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擺渡天堂

    首先要搞清楚孔子的志向是什麼?

    推行"天地人"的君子之道。

    子曰: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沒有憂愁只有快樂,那便是人間天堂。

    何謂君子?用孔子的話說,君子是:弘"天地人"之道的人 ,能做到"盡人事以聽天命"的人。

    君:古代譯為最高統治者,《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大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曾參在《大學》裡把一個普通人到平天下的君子的進化過程和邏輯關係寫得很清楚了。簡單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活在"得失價值系統"下的,被孔子稱為"小人","小人"透過修身超越、突破"得失價值系統"成為君子,君子思想行為是立在了"小人"之上的,其本質等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

    因為人性相同,君子透過修身看透人性,看透人類社會的本末,透過人效能知道一個人的優缺點,透過優缺點能知道人的行為習慣,透過行為習慣能知道做事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幹什麼,他可以推演出來。這是君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因,首先他得有能力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才有教的可能。

    什麼是"五十而知天命"呢?

    首先肯定不是到了五十就能"知天命"。"知天命"的基礎是"不惑",是極致的"盡人事"。孔子把人能做到的一面稱為"盡人事",極致的"盡人事"、論"本末"而求得事物的本相,事物本相又是指引人行為"盡人事"的明燈,他們相輔相成。而當這一切都極致以後,還不能得完美結果,那麼一定還有別的原因,這就是天命產生的原因。天命承擔了盡人事後而不得完美結果的責任,他是事物完滿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明白了這個道理,自然內心就能接受上天的各種安排。所以"盡人事、聽天命"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的宿命,就是"天地人"之道。也是"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的基礎。

    當一個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常常會引發災難。

    像霸王項羽,因他而死的人以百萬計,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這是個極大的數字。又如諸葛亮、司馬懿對壘,故事的背後是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多少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而我們呢,日夜研究他們的三十六計、七十二般變化,背後的人間慘劇被所謂的"成功代價"一筆帶過。從人類的角度來說,這是靈魂缺失、喪失人性的行為。這是孔子反對戰爭的原因,他看到的不是一將功成的輝煌,而是萬骨枯的人間地獄。

    子路問老師: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那怎麼行,要先問過父親、兄長才行。冉求問:聽到了一個道理,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踐?孔子說:是的,聽到了就應立即實踐。他兩問問題的時候公西華都在旁邊,公西華就問老師:他兩問的問題一樣,為什麼老師給出的答案不一樣呢?孔子說:子路性格魯莽,所以讓他問父兄,以求減少行為過失。冉求優柔,做事不果斷,於是要打消他的疑慮,讓他放心去做。

    孔子透過人性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陷,想辦法幫別人在行為上彌補缺陷,而不是奴役、掠奪。這是儒家"德、仁"由來的原因,是曾參"止於至善"的原因,是王陽明"致良知"的原因。當人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天下大同的思想境界去愛人,才是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孔子及其弟子在周遊列國的途中遭遇最大的磨難是被困陳蔡。透過這個故事來看一看孔子為什麼不得志?

    被困陳蔡

    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意思是我們既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為什麼被困在野外?我們是思想家、我們修道的目的是為了匡世濟民、伸張正義,按理說我們這樣的人應該人人都愛戴、處處都行得通才對嘛,為什麼現在搞得飯都沒有吃的、如此困頓呢?

    子路答: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意思是:是不是我們還不夠仁呢?所以人們不信任我們,是不是我們還不夠智呢?所以別人不讓我們伸張。孔子反問:伯夷叔齊不夠仁嗎?可最後結局是餓死首陽山。王子比干不夠智嗎?卻被商紂王挖出心肝看看這聰明的人是不是心有七竅。

    子貢答: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

    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是否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呢?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好的農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好的工匠只追求工藝的精湛、而不是為了順應市場、討好消費者。君子修其道應嚴肅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取媚大眾然後獲得名聲和財富。因此,子貢你的志向不遠啊,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走不遠啊!

    顏回答:“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

    夫子的道太高、太大,所以世道容不下,雖然如此,夫子仍然推而行之,不容有什麼關係呢?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我們是思想家、我們是修道的,道沒修好是我們的恥辱。現在我們的道已經修好了,已經很完美了,卻不能被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們的恥辱了,是有國者的恥辱,不容就不容吧,不容才顯示出我們是君子。

    孔子欣然而笑曰:顏回這小子說到我心坎上了。

    從世俗的眼光看,孔子一沒封王拜候,二沒富可敵國,他的一生是失敗的,孔子不得志是因為天下沒有容納"天地人"之道的土壤,導致他的思想主張不能在社會實踐中生根發芽。從君子的角度講,孔子在君子的國度當了幾千年的國王,還沒有下臺,因為還沒有更高階的思想去顛覆他。所以得志不得志,在於你看到了什麼?

    王候將相不過時代的英雄,而孔則是世界的千古偉人。下面的叫師說孔子偽仁、假義、不孝、無信、不忠、無法、禮教殺人。叫師找出來這麼多東西,除了證明自己無知外,無一是處!

    面對這樣的叫師,孔子是怎麼做的呢?

