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透過他人眼見、口述和關羽自己的言行,對關羽的體貌形象作了全面生動、富有個性、極具特色的描述,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一是相貌。小說第一回關羽一出場,是透過劉備眼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最後總括一句:“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然後再由自己介紹:“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要說明的是,世上本無鳳凰,人們想象中的鳳眼其實與孔雀相似,平時半睜不睜的樣子,怒時則“鳳眼圓睜,蠶眉直豎。”(第二十五回)所以後人說關羽“鳳眼圓睜”就要殺人。還有對關羽美髯即鬍鬚的描寫,是在第二十五回關羽投降曹操後,在一次宴會上,曹操問道:“雲長髯有數乎?”公曰:“約數百根。每秋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操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次日,早朝見帝,帝見關公一紗錦囊垂於胸次,帝問之。關公奏曰“臣髯頗長,丞相賜囊貯之。”帝令當殿披拂,過於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自此以後,人皆呼關羽“美髯公”。
二是聲音。對關羽聲音的描寫在第五回“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中,袁紹聯軍征討董卓時,在汜水關前遇華雄,被華雄連殺鮑忠、祖茂、俞涉、潘鳳四將,孫堅也在戰敗時丟了頭巾。正當聯軍中“眾皆失色”的時候,“階下一人大撥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聲如巨鍾,立於帳前。”曹操教釃(shi)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門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這一段繪聲繪色的描寫,“聲如巨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是體態。小說第一回劉備與張飛飲酒時見“一大漢”,這是首次說明關羽體態是大漢的形狀。這大漢大到什麼程度,在第二十五回,曹操又一次宴請關羽散席時,見關公馬瘦,操曰:“公馬因何而瘦?”關公曰:“賤軀頗重,馬不能載,因此常瘦。”曹操這時才把赤兔馬送給關羽。透過馬常瘦來說關羽大漢體重,比直接的介紹更加有趣。
四是情感。關羽過關斬將,遇到張飛後,卻鬧了一場誤會。直到解除誤會,“至衙中坐定,二夫人訴說關公曆過之事,張飛方才大哭,參拜雲長。”這時,小說卻未對關羽作任何表述,直到在關定莊上,見到了劉備,才寫道:“關公迎門接拜,執手啼哭不止。”同是兄弟相會,同是生死離別之後又重逢,一個大哭,一個啼哭不止,把張飛與關羽的不同性格寫得恰到好處。
五是讀書。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滎陽太守王植派從事胡班,夜晚放火欲燒關羽。胡班尋思:“我久聞關雲長之名,不識如何模樣,試往窺之。”“見關公左手綽(chao)髯,於燈下憑几看書。”胡班見了,竟失聲嘆曰:“真天人也!”須知,關羽此時燈下讀書,非閒情逸致,而是在不辭而別、逃出敵營途中險象環生的情境之下的燈下讀書。非大智大勇,何來此等氣定神閒。正因為關公是武將中好讀書者,在遇到不務正業的郭常之子時,才欲“我以正言教之。”(《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也正因為如此,小說中才有“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的評價。
六是仗義。在第一回關羽向劉備、張飛作自我介紹時就說到:“因本處勢豪,仗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短短數語,一個為人仗義、不畏強豪的英雄形象就在小說中出場了。這種仗義,是關羽的基本性格特徵,是發展為後來的忠義雙全的基礎。
七是神威。最典型的故事是第七十五回的“刮骨療毒”。關羽在樊城中了曹仁毒箭之後,華佗說:“某自有法治。--但恐君侯懼而。”公笑曰:“吾視死如歸,有何懼哉?”於是飲酒數杯,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於臂下接血。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佗曰:“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
八是他人評價。曹操說到:“吾素愛雲長武藝人才,欲得之以為己用”。“雲長義士,必不失信。”“雲長掛印封金,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關羽敗走麥城後,孫權派諸葛瑾勸降,被關羽拒絕。孫權說:“真忠臣也!”另外,在《三國志》中,還有以下記載:溫恢說:“關羽驍銳。”呂蒙說:“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郭嘉、程昱稱張飛、關羽“萬人敵。”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傅幹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敵”。陳壽在《三國志·關羽傳》中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至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活脫脫的關羽,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就在我們的面前。
