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關略萌

    首先,朱棣並沒有明確答應過要立朱高煦為太子。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甚至讓朱高煦也有這種誤解主要是由於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對於朱高煦的“暗示”。但此一時彼一時,朱棣登基後大形勢變了,即便曾有心改立朱高煦為太子的朱棣,權衡再三最終還是沒有改變初衷。下面萌月關我來說說具體的原因。

    一、朱棣“忽悠”朱高煦

    個人認為,當時的這種暗示是基於當時的戰亂大背景之下,更多的是起到鼓勵、漲勢的作用。那個時候朱棣正在爭奪皇位的關鍵時刻,而朱高煦跟隨朱棣南征北戰,屢立戰功,這是朱棣其他子嗣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而篡位還未成功的朱棣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況且朱高煦曾多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既表現出了其強大的軍事統帥作戰能力,又給予朱棣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平心而論,在那種時刻,朱棣根本沒有心思去想繼承人的問題,當務之急是要戰敗建文帝,奪取皇位。當時朱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皇位!因此,基於這樣的形勢之下,他給朱高煦一些模糊的暗示也是十分正常的。

    二、朱元璋確立的“嫡長制”是一座大山

    朱高煦是“靖難之役”的功臣,又是朱棣的兒子,朱棣登基後立他為太子似乎也不是不可以。但朱元璋在大明初建之時就明確了“嫡長制”傳承,而朱高煦只不過是朱棣的次子,長子朱高熾早在朱棣還是燕王之時就已經被朱元璋封為燕王世子,可以說在那個時候朱高熾就已經確立了身份地位。朱棣雖然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叛亂奪取了皇位,但他卻不敢明目張膽的擅自改變朱元璋定下的制度。從其登基後恢復了被建文帝改變的洪武制度來看,朱棣對於朱元璋還是心存敬畏的,這也是他能夠獲取民心的一種手段。

    三、朱高熾的優勢

    武打江山,文守江山!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乃是一介武將,其在軍事統帥方面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朱高煦在文治才略上顯然存在短板,而這短板正是朱棣長子朱高熾的特長。朱高熾雖然體型寬胖,行動不便,跟擅長從武的朱棣截然相反,但他為人儒雅仁慈,生性端重沉穩,又喜好讀書,深得朱元璋的喜愛。因此若要說治國鬥智上,朱高熾可以甩開朱高煦幾條街。再者,當時的掌權的大多是“靖難之役”中的功臣,以武將居多,而治國自然需要文武兼備,如果再立一個武強文弱的儲君,恐怕大明朝的發展趨勢就會扭曲畸形。從這一點來看,朱高熾顯然更適合當太子。

    朱高熾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他有一個深受朱棣喜愛的嫡長子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朱瞻基文才武略,樣樣精通,實乃優秀的儲君繼承人。反觀朱高煦,他的子嗣就顯得很平庸,根本無法跟朱瞻基相比。考慮到大明朝長遠的發展趨勢,朱棣選擇朱高熾繼位也是必然。

    四、朱高煦密謀太子位被朱棣發現

    站在朱高煦的立場來看,他對於太子之位自然是極其渴望和嚮往的。但朱棣遲遲沒有改立他的意向,反而封藩令其遠離京城。朱高煦自然心有不甘,從而使得他開始密謀陷害朱高熾,以圖取而代之。當然,最終朱高熾在一系列的誣陷栽贓下成功保住太子之位,而朱高煦的這些密謀舉動也被朱棣發現,從而徹底堵死了朱高煦謀取太子位的道路。當然,在朱瞻基繼位後,朱高煦還是謀反了,最終的下場可謂悽慘無比。

  • 2 # 希望星晨58298869

    1.朱棣承諾立朱高煦為太子,是在靖難戰役的過程中,當時,仗打得很艱苦,朱高熙作戰勇敢,屢建軍功,為激勵他繼續叱吒沙場,以此安慰,以示鼓勵;而靖難成功後,還是立了長子朱高熾,放棄了次子朱高煦,此時,不用二兒子再衝鋒陷陣,身先士卒,英勇殺敵了,所以,就變卦了。

    2.大明經歷洪武、建文到靖難之役,屢屢勞民傷財,使民力凋敝,軍士疲弊;朱棣上臺後,窮兵黷武不是主題了,要與民生息了,而朱高煦粗暴剛烈來,如他來繼位,民間的休養生息很難保證,而朱高熾寬厚仁慈,堪當守成之舉。

    3.朱瞻基為其父朱高熾爭光添彩了,朱棣的這位皇太孫聰明伶俐,乖巧懂事,機智活潑,與其父有天壤之別,令朱棣頗為之心動——他登基後,也沒辜負爺爺的厚望,所以,儘管朱高熾體弱而殘疾,過於懦弱,但朱棣還是讓他當了接班人。

