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腫瘤的診斷大多以腫瘤所出現的症狀、體徵為依據,因而在歷代醫家的著作中主要是對一些晚期腫瘤症狀與體徵的描述,但也有一些醫家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了一些早期腫瘤的表現,如《證治匯補》中指出:“吞酸小疾也,然可暫不可久,或以小疾,或忽之,此不知起噎膈`反胃之漸也。
中醫對腫瘤的診斷大多以腫瘤所出現的症狀、體徵為依據,因而在歷代醫家的著作中主要是對一些晚期腫瘤症狀與體徵的描述,但也有一些醫家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了一些早期腫瘤的表現,如《證治匯補》中指出:“吞酸小疾也,然可暫不可久,或以小疾,或忽之,此不知起噎膈`反胃之漸也。
”由吞酸久治不愈聯絡到發展成為噎膈反胃的可能,說明歷代醫家對病症的觀察是十分細緻的,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中醫對腫瘤的分類,有根據病變部位而分為“筋瘤”、“骨疽”、“石疽”等;有根據臟腑相配分類,如《難經》說:“肝之積,名曰肥氣……脾之積名曰痞氣……肺之積名曰息賁”等,《金匱要略》有積者髒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有根據病理性質分類,如《難經》雲:“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上述分類法雖不十分確切但無論在診斷與指導治療上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正因為中醫腫瘤命名是與症狀與體徵為依據,因而對於病變部位在體表或症狀明顯者,診斷與西醫學較一致。但某些病變部位深,症狀不明顯者,就有可能發生同一中醫病名包含有兩種以上良性或惡性腫瘤,或同一癌腫因其症狀表現不同而可有兩種以上的中醫病名現象。舉例如下: 具有明顯惡性腫瘤特徵的中醫腫瘤病名: 繭唇:《外科正宗》曰:“繭唇,乃陽明胃經症也。因食煎炒,過餐炙搏……初起結似豆,漸大若蠶繭,突腫堅硬,甚則作痛;飲食妨礙,或破血流……。”清顧世澄說: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漸漸腫大,和而為一,約有寸厚,或翻花如楊梅,如疙瘩,如靈芝,如菌形,狀不一……”。《醫宗金鑑》說:如潰後如翻花,時津血水這屬逆。”根據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唇繭即唇癌,其發病與熱食煙燻等慢性刺激有關,發展至後期可有楊梅、疙瘩、靈芝等不同形態。 舌菌:《醫宗金鑑》對於舌菌的描述甚詳:“其症最惡,初如豆,次如菌,頭大蒂小,又名舌菌。疼痛紅爛無皮,若失於調治,以致掀腫,突如泛蓮,或有狀如雞冠,舌本縮短,不能伸舒,妨礙飲食語言,時津臭涎,再因怒氣上衝,忽然崩裂,出血不止,久久延及頸項,腫如結核,堅硬——痛,皮色如常。” 失容:《外科正宗》指出:“其患多生肩之已上,初微腫皮色不變,日久漸大,堅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動;半載一年,方生陰痛,氣血漸衰,形容消瘦,破爛紫斑,滲流血水。或腫如泛蓮,穢氣燻蒸,晝夜不歇,平生疙瘩,愈久愈大,越潰越堅,犯此俱為不可治。”可見失容證是一種多發生在頸部與肩部,惡性程度高的腫瘤,類似惡性淋巴或轉移淋巴病灶。 乳巖:陳實功對乳巖的描述非常詳盡,他指出乳巖的發生與“憂鬱傷肝、思慮傷脾”有關,其症狀為“初入豆大,漸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載三載,不疼不癢,漸漸而大,始而生痛,痛則無解。日後腫如堆慄,或如覆碗,……”該病預後不良,即使早治,也只能“苟延歲月”,“若中年以後,無夫之婦得此,死尤更速……”。 比較明確屬惡性腫瘤的中醫病名還有類似宮頸癌的“石瘕”類似甲狀腺癌的“石癭”,類似於肛管癌腫的翻花痔等等。 還有一些中醫腫瘤命名,可能同時包含著良性與惡性腫瘤,如: 症瘕積聚:《難經》說:“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始終,,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諸源病侯論》說:“其病不動者,指名為症.若病雖有結瘕,耳可推動者,名曰瘕”以上說明症瘕結聚均是指腹腔內逐漸長大的腫塊,不同點在於積所產生的腫塊是固定不移的,聚所產生的腫塊是聚散無常,可上下移動的,因此症瘕積聚就可能包含著腹腔中的多種良性腫塊及惡性癌腫。 噎嗝:隋巢元方說:“飲食入則噎嗝不通……胸內痛不能喘息,食不下,是故噎也。”朱丹溪說: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食久復出,名之曰嗝。”上述症狀的描述與食道癌晚期侵入周圍器官的症狀相似,而食能入久復出的症狀則與賁門癌、幽門癌、或幽門梗阻的症狀相似。 胃反:《金匱要略》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根據上述症狀的特點,可能包括了良性或惡性因素引起的幽門梗阻。 其他還有腸覃、癭瘤等病名。由此可見歷代醫家對中醫腫瘤的診斷、命名、分類,雖不夠系統,但內容豐富,對後世研究發展中醫腫瘤病學啟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