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11074940545
-
2 # 孫國起
謝邀!南唐後主李煜絕對是詩詞天才。生逢五代十國的亂世。北宋統一中原後,開始對南唐用兵。北宋名將曹彬於公元979年攻破江陵。李煜被迫降宋,被宋太宗趙光義封為"違命侯",實為囚禁起來。在李煜被囚禁的三年的時間,寫出幾首傳唱的詩詞佳作。如《虞美人》…從皇帝到囚徒的巨大反差,在其詩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李煜並最終被殺,下場悽慘!四十年家國,三千里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雲。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最是倉惶辭廟日,垂淚對宮娥。
-
3 # 老龔166916589
南唐。只有六年,四帝就消亡了。即:莊宗,李成勗,年號同光,明宗,李嗣天,年號源閔,閔帝,李從厚,年號應順。未帝,李從珂,年號清泰。李煜已是無國無家了。李煜好文才,他是李唐後祠他雖說無國,還是史稱李後主,曾寫過《虞美人》憶楚霸王項羽,烏江別姬,一樣失國,同病相憐。寫梧桐深院鎖秋風一詞,悲壯憂思。
。李煜在南唐其間,蕭曬自如,同後周柴世宗,柴榮幕下的名將趙匡贏有一面之交,曾結為兄弟。趙匡贏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曾邀李煜做官,李煜沒授,在宋太祖年間到也消灑自如,他有自知之命,己經無力復唐,故不想結冤他人。
。由於歷史的變化,宋太祖兄弟趙光義‘’燭影斧聲‘’篡位,宋太租趙匡贏逝世,趙光義稱帝,帝號宋太宗。這個宋太宗是歷史上出名的好色皇帝,後宮三千粉黛還不夠,著中了李煜夫人的美色。召見李煜,要李煜顯美,並同意封他異姓王,趙光義的無恥,被李煜當場臭罵了一頓‘’胸無點墨,殺兄自立,謀皇篡位,無恥之及‘’,趙光義腦羞成怒,將李煜當場殺了,家妻得息頭上撥釵自盡。所以趙家後代沒有一代有好的結果。大宋始終沒有統一全國,到宋徽慶年間,靜康之變,幾乎亡國,趙構逃回,在臨安建南宋。結果還是亡於北遼。
-
4 # 初見歷史
李煜,南唐後主,初識李煜,恐怕就是語文課本上《相見歡》中“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而之後再讀李煜,就是《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講述了一代平庸之帝王,而是天才填詞大家。李煜給世人的感覺:卿本佳人,奈何為皇!這跟他的出身關係十分緊密。
公元937年8月15日,李煜以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的身份,出生在皇室家族。從出生就可以看出,帝位幾乎與李煜毫無關係,畢竟,在他上面還有五個兄長。由此,李煜基本上都寄情于山水放浪形骸,與三國時期曹植幾乎相似。為避免受到黨爭和帝爭的禍水,李煜自號“鍾隱”、“蓮峰居士”等明志,向兄長太子李弘毅表明心跡。
不過,公元959年,太子李弘毅病逝,而李煜恰巧被其父皇李璟看重,原因是李煜之文采。李璟秉性庸懦,愛好文學,具有較高的文學造詣和藝術修養,曾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千古流芳的名句。正因其喜好文學,這才給李煜繼承帝位的機會。
公元961年,李璟病逝,李煜正式從太子晉升帝位,其暗懦的性格,導致本來搖搖欲墜的南唐更加風雨飄搖,而宋太祖正在逐步清掃北方勢力,對南唐下手是早晚的事,李煜這個安樂之主毫無辦法,自身能力又不夠,只能借酒澆愁愁更愁,寫下眾多詩句感慨,怨自己實力不夠,無法保住祖業。
公元975年,宋朝正式攻破南唐城池,李煜率一班朝臣乞降。最終,李煜被孚送往京師,一代帝王淪為階下囚,導致李煜愈發愁容滿面,思念石頭城,最終寫下“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後,溘然病逝。
對於李煜的看法,史料中有記載,趙光義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潘慎修答道:無能之輩,豈能守國十餘年之久?徐鉉在《吳王墓誌銘》上寫道: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存厭戰之心,大勢所趨,孔明再世也難保南唐基業,雖亡國卻無愧!