    4.立嫡立長的宗室法理原則,導致朱棣沒立朱高煦,儘管朱棣皇位來路不正,但他最清楚嫡長子繼位的優勢,如果大哥朱標繼位,他是心服口服,安分守己的;朱高熾繼位,彌補了朱棣深藏在心底的一種難言的不足,而且,朝中大多數股肱之臣也都站在朱高熾一邊。

  • 3 # 瘋狂的008

    朱棣只是出於情感和個人喜好上有這個打算,但並沒有答應過立朱高煦為太子,自然也沒有變卦這麼一說~

    所謂的“答應”說法,源於朱棣靖難後期在浦子口被南軍擊敗,眼看就支撐不住時,朱高煦帶兵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朱高煦的後背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成祖 朱棣)

    就是這麼一句頗有暗示性的話,讓朱高煦跟打了雞血似的親自率兵擊敗了南軍,也讓大眾覺得朱棣“答應”將來傳位給朱高煦,至於又變卦的行徑,是為了激勵人心連親兒子都“忽悠”。

    而且朱高煦肖父(爺倆長的像),作戰又勇猛,很受武將支援,數次在戰場上於危難時救過朱棣。

    世子朱高熾雖然儒雅、仁愛,深得文臣擁戴,但卻是個大胖子,身體不好,腳還有毛病,這讓“馬上皇帝”朱棣不是太喜歡這個仁弱的大兒子。

    這點從朱棣決定立太子的時間,就能看出他的態度:朱棣即位的當年,也就是永樂元年,並沒有直接冊封世子朱高煦為太子,這其實是很不合常理的,而是直到第二年才下定決心立朱高煦。

    但戰場上那句話,只是朱棣有感於世子朱高熾體弱多病,將來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可能,老大早死老二接班這無可厚非,但也僅僅是未雨綢繆的感嘆,並沒有直接廢除世子,改立二子的打算。

    (明仁宗 朱高熾)

    首先在禮法上,明朝實行朱元璋定下的“嫡長繼承製”,嫡庶有別,長幼有序,這是國家穩定的基礎。

    雖然這個大兒子不討他喜歡,但確是嫡長子,而且是朱元璋冊封的世子,名位早已確定。

    朱棣自己本就得位不正,為了粉飾自己得位合法性,他廢除了建文帝號年號,建文四年變成了洪武三十五年;所有建文時期執行的規章制度與朱元璋時期不同的,全部廢除,按老祖宗成法為準;目的就是拼命推崇自己才是老爹朱元璋的正統繼承人!

    所以朱棣不好“反對”老爹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反回來打自己臉!

    其次世子朱高熾雖然形象差點,但本身並無過錯,朱棣僅憑自己喜好貿然廢立,心裡是舒服了,但是會給後世開一個不好的頭,他不會去冒這個險。

    而且朱高熾有個好兒子,即後來的明宣宗朱瞻基,很得爺爺朱棣喜歡,使得朱棣未嘗沒有“不為兒子為孫子”的打算。(明宣宗 朱瞻基)

    關鍵朱高煦是個武力值爆棚,智商情商不及格的“粗人”,大哥朱高熾被冊封為太子後,讓他去封地就藩時,打情感牌又是嫌偏僻又是嫌窮,就是不打算離開南京,朱棣同意了——說明他這個時候仍在猶豫,甚至是變相的“支援”朱高煦!

    這種“默許”助長了朱高煦的驕縱之心,他不但沒有趁著留在南京好好表現,反而一次次作死:私自招募精兵、打死指揮使徐野驢、自比為唐太宗李世民、一次比一次過份,忍無可忍的朱棣就把他趕到封地去了,也斷絕了朱高煦爭儲的可能。

  • 4 # ww3721王建文

    朱棣何時答應朱高煦為太子了。朱高煦是次子,朱棣活得時他受封高陽郡王,又封漢王。朱棣怕他鬧事。先要弄到雲南。形同流放,他死活不去,成祖朱棣因為他跟隨自己奪侄兒皇權靖難有功,又弄到山東惠民。朱高煦依然不願去。成祖就大為惱怒。責令他去。朱高照並不買帳,依然以有軍功不思悔改,反而暗地招兵買馬,縱使匪徒劫財,偷備乘輿器物想奪取太子地位。

    成祖朱棣再也不能容忍,廢他為庶人。後太子朱高熾為仁當權又給封山東樂安。他在山東起兵造反,宣宗親征討伐,兵敗投降,又為庶人,家人都被囚禁致死。

    朱高煦是天生歹徒,從小品行不端,遊手好閒,不思學習。

    長大更加不行。竟然盜走舅舅徐輝的戰馬,在兵敗之時渡江返回北平,一路似強盜殺官掠府劫財,使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朱棣暴行。

