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津城沐雨
-
2 # 濱城老王
日俄戰爭爆發必然性
日俄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只是個時間問題。因為這兩國家,一個老牌的率落的帝國主義,一個新興的成長中的資本主義後起之秀,他們都對中國的東北懷有強烈的領土要求。沙俄的計劃是要把中國東北變成“黃俄羅斯”,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這大概是最原始的顏色革命吧。日本則夢想在中國東北建設“關東州”,成為日本海外殖民地。這時的中國東北地區,就像一個有幾分姿色待字閨中,而爹孃又十分窩囊無能的小姑娘,突然出現了兩個競爭對手,都要把這個小姑娘據為己有。於是,矛盾產生了。為了解決這個矛盾,雙方先禮後兵,先坐下來進行談判。談好了,萬事大吉,談不好,那就刀槍相見了。
《三國干涉還遼》
日本和沙俄就是這樣,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戰勝清楚,搶得先機,佔據了遼東半島。沙俄眼紅了,要知道遼東半島有一樣寶貝,那是沙俄做夢都想得到的,這個寶貝就是旅順口。旅順口的要塞是一個非常好的不凍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佔據了這裡就解決了沙俄在遠東沒有出海口的大問題。因此,沙俄早就對這裡垂涎三尺了。如今卻被日本人搶在前面得到了,沙皇很生氣,聯合了德國、法國,開著軍艦闖到日本,逼迫日本從遼東半島撤走。日本人對清朝作戰夠狠的,可是面對打上門來的三個老牌列強,心裡打怵,不敢與三國開戰,只好自認倒黴,退出了遼東半島。不過,臨走還不忘勒索了清政府3000萬兩白銀。
日俄雙方磨刀霍霍備戰
日本到嘴的肥肉讓人掐著脖子硬生生地吐了出來,那滋味實在不舒服,打心眼裡恨死了這頭北極熊,發誓十年後定報此仇。日本人前腳走,沙俄的軍隊後腳就開進了旅順口。沙俄在旅順口建軍港修炮臺築工事,把旅順堅持了一座堅固的軍事要塞。同時,沙俄還建設了西伯利亞鐵路,提高從歐洲向遠東地區調運兵力的能力。沙俄忙著備戰,日本人也沒有閒著,他們把陸軍人數增加了2倍,陸軍現役軍人到達13個師,20餘萬人,戰時編制為60萬人。海軍艦艇噸位增加了3倍,從1895年的6萬噸,增加到1903年的27.89萬噸,海軍艦艇達到152艘。日本在向英國訂購的大型艦艇中,技術裝備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其炮火威力、射速及艦艇航行速度與機動性都遠遠超過了沙俄艦隊。
談判破裂日艦偷襲旅順口,日俄戰爭爆發
日本人做好了對沙俄作戰軍事準備工作,他們認為還不夠,他們吸取了“三國干涉還遼”的教訓,在國際外交方面,取得了英、美等列強的支援,免除了後顧之憂。1902年1月,日本與英國簽訂了《日英同盟條約》。條約規定,如果發生戰爭,英國將在財政和技術上給予日本以援助。美國政府也表態說,一旦發生戰爭,美國的政策將是同情於日本的。此時,日俄兩國關係已經十分緊張,到了劍拔弩張,隨時會爆發戰爭的境地。日本人卻在這個時候提出來要與沙俄談判,沙俄欣然同意。這種虛假的談判毫無作用,持續了半年後,1904年2月4日,日本政府率先宣佈談判破裂,斷絕了與俄國的外交關係。稍後,沙俄宣佈與日本斷交。2月8日晚上,東鄉平八郎率領的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了旅順口俄軍要塞,日俄戰爭終於爆發了。
-
3 # 落日餘暉88
應該具有歷史必然性。西方文明在擴張的過程中必然與以中華文明為核心的東方文明相碰撞。從這一意義上說,日俄爆發具有歷史必然性。結果是日本勝出。這一結果對捍衛東方文明有一定積極意義。
-
4 # HK君
日俄戰爭爆發確實具有必然性。
第一,這場戰爭是日本和沙俄為爭奪遠東地區控制權之戰。日本自從明治維新開始之後,就努力擺脫被西方殖民者殖民的命運,而沙俄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殖民者,隨著沙俄不斷地對遠東地區進行滲透,日本感受到了自己被殖民的威脅,這是日本的生存戰爭。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域重創沙俄艦隊時,說出了一句“皇國興廢,在此一戰”,這就是當時日本國運的寫照。
這場戰爭對於日本來說,如果戰敗就是被殖民的開始。而對於沙俄來說,戰敗只是遠東地區的殖民計劃受阻,並不是特別在意。
這是兩國的最根本的矛盾衝突。