-
5 # 步虛子說史魂
必須承認李煜的詩詞造詣確實很高,詞作清麗,情真意切,但沒有一個是氣吞山河的豪邁詞作,其詞作不是描述宮闈之靡靡之音,就是亡國後無可奈何之哀怨,沒有成就大業、扭轉乾坤之氣魄感,這說明他很多愁善感,也很懦弱,根本不適合做皇帝,尤其在那個群雄割據的黑暗年代。
如此懦弱之人還頭頂“皇帝”這一容易成為眾矢之的的頭銜,必然會引起別人的征討。而且做了亡國之君又不會學劉禪那樣安心做傀儡,一天到晚懷念故國,必然會引起宋朝統治者的疑心和不滿。
一句話概括:他選錯了職業,又不懂得明哲保身,所以結局很慘。
-
6 # 歆說歷史
李煜雖是一代詞人,但作為皇帝一味屈服於大宋,還殺了自己的忠臣。在趙匡胤外出攻打其他國家的做好時機沒有大力發展自己國家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最終被大宋滅亡也是事態發展的必然結果。
-
7 # 金峰之約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賞析:
詞人獨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那剪不斷理不清的正是亡國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此闕相見歡應是後主被擄之後所寫,以一個喪國的君主而言,內心的苦楚與悵惘,時時刻刻如影隨形,尤其是在蕭瑟的秋夜。作者開頭一句,開門見山的將愁緒直接表達於無言獨上樓的情緒中,手法上與詩雷同,第二句勾出月,以月如勾的意象,企圖傳述一種孤清與不圓滿的遺憾意境,緊緊的扣住西樓獨處的人,月如勾,人獨悴;織就一幅好不淒涼的景色。
第三句 以寂寞描述所處的情境,用寂寞統領整個情緒,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是寂寞鎖住了秋,亦或是清秋鎖住了寂寞,只因作者的情緒眼中所見皆是寂寞。而在句法上簡單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將寂寞與清秋緊密的扣在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蕭瑟與作者的孤獨無言。
剪不斷,理還亂,這樣的情緒想要拋開不理,卻是怎樣也無法割捨,想要好好的梳理,卻又更加的雜亂失序,於手法上作者利用了對峙的情緒,表達心中的衝突起伏,在詞的架構上激起了波朝,也讓整個情緒高張。讓讀者隨之心情起舞。
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樣惱人的情緒是因為離愁的發酵,作弄著人,如今卻更有不同的覺受在心裡頭醞釀著。作者在最後調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輕輕道出一切只因為離愁而起,不過在這淡淡的背後,卻隱藏著作者極深的哀痛,在無可奈何的環境中,在離愁的煎熬下,痛極而無淚的感覺,後主只瀟灑豁達的說出,又是另外一種滋味在心裡頭,至於是怎樣的一種滋味,就須讀者慢慢的去品味了!!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於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後,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悽惋之神。“無言”者,並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裡,“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後“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詩詞家藉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 或寫愁之長, 如李白《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鹹之外,但卻根植於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後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皓月當空,絲絲縷縷的清輝為這神澤大地鍍了一層淡漠之色。徐徐碎步,輕倚朱窗,西風蕭瑟,入夜的微涼。放眼望去,斑駁的樹影,浮動的暗香,朦朧的燈火,為這夜,平添了不少生氣,為這秋,平添了不少姿色。
滿腹心事,一紙荒涼,我與明月遙相望,情思與誰共繾綣?頷首伏案,靜默思戀,悵惘不知為何事,寂寞深秋為誰涼?輕嘆無奈,筆落紙箋,為只為將這滿腔思緒付與你聽,隔岸燈火遙相望,千里之外,你是否還在?是否與我同掬一把月?是否還如當年一樣,盡此一生,只為一人?
你曾說,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我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現如今,你是否依舊守著初見時的那份美好,不離不棄?是否堅持著“非卿不娶”的誓言,至死不渝?秋風橫掃落葉,落紅亦是無情。你的心事,深入潭底,我無從知曉,我的心事,寄給了皓月,天地可鑑。而此時,我只想知道你是否正守在這浩瀚夜空之下,與我千里共嬋娟?
