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21751588965

    為什麼道家強調“虛”和“靜”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

    《老子 十六章》 ”意思就是“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堅守生活的清靜不變。”那麼,為什麼道家強調“虛”和“靜”呢?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道家認為無論是宇宙還是人生都是源於“道”。而道的表現形態之一就是虛。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道德經》二十五章)。這個“寂兮寥兮”就是一種“虛”的狀態。它“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存在了。它寂靜無聲啊,又空虛無形啊,它獨立長存而不改變,迴圈執行而不止息,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做“道”,再勉強命名為“大”。”老子還說:“道”是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到的。”(“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道德經第35章)。這裡面也有“虛”的特徵。二是就人生而言,莊子就認為“人之生乃氣之聚,人之死乃氣之散”,氣本來就有“虛”的形態,更何況人乃天地之生,天地交而萬物生,而天地源於道,道乃虛。所以,道家講“致虛極”其實就是希望人迴歸本源,迴歸到道的狀態。但如何“致虛極”?這需要方式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守靜篤”。因此,如果說“虛”是本體,道體,是道,那麼“靜”就是方法,是道用。人生需用“靜”的方法來達到迴歸自然的目的。不過我認為“靜”既是修道的方法,也是道的特徵。因為在《道德經》十六章裡,老子完整的表述為“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他認為萬物的生長雖蓬勃而複雜,其實生命都是由無到有,由有再到無,最後總會回覆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虛靜的,虛靜是生命的本質,這種生命的本質也是自然的常道。在老子的眼裡,最初的宇宙是虛無遼遠,除了死一般的寂靜,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但是“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裡面又孕育著無限生機。整個宇宙的絢麗多彩、勃勃生機恰恰就是在“靜”中產生,又歸於“靜”。所以“守靜篤”既是修道的方法,也是修道的過程。而人透過不斷求虛求靜來接近道,歸於道,最後達到天人合一。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思想充滿樸素辯證法,在動靜這一對矛盾中,他強調以靜為主,這也是道家思想最終偏於避世、退讓、消極、被動、清淨、厚重的根源。而儒家思想則更多看重動的主動性,強調積極進取,側重“自強不息”,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不論是人生還是世界,不可能永遠高歌猛進,永遠旭日東昇,總是既有高峰也有低谷,動靜相宜才是真實的、完美的生活,所以儒家激勵我們奮進,道家撫慰我們心靈,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奄奄一息到不可或缺,花椒、辣椒為何能成為川菜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