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根談娛樂

    楊議是“海清”已是盡人皆知的事了,並不是楊議不想拜師,而是有一些人阻撓其拜師,那麼為何會有人阻撓楊議拜師呢?總的說來還是因為輩分問題。在相聲圈,因為輩分問題一些相聲藝人拜師無門的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如著名相聲藝人李文華當年就是因為某相聲同仁的從中作梗而沒能拜馬三立為師,此事姜昆在某訪談節目中提過,郭德綱亦在某訪談節目中提過。

    相傳楊議當初本要拜少馬爺馬志明為師,作為馬三立老先生的兒子馬志明在相聲界的輩分自然很高,而楊議一旦拜了馬志明為師其自然而然會成為很多人的師叔,於是相聲圈乎便有了很多反對楊議拜師馬志明的聲音。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了,楊議也可以拜一個輩分比較小的相聲藝人為師啊,如若可以,楊議當然會選擇拜師於一個輩分稍小的相聲藝人為師了,可實際情況偏偏不允許他拜師於輩分比馬志明輩分小的相聲藝人為師啊,因為楊議的父親楊少華的輩分在那擺著呢啊。

    楊少華師承郭榮啟,也就是說楊少華和侯寶林一個輩分,由此楊議若想拜師也只能拜和侯寶林同輩的相聲藝人為師,而縱觀整個天津相聲圈,和侯寶林同輩的相聲藝人實屬不多,而馬志明正是楊議拜師的最佳人選,只是天公不作美。 說到楊少華,當初楊少華的師承本就不被一些相聲同仁認可,若不是馬三立老先生力排眾議承認了楊少華的師承,楊少華的命運多半也和楊議一樣,這也是為何楊少華一直稱馬三立為恩人的原因,而那些阻撓楊議拜師的人中也不乏有不承認楊少華師承的。

    至於楊議相聲說的好與不好,這個就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了,從題主的話風裡我能聽出題主覺得楊議的相聲說的很好,而在我看來,楊議的相聲說的只能算是不錯。相聲藝人能否說好相聲大多數時候和拜誰為師無關,更多時候取決於自身的努力,相聲藝人拜師多數時候是為了師承,如郭德綱在拜師侯耀文之前相聲已經說得很好了,如侯耀華不會說相聲不依然各種收徒。 古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相聲行當就是如此。

    不論是馬三立也罷,還是侯寶林也罷,他們能夠在相聲行當有所建樹一方面是他們有天賦,另一方面更多是源於他們自身的努力。相聲的四門基本功課是“說學逗唱”,每一個入相聲門的相聲藝人都要在這四個基本功上下功夫,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那些能夠被大家認可的相聲藝人都是在臺下下足了功夫的。

    總之,並不是楊議不願意拜師,而是其沒能拜成師,而楊議在相聲上取得的成績和其自身的努力離不開,楊議的這些過往無形中也告訴了我們一些道理,那就是大多時候成功之路總是充滿坎坷的,不是嗎?

  • 2 # 鄭捕頭

    先解釋一下什麼叫海青。相聲行業從一誕生起就講究師承關係,直到如今已經這麼多代過去,絕大部分相聲演員都是傳承有序,每人都有自己的師父,如果一個相聲演員沒有正式的師父,那他就被稱為海青。海青這倆字發音還不是正常發音,青字發輕聲。

    相聲演員中沒有師承的極少,楊議是其中一位。如果說一位籍籍無名的相聲演員也就算了,楊議是具有相當知名度的相聲演員,而且在業內公認會說相聲,具有相當高的業務水平,連那麼傲氣的師勝傑和侯耀文都認可楊議的創作和表演,然而偏偏這麼一個人就沒有正式拜過師。況且,他還是相聲世家出身,父親是相聲前輩楊少華,按理說更應該講究師承,但他偏偏就沒有拜師。

    要知道,受父親楊少華的影響,楊議從小熱愛相聲藝術,身邊接觸的都是馬三立、常寶霆、魏文亮這些演員,因此很小就跟著他們學這學那。楊議有這樣的環境,也有這樣的天分,他如果想拜師,身邊的人都可以提供資源,然而他就不拜。

    這是為什麼呢?

