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戰王聊歷史
-
2 # 知常容
千金買馬骨這個典故聽過嗎?那個是出自戰國策,當時燕昭王想招賢納士,所以他身邊的一個模式就給他講了這個故事,告訴他,如果對得如自己水平,這麼一般的人都加一領域的話,很快有很多人就會來投奔。這個策略法正勸劉備也用過,讓他重用許靖。
曹操當時什麼情況?曹操跟袁紹對峙,曹操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打贏。弱小的曹操對人才是非常渴求的。他放走關羽,可以體現他求才若渴,因為他需要收服河北將領,使他們覺得我曹操是愛才的。
曹操才會放著關羽,因為關羽就是曹操的千里馬骨,放著關羽一個,會有更多的猛將加入,這筆買賣絕對合適。有愛才的美名又有仁義,又能收買人心。絕對划算的買賣。曹老闆怎麼會做賠本買賣呢。但是當曹操統一了北方的時候,你如果還是這樣出走,曹操肯定把你給殺了。因為那個時候愛才的美名不重要了。
-
3 # 劉先生你好
當年,關羽解了曹操之圍,殺了顏良文丑。名聲大噪。在曹操眼裡,關羽就是大將之才,恨不得收為帳下。
又因為關羽誓言降漢不降曹,顯得關羽又重義氣。
武功高強,又是忠義之人。誰見了不欽佩,甘願做其迷弟迷妹。
再者說來,曹操是個人妻控。這種癖好的人都有一個心理,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
於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阿滿,堅信有一天可以收服關羽。於是,不管關將軍心往何處,孟德願候之。。。。
真懷疑,這廝是不是愛上二爺了
-
4 # 古今通史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按現在的話說,這件事本身自帶推廣效應,而且曹操對關羽也確實有些虧欠,自身的誠意不足,自己當然心知肚明,關羽自然也知道,心照不宣而已,曹操演戲歸演戲,但是畢竟對關羽有不殺之恩,還那麼禮遇關羽,撕破臉沒有必要。
首先說曹操對關羽的虧欠,關羽早就聽說呂布部下秦宜祿的妻子杜氏的美貌,幾次三番的提醒曹操把杜氏給他留著,曹操自然同意,但後來也走心了,什麼女子讓關羽如此注重,結果曹操也看上眼了,據為己有,這事曹操辦的是有點猥瑣,毫無信義,但曹操畢竟是人,不可能不虧心的。
再者,曹操是真心拉攏關羽麼,是否會像夏侯惇那樣重用,答案還真是未必,曹操知人,關羽什麼樣的人他很清楚,漢壽亭侯那是皇上給的,曹操不損失什麼,借花獻佛而已,而金錢美女對曹操來說,只供給這些顯然誠意不足,赤兔馬也只能算個重禮而已。軍權麼,曹操可不放心給關羽,如果關羽能來那劉備失一臂助,好好養著關羽即可,過關斬將這類事關羽的能力沒問題的,但是執掌集團軍,那是不可能的,曹操本就多疑,自己也未知後果的事他是不會去做的。
當初談條件的時候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降漢不降曹,所以對漢壽亭侯這頭銜關羽是甘之如飴。曹操對他的虛情假意,關羽看的很清楚,本來就不是投降曹操,曹操還那麼小氣或者說防備關羽,那麼就更加不能幫曹操了,只是考慮曹操對自己確實也有份情義在,所以找機會斬了顏良文丑也算是報恩了,互不相欠。顏良文丑皆是袁紹名將,誅殺二人大功一件,曹操再動關羽,那名聲可就臭大街了,以後還有誰來投奔。
曹操心知關羽無法拉攏,但靠著關羽的名人效應,可以做個招賢廣告,同時也是安撫手下文臣武將,你們看關羽沒有,不歸順為我所用,我還對他那麼好,愛才如命,可願來投。自己的部下,你們看關羽,他揹我而去我尚且對他這麼好,你們忠心耿耿有你們虧吃麼。標榜了自己,藉機宣傳招納天下賢士,安撫部下且在忠誠度方面敲打敲打,提個醒,一舉三得之妙。
-
5 # 蒼茫大地顧煒斌
依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曹操放關羽的原因如下:
一、當年關羽投降曹操時,張遼張文遠是說客兼公證人,當年關羽和曹操就約法三章。
當年,關羽約好的有一條:一旦發現大哥劉備的行蹤,他就要奔赴歸劉的。
二、曹操如果不放關羽,失信於天下,這會影響他的霸業。
曹操胸有大志,想擁有天下。人才是關鍵,人才誠信為本。如果他扣住關羽,就會影響他的聲譽,就會產生天下英雄不再熱心歸附的後果。他一直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信條。當年劉備來歸,尚且沒有拘押,何況關羽者乎?