至於表現形式上,日本實現的“大陸政策”,就是田中奏摺中所說的那樣,日本徵服北韓(徵韓論)、征服滿蒙、征服中國,征服世界的趨勢。這是國家發展戰略。
而沙俄在遠東地區只有一個“黃俄羅斯”計劃,這就涉及到種族、人類文明、東西方文化之間的衝突了,這個計劃執行難度非常大,但是沙俄還是不斷地在遠東地區進行擴張。這是殖民計劃,不是國家戰略,跟日本的比起來就差遠了,雖然日本的戰略也是非常失敗的。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因為英日同盟。日俄戰爭中,雖然參戰方只是日本和沙俄,看似只有這兩國之間有矛盾,其實還有其他國家,除了當時無恥無能地宣佈為中立國的腐朽的清政府外,還有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大英帝國。
實際上,這場戰爭是英國支援的一場打擊沙俄勢力的戰爭。
沙俄在殖民擴張方面,威脅到了大英帝國的全球利益。在歐洲,沙俄不斷地吞噬著東歐國家、中歐的波蘭、南歐的巴爾幹民族、北歐的芬蘭,這讓英華人感覺到歐洲大陸似乎有出現一個統一,而且崇尚霸權的國家,威脅到英國的離岸平衡戰略。
其實這時候,英國在歐洲是尋找德國(俾斯麥時代)作為盟友,但是在威廉二世時代,德國選擇與英國對抗,英國因此最終聯合了法國、沙俄來制衡德國。
在亞洲尋找中國作為盟友,但是清政府腐敗無能,不會外交,也不想維護國家利益,只想著清政府自身的利益,所以英國最終放棄了與中國結盟,而選擇了與日本結盟。
日俄戰爭發生在遠東地區,英國和沙俄在這一地區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但是沙俄與英國都在爭奪中國的西藏,所以在中國地區,英、俄之間是有矛盾的。
因此英國就支援日本對抗沙俄,在這場戰爭中,英國其實也變相地參戰了,不光是在軍費和國際形勢上支援日本。具體表現就是英國封鎖了蘇伊士運河,沙俄的波羅的海艦隊只得繞道好望角,錯過了與沙俄遠東艦隊會師一起打擊日本聯合艦隊的機會,最終被日本人各個擊破。
這場戰役的最大收益者是日本,其次是英國,最大受害者其實是中國,而不是沙俄。現在有些人說什麼中國受益了,因為東北既沒有被沙俄吞併,也沒有被日本吞併,我只想說,呵呵。
東北沒有被吞併是抗戰勝利的結果,並不是日俄戰爭的結果,這場戰爭讓日本控制了東北地區,駐軍關東州,不斷地對中國東北進行滲透,如果不是十幾年的抗戰(從1931年的918算起,是14年抗戰!),無數的華人為腐朽的清政府擦屁股,東北怎麼可能會收回!
-
5 # 司文郎中
首先可以明確,日俄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這場戰爭是雙方多年來矛盾積累島不可調停程度的產物。
日俄矛盾在19世紀末已經顯露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將中國的遼東半島割讓予日本,此舉嚴重威脅到了覬覦中國東北的俄國的利益,由此引發了俄國、德國、法國要求日本歸還遼東半島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此事之後俄國又從清政府手中強了旅大25年,將自己的勢力進一步向南擴張了。
俄國的這種先歸還再強租的行為一方面引起了日本全國的憤怒,另一方面又讓伊藤博文等相對穩住的政客意識到了充實本國國力的重要性,同時又讓山縣有朋等人感到俄國是一個在外交上特別狡詐的國家。同時,俄國試圖購買北韓南部沿海地區土地、在馬山浦等良港進行測量活動的行為也加劇了日本的危機感。因此,山縣有朋在1899年的《對韓政策意見書》中說出了帶有戰爭準備意味的話:
我之對應政略,不可不講求陸海軍之兵力與財政之實力,定將來之方針。(對俄國保持高度警惕的山縣有朋)
加之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後即加大了對中國的侵略力度,而且其在1891年開始修建西伯利亞鐵路、1896年與清朝簽署秘密軍事協定,這一系列帶有濃重南下意圖的舉動與一心向大陸擴張的日本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衝突。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將日俄矛盾進一步放大在日俄有隙的背景下,義和團運動開始席捲中國,希望避免國力不必要損耗的伊藤博文等人剛開始對出兵中國並不積極,但此時英國因忙於布林戰爭而出面表示希望日本出兵,俄國也不反對,日本才做出了出兵的決定。