    今年5月初我去天津專門拜訪楊少華、楊議父子,跟楊議聊的時候除了回顧他的藝術人生,專門問到了為什麼不拜師的問題,楊議作出了相關回答——

    問: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您跟父親和他的這些好朋友們學相聲,但一直沒有拜師,這是為什麼?楊議:沒拜過師,全中國就我沒拜過師。相聲行業師父徒弟矛盾太大。問:好的也有。楊議:少,太少,幾乎沒有。為什麼呢?師父能耐大,徒弟沒學出來,徒弟恨師父,你不好好教我;師父沒能耐,帶出的徒弟“啪”成了,師父生氣,生氣你不回來看我。我看到這種矛盾,那就別拜師了。問:那楊老同意嗎?楊議:他也不怎麼同意,他覺得應該有個師父。但我說,比如原來跟人家關係挺好,拜完師就容易產生矛盾,不拜師我一年看他兩回,沒毛病,這是本分;如果成師徒關係,你過生日我有事兒沒去,別人就說你看他出去掙錢師父生日都不來。問:您現在收徒弟了嗎?您能收徒弟嗎?這方面怎麼說?楊議:我收徒弟礙著誰事兒啦?問:這沒有問題是嗎?楊議:沒問題。你承認不承認都沒有用,他成了角兒你愛承認不承認。問:這一點您早看透了是嗎?楊議:咱倆要是有緣,你樂意跟我學我就教你,至於你將來對我怎麼樣無所謂。你熱愛我的相聲那就來,你想學我就教。問:跟對方說清楚自己沒有相聲的門,你來是認可我這個人和藝術。楊議:對。當然相聲的門有好處,但這個時代沒有門戶了,都不聽你的,算了。問:有門戶的還各種矛盾呢。楊議:有門戶矛盾多。

    當年在舞臺上意氣風發的楊議如今已年過55歲,燙過的頭髮捲曲花白。不過對於自己在相聲方面的能耐,他絲毫不作掩飾,有些話乍聽有些過頭,但聯想起當年他所說的那些作品,卻也基本屬實。

    在父子關係方面,楊老師在觀眾群中有良好的口碑。舞臺上不管是去年的相聲小品大賽兩人的展演,還是今年元宵晚會的一小段演出,我都看得有些感動。

    能看出他對父親稍顯遲鈍的表演的一種遷就,他時刻不忘幫父親提詞,同時還要照顧觀眾的反應,不像更早時候兩人表演時他表現的那樣瀟灑自如。然而這種不瀟灑、不自如更加令人尊重,現場觀眾不認為這是舞臺事故,反而報以熱情的支援和掌聲。

    楊議在全國成名不算早。九十年代他先在天津獲獎,被天津人認識,而後開始闖北京,終於在2002年與楊進明參加第一屆CCTV相聲大賽,憑藉《如此辦學》獲得一等獎。這時候楊議已經40歲了。後來直到現在,楊議主要和父親楊少華搭檔,他們的父子檔表演廣受歡迎,非常具有群眾基礎。楊議說過的很多相聲令人印象深刻,《如此辦學》、《瀟灑走一回》、《歌廳軼事》、《肉爛在鍋裡》、《獲獎之後》……

    臨近採訪結束我問到尋找新搭檔的問題,楊老師說他現在不能跟別人合作,否則對老爺子來說是一種傷害。楊議這些年做電視劇比較多,他說相聲是他一輩子的熱愛,他還是會表演相聲的。

  • 3 # 相當旺德福

    楊議老師是天津中生代相聲藝人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是天津相聲商業化的先驅。

    在郭班主之前,他是相聲行業中商業化最成功的一位,是一位全能型的人才。在舞臺上,楊議佔的是一個“帥”字,颱風清健,瀟灑Sunny。

    表演的相聲,走的也都是天津相聲的老路子,重於立人,對小人物的刻畫頗有一番功力。

    但是個人不太喜歡楊議老師的相聲,並不是說他的相聲不好。

    總覺著他的活,使貫口的時候語速太快,嘴巴有點兒張不開。臺下聽的時候,腦子容易跟不上趟,就有點兒費勁。

    不過,“語速快”已經是楊議標誌性的技巧。相聲界除了高英培先生和李老爺子,唯他第一。特別是新相聲中,創編的那些具有個人標籤的“新貫口”,後來之人確實無人能出其右。

    不管是《如此辦學》還是紅遍半邊天的《肉爛在鍋裡》,都是如此。

    當然,背後楊進明和韓兆的一份功勞,自然也不小。

    都在說《肉爛在鍋裡》,其實和楊進明合作的《過獎之後》,才是神作。

    最後,不要老拿“海清”說事兒,那不是好話。

    只要有本事,有能耐,不見得非要拜師傅。

    都知道,拜師不外乎兩個目的:

    “學藝”、“拜碼頭”。

    人家楊議老師兩樣都有,現在又不指望著相聲吃飯,還拜哪門子師?

    以上……

  • 4 # 金寶158203513

    都傳2OO4年揚議和揚少華為春晚費心準備的相聲,被導演拒了,倆人非常氣憤,從此改變了楊議的相聲生涯,改拍電視劇。我就不知是那段子,請高人指奌。我常望揚議仍回到相聲隊伍中來,天津百姓對揚議父子和揚議揚進明相聲評價很高。生活中遇到不平衡的事很多,希望不計前嫌,回到相聲隊伍中來,能和德雲社共同為大眾服務是對相聲發展再做貢獻!2OO4年春晚被拒相聲播放出來,叫百姓評價一下更好嗎?請知情者明鑑!