三、曹操手下以五字良將為代表的猛將如雲,不缺關羽一個。
曹操手下張遼、徐晃、張郃、李典、樂進、夏侯惇、夏侯淵,許多都是萬人敵,不缺關羽一人。
四、曹操在三國三雄中,還是很講規則的梟雄。
大魏的地盤是他打下來,手下文臣武將大都稱他主公,依附他的,他最高只做到魏王、丞相,他要稱帝並沒有什麼難度,非不能為,不為也!他作為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要想上位,只要和漢獻帝這個小夥伴玩個禪位的小遊戲即可,但即便獻帝和董承、馬騰等想搞政變玩死曹操,曹操也只是幹掉能抓著的同僚,但並沒有藉機廢帝。他心中還是有原則的,只做權臣,不做叛臣。
而孫權先投曹後叛曹,自封為皇帝;蜀漢劉備先自封為漢中王,又自封為漢皇帝,臉皮竟厚到如此地步!
由此推知,曹操還是重情重義的,還是遵守封建時代的規矩的,他對重情重義的關羽還是多了分理解和同情。曹操寬厚待人,可見一斑!終其一生,和他打天下的絕大多數兄弟能和平相處,他是為數不多的好主人啊!
-
6 # 古今社會趣聞軼事雜談
關羽(161年-219年),約生於東漢桓帝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三國時期蜀國名將。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
公元200年,當曹操正部署對袁紹作戰時,劉備起兵反曹,於是曹操發兵二十萬,共五路直逼徐州,欲生擒劉備。不久,劉備敗逃,投奔袁紹;張飛落腳芒碭山;關羽護送二位嫂嫂出於無奈,向曹操投降,但是關羽提出三個條件∶一、只降漢朝,不降曹操;二、用劉備的俸祿養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劉備的下落,便要去尋找他。
關羽投降漢朝後,曹操待以厚禮,任命關羽為偏將軍。後來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遂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後來,關羽得知劉備訊息,毅然脫離曹營,回到劉備身邊。當時,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感其忠義,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
但是,素有梟雄之稱的曹操真就這麼輕易放過關羽嗎?曹操有自己的算盤。
首先,在關羽受降之前,曾與曹操有過約定。東漢以來,以經義治國,忠義為先,德行為重,所以當世之人對承諾還是很看中的,失信於人,難免落下不必要的汙點;
第二、關羽是身在曹營心繫劉備,所謂“人在曹營,心在漢”,強行留下關羽,對曹操而言是個隱患,是一個定時炸彈。
第三,關羽攜兄嫂去尋劉備之時,東漢末期一場改變政治格局的戰役——官渡之戰就要全面展開。劉備投靠袁紹,無形之中增加的袁紹的勢力,但放關羽迴歸劉營,一來可以離間袁、劉之間的關係,二來劉備本不是久居人下之人,關羽與劉備會師,這就為劉備脫袁創造了條件,實現削弱袁紹的目的。
第四,放關羽出走,可以為曹操博得好名聲,為曹魏吸納人才創造了優勢條件;
第五,關羽雖勇武,但智謀稍欠,此可為將而不可為帥也,威脅力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第六、放走關羽,就讓關羽欠自己一個天大的人情,人情是可以日後換取巨大利益的。其後的赤壁之戰,華容道關羽就還了這個人情,這人情救了曹操一命。
第七、關羽這個人極其愛惜羽毛,愛惜自己的名聲,關羽自己認為是漢朝的將軍,效忠劉備是因為劉備是皇孫正統,是要回復漢室的,這一點從關羽拒絕了曹操所有賞賜,唯獨接受了“漢壽亭侯”的封賞可以看出,關羽每與人言必說自己是“漢壽亭侯”。只要劉備敢背叛漢朝自立為王,關羽是要與劉備鬧分手的。現在全須全影的放走關羽,早早的為劉備和關羽之間埋下了一點猜忌和裂痕。如果將來劉備因為猜忌而逼走關羽,那麼關羽還是曹操的,而且劉備關羽之間因猜忌爆發的鬥爭可是龍虎鬥,自己是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事實證明,這個漁翁之利可謂豐厚——關羽因為反對劉備蜀漢稱王,而被劉備和諸葛亮放棄,寧可失去荊州三郡也要致關羽於死地。放走一個關羽,而得荊州三郡,曹孟德可謂古今釣魚高手。
