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玩天堂

    出自唐朝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詩中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杳無音信。在異鄉的戍鼓和孤雁聲中觀賞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鄉憶弟之情。顛沛流離中的詩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為國家而悲痛。

  • 2 # 水墨皖西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這首《月夜憶舍弟》是杜甫安史之亂之時所做詩,當時正值史思明引兵引兵南下之際,杜甫的幾個弟弟正處在動亂所在地,兵荒馬亂之時鄉書無處達,杜甫對幾個弟弟的情況無法瞭解,因此十分擔憂,於是作此詩。

    首聯“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交代了歷史背景和季節,表現出了一片淒涼之景。

    頷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人借月抒情,天下的月亮一般白,但是身處故鄉,不用飽受顛沛流離之苦,自然故鄉的月亮更白!

    頸聯和尾聯直抒胸臆,表達出對弟弟們深深地擔憂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作者思路明確,使用古人常用的借物抒情手法,用月亮寄託擔憂和思念,後兩句直接點明題意,表達憂思和對戰爭的無奈。

  • 3 # 家有中學生Hope

    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全詩如下: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全詩表達了作者,憂國愁家,顛沛流離,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寫出了白露時節的寒意,與故鄉的明月相對應,表達出了一種淒涼的情緒,以及對故鄉的思切思念!

  • 4 # 乾七坤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出自杜甫的詩《月夜憶舍弟》,白露為霜,今夜,再一次點明到了秋季,作者為什麼要連續指出到了秋季,要想深刻的理解這一句,我覺得可以看看辛棄疾的詞:《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無盡的愁侵襲著作者,為什麼呢,月是故鄉明,古人常常寄託思念與月亮,期盼月亮能將自己的思念帶給家人朋友,亦聊解思念之苦,在外多年,想念家鄉,親人,朋友,確不能回去,更是愁苦

  • 5 # 絕句浪淘沙

    這是唐代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其中二句,全詩如下: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露從今夜白‘’,是說明時令,也從側面描寫出當時的環境,進而渲染氣氛,霜露寒冷,自然想起故鄉和親人。

    ‘’月是故鄉明‘’,自然流露出作者思戀故鄉,月是一種寄託,一種象徵,一種載體,古時候,人們往往借用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如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 6 # 煩惱多讀東坡

    謝邀! “ 露從今日白,月是故鄉明”出自中國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這首詩。 “露從今日白,月是故鄉明”的意思就是:“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明亮”。 “露從今日白”是說時令,從側面描寫環境,在本詩中起到了渲染氣氛的作用。霜露寒冷,自然想起故鄉和親人。 “月是故鄉明”則是作者自然流露出來的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情感。 此詩首聯與頷聯寫景,烘托出戰亂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所,杳無音信,於是思念牽掛之心油然而生。特別是入秋後進入白露時節,在戌樓上的鼓聲和離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全詩託物詠懷,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語言精煉。格調沉鬱哀傷,真摯感人!

  • 7 # 芊言淺語

    這是出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意思是今晚正是白露時節,清輝灑滿大地,不知不覺心中生起了些許寒意,這就自然想起了遠方的弟兄,望月思鄉,故鄉的月亮應該比他鄉更圓更明吧

  • 8 # 元亨175184033

    是唐朝詩聖杜甫的詩,以此詩表述了自己的思鄉之情。現摘全書如下《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長,況乃未休兵

  • 9 # 雲中孔雀625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句詩是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詩句。其全詩是: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收兵。

    月亮歷來是人們思鄉、思親的代名詞,人們總想把自己的思念託付給月亮帶給親人,以解自己對親人、對家鄉的離愁之苦。杜甫的這首詩表述的就是兄弟因戰亂分離,不能團聚十分思念、牽掛的心情!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的理解是白露的夜晚,霜白露重,月色清冷,寒氣襲人。表面是寫環境,實則是思念親人:已到白露時節,天氣已冷,我的弟弟在哪裡?以物拖思,借月抒懷,寫出了一首千古傳誦的不朽詩篇!全詩託物抒情,首尾照應,意境明達,真摯感人!

  • 10 # 文史綠苑情

    這兩句對仗工整的詩,是唐朝詩聖杜甫先生五律詩《月夜憶舍弟》裡的二,三兩句詩。全詩如下:"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起,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離,無言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此詩大概寫於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初期。詩人聽到緊急的戍邊之鼓突然在一個秋日大雁飛過時,結連不斷的一陣陣雷響。隨著異樣不祥的邊鼓聲的一次次敲起,連路上的行人都沒有了。秋夜的寒露似乎都在今夜生成,一陣陣寒氣逼人。不禁讓詩人聯想到了遙遠的故鄉可能還沒有受到兵患的侵擾大概月亮還是明亮的吧。一提故鄉,詩人又連想到多年未見的兄弟姐妹。雖然兄弟姐妹眾多,但都四散分離,多年不相見。連片言隻語的平安生死問候都沒有。適逢兵災荒亂, 他們情況會怎麼樣呢?想寄封書信過去問問平安可否,但是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書信常常是寄不到的。何況兵患仍然在繼續擴大蔓延,一封小小的書信又怎麼能寄到呢!整首詩衝滿詩人在戰事突發時候對局勢的描寫,和對遠在故鄉的親人們的擔心和掛念。一波三折,從戰事的緊急,到懷念故鄉;從懷念故鄉又聯想到親人兄弟的平安與否,長時沒有聯絡的慨嘆,以及欲寄書不達的無奈和渴望。是詩人杜甫書寫唐王朝"安史之亂"眾多詩詞中的一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病人在手術後,通常可以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