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朕是大叔
-
2 # 享受人生M
要目光放長遠,還要從實際出發!首先還是一點一點積累,守時待命,選擇有累積效應,可以實現複利的行業。最重要這個行業要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個人無形價值可以不斷增值!
-
3 # 大君記錄
今年年中,曾創辦“神奇百貨”的95後女生王凱歆,又叒叕再次創業並瞄準了大健康行業。當然,她的玩法是微商,並“堅信”這絕對是未來的一大風口。
那麼半年過後,“神奇少女”和她的大健康還好嗎?
“首先食物不能代替藥物這是常識,其次資料都是可以透過微商工具造出來的。”據知情者透露,王凱歆的新專案本身就有很多虛假宣傳的成分,而且規模上也有一定水分。所以他並不認為這樣的一個專案,能夠吸引到如此多使用者加入,“畢竟這幾年微商的套路太多了,大家都不傻。”
或許,這只是這位把玩“創業”套路的神奇少女,又一次新的試錯。但是和她一樣被浮躁的心態所“荼毒”的創業少年,卻還有很多。而更多簡稱“不投60後”的創投大V,也在洶湧而至。
“(我們)投了好多個95後創業者做的專案,現在僅剩一個還在艱難支撐。”在龍崗區一家大型孵化器負責人楊定遠的介紹下,懂懂筆記見到了他口中,那位“僅存”的專案創始人劉棟。
在投資方楊定遠的眼中,這位少年CEO是一個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但缺乏經驗的人。而在一個上午的交流中,這個年輕CEO也始終敏捷操弄著手裡的《荒野行動》,敷衍的態度令人唏噓。
那麼,他的創業經歷和王凱歆有共通之處嗎?事業低迷的原因又是什麼?透過他的經歷,我們也試圖挖掘出這一代95後創業者的普遍心態,以及促成一部分人“浮躁”與“跋扈”背後的那股力量。
95後曾是孵化器“賺一票”的希望
“其實我之所以想創業,就是要證明給我爸看看。”
劉棟告訴懂懂筆記,他的父親曾是一名教師,1998年下海之後代理了幾個國外鞋服品牌,發展至今已經在廣東地區擁有近50家品牌代理加盟店。雖然成功,但也經歷了太多的不易,因此,當父親聽說剛畢業的劉棟想創業時,是持反對態度的,更不願意從經費上幫助他。
“我爸總希望我能找份穩定的工作,不要再經歷他那些苦難。”但劉棟確認為,關於創業兩代人是有代溝的,“現在創業是個大趨勢,加上網際網路紅利,沒必要擔心太多,畢竟不是他們那個時代了。”
畢業之後劉棟沒有回到澄海老家,而是留在深圳以打工為名,瞞著家裡人悄悄註冊了這家名為“星未來”的文化創意公司,帶著幾名尚未畢業的師弟,開始創業了。
“經費有限,有一部分是借的,一部分是捏造名目跟家裡要的。”帶著7萬塊錢,他和團隊在龍崗的一家孵化器裡“安營紮寨”,不足百元一平米的月租金,完全在他所能承受的範圍內。
至於團隊的薪資,最開始每人只有800元的補貼,其餘的都是所謂的期權,“雖然他們有點不樂意,但我覺得大家的眼界要看得遠些。”
公司成立一個月後,劉棟才將創業思路和盤托出——打造新型的的二次元文化。他希望透過創作特色鮮明且搞笑類二次元形象IP,利用表情包作為傳播載體,在年輕人的社交網路上打造影響力,最終利用IP周邊衍生產品完成變現。
這個思路,在劉棟看來是靈光乍現、絕無僅有的。
為了避免日後糾紛,劉棟和團隊模仿Doge的樣子和表情,造了一版二次元的“Doge”,並命名為“狗子”。然後開發出了一系列搞怪的表情包,併發到社交平臺供使用者傳播,“實在太滑稽了,開發出來後我自己每天都要看好幾回。”
但是,網際網路上以Doge為原型的漫畫表情實在太多了,“狗子”表情包並沒有很快流行起來。
不過,這個小專案的雛鷹初啼卻引起了孵化器管理層的注意,他們聯絡了劉棟並表明了投資意向。雙方僅僅用一週時間就達成共識,這個二次元創業專案很快成為孵化器眾多自持孵化專案之一。此時,劉棟獲得的種子輪投資為50萬元。