嫋嫋兮秋風,落紅散盡兮何處香?如此,我托起手心中最後一縷暗香,如同托起心中最後一絲還未泯滅殆盡的念想,或是還未散盡的希望,精心呵護,盡心收藏。那份年少時的悸動還在,那份夕陽餘暉也遮不住的青澀從不曾消失,只是心門掩了,便再也不願開啟。從此,只想做一名淡淡的女子,閒時吟詩品茗,泛舟碧波,不涉紅塵,亦淡看雲煙。
人都道桃花無情,莫說無情,若不是有情又何來的無情,那份隱忍心底的思戀誰能看見?那種相念相思不下相見的情愫又有誰人知曉?而今,我只願來世重相見,南柯一夢再憶君。
偌大的庭院,孤寂的身影,手撫琴絃,只一曲離歌,便落了嬌紅,斷了愁腸。人只道韶華暗損,遇見你時又何嘗不是錦年暗傷?往事驀然繞心頭,心思縹緲心緒愁,,可往事畢竟只是往事,我終是無力追尋。如此,我舉杯邀月,一杯薄酒入愁腸,三分醉來七分醒,醒也是你,醉也是你,如今的你,身在何方,又守著哪座城?
西風起,秋雨落,一宵葬盡滿庭芳;寒意襲,玉清隱,悽悽切切無盡殤。寂寞空階梧桐殘立,寒更雨歇清秋深鎖,無奈塵緣難斷,夢還回腸。不恨西風,不恨天涯,不恨無情,恨只恨吹夢難成古今,一朝風雨拈碎半世浮萍。
小立燭窗,靜理思緒,預剪斷,理還亂。曾想於三生石畔前伴你三生三世,曾想與你對弈品茗,無關風月,只論古今,曾想天上人間,生死相隨。後來才知,原來這一切皆不過風花雪月一場浮夢。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從不曾有我要找的三生三世,亦不會有所謂的只此一生,只為一人。世間人,世間事,到頭來皆不過物是人非一場空。
綿綿秋雨,淋溼了額前的流蘇,順著幾縷青絲緩緩滑落,至睫毛處又是一個短暫的停留,便無聲殞落。雨至落紅深處,忽聞馨香滿路,怔怔又回眸,卻道是相思滿腹。相思落地誰人知,緣起緣盡無終始。驀然回首憶當年,憶當年人面桃花相映紅,憶當年年少不識愁滋味,憶當年笑語盈盈暗香去,憶那景那情那人,卻不知最是無情東風,一朝散盡紅顏老,紅顏散盡,又有誰人憐?
如今再無當時月,只一個靜默的轉身,便到了這深秋。庭院深深深幾許,梧桐細雨何時盡,鎖不住的滿園蕭瑟,卻緊鎖了滿腹心事。舉目蒼穹,隱了身的玉清今夜是眠還是不眠?若是不眠,我定瘦盡燈花把酒奉陪,吟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莫問今朝是何夕,便折煞秋雨,醉了西風。酣然入夢,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豁然警醒,原來浮生不過莊生曉夢,亦真亦假,難分難辨,可憐滿庭殘香,何時再現昨日芬芳?
而今,依舊是偌大的庭院,孤寂的身影,我置身其中,卻不覺清寒。最是寂寞梧桐雨,一半瀟瀟一半因風吹去,落紅褪盡無顏色,心緒悽迷欲舍紅塵,只是心底那份暗潮湧動的情愫,竟不知何時才是個盡頭? --竺雨然
回覆列表
首先從這個詩詞中可以感到李煜才華斐然,可以說他在文學上造詣極高。但是在政治上卻又是個昏庸無能的皇帝。因為當時的背景發展的形勢就是北宋統一,李煜也不知道如何收拾這爛攤子,所以他在政治上並沒有什麼貢獻。個人認為李煜這首詩更多包含的是他對被北宋統一的無可奈何,愁思繞心頭,卻又因無法補救而感到的痛苦。
如果有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出來,我會改正,會和大家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