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花心的小蜜蜂

    建議慎用,沒有哪個女人不愛美,護膚品幾乎每個女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然而孕婦情況就不同了,孕育一個小生命是神聖而嚴肅的事情,十月懷胎是一段漫長而辛苦的旅程,其實備孕期就不應該接觸對身體健康不利的因素了,其實愛美之心可以理解的,很多人說護膚品塗在臉上真皮層都難吸收,更何況能吸收到身體裡,更不會影響到嬰兒了,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為懷孕就把護膚品全否決。但是有些護膚品裡所含成分一定要注意,其中就有過氧化苯類,一定要認清,含有過氧化苯的護膚品功能性非常強,主要是作用治療痤瘡與痘痘,對孕婦和胎兒會有一定的健康影響。另,含有鉛,汞類的是屬於重金屬能透過血液影響寶媽和胎兒,致畸率很高,為了胎兒健康,所以最好選擇值得信任的大牌孕婦專用護膚品。

  • 2 # 卡卡愛運動

    過氧化苯在護膚品中,主要是治療痘痘,功能性非常強,會增加胎兒的致畸率及孕期併發症,所以在使用和購買護膚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

    另外含有水楊酸、維A酸(維A酯、A醇)、AHA也不可以用哦

  • 3 # 藥醫妝我們不孿生
    一、本文所參考文獻資料均來源於以下文獻期刊:

    《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國際化妝品原料目錄》、歐盟化妝品法規(EC)No1223 2009、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Public Health: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Toxicology、Pharmacol Toxicol、TOXICOL VITRO、TOXICOL PATHOL、Int J Dermatol、Prog Clin Biol Res、J Am Acad Dermatol、Hum Toxicol、J Dermatol、J Invest Dermatol、Regul Toxicol Pharmacol、Toxicology、Contact Dermatitis、Hautarzt、Drugs、Am J Clin Dermatol、J Am Board Fam Med、Dermatol Ther、JDA,Japanese Dermatological Association、IARC、TSCA

    二、過氧化苯甲醯在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中允許使用情況

    1、中國:過氧化苯甲醯(BPO)不在中國化妝品原料目錄內《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所以在中國任何形式的化妝品中均不允許新增過氧化苯甲醯;

    2、過氧化苯甲醯在《國際化妝品原料目錄》中,所以在國際上其他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可以在化妝品中新增,但根據不同地區情況管理嚴格程度不同;

    3、歐盟:據歐盟化妝品法規(EC) No 1223 2009,歐盟對其列為化妝品限用物質允許在化妝品中新增,而非化妝品禁用物質,且使用產品部位或型別限制為“在美甲、人造指甲產品”中使用,且最大使用量為0.7%,並且明確標註警告語:For professional use only avoid skin contact,read directions for use carefully!(僅供專業人士使用,避免面板接觸,請仔細閱讀使用說明!)

    4、美國:按照OTC類(藥品-化妝品)監管,即常規的化妝品中不允許新增過氧化苯甲醯,而是按照藥物化妝品(一些具有預防和緩解面板輕度病變的化妝品,有點類似藥品的功能,這類化妝品被,不需要醫生處方,可以合法出售)管理。在美國,功效型化妝品包含在OTC藥物範疇內,所以嚴格來說,含有過氧化苯甲醯的產品按照OTC藥物,而非普通化妝品;

    5、日本:由於日本採用《國際化妝品目錄》,根據過氧化苯甲醯含量不同按照“醫藥部外品”或藥物管理,非普通化妝品;並於2014年批准了BPO用於粉刺痘痘。

    6、義大利: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過氧化苯甲醯。

    三、過氧化苯甲醯在美國FDA的妊娠分類

    美國FDA將過氧化苯甲醯歸類為C類。美國FDA根據動物實驗和臨床經驗對孕期相關的影響,將相關藥品製劑分為A、B、C、D、X五類,具體分類標準如下:

    1)A級:在懷孕首3個月的婦女未見到藥物產生危害的跡象(並且也沒有在其後6個月具有危害性的證據)。A等級的藥物極少,主要為各種維生素B、C、正常範圍量的維生素A等;

    2)B級:在動物繁殖研究中(並未進行孕婦的對照研究),未見到藥物對動物胎兒的不良影響。或在動物繁殖性研究中發現藥物有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並未在設對照的、妊娠首3個月的婦女中得到證實(也沒有在其後6個月具有危害性的證據)。日常用的抗生素均屬此類,如所有的青黴素族及絕大多數的頭孢菌素類藥物都是B類藥物,如氨苄青黴素、頭孢拉定、頭孢三嗪、頭孢他定、潔黴素、氯林可黴素、紅黴素、呋喃妥因、雙氯芬酸、布洛芬等

    3)C級:尚無設對照的孕期研究,或尚未對孕期婦女及動物進行研究、動物研究證明藥物對胎兒有危害性。

    4)D級:已有明確實驗和臨床上的證據顯示,藥物對人類胎兒有危害性,如抗生素中四環素、土黴素、氨基糖甙類鏈黴素、抗腫瘤、鎮靜和催眠、利尿劑、解熱鎮痛在孕期禁用。

    5)X級:對動物和人類的藥物研究或人類用藥的經驗表明,對胎兒有危害,而且孕婦應用這類藥物無益,因此禁用於孕期或可能懷孕的患者,如性激素已烯雌酚、大劑量口服VA、維甲酸、大劑量口服酒精、部分鎮靜藥、部分腫瘤藥。

