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顏若雅
-
2 # 阿桑教育
毋庸置疑,親子關係肯定影響孩子的發展!
一、我認為母子關係決定孩子未來生活的溫度。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擁有溫馨和諧氛圍的家庭中,母親的功勞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我們在外地往家裡打電話,如果是父親接的,我們往往敷衍幾句後就覺得無話可說,急忙要與母親通話。
每次,回家看看,如果母親不在,就覺得家裡空落落的,好像只有媽媽的絮絮叨叨、廚房裡的煎炒烹炸才是回到家裡的標配!
因此,我真的覺得有一位溫柔體貼寬容而非強勢的母親,是每一個孩子的嚮往與幸運!
讓我們像冰心母親那樣,當孩子問自己為什麼愛他(她)時,告訴自己的孩子,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孩子!
二、良好的父子關係決定孩子成長的高度!
我們無需質疑,大多數父親要比母親處理事情理智冷靜得多!
因此,我們長大後,一般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了重大問題,都會與父親溝通討教。
但我們也悲觀地看到,我們國家普遍的父子關係大多存在問題。
因為我們古來有“嚴父慈母”的家庭標配一說。我們年輕的父親整日為家庭生計奔波,很少有與家人溝通的時間與經歷,甚至錯過孩子的最佳成長期。父親與孩子的關係大多不親密。
這也導致很多到了老年的父親,他們的內心也是很痛苦的。因為當年身強力壯的他們為了家人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成年的孩子們卻對他們“敬而遠之”!
這也提醒我們當代的父親們,為了自己不擁有孤寂的晚年,要在早期培養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你的一次和孩子的郊遊、垂釣、爬山、放風箏遠勝於交給妻子的一沓沓鈔票,因為那是你與孩子共同的回憶!
三、良好的夫妻關係是給孩子童年生活最好的禮物!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父母的夫妻關係不融洽的家庭,孩子成年後恐婚、不婚、婚後不幸福的機率會很高!
為了我們自己的生活品質,為了孩子的快樂健康以及他們的未來生活,讓我們做父母的盡己所能,多學、多問、多思,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
-
3 # 喬夕書影
親子關係當然重要啦!大道理我就不多說了,太深奧,直接舉例跟朋友們說明一下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一、親子關係很好的家庭親子關係好的家庭,一般都是爸媽相愛,父母和孩子像朋友。我有個學生他們家就是。小姑娘開學後上高二,揚州一所重點高中。我們來看看她的親子關係。
由於隱私,我就假設她姓李,一般她喊她爸都是老李,她自己是小李,她媽媽有時候跟我聊天也這麼叫,老李、小李,給人感覺特輕鬆的一個三口之家。另外,小姑娘都愛漂亮,有女兒的家庭都知道。我這個學生很喜歡美甲,她上初中的時候,她媽媽就帶她做了,不過是在寒暑假,開學就給洗了,堅決不能帶到學校去。
千萬不要以為小姑娘爸媽很寵她,她就不好好學習了。正相反,因為從小家庭氛圍比較輕鬆,小姑娘成績一直都很好,青春期的叛逆根本不存在,跟老爸像兄弟,跟老媽像姐妹。該上的補習班一個不少上,該寫的練習一份都不少。
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青春期叛逆,為什麼他們家沒有呢?上面我也提到,小姑娘愛漂亮,父母就很支援她,帶她做美甲;小姑娘喜歡看漫畫,爸爸就幫她買。我想這是很多家庭做不到的,光是美甲這一項,很多家長都接受不了。小姑娘沒有這煩惱呀,她喜歡的,父母覺得健康的都支援她,她也不需要去叛逆。每天樂呵呵的。
大家可以看得出來,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有著多麼正面的影響。而且這樣的孩子,有什麼都會跟父母說,不會憋在心裡。
二、親子關係不好的家庭還是我的學生,目前上初中。這家呢,表面親子關係還可以,其實並不好。因為我從學生這裡接受到的資訊和從媽媽那裡接受到的資訊完全不一樣。甚至是相反方向的。
這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爸爸平時比較嚴肅,基本不跟孩子溝通。媽媽很熱心,一直很注重跟孩子的溝通,她自己覺得自己做得比很多家庭都好了。但是,大家要注意,親子關係不是母女關係,一定得是爸媽和孩子。這個家庭就是爸爸比較嚴肅,不像上面那個家庭,可以直接稱呼老李。
這位媽媽一直覺得自己的女兒很乖巧,其實她女兒上初一就跟一個成績特別差的男生談戀愛了。成績掉得比較兇。但是媽媽跟我聊天,都說我女兒乖呢。她女兒擁有了一個自己的手機,父母都不知道,是爺爺奶奶給的錢。一直騙父母是同學的。後來在學校被老師收了,老師打電話請家長,這位媽媽才曉得她女兒跟她想象的不一樣。然後她爸甩了她幾巴掌。