日軍加入八國聯軍後受到“各華人皆感嘆,英國兵尤以非常之厚意待之”的待遇,這讓日本的國際形象有了一定改善。但此時,一個名叫米特福德的英國外交官指出對日本的讚賞將刺激亞洲人堅定趕走白人的決心,他還說明應該將中國北方託付給俄國而非日本,這就在政治層面嚴重威脅到日本的利益了。
(八國聯軍中的日軍)
如果說米特福德的態度僅僅代表其個人或民間態度,那麼俄國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的軍事行動則更令日本頭疼。1900年7月,中俄在黑龍江爆發軍事衝突,進而演變為俄軍對東北地區大多數城市的佔領。當時,日本領導層將此事件不光作為瓜分中國的問題,還作為日本國家安全問題來看待。山縣有朋等日本領導人已經在腦海中開始想象日俄戰爭的畫面了。
日本早早備戰,日俄戰爭最終爆發從19世紀末開始,日本即廣泛向中國、北韓派遣間諜。從80、90年代開始,日本就對中朝等國進行測量繪圖,以應對接下來的北上的軍事行動。在軍隊方面,日本陸軍人數增加了2倍,海軍艦艇噸位增加了3倍,艦隊實力並不弱於俄國太平洋艦隊。
而俄國也在其在中國的軍事基地開始構築針對日本的防禦陣地,西伯利亞鐵路的建設目的之一也是提高俄軍的機動能力。雙方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
1904年2月8日午夜,日本海軍偷襲俄軍,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不可避免的日俄戰爭全面爆發。
-
6 # 小小小百科全書
之後日本開始大力發展軍備準備和沙俄以戰爭的手段來爭奪遼東半島的利益。而沙俄方面由於歐洲方面局勢平穩。所以沙俄也把目光轉向了亞洲。當時沙俄製定了一個“黃俄國計劃”。其目的就是為了吞併中國東北,並且在中國遼東沿海奪取一個常年不凍港。美國從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來,幾度想插足中國東北,都被俄國拒之門外。為了打破俄國對我東北的壟斷地位,美國政府站在日本一邊教唆日本對俄國開戰。 而法國,德國,英國也都不希望沙俄或者日本獨佔中國東北的利益。所以各站一邊唆使沙俄和日本開戰。日本和沙俄都認為自己實力比對方強。而且還有一干盟友支援。所以沙俄戰爭爆發。沙俄方面根本看不起日本人。他們認為日本人都是一些小矮子。沙俄可以很輕易的擊敗日本。但結果卻讓沙俄大跌眼鏡。在兵力武器裝備皆佔優勢的情況下沙俄被日本打了個大敗。日本死傷了近8萬人。而俄國死傷近16萬人。由於沙俄戰爭規模較大影響較深。所以日俄戰爭也被稱為“零次世界大戰”。
回覆列表
從當時情況來看,日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爭奪東北亞,日俄必有一戰,因此,日俄戰爭具有必然性。
日俄戰爭的爆發,是沙俄和日本為爭奪中國東北和北韓的戰爭。沙俄在八國聯軍侵華時,除了派兵參加八國聯軍,更是派了更多的軍隊佔領中國東北,《辛丑條約》簽訂後,沙俄找各種理由賴在中國東北不走,甚至加派兵力,加固要塞,企圖長期侵佔中國東北,執行罪惡的黃俄羅斯計劃。沙俄利用清朝政府無能、清軍無力的狀態不斷加大籌碼,逼迫清政府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
沙俄在中國東北不走,並且不斷向已經被日本佔領的北韓滲透,觸及了日本的利益,並且阻礙了日本下一步佔領中國東北的侵略擴張國策,沙俄和日本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爭奪東北亞地區,日俄必有一戰。
日本在國際上更佔有優勢,日本為了進一步擴張,決定一戰。當時因為沙俄與英國矛盾重重,沙俄和英國在多個地方都有利益衝突和土地爭奪,英國為了牽制沙俄的擴張,大力支援日本對抗沙俄,日本在國際上更佔有優勢。
而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就踏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為了繼續擴張並維護既得利益,決定與沙俄發動戰爭,以奪取東北亞地區的控制權,日本發揮其一貫作風,偷襲沙俄,日俄戰爭爆發。
可見,日俄戰爭是帝國主義對外擴張產生的衝突,是日本和沙俄為了奪取在中國東北和北韓地區利益的戰爭,日俄戰爭是帝國主義對外擴張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和矛盾,日俄必有一戰,日俄戰爭的爆發是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