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莊周夢蝶的蝶

    大家都知道,曾剃頭的威名,一舉之力打敗了太平天國,然而功高蓋主,又不是滿族貴族,我來詳細說說後來的政治局面! 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國起義嚴重打擊清廷統治,東南半壁江山搖搖欲墜,而清朝原有的八旗綠營不堪大用,清朝統治者不得不下放兵權,讓地方自行組建團練作戰。在這過程中以曾國藩為首的漢族地主武裝“湘軍”飛速壯大,到1864年7月攻破天京城覆滅太平天國的時候,湘軍已經發展成為水陸軍齊備、裝備洋槍洋炮、兵馬十多萬的強大力量,湘軍領袖曾國藩更是總覽東南事物、權勢熏天,對清廷形成威脅。 1864年8月,經過多方面考慮,曾國藩主動請求裁撤湘軍,表明湘軍忠於清廷;作為交換,清廷任命湘軍各級將領擔任地方要員,蘇、皖、浙、贛等省的官場幾乎被湘軍壟斷。而“湘軍”武裝名義上被裁撤,但是數萬士卒並沒有解甲歸田,反而在湘軍官員的庇護下成為黑勢力,橫行鄉里、魚肉百姓。

     1868年,慈禧太后終於藉著“天津教案”的機會將曾國藩調離東南老巢,讓與湘軍無關的馬新貽出任兩江總督。馬新貽是帶著慈禧交辦的任務去的兩江,首先要確保湘軍武裝被完全裁撤,其次查清太平天國的財寶去向,這一下就捅了馬蜂窩。1870年,上任僅兩年的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殺在官署門前,也就是著名的“刺馬案”。慈禧太后震怒派出多批欽差要徹查此案,但是最終草率結案,不得不將曾國藩又調回了兩江,自此兩江總督寶座長期被湘軍把持,對於湘軍官員的各種行為也是無人敢管。

      “刺馬案”中,慈禧太后為了朝廷穩定不得不向湘軍妥協,但是她從未放棄對付湘軍,扶植清流勢力制衡湘軍是主要手段之一,而“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出現給了慈禧再次出手的藉口。“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本身是一件簡單的風化案,小白菜的丈夫突然暴斃,再加上鄰居傳閒話說楊乃武與小白菜有私情,因此當地餘杭知縣劉錫彤就認為是兩人合謀殺人,最終屈打成招,判決“楊乃武斬立決,小白菜凌遲處死”。此案本無特殊之處,然而餘杭知縣劉錫彤是湘軍的人,而楊乃武餘杭縣的鄉紳、舉人。案件結果出來後,楊乃武的家人就上下奔走聯絡楊乃武的同學以及浙江籍官員鳴冤,這幫浙江籍官員一方面是覺得楊乃武確實冤枉,另一方面也是看不慣多年來湘軍壟斷浙江官場,胡作非為,因此共同使勁最後將案子捅到了當時的清流領袖、軍機大臣翁同龢手裡,最終一件小小的風化案變成了湘軍勢力和清流勢力的政治鬥爭,牽扯進來的官員越來越多,因為多方博弈,案件審理時間長達四年,楊乃武與小白菜飽受摧殘。1876年(光緒二年),刑部尚書桑春榮親自主審,由刑部任職六十年的老仵作開棺驗屍確認小白菜的丈夫就是病死的,終於讓案件真相大白。慈禧太后趁機連發諭旨,浙江巡撫楊昌浚、浙江學政胡瑞瀾等一百多位官員被革職永不續用,這些人大都是湘軍官員,湘軍實力大損。

     慈禧太后憑藉一起風化案將權傾東南的湘軍勢力壓回了兩江地區,最重要的是打破了湘軍對於東南地區官場的壟斷,甚至於在此後兩江總督的位置都不在由湘軍把持,不得不說收穫巨大。

      

      

  • 2 # 一斛濁酒喜相逢

    當然懼怕了。

    曾國藩雖說稱得上是一位震古爍今的人物,但是慈禧也不是吃素的,慈禧才真正是晚清名副其實的統治者,權臣怎麼會不懼怕鐵腕統治者呢。歷史上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不勝列舉,統治者不宰功臣是恩德,宰功臣更是歷史慣例。事實上,曾國藩權勢達到巔峰後,一直走的自保路線。

    先說慈禧吧,慈禧在政治舞臺上的初次亮相是聯合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扳倒了咸豐指定的輔政八大臣。在辛酉政變中,慈禧展現了她個人能決斷、有手腕、權欲強等個人特質,在政變後能順應時勢,保持政局的穩定,使清帝國順利度過難關,客觀的講,她是個有智慧的鐵腕統治者。