小說透過他人眼見、口述和關羽自己的言行,對關羽的體貌形象作了全面生動、富有個性、極具特色的描述,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一是相貌。小說第一回關羽一出場,是透過劉備眼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最後總括一句:“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然後再由自己介紹:“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要說明的是,世上本無鳳凰,人們想象中的鳳眼其實與孔雀相似,平時半睜不睜的樣子,怒時則“鳳眼圓睜,蠶眉直豎。”(第二十五回)所以後人說關羽“鳳眼圓睜”就要殺人。還有對關羽美髯即鬍鬚的描寫,是在第二十五回關羽投降曹操後,在一次宴會上,曹操問道:“雲長髯有數乎?”公曰:“約數百根。每秋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操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次日,早朝見帝,帝見關公一紗錦囊垂於胸次,帝問之。關公奏曰“臣髯頗長,丞相賜囊貯之。”帝令當殿披拂,過於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自此以後,人皆呼關羽“美髯公”。
二是聲音。對關羽聲音的描寫在第五回“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中,袁紹聯軍征討董卓時,在汜水關前遇華雄,被華雄連殺鮑忠、祖茂、俞涉、潘鳳四將,孫堅也在戰敗時丟了頭巾。正當聯軍中“眾皆失色”的時候,“階下一人大撥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聲如巨鍾,立於帳前。”曹操教釃(shi)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門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這一段繪聲繪色的描寫,“聲如巨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是體態。小說第一回劉備與張飛飲酒時見“一大漢”,這是首次說明關羽體態是大漢的形狀。這大漢大到什麼程度,在第二十五回,曹操又一次宴請關羽散席時,見關公馬瘦,操曰:“公馬因何而瘦?”關公曰:“賤軀頗重,馬不能載,因此常瘦。”曹操這時才把赤兔馬送給關羽。透過馬常瘦來說關羽大漢體重,比直接的介紹更加有趣。
四是情感。關羽過關斬將,遇到張飛後,卻鬧了一場誤會。直到解除誤會,“至衙中坐定,二夫人訴說關公曆過之事,張飛方才大哭,參拜雲長。”這時,小說卻未對關羽作任何表述,直到在關定莊上,見到了劉備,才寫道:“關公迎門接拜,執手啼哭不止。”同是兄弟相會,同是生死離別之後又重逢,一個大哭,一個啼哭不止,把張飛與關羽的不同性格寫得恰到好處。
五是讀書。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滎陽太守王植派從事胡班,夜晚放火欲燒關羽。胡班尋思:“我久聞關雲長之名,不識如何模樣,試往窺之。”“見關公左手綽(chao)髯,於燈下憑几看書。”胡班見了,竟失聲嘆曰:“真天人也!”須知,關羽此時燈下讀書,非閒情逸致,而是在不辭而別、逃出敵營途中險象環生的情境之下的燈下讀書。非大智大勇,何來此等氣定神閒。正因為關公是武將中好讀書者,在遇到不務正業的郭常之子時,才欲“我以正言教之。”(《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也正因為如此,小說中才有“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的評價。
六是仗義。在第一回關羽向劉備、張飛作自我介紹時就說到:“因本處勢豪,仗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短短數語,一個為人仗義、不畏強豪的英雄形象就在小說中出場了。這種仗義,是關羽的基本性格特徵,是發展為後來的忠義雙全的基礎。
七是神威。最典型的故事是第七十五回的“刮骨療毒”。關羽在樊城中了曹仁毒箭之後,華佗說:“某自有法治。--但恐君侯懼而。”公笑曰:“吾視死如歸,有何懼哉?”於是飲酒數杯,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於臂下接血。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佗曰:“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
八是他人評價。曹操說到:“吾素愛雲長武藝人才,欲得之以為己用”。“雲長義士,必不失信。”“雲長掛印封金,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關羽敗走麥城後,孫權派諸葛瑾勸降,被關羽拒絕。孫權說:“真忠臣也!”另外,在《三國志》中,還有以下記載:溫恢說:“關羽驍銳。”呂蒙說:“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郭嘉、程昱稱張飛、關羽“萬人敵。”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傅幹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敵”。陳壽在《三國志·關羽傳》中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至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活脫脫的關羽,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就在我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