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戰線】
施裡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裡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在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裡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藉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惜,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併對其宣戰。俄國則宣佈全國總動員,以支援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藉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援,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佈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鬥。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君士坦丁堡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鬥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林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標誌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沈,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係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家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範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鬥爭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檔案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鬥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勳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勳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援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德國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訊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佈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佈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1914年7月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1914年8月 德國向俄、法宣戰併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1915年5月 義大利加入同盟國。
1917年4月 美國參戰。
1918年3月 俄、德國簽約停戰。
1918年9月 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1918年11月 德國簽約停火,大戰結束
【西面戰線】
施裡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裡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在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裡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藉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惜,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併對其宣戰。俄國則宣佈全國總動員,以支援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藉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援,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佈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鬥。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君士坦丁堡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鬥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林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標誌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沈,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係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家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範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鬥爭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檔案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鬥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勳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勳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援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德國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訊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佈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佈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1914年7月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1914年8月 德國向俄、法宣戰併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1915年5月 義大利加入同盟國。
1917年4月 美國參戰。
1918年3月 俄、德國簽約停戰。
1918年9月 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1918年11月 德國簽約停火,大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