    子曰:六十而耳順。

    我以前一直不太明白,孔子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人生總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需要耳順呢?我來問答不過十幾天,看到太多的反孔言論,而跟風點讚的人很多。從他們YY的話來看,我才明白,反對孔子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在孔子的當代就很流行。

    什麼樣的人才會反對孔子呢?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權貴的紈絝子弟,因為孔子的政令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對他們形成了約束,他們因此不能為所欲為,便詆譭孔子。而普通百姓呢,又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只能從眾心態。於是到處都是叫師,吠聲一片。孔子因聽到太多的逆耳之言,才有耳順的境界。

    什麼是耳順?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知道自己為什麼做,知道別人為什麼說,理解別人,堅持自己。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夏蟲不可語冰也。"

  • 2 # 顏小二述哲文

    孔子一生不得志的原因,個人覺得與他維護禮制,以及他對其“仁”的思想之推廣有關。

    畢竟孔子所處的時期,周王室衰微,各諸侯王對於周天子來說屬臣子,但是臣子卻並未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上下秩序混亂。上行下效,人類社會的上下秩序發生混亂,繼而出現讓孔子嘆惋的禮崩樂壞的情況。於是孔子究其一生周遊列國去呼籲恢復禮制,但卻並未得到響應,一生鬱郁不得志。

    同時亂世之中權謀爭鬥多,人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爭得頭破血流,而孔子之“仁”的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不能讓人在人人相爭的戰亂環境中獲得實在性的好處,繼而不被推崇也並不是什麼奇怪事。

    1、孔子“恢復禮制”的呼籲有點削弱諸侯王權力的味道

    自商紂王退下歷史舞臺以後,大周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周公制禮讓中國早期社會出現了盛世景象,後人稱為成康之治。但是隨著周朝君主的更替,後世周天子漸漸做出了違背周公之禮的行為。直到後世周幽王寵溺妃子褒姒,迫害皇后,愚弄諸侯的事情讓周天子正式從神壇上落下。周天子失德成為定局,也為各諸侯起到了一個負面榜樣。

    周公之禮除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外,也有維護周天子之權利穩定的味道,但是周天子帶頭違背禮儀制度,這讓諸侯王上行下效,明裡暗裡越發不遵循周禮,而周天子就越來越沒有地位。以至於到了孔子時期,天下之禮崩樂壞已經是定局了。

    諸侯國因為利益相爭,人因為利益相鬥,孔子自然是痛心的,這也讓孔子無比懷念成康之治的盛世景象。於是孔子在觀察中認為,天下大亂最直接的原因是人們不守禮儀制度,為下者起了僭越之心,並且做了許多僭越之事。於是,孔子究其一生周遊列國,希冀能有諸侯王能夠聽從他的勸告,恢復禮儀制度。

    孔子的初衷是好的,恢復禮儀制度,讓國內上下各司其職,不做僭越之事。但是,諸侯國的君主對於周天子來說,是臣。諸侯王臣服於周天子腳下這麼多年,好不容易自由了,再讓其重新臣服於周天子腳下,談何容易。再次,周天子確實已經衰敗了,沒有什麼權勢了,各個諸侯國都在抓緊發展國家整體實力,如果自己不積極刺激國內人才相互競爭,促進國力迅猛發展,那麼很有可能會被別的諸侯國吞併。如此想來,各諸侯王不採納孔子之恢復禮制的建議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從上面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孔子“恢復禮制”的呼籲有點削弱諸侯王權力的味道。

    2、孔子“仁”的思想,不大符合那個充斥著競爭的戰亂年代

    本來在周天子的領導下,各個諸侯國雖然在實力上有一定的差距,也算是相安無事,畢竟大家都是有“老大”的,都聽“老大”指揮,而“老大”的“手下”那麼多,有幾個強的,幾個弱的,也屬正常。手下之間屬於相對平等的地位,誰也不歸誰管,都歸老大管。

    但是周天子衰微,這個“老大”的位置某種意義上就空了出來,老大對下屬有領導權,權利這個東西,尤其是身居高位者,自然想要。那麼周天子之下的,就是各個諸侯王了,也就是說,諸侯王是有“資格”來爭奪這個天下共主的,於是諸侯王之間的競爭就越來越“激烈”。

    同時,因為各個諸侯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並不是所有的封地條件都很好,那麼封地比較貧瘠偏僻的諸侯王就必須抓緊來發展自己的國力,不然就會被吞併。這個時候,因為周天子帶頭失德,諸侯王之間因為競爭,“禮儀制度”甚至都可以淪為他們互相攻擊的“工具”,爾虞我詐在諸侯王之間並不少見。

    諸侯王見天子失德,在競爭的大環境下,要自保,要發展,要取勝,自然不會讓“周禮”限制自己,繼而也不去遵循禮儀制度。這時,諸侯國內也是一樣。諸侯王帶頭競爭,帶頭爾虞我詐,官位低的想當大官,自然也會爾虞我詐,百姓想要躋身貴族,更是削尖了腦袋“往上走”。

    所以,在孔子所處的年代,競爭和戰爭是時代的主旋律,而孔子之“仁”的思想宣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高潔品性,講究不注重“私利”,去將心比心仁愛他人。孔子的想法很好,但是,在那個充斥競爭與爭鬥的大環境,無疑是不適用的,畢竟周圍的“狼”有點多。

    3、總結:孔子一生不得志的原因與其維護禮制有關,也與其“仁”的思想有關

    從我收集的資料以及上述分析來看,孔子之不得志的原因大抵也呼之欲出了,首先,孔子在周天子衰微、諸侯王權利變大的時候提出要去恢復禮儀制度,這無疑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諸侯王的權力;其次,孔子之“仁”的思想頗有些去“私利”的味道,這一點就不大符合春秋時期,人人相爭的大環境。所以,基於上述兩點,我們可以認為孔子一生不得志的原因與其維護禮制有關,也與其“仁”的思想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岳飛真的可以稱作民族英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