我們來看看孩子平時怎麼評價自己的父母的,她一直覺得父母特別煩,經常強迫她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比如出去吃酒(就是人家辦大事,辦酒席),她想在家看看書,父母非要帶著她,說她一個人在家不安全,她覺得父母就是怕她看電視,所以要時刻監視她。經常要她去她討厭的老師家補課,她特別討厭那個老師,父母還非要她去。
這樣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很壓抑,所以她初一就開始談戀愛,她可能覺得那個男孩子能理解她吧。而且她爸爸很嚴肅,跟上面一個爸爸完全不一樣。看似很和諧的三口之家,其實都是媽媽負責跟孩子溝通。出了事,爸爸就打孩子。
總結親子關係的好壞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也許有人覺得我說得很嚴重,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豆瓣上面有很多朋友都訴說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有些人春節都不想回家,都想逃離父母,也是因為青少年時期和父母的關係不好。也有人不想結婚,也是因為親子關係很惡劣,他們覺得有可能將來的自己會跟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孩子,一代又一代悲劇重演。
所以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親子關係,物質很重要,但是精神更重要。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才是生活的最終目的。
-
4 # 蘇教版老高三
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孩子孝順、懂事、積極向上,家庭和睦,其樂融融。親子關係不好的家庭,孩子常常會叛逆,性格暴躁,甚至偏激,家庭關係緊張。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注重親子關係的培養,才能有利於孩子健康地成長。
一、親子關係不好的家庭,往往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親子關係不好的家庭中,家庭成員關係緊張,家庭氛圍不和諧,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①這樣的家長多是專制型家長,他們給孩子安排一切,不會徵求孩子的意見,會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發展,否則就會大發雷霆。
比如,我教過的一位學生家長希望孩子能報考本一院校,向孩子整天灌輸讀本一院校的好處。但是,他的孩子能考上本三就不錯了。孩子壓力很大,晚自習放學都不想回家見到父母,心裡感到很壓抑,一直想逃離。終於有一個天爆發,一個人離家出走。家人找了三天才在杭州把孩子找了回來。
②家長對孩子過於關愛,也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有的家長把身心全放在孩子身上,沒有自己的生活,孩子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等他天天盯得很緊。孩子感到壓抑,透不過氣來,一心想擺脫這樣的環境。這樣的父母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實際上是過於關注孩子,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了,親子關係緊張,孩子就會受不了。
當然,對孩子放任不管也不對,
有的父母關係不好,整天吵架,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身心也會受到影響。孩子每天看到的是這樣一幕幕生活劇,他就會恨這樣的父母,同時也懼怕婚姻和家庭,長大成人後他對婚姻恐懼,不願意走進婚姻。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看到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暴力環境下,他也會學會暴力,充滿愛的環境下,他也會學會愛他人。相反亦如此。
二、親子關係和諧的家庭,孩子身心健康,在各方面會有長足的進步。在和睦家庭裡成長的孩子,與不和睦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各方面都會有不同。
家庭關係和睦,父母關係和諧,懂得與孩子溝通,孩子心情愉悅,也願意向父母吐露心扉。這樣的孩子活的單純快樂,親子關係也很融洽。
例如:
在我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我不知道什麼是逆反。她就沒有逆反的時候。有同事說那是你女兒乖巧、聽話、懂事。
其實,我知道原因。那就是下面這幾個詞語:平等、陪伴、溝通、理解。
①對孩子要平等相待,不能總是把他當小孩子任意的行使家長的權力。