  • 5 # 於小小

    楊議也不想當海青,有一段時間他非常渴望擁有相聲界的師承關係,有一個門戶。但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沒有達成所願。

    坊間對楊議沒有拜師流傳著各種版本的說法,一說是因為他的父親楊少華老爺子的原因,所以沒有人敢破例收下楊議。

    楊少華的師承是一個謎團,當初在啟明茶社說相聲的時候,“壽”字輩老先生郭榮啟口頭答應收下楊少華,但是後來一直沒有舉行擺知儀式,直到郭榮啟去世,楊少華都沒有一個正式的拜師儀式。

    時間長了,楊少華就只能算是郭榮啟的口盟弟子了,再後來,知悉他和郭榮啟之間師徒關係的人都去世了,楊少華就被很多人說成是相聲界輩分最高的海青了。

    後來楊議開始說相聲,楊少華想給兒子找一個門戶,他想到了自己以前的老搭檔馬志明先生,因為按照輩分,楊議拜“寶”字輩的馬志明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但是馬志明拒絕了,至於拒絕的原因只有當事人知道,其他人的說法都是猜測!

    另一種說法是,楊議自己不願意拜師,他的主業不是相聲,使他出名的是電視劇《Sunny的快樂生活》,他的事業也更傾向於影視劇的拍攝。

    自從他的母親去世後,楊議為了照顧父親,才把重心轉到說相聲上來,他這樣做是為了讓老爺子能夠擁有一個精彩的晚年生活。

    而且楊議對於拜師這件事也有自己的看法,曾經在一次採訪中,他這樣說到:

    第一,以前說相聲,沒門沒派沒飯吃,如今社會進步了,不拜師也能說相聲。

    第二,拜師是為了學習,不是為了沾光,如果你不行的話,只會給師父丟人現眼。

    就這樣,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楊議成了相聲界的所謂的“海青”了!

    儘管楊議是海青,但他的相聲水平一點也不差,再加上有“蔫壞老頭”楊少華的神捧哏,父子倆的相聲非常精彩!

    如此看來,“海青”的身份並不能阻止楊議在相聲界風生水起!

  • 6 # 鹹魚茶館

    如果曹雲金沒有遇到郭德綱,也有今天的成績,那他一定不會去拜任何碼頭,一來因為橫,二來因為沒必要了。這就是所謂的已經開上大奔了,還要什麼腳踏車呢?

    楊議類似於這種假設,但本質又不一樣,曹雲金沒有遇到郭德綱,現在還在天津當混混,而楊議沒有依靠任何師承,就已經紅遍全國了。

    楊議其實是比郭德綱更早一步走相聲商業化的演員。而且在巔峰期完全不下於0405年的郭德綱。楊議一方面自己相當有才華,另一方面有楊少華先生的言傳身教。楊議跟楊少華先生合作的《肉爛在鍋裡》絕對是描寫小市民相聲的經典之經典,堪比馬志明先生的《糾紛》。爺兒兩把各種網路時尚熱點參進段子裡面,內容既前衛大膽又不低俗,讓人百聽不厭。

    楊議在走紅以後開始涉足各種商業演出,並且拍了系列電視劇《楊光的快樂生活》,這部電視劇是非常少有的以天津文化為背景的系列電視劇,把整個天津市民生活描寫的趣味橫生,更關鍵的是讓天津相聲演員從此名聲大噪。因為看了這部電視劇的人都有一種印象“天津人說話都是在講相聲”,楊議在名利雙收的同時,也漸漸淡出了相聲舞臺。

    要知道一個相聲演員在沒有師承的情況下,已經能夠紅遍全國,那麼再掉過頭去拜師找門戶,就顯得很多餘了。跟他類似的相聲從業者也不在少數,而且楊議的父親楊少華也一直是相聲界最出名的“海青”,當然這裡要加一個問號。

    楊少華先生在相聲譜系裡面是郭榮啟弟子,但其並未正式擺知,原因是進入新中國以後,很多舊的習俗被廢除,導致一些老相聲藝人不能有傳統相聲的門戶。就連李文華先生也是晚年才如願拜入馬三立先生門下,擺脫了海青的身份。而楊少華先生雖然被馬三立先生編纂的相聲家譜收錄其中,但對其是否正式弟子,同行之間也頗有微詞。

    郭德綱跟楊少華父子關係也一直很近,大概同是天津老鄉,而且也都跟同行有那麼些不對付在裡面,所以惺惺相惜。郭德綱叫楊議五叔,今年才去醫院探望過楊少華先生,彼此相談甚歡。

    所以對於楊議的師承關係,以及相聲界的輩分,沒有必要去糾結太多,一方面是他自己的選擇,另一方面就如高峰迴應網友的:盯著輩分不放那就是沒事找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唱美聲時如何把聲音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