歷使人變得越來越聰明,透過史記,史書配合媒體宣傳,大可不必在人群中去爭辯,毫無意義。只有每個人親身經歷了才會懂得什麼是經驗,什麼是教訓。

    從另一方面講,把過去的經歷看的很重也會影響人的創新思維,思維模式受到過去經歷的限制,不利於創新和快速發展。

    對待當代年輕人,不要把過去的經歷觀點強加給他們,讓他們大膽的去創新,創意,任何一個年代都有創新的觀點和事物誕生。

  • 3 # 漫舒

    “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人的認知原本就因為知識、閱歷和理解的侷限而不同,所以不能妄圖讓所有人跟你的想法一樣。

    前段時間網路上流行一個詞語“三季人”,隱喻見識淺的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人跟夏蟲一樣,沒有經歷過冬天,你跟他說冬天,他肯定不相信有冬天存在。

    我上高中的時候總愛辯理,覺得別人不對的時候,非得說服人家接受我自己的想法。反正口才好,勝多敗少。

    後來班主任看不過去了,把我叫過去說,你這種辯論的意識沒問題,可是班級這麼多人,你挨個辯過來,還有空學習嗎。一個人的說法有問題,很多人都能看出來,人家都忙著學習,就你把時間浪費在辯論上。

    我一想也是,認知有差距,辯論一會兒也不起啥作用。我們又不是和平大使,沒義務統一身邊人的思想。

    所以不能隨便跟人講道理,道理講出來,敢說自己說的就是真理,就是權威嗎?如果不確定,就趕緊忙自己的去吧。

    畢竟,正事要緊。

  • 4 # 敬逸軒

    別隨便給別人講人生道理。

    不是因為道理太過於深奧,也不是你說得不夠好,而在於忠言太過於逆耳。

    現實生活中,太多的人追求的是虛偽的恭維,寧願活在自己虛幻編制的夢中,孤芳自賞,也不願聽別人真實誠懇的建議。

    也許你的出發點是對的,是為他好,但是他卻不理解,總以為你是雞蛋裡挑骨頭,沒事找事。

    有些人,即使當著你時裝作接受,轉身後卻是不屑一顧,選擇左耳進,右耳出。

    其實,這不怪你也不怪他,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們所經歷的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同,也許在你看來對他有用的道理,在他看來卻是雞肋而已。

    別妄想說服那些與你認知差距大的人。

    一如對牛彈琴。

    其實,彈琴的人沒錯,而牛也沒錯。

    在彈琴人眼中,這是一曲美妙絕倫的Teana之音,而在牛看來這人卻如同一個傻子。

    只不過是因為我們介入的角度不一樣,所追尋的東西不一樣而已。

    即是如此,我們不如不說,不如不做,一切隨遇而安,正如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以是曲中人,總有一天他會明白,會醒悟。

    所以,我認為別隨便給別人講道理,這話是正確的。

    但卻不贊同後一句話,別妄想說服那些與你認知差距大的人。

    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限的,而人卻是逐漸成長的,當我們站在自己曾經無法觸及的山峰時,將會看到不遠處,還有更為巍峨的山峰。

    很多時候,我們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我們在嘲笑著身後人時,卻未曾想到走在我們前方的人也在嘲笑著我們。

  • 5 # 加拿大二三事兒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龍應臺

    大家都說移民第一代很苦,苦在語言的困窘,苦在一切從頭來的壓力,苦在選擇與放棄的掙扎,苦在內心的失衡。但是,路怎麼走,自己怎麼評價,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經常有人問,移民,你後悔嗎?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作為一個平常人,選擇就意味著放棄與得到,必須放棄,才能得到;必須忘卻,才能集中精力去從頭再來。移民路,沒有回頭路,移民路,甚至是一條磨礪心靈之路。你必須直面你內心的軟弱與退縮,直面選擇與放棄的掙扎,走出自己的路。

    NANCY是我上幼兒教育諮詢師班上的中國同學。這個班上第一年有15個學生,只有我們兩個華人,交流的就多一些。

    NANCY在美國讀的碩士,在美國生了兩個孩子,老公在美國讀的博士。後來,她移民,老公在國內一個大學工作,帶著兩個孩子回國,她在這裡讀書,用她美國的教育資歷認證了幼兒教師的資格證書。拿到證書後在一個印度人辦的私立幼兒園當代課老師,還在一個很有名的位於市中心的中國超市工作。來回奔波,很辛苦。她2015年入籍後,我問她,為什麼不回國和家人團聚,因為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她說,為了孩子,她回頭打算把兩個孩子接來,帶孩子;老公國內工作,兩地分居。這可能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吧。

    當NANCY告訴我她是在美國讀的碩士,我很驚詫。因為我的英文水平一般般,她的更是一般般的一般般,很多常見的單詞發音都很困難。後來她告訴我,是她老公幫助她讀完的這個碩士,也就明白了。每次作業她都打電話問我,甚至在晚上10:30以後,一次兩次,我真的有些不耐煩了。全職工作再加上週六中文班的課,讀書對我而言已經是很辛苦了,我不想這樣被打擾得沒有界限。第三次我告訴她,我和老公是早睡早起型別的人,10點之前我們就休息了。她就稍微注意了一些,但是有的時候第二天我才看到她晚上10點之後發的簡訊。