    當然朱棣兵敗東昌時,將軍陣亡,他救援軍即時趕到擊退南軍救出朱棣。特別是浦子口決戰中,朱棣又要敗,又是朱高煦率軍力戰最終得勝。

    因他品行不端,在提議太子時,只有丘福,王寧提議他為太子。大家都讚美老大朱高熾仁賢,還是朱元璋提議的世子。因該是太子。

    朱高煦行為讓大家失望,就是有人提,卻沒有人同意。朱棣因此還要把他弄到雲南。

    他思想學習李世民行事,更加放縱,自負威武挑拔是非,陷害太子,使解縉冤死,黃淮入獄。

    朱棣見他有奪嫡之心,摧讓他就藩,他還是不去,還招私兵三幹,擊殺兵馬指揮使徐野驢,違法之事多達數十起。朱棣大怒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念兄弟之情,極力請求免於成庶人,從根本上說他就沒有當太子的命。

    明仁宗死後,宣宗即位,朱高煦提出利國安民之事,宣宗都給予落實並厚賜。但朱高煦要坐皇帝之夢不死起兵造反。可他城內的叛軍,都想抓住他獻給宣宗。他見大勢己去,一個人暗中從小路出城投降,在宣宗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去探視他時,卻讓他冷不放倒在地。宣宗大怒用銅缸將他扣住,他還是威武頂起三百多斤重銅缸,宣宗令人周圍點火,木炭火燒將他弄死缸內,幾個兒子也全都被殺死。朱棣和大臣們都見不得朱高煦的歹樣,他的藩小城小人少起兵也不能成功。

  • 5 # 文史館執事

    首先,我來糾正一下題主問題中的人名錯誤,是朱高煦,而不是朱高熙,嘿嘿。

    朱棣曾經的確許諾過朱高煦太子之位,而且心裡的確比較喜歡這個老二,特別像自己,想讓朱高煦接自己的班,但許諾歸許諾,想法歸想法,並沒有實際宣佈立朱高煦為太子,這才是關鍵。後來,朱棣慢慢打消這個念頭,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嫡長子繼承製

    自從朱棣的老爸朱元璋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的祖宗家法之後,朱棣轉身就破例了,搶了侄子的皇位,但是朱棣自己對外宣稱馬皇后的兒子,也就是嫡子,前面幾個哥哥都已去世,現在就是嫡長子了,繼承朱元璋的帝位名正言順,並不違背祖宗家法。所以,既然朱棣繼承朱元璋的帝位,必然要遵守《皇明祖訓》及朱元璋定下的制度,那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就成為必然。

    二、朱高熾是個好兒子

    朱高熾,作為朱棣嫡長子,實際上並不是很討朱棣喜歡,主要是先天肥胖,走路都要人幫忙扶著,看起來特別柔弱,實在與朱棣高大偉岸的身姿相差太遠,但是朱高熾卻是一個好兒子,可以說朱高熾與朱棣的大哥朱標很是相像,具有很高的才幹,受到很多大臣的稱讚。而且在靖難之役北平保衛戰戰中大放異彩,以數萬守軍抵禦50萬敵軍的攻城,不得不說,朱高熾還是很有軍事能力的,只不過自己不是喜歡戰爭而已。這次戰役是至關重要的一戰,穩固了朱棣的後方大本營,為後面的戰爭取得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時,朱棣五徵漠北,都是這位看起來不怎麼帥氣的好兒子來監國,維持了帝國後方的穩定,鎮得住朝廷,與朝臣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合得來,所以,僅憑這幾項,就足以讓朱棣這位大兒子刮目相看。

    三、朱瞻基是個好孫兒

    儘管朱高熾沒有得到父親喜愛,但上天還是公平的,送給自己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朱棣看到自己有一位聰明可愛的孫兒,的確很是高興。朱瞻基也的確給自己的父親爭了光,多次在爺爺面前表現的特別出色,很受朱棣喜愛。帝位繼承人的選擇,首要原則就是立嫡立賢,朱高熾本身就做的非常出色,挑不出什麼瑕疵,其實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繼承人,朱棣自己心裡也很明白,現在的大明需要一位善於治理國家的皇帝,而不是一位很會打仗的皇帝,再加上自己的嫡孫子如此優秀,未來的大明定會更加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四、朱高煦的野心很大

    朱棣儘管十分喜愛老二,但大局已定之後,這個兒子就一直不老實,一直催著朱棣兌現諾言,還不斷挑起兄弟相爭的場面,屢屢行不法之事,這定然不會是朱棣想要看到的。所以,朱棣強行讓老二外出就蕃,眼不見心不煩,這種行為已經表明朱棣不願將皇位傳給老二,不想讓自己的故事再來一遍。

    所以說,朱棣最後變卦也是情理之中,畢竟他要為這個國家負責,接班人的選擇肯定要眾望所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龍魚翻肚怎麼辦?如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