“因為這個專案的商業設計很新,而且模式上沒有太大的硬傷,所以除了資金之外,我們還匹配了大量的媒體和客戶資源。”孵化器負責人楊定遠告訴懂懂筆記,在眾多資源的加持下,劉棟的專案在短時間內就受到了大量媒體關注,這位頻頻現身各類專案路演活動的95後,也成了創客中的榜樣,“為了儘快能夠獲得新的融資,孵化器幫助他反覆梳理了商業模型和產品,我們為此花費了很多心血。”
在創業熱潮中,孵化器扮演著年輕創客們的導師角色,把握專案商業模式,把控行業潛在風險。目的,其實很簡單。
在浮誇的資本市場,他們逐利目標很清晰,為了能夠讓手裡的“種子”孵化發芽,對於創企的包裝也無所不用其極,就是為了讓專案看起來充滿“希望”。
“年少得志”卻彰顯“狂妄自大”
父親曾經敘說創業的種種困難,並沒有在年輕的劉棟身上發生。在孵化器的包裝下,這個二次元專案在創業半年後順利拿到180萬元天使輪融資。
作為創始人,劉棟此時開始意識到公司的發展不能單靠不溫不火的“狗子”和華麗的PPT了。
“我們要快速迭代,要開發新的有生命力的二次元IP。”在融資資金到位之後,公司開始面向社會廣招人才,專業從插畫到運營,職能從基層到管理,幾乎都涵蓋了,“我只招有經驗的人,公司沒太多時間成本可以培養人,要快速迭代、快速試錯。”
伴隨著“優才計劃”推行,部分跟著專案一起“打天下”的員工也遭到了調崗和裁撤,之前的期權也絕口不提了,此舉引起了不少老員工的不滿。但劉棟卻堅信,這是一個能者居上的社會,這麼做也都是為了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支撐公司專案的發展。
有了影響力,自然就有找上門的生意。除了將現有的IP授權給企業客戶使用之外,他們還透過IP本身的傳播力,為其產品進行宣傳,甚至與一些快消品企業實現深度合作,開發出系列玩具周邊,銷往三四線城市。
“能變現,就說明這專案是有價值的。”楊定遠告訴懂懂筆記,對於這個孵化器孵化出來的種子專案,他們從一開始的保守觀望,已經漸漸轉變為重點打造,“因為看到希望,所以我們又領投了A輪。”
作為這輪融資的對接負責人,楊定遠說起這件事時,依然有無限感慨。因為劉棟年輕而且有故事,加上專案的商業化程度,所以在2015年底就順利拿到了1000萬元的A輪融資。
“宣佈獲得融資之後,我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告訴我爸,我做的企業成功了!”已經顧不得父親的忠告,彼時欣喜若狂的劉棟決定帶著所有的管理層,一起到巴厘島旅遊慶功,“那一刻,我發現創業真特麼容易,自己真特麼有才。”
在慶功狂歡上,他宣佈了公司即將轉型的決策,表示未來會把更多精力和經費投入在國漫動畫的研發上,力爭在三年內打造一家能夠比肩日升社(旗下作品有高達、銀魂等)的動畫企業,為中國產動畫爭光。
但是回到孵化器後,劉棟的舉措卻讓楊定遠新生狐疑,開始擔心這麼快的融資速度是否有些欠妥了。
“回來之後沒見他有什麼動靜,最大的變化就莫過於買了輛路虎極光,整天停在孵化器門口顯擺。”買豪車的舉動讓楊定遠略感不滿,作為這個孵化專案的創業導師,他過問了幾句,但卻被劉棟以轉型是內部戰略為由拒絕溝通,“那時我就想,完了,這小子膨脹了。”
好大喜功,貪圖享樂,似乎已經成為這些年輕創業者撕不掉的標籤。很多年輕創業者在有了些許成績之後,就開始沾沾自喜,自我膨脹。或許,這些都將成為專案走向消亡的導火索。
浮躁的神奇少年與“A輪死”
“我們孵化過很多95後項目,但最不希望的就是劉棟這個專案出問題。”
楊定遠告訴懂懂筆記,孵化器成立至今兩年多的時間,一共投了86個種子專案,有75個專案的創始人為90後(其中35個為95後創業)。
“老闆的要求就是主投90後和95後。”這些專案的內容大多比較新奇,很抓年輕人的眼球。但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孵化器的統計顯示,由於各方面原因,有將近九成的專案都沒能熬到A輪,甚至有超過六成專案倒在了天使輪前面。
