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夫也瘋狂
-
2 # 龍百曉生
我們這邊秋收農忙季節還沒有開始呢?等玉米成熟起碼還得半月左右,也就是等到9月底至10月初,而當地小麥播種時間則為寒露節氣前後,即10月上旬為主,也可以推遲到10月中旬以後,最晚可以延遲到封凍期前,但需要每隔3天就得增加1斤麥種播種量,這樣才能保證田間小麥出苗率和產量!而今年秋分節氣是9月23日,那時已經到了9月中下旬,一般對於氣候相對較為暖和的區域可以適當早播冬小麥,可選擇播種生育期較長的中晚熟小麥品種即可,而至於10月中下旬播種的晚播地區,可選擇播種生育期較短的中早熟小麥品種!
由於咱們國家幅員遼闊,種植冬小麥的地區在南北均有,各地因氣候環境、農業生產方式、播種小麥品種等方面會有差異,因而並不能完全一致,還是得遵循當地傳統農業生產習慣,並結合現代農業發展而因地制宜去考慮最佳的適播時期!要知道,小麥最佳的適播時期主要是根據小麥品種生長特性,並利用秋季中後期的餘熱資源培育壯苗,並生長出健壯的分櫱和根系,以便積累足夠養分增強自身抗逆性,為冬季抗寒和來年返青打下堅實基礎。
因小麥播種時間會因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生產方式和小麥品種特性不同等差異而有明顯的區別,其中小麥播種適期與當地氣溫環境有密切關係,例如小麥品種可以分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等三類麥種,其播種適期所需日平均氣溫分別為16~18℃、14~16℃、12~14℃,這點各地都會有自己本地的農業播種經驗常識,另外,確定小麥播種時間,還得考慮農田肥力、病蟲害和冬季冷暖等方面的影響,往往只有農戶自己最為了解!
另外,小麥各品種播種後都需要透過春化發育階段才能正常拔節抽穗,往往以上三類品種春化階段所需溫度和天數也各不相同,具體表現為:冬性適宜0~3℃,需要35天以上;半冬性適宜0~7℃,需要15~35天;春性則適宜0~12℃,僅需要5~15天,由於春化發育後的小麥會抗寒性大大降低,因而對於其播種適期會有一定嚴格要求,例如冬性小麥品種在適期內最好早播,半冬性和春性小麥品種在適期內最好選擇晚播!
之所以會這樣劃分早播和晚播,主要是半冬性小麥品種的種植區域廣闊,如果小麥在適期播種過早時,可能會長勢旺盛而在冬前進入了春化發育階段,以至於抗逆性大大下降而在漫長冬季裡喪失了抗凍能力,進而容易發生凍害、生長偏弱等情況,最終會影響來年的小麥畝產量。
另外,這幾年隨著氣候變暖,各地暖冬現象越來越明顯,使得小麥主產區的氣候環境往往處於暖冬期,此時若是按過去農諺說法播種小麥肯定會過早而容易出現冬前小麥生長過旺情況,使得後期凍害影響或將加劇,再加上現在多為機械收穫和機械播種,往往所需時間大幅縮短,因此,對於秋播冬小麥的適期要比過去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適當推遲一段時間!例如農諺老話常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現在已經變為“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應該就是暖冬現象影響趨於明顯而造成的!