    可能因為寂寞,每次打電話,她就會絮絮叨叨地說很多,如果怎麼樣,就會怎麼樣;要不是因為去年回國,就會找到一個全職的幼兒教育的工作。好像要給我證明什麼。後來老公就有意見了,天天聽這些負能量,你是她的垃圾桶嗎?幫人要有界限,不要又是你的上帝心理在作怪,你不是上帝,做你能做的,不要被別人牽著走,後來再打電話,如果她扯得遠,我就會告訴她,我正在忙著,她就把電話掛了。其實,她不用給我證明什麼,自己的生活自己過,不用給別人證明什麼。

    第一次小組作業,六人小組,NANCY和我分在一組。我週日就在學校訂了個學習的房間,大家來一起完成作業的初稿。NANCY遲到了,然後時間剛過了一半,她就匆忙走了,說是去超市上班,剩下的五個人都沒有說什麼。後來就是三人小組或者兩人小組,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在一組,或者我避開了和她在一組。合作,需要實力和態度,如果沒有實力,態度可以彌補;如果既沒有實力,又沒有態度,誰願意和你合作呢?

    我兼職讀這個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英語的聽說能力。因為說的能力差,我上課就努力去聽。小組學習,我就注意認真傾聽,努力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我們組的幻燈片的初稿和終稿都是我來完成的,這是我的優勢。上課時,我爭取準時或者提前到班裡,休息一會兒,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手機都要設成震動,而且上課期間不動手機,這是老師特別強調的。而NANCY不太忌諱,上課忙著翻手機,甚至是半途中走出教室接電話。她在教室裡也是和我交流最多的,用中文。我有點尷尬,因為這對別人是一種無形的冒犯,至少著不是一種專業的行為。可能是因為兩個非全職的工作,NANCY非常疲憊,經常遲到,作業也經常晚交,而且每次都有藉口。有的老師好說話,允許之後一週交。但是上次的黑人老師,就因為這個,對她非常不滿意,最終讓她明年重修這一科。

    我的第一個實習在一個非營利性機構,我很幸運地碰到了一個很好的老師。她一直鼓勵我,給了我很多信心和鼓勵。實習結束的時候,她給了我A +的成績,我知道我到不了那個水平,但我也知道她是在勉勵我,肯定我在實習期間的學習態度。但就是這個很有耐心的老師,也被NANCY惹火了。一天早晨,我提前在機構的大廳等著我的老師(因為這裡比較注意隱私,實習的學生是不能單獨待在老師的辦公室的)。NANCY來了,我很驚訝:“你怎麼來了?”她告訴我,她想過見諮詢師瞭解一些這個機構的資訊,好完成我們的作業。我一聽更驚訝了,這個作業星期四就要交提綱了,現在已經是週三了,現在才開始,是不是太晚了?而且據我所知,另外一個同學已經選定了這個機構來做作業,老師已經預審通過了,老師明確告訴我們不能選同一個機構。我告訴了她,她說沒關係,她就是順便過來看看,她選了一個機構,但是沒有聯絡到人,沒有得到資訊。所以她想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可能在這裡找到資訊。我又問,你有預約嗎?她說沒有,我徹底服了她,真是個淡定姐。就在此時,我的實習老師來了,也就是NANCY想見的諮詢師。我硬著頭皮介紹:這是我的同學NANCY,她想來了解我們機構的資訊。老師看了我一眼,然後對NANCY說,NANCY,下次你要提前預約,我有我的時間安排。你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NANCY支支吾吾地說了自己的來意。我的實習老師說,我們沒有宣傳單,你到網上找資訊吧,我們的資訊都在網上。Amanda,我們要去準備下午的工作坊了。回到辦公室,老師板著臉說,哪有這樣的,就是圖個方便不費辛苦地去走捷徑,這樣是不可取的。我忙說,對不起,我的實習老師說,你不用說對不起,是她的事情,和你無關。但是我怎麼就憑空感到那麼羞愧呢?為我的同胞?我的同學?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勸她,為什麼要做超市的工作,這個工作和你將來的工作沒有什麼本質的聯絡,為什麼不去找一個全職的工作或者找兩份兼職的幼兒教育的工作,積累更多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那個超市的工作在市區,每次都要在路上折騰很久。每次,她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因為語言不好,害怕面試;因為自己在等待一個工作機會,希望有內部招聘之類的,勸了幾次,我就無語了。如果一個人想做什麼事情,她有一百個理由;如果一個人不想做什麼,她也會有一百個理由。四十多歲的人了,還需要別人的“諄諄教誨”嗎?

    2016年,我以榮譽畢業生的稱號畢業,取得了幼兒教育諮詢師的證書。NANCY則需要再等一年重修那門被黑人老師廢掉的那門課。後來,我搬家,我們漸漸就失去了聯絡。時不時的,還會想起她,希望她最終能真正領悟,在這個第二故鄉找到自己的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如何講燈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