    四、過氧化苯甲醯在致癌物質中的歸類

    截至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過氧化苯甲醯列為第3類致癌物質,對人類的致癌性可疑,目前尚沒有充分的人體或動物實驗證明其具有致癌性,不能歸類為對人類的致癌性。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致癌物質分為以下四類:

    1類致癌物:對人確定致癌物,共120種;

    2類致癌物質:共有380種(其中2A類81種,對人很可能致癌,此類致癌物對人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2B類299種,對人可能致癌,此類致癌物對人致癌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證據並不充分;或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3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可疑,尚無充分的人體或動物實驗資料,共502種;

    4類致癌物:對人類很可能不致癌,1種。

    五、歐美對於孕婦粉刺痘痘建議或採用的方式

    歐美國家相關醫療機構根據目前各種藥物和治療方式的臨床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的資料,對孕婦粉刺痘痘治療方式和藥物給出了有效的建議。

    1)關於治療方式:

    優先區域性治療:優先使用區域性外用藥物作為孕期抗粉刺痘痘的一線治療方式,且儘可能限於區域性治療粉刺痘痘,區域性粉刺痘痘藥物從未被認為是導致人類胎兒畸形的原因,在懷孕期間,區域性塗抹具有最佳的安全性並且最小化全身吸收水平,因此所受的風險最小,但同時也建議為了避免可能增加的藥物全身吸收,孕期不要長期在發炎的面板上和大面積使用大量的外用藥物。

    其次選擇口服和光療:口服為全身用藥,當局部治療的方法效果不明顯,且粉刺痘痘較為嚴重時選擇口服,或光療方法。

    光療的應用:藍光和紅光光療可以安全使用,它們既可以作為單一療法,也可以作為區域性和口服療法的補充,但是其效果緩慢且對於較為嚴重的粉刺痘痘效果不明顯。

    2)關於粉刺痘痘的安全且有效成分

    對於輕度或中度粉刺痘痘:優先選用區域性外用過氧化苯甲醯、壬二酸、乙醇酸在懷孕和哺乳期也是安全的;其次選擇外用紅黴素,克林黴素,甲硝唑;

    中度至重度炎症性粉刺痘痘:可透過口服紅黴素、阿奇黴素、鋅化合物、克林黴素、頭孢氨苄治療,在孕期和哺乳期僅使用幾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時還可配合區域性治療或考慮進行輔助光療或鐳射治療。

    3)孕期禁止使用抗粉刺痘痘的成分包括:四環素,強力黴素,米諾環素、維A酸類、激素類、複方新諾明和氟喹諾酮類,水楊酸是否安全目前還具有很大的爭議性;

    六、過氧化苯甲醯安全性資料綜合論述

    1)過氧化苯甲醯面板刺激性及過敏性

    目前已經透過大量的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及資料積累確定過氧化苯甲醯為一種“弱過敏原和強刺激物” 。根據2016年TSCA(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TSCA)清單更新報告資料和NIOSH(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NIOSH)監測和使用資料及日本報道了關於日本患者使用過氧化苯甲醯的臨床研究結果並於西方研究結果對比表明:日本使用人群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高於西方,但不良事件的特徵沒有差異,也就是說東西方群體中BPO的功效和安全性沒有顯著差異,但亞洲人面板特點可能會使人群刺激率相對較高。其接觸性刺激性皮炎發生率在2%~3%。

    2)其它影響

    過氧化苯甲醯的毒性安全性目前主要為動物實驗結論,在人體試驗中沒有發現相關的其它影響或者相關資料不足。南韓毒理學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動物(小鼠)實驗中觀察到的NOAEL(未觀察到有害作用的劑量)值為500mg / kg /天,按人類體重(按50Kg體重計)相當於每天口服25g,且未發現孕期的其它相關變化,這遠遠高於我們人體使用劑量。

    所以,在懷寶寶期間,短期、外用塗抹過氧化苯甲醯產品是比較安全的,但是要遵醫囑!

    七、參考資料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in pregnant patients.

    The management of acne vulgaris in pregnancy.

    Acne therapy in pregnancy.

    Treatment of Acne in Pregnancy.

    Acne and rosacea in pregnancy.

    Use of oral and topical agents for acne in pregnancy.

    Benzo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as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ounds in foods and as additives: Uses, exposure, and controversy.

    Benzoyl peroxide cytotoxicity evaluated in vitro with the human keratinocyte cell line, RHEK-1.

    Benzoyl peroxide: an integrated human safety assessment for carcinogenicity.

    Benzoyl peroxide: review of experimental carcinogenesis and human safety data.

    Benzoyl peroxide. Carcinogenicity and allergenicity.

    Scientific opinion on the carcinogenic risk due to topical administration of benzoylperox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Carcinogenesis studies with benzoyl peroxide (Panoxyl gel 5%).

    Allergic and irritant potential of benzoyl peroxide.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一下做過一次人流和藥流後,能不能做第三次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