②孩子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在陪伴的過程中,你既可以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也能享受他成長給你帶來的快樂。在他的每個年齡階段,都有“我在”,孩子就不孤獨,不自閉,性格開朗活波。
【結束語】
親子關係影響孩子的成長。為了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每個父母都應該去學習如何做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去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
做父母的不能只為了自己的快樂而置孩子於不顧。你現在不為孩子付出,將來要付出的就更多。你現在搞好與孩子的關係,陪他一起成長,他也會回報你一個幸福的未來。
-
5 # 林紅醫生兒童心理
對青少年這一特定發育階段的瞭解很重要。無論是和兒童比,還是和成人比,青少年的大腦機能以及大腦對外界的反應模式都有所不同,這與他們經常表現出來的衝動、不理性和執迷不悟大有關係。最近對青少年大腦認識的研究顯示,青少年追求回報的大腦部分的發育早於負責規劃和情感控制的部分。青少年並不是什麼外星物種,他們只是沒有被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有益的嘗試。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我們不該嘲笑,不該動不動就拒絕、否定、批評他們,而是應該進行充分的換位思考。孩子會碰到很多問題,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是有些混亂,注意力不夠集中,忽略了周遭一些事情的重要細節。很多人認為,青少年應該可以,或至少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惱人行為,以為他們是故意心不在焉,把大人的話當耳旁風,其實這些認識是錯誤的。作為父母,下決心直面問題,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改善親子關係,才是明智之舉。
良好的親子關係,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安心,保持情緒的穩定與開心,而這恰恰是孩子積極主動學習的保證。
神經生物學研究發現,人的大腦一直到老都在改變,每次學習新東西時,都會在大腦建立新的結構、新的連線、路徑和神經網路。這種現象被稱為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只有在多巴胺系統被啟用後才會發生。當突然有新奇的東西出現,當我們心情好,當我們驚奇地體驗一些積極美好的東西時,包括巧克力、美妙音樂、動人的話、好看的相貌等,此時多巴胺系統會被啟用,神經可塑性最強大,大腦學習的意願就會增加。積極快樂的情緒會增強注意力和創造力。如果我們越早、越頻繁的跟隨這些積極美好的部分,哪怕開始的時候它只是一點點痕跡,它們也會慢慢變成普通車道,以至高速公路。這些醫學發現證明了家庭治療師反覆強調的觀點:這就是資源取向以及積極重構對於成功的治療多麼重要。那麼在生活中,多去尋找和發現新奇美好的事物,體會和表達新穎、驚喜、耀眼等正性感受,營造幽默、樂趣、歡笑等美妙的時刻,可以促進學習和改變的發生。
回覆列表
♠在美國精神分析家埃裡克森認為,兒童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它經歷了一系列順序不變的階段。
♠每一個階段都有其對應的發展危機。如果個體能夠成功而又合理的解決每個階段的危機和衝突,就會形成積極的人格特徵,有利於健全人格的發展。
♠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
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
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
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亂(12-18歲)
♠因此瞭解每個階段的階段特徵,青少年時期主要是勤奮感對自卑感之間的衝突。
因此作為家長,如果孩子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及由此帶來的長輩的認可和讚許,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
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則會產生自卑感。
♠瞭解這一人格發展階段。對於我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會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