    後來,慈禧成功的折騰出曾的湘軍系、左的楚軍系、李的淮軍系和其他等大小不同的實力派別。清朝更是有意打壓湘軍,提拔重用李鴻章、袁甲三的淮軍和湖南人左宗棠。湘軍系統山頭林立,曾國藩名義為領袖,實際能直接控制的部隊不多。大多數部隊有限的忠誠。且不說實力強勁的對頭左宗棠不會支援他,就連李鴻章、沈葆楨單飛後也時不時對曾陽奉陰違,能鐵了心的跟曾國藩的估計只有曾國荃的部隊。另外,曾國藩時期,軍隊的財政大權還在中央手裡,蒙古騎兵還很強大,慈禧的廟堂手腕可謂是又狠又老道。曾國藩沒有和慈禧叫板的真正實力,實力不如,自然懼怕。

    再說說曾國藩。曾國藩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鎮壓太平天國。從一個荷葉塘農家子弟,經過科舉考試,成為了翰林大學士,皇帝門生;而又臨危受命,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組建湘軍,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提攜後輩,胸懷寬廣,影響到了中國近代化的整個程序,稱得上是一位震古爍今的人物。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的權勢達到了巔峰。但對於無意自立的曾國藩而言,巔峰處除了功名榮耀,更多地還是高處不勝寒,一切只因功高震主下的自保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當時,曾國藩要想保證自己無事,曾氏家族無事,他得解決兩個棘手難題。第一個,他必須儘快消除朝廷對自己的猜忌;第二個,他不能給朝廷秋後算賬的機會。於是乎快速地將湘軍裁撤個七七八八。能說曾國藩不懼怕慈禧嗎。

    曾國藩進京首次面見慈禧,這一幕在歷史上很有名。

    唐浩明先生的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有大篇描述曾國藩首次面見慈禧的心裡活動。個人以為還是很符合實際的。首次面見慈禧曾國藩更深的感受是緊張、憂慮。關於兩江之地的吏治鹽政、百姓疾苦、剿捻後的休養生息、洋務實業等等長治久安之事,慈禧是統統不問,她只關心三件事,江南撤勇、湘軍將領以及直隸練兵。就這樣慈禧對曾國藩一邊蠶食地盤,一邊找把柄;一邊瓦解,一邊桎梏。

    因為懼怕當朝統治者,曾國藩權勢達到巔峰後,一直走的自保路線。

  • 3 # 學國學網

    晚清時期,曾國藩是一個厲害人物,他建立了湘軍,擁有重兵。這個時候的曾國藩是有能力將清朝推翻的,可是曾國藩沒有這樣作,可這絕不代表著曾國藩對清朝是忠誠的,從曾國藩釋出的那份《討粵匪檄》中便可以看出。

    早在天平天國之前,曾國藩、左宗棠還有胡林翼就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擔憂,可是為了能夠在清朝安穩的過下去,三人早就想好了對策。他們採取了可分可合,似分實合的固權策略。

    這樣一來,清朝就會對他們放鬆警惕。晚期時期出現了一支強大的反抗力量就是太平天國,由洪秀全帶領農民起義,這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後一次農民起義。可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八旗和綠營節節潰敗,不得已才將漢人帶上了兵權。

    這種情況下,曾國藩、胡林翼這才有機會掌握兵權。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三人擁有了兵權,這一點肯定是讓清朝不放心的。三人知道,在太平天國被鎮壓之後,當時的皇帝肯定會不擇手段的收拾湘軍的將領。

    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三人想出了對策。在他們三人中,曾國藩是盟主,胡林翼是智囊,左宗棠是干將。三人行事作風向來謹慎,曾、左、胡聯盟的格局已經形成,既互相呼應也互相制約。慈禧對他們三人的勢力不敢小覷。

    可是問題馬上來了,胡林翼在咸豐十一年去世了。這個問題讓曾國藩和左宗棠感到了壓力,三人的聯盟可以讓皇帝和慈禧太后稍微安心一點,一旦三人中有一個有問題,他們就會岌岌可危。為了保持穩定的局面,曾國藩想出了一個辦法。

    曾國藩隨後組建了淮軍,並且讓李鴻章加入了進來。就是這個局面,支撐了晚清三十多年的政局。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三人的局面,慈禧也注意到了,她沒有將三人中的任何一個人除掉,而是讓三人相互制約。

    慈禧利用湘、淮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左、李之間的矛盾,實現權力的平衡。湘、淮兩軍已經有了很大的利益衝突,經常出現不和的跡象。就這樣,慈禧太后也不敢輕易除掉三人中的任何一個,這就避免了他們之間權力的失衡。