總得來說,秋分後各地收穫大多已陸續開始,至於播種小麥時間,按理說從秋收開始至封凍期前都可以進行,但現實中我們還得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小麥品種等因素綜合考慮本地最佳播種適期,畢竟農戶更關注影響麥價的小麥產量和質量,而最佳播種適期則是保障小麥良好發育過程的堅實基礎。(以上為個人見解)
-
3 # 湖北鳳雲妹
可以,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不過種植小麥一般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來確定當地適宜的種植時間。
現在種植時間一般都有所推遲,一般在秋分至寒露這一段時間種植,也就是10月下旬(9月22日或23日秋分後後)至10月上旬(10月8日或9日寒露前後)這段時間裡。在黃河中下游的冬麥區,小麥播種緊張有序。播種小麥的適宜溫度是:5天平均氣溫在14—17℃。農民朋友檢修農用機械、選換小麥良種,抓緊做好運肥、澆水、翻地,開始播種冬小麥。
秋分農事有三點至關重要。一是開始播種冬小麥,二是種植晚季稻要預防“寒露風”,三是作物成熟的好秋收時節。
秋分期間冬小麥播種要注意什麼
一、播前準備
選種、曬種、拌種,都不是很複雜的播前準備,但對小麥的生長很重要,操作的時候細心一點,就會有更好的效果。選種就是把備播的種子用一些方式再篩選一遍,剔除蟲蛀粒、秕粒、病粒、小粒和草籽等,尤其是禾本科雜草(俗稱野麥子)的草籽和品種退化的種子。曬種就是在播種前幾天選一個好天氣把種子攤開曬一曬,就是一種快速打破種子休眠的簡便措施。所謂拌種就是先用少量水化開藥劑再和種子拌在一起,使藥劑均勻沾附在種子表面。
二、施足底肥
結合整地深施肥料,將化肥與有機肥結合施用。磷肥分層施用;基肥氮量控制適當;50%的氮肥作底肥,50%的氮肥於起身期或拔節 期追施;缺鉀地塊應施用鉀肥,並注意緩釋肥的搭配。總之基肥的養分種類與用量的掌握,氮肥只能用全季用量的50%左右,而施磷量要在80%左右,鉀肥可一 次基施。肥料品種可以因地制宜,既可用單質肥,也可以用複合肥。冬小麥專用肥配方中氮素比例應相應減少,而磷的比例不能低。在經常不施有機肥的麥田,基肥中不能缺鉀。複合(混)肥不宜採用高氮型複合肥,原因是冬小麥所需的另一部分氮要到來年春天用於追肥。如果基肥採用高氮型複合肥,不僅造成基肥氮多後氮素 損失和浪費,還會在後期灌漿時因缺磷導致千粒重不高。基肥的施用方法和深度也很重要,可結合耕翻條施到表土下18~20釐米處為宜。
三、收穫玉米後,抓緊深耕、施肥和播前整地3個環節
麥田的耕作整地應做到:深耕深翻,加深耕層;耕透耙透,不漏耕漏耙;土壤細碎,無明暗坷垃;地面平整;上虛下實;蓄水保墒和底墒充足。只有這樣才會為冬小麥高產準備出良好的水、肥、土基礎條件。
四、麥田管理要提倡節水高產的栽培方法
中國華北、西北等主要產麥區,經常有春旱問題。為此應該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土壤庫的貯水,減少灌溉次數 和水量。在非充分灌溉條件下實現高產,必須提高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實行具有抗旱特色的節水栽培技術體系。其中包括:發揮2米土體的貯水功能,夏貯春 用,減少地面蒸發損失,由於小麥的根系分佈於2米土體帶,而壤質土平均2米土層內可蓄水650毫米以上,其中有效水量可達465毫米。在冬小麥高產栽培中 必須充分利用這一水資源。為此,一方面足墒播種,另一方面適度利用水分虧缺對作物根系的有益調控作用,透過前期控水造成上層土壤的水分虧缺環境,迫使小麥根系深扎,提高初生根比例;使小麥後期充分利用深層水,提高小麥的抗旱能力。而且這種控水可形成小麥的小株型結構,透光好,葉片質量高,群體光合速率與蒸騰比值都可提高。
總的來說,冬小麥要提高產量的話主要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播前底墒水需澆足,將灌溉水轉化為土壤水,並透過播前耕作措施,保持播種後表土疏鬆,減少蒸發耗水。第二,適當晚播。既減少冬前耗水,又為前茬玉米充分成熟提供了時間,使玉米提高粒重,而獲得更高產。第三,確保播種質量。增加基本苗,為此播後要暄土保墒。為了減少冬春季的蒸發耗水,播後要壟溝鎮壓,壟背暄土。鎮壓技術要掌握地乾重壓、地溼輕壓、隨播隨壓原則,播種時墒大可散墒再壓。透過以上保墒措施,有利 於推遲春季灌水,達到春季澆一次水就實現較高產量目標。
-
4 # 三秦莊稼漢
來說一說我們這種小麥的時間,雖然過了秋分,但我們這距種麥還有一段時間,近幾年一直是暖冬,如果秋分種了麥冬季有可能就旺長了,結果是導致減產!
再者,今年的綿綿秋雨也導致玉米收穫期推遲,蔬菜也遲上市了十幾天,這些也是小麥在寒露後播種的因素。民間素有“麥不離八月熱土”之說法,但那也是七十年代以前的老黃曆。但是咸陽地區北五縣的長武,彬縣,永壽,旬邑,淳化乾縣等山區在秋分過後就應該播種了,最近由於陝西關中的“秋淋”影響,以上地區的小麥播種可能滯後了,但也可以用加大播種量來提高每畝的苗量,以確保把小麥播種在豐收的基礎上!