-
7 # 賣字書生
曹操正處在創業初期,對於人才是極度渴望,而關羽是眾多人才中的一員,曹操若囚禁或殺死關羽,會招致天下賢能寒心(記住,人心是不能試也不能失的),那樣的話純粹是因小失大。一棵樹上吊死不是曹操的作風,放棄大片森林也是曹操不能忍受的。
關羽僅僅是將才,而非帥才相才。將才常有,帥才相才之人少之又少。物以稀為貴,人以才為高。曹操放走關羽,一是賣了人情、賺了名聲,二是像關羽這樣的將才有很多,沒有必要糾結不休。關羽是忠義的代表人物,曹操不會蠢到背上坑害忠良的惡名。只要是阻礙自身發展的事,曹操向來是掂量再三的。同樣是將才,為什麼曹操放了關羽卻殺了呂布?那是因為呂布有一副小人心腸,三姓家奴,反覆無常,曹操若留下呂布是百害而無一利。反覆小人是最令人頭疼和痛恨的。關羽剛直忠良,坦坦蕩蕩,曹操不得不佩服,若在招賢納士之際殺死了關羽,反而害多利少。
在短時期內,關羽是為曹操效過力的。假設劉備死於亂軍之中,關羽肯定甘心為曹操效力,這個是沒有疑問的。既然留不住關羽,賣個人情總比鬧翻成仇要好太多,好聚好散,日後也好再相見。等到曹操再次見到關羽時,先前賣的人情終於派上了用場,若是沒有早前的人情,恐怕曹操已作華容道上的破落鬼了。
-
8 # 小小嬴政
曹操知道關羽不會為自己效力,為何還放關羽走?君子協定,以防恥笑
梟雄曹操座右銘:“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樣的人,為何執意放走關雲長,豈不是放虎歸山,坐地賠本?細聽,告訴你不為人知的歷史。
關羽有何德何能,讓曹操這樣的人都敬佩萬分?武帝紀中說的很明確,曹操先破劉備時就已經抓住了劉備的小妾甘夫人(正妻是糜夫人),甘後傳裡記載“數喪嫡室”,所以劉備的小妾被抓住後應該是死了。也就是說關羽並不是為了保護劉備家小投降曹操。其實這件事仍有疑點,感覺依關羽的秉性,為何沒選擇求死?
既然不是為了保護劉備的家小,那我個人認為,歷史上關羽投降曹操的確是有約定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降漢不降曹”,正所謂君子之約。曹操看中的是關羽的忠義,想把他變為自己的棋子。
2.曹操惜才,不忍殺之
曹操知道關羽是真厲害啊,如果為我所用,以後肯定所向披靡。所以就費盡心機留關羽,好吃好喝伺候著,金銀財寶隨便用。關羽知道曹操恩厚,凡戰請命,報答恩情,再尋劉備。
建安五年,袁紹派大將顏良攻城,曹操驅張遼和關羽為先鋒,關羽幾個回合就斬了顏良(歷史上沒有記載誅文丑),解了白馬圍,而後關羽被封漢壽亭侯。
曹操放走關羽之前,一直在努力,並不是完全肯定關羽不會為自己效力,到最終一直在堅持。再說了,君子之約也限制了曹操,即使不想放虎歸山,也不能讓關羽死在自己手下,那世人會認為曹操說話不算數,曹操的手下時間長了也會不聽話!
3.關曹二人,為情所困
另據野史記載關羽和曹操的共同紅顏知己秦夫人(曹操獨愛人妻)可能在為此事周旋過,所以關羽才得以脫身!
更多精彩,請關注【小嬴政2008】,一起探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
回覆列表
按照當時的情況,曹操不放走關羽,就只能殺了!
殺了關羽,對於曹操帶來的負面影響太大。關羽忠義之人,名聲不是呂布能比的。而且,曹操已經在土山和關羽約法三章了。要是殺了關羽,曹操就成了殺害忠良,背信棄義之人。那麼,誰還敢來投靠曹操?
漢末諸侯之爭,除了土地人口,就是人才了。曹操可不想在天下英雄心裡落下如此罵名。
放了關羽,曹操得到了愛才惜英雄的好名聲。讓世人知道,忠義的人,我曹操是很敬重的。曹操肯定也希望自己的將領也要向關羽學習,效忠自己。而且,這也展示了曹操的梟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