  • 4 #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談不上懼怕,君君臣臣而已。

    慈禧更多的並不能掣肘曾國藩。

    曾國藩勢力做大後,慈禧想讓他裁軍,曾國藩做了一件事,慈禧就慫了。

    曾國藩是一位非常有文化的人,但是在當兵打仗這方面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一開始他帶領的湘軍是沒有任何軍紀可言的,因為當時的都是自己的親人,自己也不好意思去批評他們,可是後來一直吃敗仗,這就讓曾國藩不能忍了,於是他就開始嚴格整頓軍紀,經過長時間的努力這支軍隊發生了天大的變化。後來南京被成功佔領之後,曾國藩確實考慮過裁軍,但是得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認為此時裁軍是不正確的選擇,畢竟還有很多敵人威脅著國家。

    而慈禧卻一直忌憚曾國藩,還多次暗示他進行裁軍,可見慈禧對於曾國藩是非常懼怕的,她還派了馬新貽去督促曾國藩,慈禧這樣做一是為了監視湘軍的動向,二則是讓曾國藩迅速裁軍。

    在曾國藩的眼中這個無疑是一個危害,監軍在到達湘軍地盤後,對待湘軍的態度非常不好的,經常因為一些消失就對湘軍進行迫害,因此湘軍將士對他是非常憎恨的。沒過多久慈禧就得到馬新貽被殺害了的訊息,而曾國藩則說這件事和湘軍沒有任何關係,慈禧自然知道這件事情是曾國藩所為。這件事情發生過後,慈禧為了不讓曾國藩有其他的作為,就沒有再提裁軍這件事情,很明顯是害怕曾國藩再有什麼更加過分的舉動。

    由此可以看出,曾國藩文才武略,樣樣精通,乃是一時英雄,並沒有什麼懼怕。

  • 5 # 英州之子

    曾國藩率領湘軍打敗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朝廷並沒有給軍費,只有口頭嘉獎,太平天國被打敗後曾國藩的湘軍實力大增,他是當時唯一能夠有實力與慈禧政權造反的人,他眾多部下都勸他反了朝廷,而他自己卻並無此意。

    有一個將領問他:鼎之中原,或可問焉?意思是問他皇帝的寶座,要不要拿下,而曾國藩回答到:鼎之中原,不可問焉。

    百家講壇的酈波先生在講曾國藩家訓的時候說過,曾國藩並不想做皇帝,他想做的是聖賢。

    曾國藩可謂是深諳進退保身之道的人,。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說過,曾國藩要是造反,他就是千古第一功臣;而他要是不反,就是千古第一大漢奸!可見曾國藩當時的實力與地位。

    總的來說,曾國藩是完全不用害怕慈禧的。他無意於皇位,就像唐朝的郭子儀一樣,具備造反的實力而又不想造反,懂得進退保身之術。

  • 6 # 有得觀史

    曾國藩怕慈禧是真的,慈禧怕曾國藩也是真的,如果問誰更怕誰,我覺得慈禧怕曾國藩更多些。

    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浩大,十一個省都被太平軍奪去了,八旗軍和綠營兵面對太平軍不堪一擊,繼續下去大清的天下就是太平軍的了,無奈之下慈禧讓曾國藩辦團練對付太平軍。慈禧的這步棋存在巨大風險,要知道曾國藩做大一樣可以奪了大清天下。

    一開始慈禧不給曾國藩財權和用人權,團練辦的很費勁,曾國藩向慈禧請示,大清朝不能坐以待斃,慈禧只好退一步,給了曾國藩財權和人權。曾國藩把所有權力集於一身,搖身一變成了軍閥。從一開始辦團練,慈禧就開始顧忌曾國藩。

    曾國藩的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整個江南成了曾國藩的勢力範圍,以曾國藩的實力取代清朝不在話下,慈禧對曾國藩的顧忌達到頂峰。也就是慈禧神經粗,要是一般人神經稍細點,晚上就得睡不著覺。

    曾國藩主動提出裁撤湘軍,慈禧看曾國藩沒有造反的意思才敢有所行動,把曾國藩從兩江總督調任直隸總督,派馬新貽接任兩江總督,監督湘軍裁撤。

    馬新貽上任不久被人刺殺,這在歷史上很有名,叫刺馬案,一個總督,封疆大吏,被人刺殺,罕見,慈禧心裡清楚,基本可以確定是湘軍乾的,但她也沒敢過分追究,最後派曾國藩去審理,大致也是讓曾國藩去安撫湘軍。她怕把曾國藩逼急了真的造反。

    曾國藩害怕慈禧實際上是出於自保,他擔心慈禧因為忌憚自己,怕自己造反而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兒。曾國藩主動裁撤湘軍,讓自己的弟弟曾國荃主動罷官回家,沒事經常給弟弟們寫家書,盡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其實就是讓慈禧知道他不想反,別拿他開刀。

    一般而言,對手比自己強大得多才會懼怕,實際上在曾國藩心裡,慈禧並不強大,而且有點讓曾國藩瞧不起。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起義,大功一件,接受慈禧召見。慈禧給曾國藩的感覺,話說不到正點上,文化低,見識淺。對一個自己看不起的人,能有多害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乳腺癌治療結束可以立即去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