陰雨天氣可能在9月20日左右停止,以上地區的糧農可抓緊短暫的晴好天氣,搶墒播種!
-
5 # 鄉村小雲
因小麥播種時間會因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生產方式和小麥品種特性不同等差異而有明顯的區別,其中小麥播種適期與當地氣溫環境有密切關係。
小麥適宜的播種期的具體確定,受氣候、品種、土壤、耕作制度等因素制約,但一般以氣溫為主要依據,以麥苗在越冬前能形成壯苗為原則,根據各地經驗,可用積溫法來推算。
在土壤水分適宜的情況下,小麥從播種到出苗約需日平均0度以上的積溫110-120度左右;出苗後到越冬始期,每張出一片葉,約需積溫70-80度左右。這樣小麥從播種出苗到達到上述壯苗標準,約共需0度以上積溫490-560度左右。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心累力乏
適合冬小麥種植的溫度是16一20℃,明天(9月23日)秋分,目前到月底,白天的氣溫仍然保持在16一28℃,溫度明顯偏高,暫時還不能種植冬小麥。
過去有一句農村諺語,"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難道是諺語是錯誤的?不,沒錯!這句諺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還是適應的,由於大氣變暖,氣溫下降的時間往後推遲了,到近些年整整推遲了半個月,也就是說,種植冬小麥的時間往後推遲了一個節氣,現在這個諺語應該是"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到寒露節氣(10月8日)才是種植冬小麥的時間。
看來由於時間的變遷,一些涉及農時的諺語會有一定的變化,這也是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的,必竟,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
回覆列表
秋分是一個比較忙碌的節氣,秋熟作物這個時候有些已經收穫了,有些也馬上就要成熟了,所以到了秋分時節,農民都是非常忙碌的。古語有云“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秋忙秋忙,繡女也要出閨房”,可見農民是相當忙碌的,就連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繡女也要出門來幫忙了。其實在秋分節氣的時候,不僅要忙著秋收,還有秋播也要開始了,很多的作物也就要開始準備播種了。其中流傳比較廣的一句俗語就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秋分節氣將至,是不是可以種麥子了呢?
農諺和俗語一樣,都是有一定地域性的,並不是在國內每個地方都適用的。而這句俗語主要是在黃河流域以北的河北、陝西等地區流傳。其意思是說在白露節氣播種麥子還有點早,而到了寒露節氣才播種又有點晚了,最好的播種時間是在秋分節氣的時候。由於中國的地域遼闊,在不同地區的氣候情況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地播種麥子的時間早晚也是有所區別的,所以各地所流傳的俗語、農諺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這些都是古人長期經驗的總結,然後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準確性還是比較高的。
在華北南部地區,也就是黃河流域以南的河南、安徽等地區,所流傳的關於種植小麥的俗語則是“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今年的秋分節氣是9月23日,寒露節氣是10月8日,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則是在10月23日,所以在這些區域,一般種植小麥的最佳時間是10月8日寒露節氣以後。
在以上這兩大區域種植小麥的時間會相差一個節氣,那是因為在華北北部地區的氣溫下降較快,需要提前在秋分時節種植。而在華北南部地區則氣溫下降比較慢,所以一般都要推遲到寒露時節開始種植小麥。也有的地方說“寒露到霜降,種麥日夜忙”,在浙江地區則有“立冬種麥正當時”、“大麥不過年,小麥冬至前”等等說法。
其實關於小麥的種植時間,即便是在同一地區,但是不同地理環境種植時間也不同,比如“秋分種高山,寒露種平川,迎霜種的夾河灘。”,意思是說在高山地區因為冷的早,所以播種也要早一些,一般秋分就要種植小麥了。而平川地區冷得遲,到了寒露節氣種植也可以的。在一些河灘地區,那推遲到霜降以後種植也不晚。
根據古人的經驗,小麥種植是宜早不宜晚,俗話說“早谷晚麥,十年九害”、“麥子早下種,十年九收成”,當然了具體還得看當地的氣候和天氣情況。而且在播種冬小麥的時候還要掌握好深度,俗話說“二指淺,四指悶,種麥三指正當心”,小麥播種的最佳深度是3釐米左右,太淺了會影響種子吸水,而太深會讓種子在出土時受到阻力而花費很長時間,並且在播種後要適度鎮壓,這樣有利於出苗。在你的家鄉,一般什麼時候播種冬小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