“不過,劉棟是我們投入最多,關注最久的團隊,也是最重視的籌碼。”為了能夠在接下來的投融資裡變現,孵化器想方設法“拯救”這個最有希望的創始人。然而,隨著楊定遠的深入瞭解,卻漸漸發現其團隊內部,已經開始產生巨大的分歧和矛盾。
“整天聽他天馬行空,一言不合就要戰略轉型,甚至因為迷信還說過想改公司名。”曾在“星未來”擔任策劃總監的陳鼕鼕告訴懂懂筆記,在她和很多同事的心目中,劉棟就是個任性的大男孩兒,尤其是A輪融資之後,做事更是隨性,經常利用公費“遊山玩水”,混跡投資圈和企業高管社交圈。“別的沒學會,倒是學會請大師來看公司的風水了。”
在員工們看來,劉棟希望在公司內部把自己塑造成為“權威”,不允許其他員工質疑他的想法和思維,公司的文化改為“執行、執行、執行”。
據陳鼕鼕透露,對於“執行”不力的員工,哪怕是高管,一律都會被他任性下放或者開除,“有多少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都因為他的任性被迫離開了。”
楊定遠分析,狂妄自大雖然是部分95後創業者的“通病”,這時候需要經驗豐富的人拉一把。他不希望劉棟“病入膏肓”,所以一直在嘗試透過溝通引導,改變他的思維和觀念,“但是我發現毫無效果。”
A輪融資在短短的七個月裡,全數“燒”完。
“我本不想成為第二個王凱歆。”昔日夥伴陳鼕鼕指責其任性,創業導師楊定遠評價其狂妄,劉棟都表示接受。但他在反思時卻表示,自己最大的錯誤並不在過分享樂上,而是沒有好好分析有經驗同事的意見,“我太權威了,也太固執,現在想起來有些後悔。”
仔細分析過去半年,這個專案並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新IP,授權商業合作也停滯不前,大量員工辛辛苦苦設計制定的雛形方案,都被劉棟“斃”掉在硬盤裡了。
他所宣稱的國漫動畫,甚至連個雛形都沒有。除了領投A輪融資的孵化器之外,其餘兩家跟投的投資機構,都以非法挪用資金為由,要求他給個說法。
“投資機構都覺得他在騙錢,甚至連我們孵化器也被牽涉其中。”楊定遠告訴懂懂筆記,截止到12月中旬,劉棟的公司只剩下五名基層員工,守著這個300多平方米的大辦公室,依靠孵化器低廉的租金強撐著。無力招架大量善後事務的劉棟,只能讓父親從澄海老家來到深圳,幫他“擦屁股”。
究竟是“浮躁”的心態荼毒了這位95後CEO?還是那些資本的推手拔苗助長?
有資料指出,中國創企的失敗率為80%左右,企業平均壽命不足3年,而大學生創業失敗率更高達95%。自由的創業環境,大量的政策補貼,廉價的創客租金,都讓創業變得越來越容易,越來越沒有門檻。
所以,在推動社會創新發展之餘,也誕生出不少像王凱歆、劉棟這樣“不靠譜”的95後創業者,並創造了大量像神奇百貨、星未來這樣的“爛尾”專案。
有人說是“年少得志”害了95後創業者,也有人說是盲目的資本讓他們“飛揚跋扈”,但歸根結底,是社會的浮躁分為使得大量應屆生成了躁動的CEO。
最終,一個個看似沒有任何硬傷的創業專案,都因為創始人缺乏社會歷練、行業經驗、成熟心智以及風險意識,而被帶進了“溝裡”。
最近某創業老將一封公開信,讓朱嘯虎“不投60後”成為坊間熱議。那麼只投90後、95後是否真的是投資圈的一股風潮,這股風潮下透露的又是誰的浮躁?
當問及接下來的打算時,劉棟告訴懂懂筆記,“我會找個地方好好放鬆下,總結專案失敗的原因,2018年爭取東山再起。”
回覆列表
95後想創業本身並不建議,先說家庭條件好的,創不創業無所謂。投資的資金優先是從父母這裡來。
即便失敗也能經得起。
如果家庭條件本身並不好的,建議先在社會上多磨練一下自己,多做幾份工作,多認識一些行業,瞭解他。慢慢積蓄能力,積累經驗。等有合適的專案,等想創業的時候,多少會有一些存款吧。即便沒有錢,這個時候透過這些年的工作跟社會經驗的累積,相信家裡人都看得見,那麼這個時候你去創業,家裡人一定會給你東拼西湊的借錢讓你去創業。
但是在你沒有足夠能力的時候,家裡人是對你不夠信任的。跟年齡沒關係,跟你95後不95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