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今80/90後尚且走上遠離電影的道路且從小就擁有更多娛樂選擇的00後們更是如此
4
回覆列表
  • 1 # 小李同學影片解說

    對於這個女生來說,看電影的理由完全取決於票價是否便宜,如果購票APP中沒有9.9/19.9的特價便宜票,自己則根本不會選擇去觀影。

    朋友甚至提出主動給她買一張杜比影廳的電影票,讓其感受電影的無窮魅力,但在侄女觀影回來後,也並沒有覺得杜比票跟普通影廳的票有任何區別,“只不過螢幕更大、更亮了而已”,以後如果還是沒有便宜票她仍表示不會選擇去觀影。

    同時,在今年國慶呆在老家的那段時間,拍sir也發現周圍的哥哥姐姐們(80/90居多)都不願再去電影院了,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影片網站等小熒幕,即使拍sir極力向他們推薦國慶佳片,即使《無雙》曾經是他們最喜歡的電影型別,但現在這些都比不上幾乎不費任何成本的“手機”了。

  • 2 # 讀點快訊

    各種跡象表明,原本作為消費主力的年輕人,現在都已經不看電影了!

    以往,電影還是年輕人熱衷討論的主題,比如香港電影等,但近幾年,電影幾乎從年輕人的社交圈退場,反而劇集、綜藝佔了上頭,比如《延禧攻略》《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還有之前的《中國有嘻哈》等,如果你沒有看過這些,不知道衛龍CP、蔡徐坤、楊超越,便很難融入社交圈。

    隨著95/00後一代的成長,他們日漸成為市場消費主力,但很明顯的是,這個正在崛起的群體對於電影並不是很感冒,如果年輕人都不看電影了,電影怎麼辦呢?

    消費新主力上場,

    娛樂時間被分割,電影“失寵”

    透過各大電影資料平臺我們都能清楚看到,幾乎每部電影的第一受眾群都是“20-29”年齡段的觀眾,這一年齡段也都是80/90後,但隨著時代的更替,未來電影的消費主力必然會轉移到新生代的95/00後身上,但從目前來看,這一批人對電影的熱情顯然並沒有80/90後當時的高昂。

    80/90後,稱得上是被電影伴隨成長的一代。在娛樂消費匱乏的八九十年代,電視、電影、錄影帶等是彼時人們僅有的幾種娛樂方式。這其中,不管是小鎮青年前呼後擁的“露天電影”,還是上流社會偏愛的“電影院”,電影都作為當時“最高階”的娛樂方式深受年輕人的熱捧,這也因此培養了一大批忠實受眾。

    但隨著網際網路在國內的普及以及手機等各種智慧裝置的陸續出現,社會整體娛樂消費結構開始不斷解構和升級,在此基礎上,不止是00後,甚至80/90後在娛樂方式的選擇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拿智慧裝置來說,如今依託手機等而起的各種影片網站,給當下觀眾提供了越來越多無窮無盡的影片資源,抖音、快手等短影片的興起,更為當下年輕受眾開闢出消磨時間的又一大娛樂新物種。此外,話劇、音樂節等各種娛樂方式的崛起都在和電影搶佔瓜分觀眾的全民娛樂總時間。

    娛樂方式的日益多元化在提供給觀眾更多選擇的同時,也逐漸把觀眾進行了細分。如此,需耗費觀眾一定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完成的電影則被放在了“備選項”裡,在全民娛樂總時間裡的比重也開始下降。

    正如序言中所提到的老家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如今80/90後尚且走上了遠離電影的道路,被手機等智慧裝置伴隨成長,且從小就擁有更多娛樂選擇的00後們更是如此。

    在前不久騰訊釋出的“00後&05後研究報告:超新生代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十年”中,有關學習外自由時間分配的問題上,有超過六成的00後選擇“社交聊天”、“瀏覽網頁”、“看影片”,玩網遊、手遊則緊跟其次,“看電影”則並不在其規劃中。

    而在貓眼研究院對今年暑期檔的研究報告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2018年6-8月期間,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觀眾,“看電影”這一娛樂方式在看電視劇/網劇、玩網路遊戲、看電影/網路綜藝節目、閱讀文學作品或漫畫當中,都是排在最後一名的選擇。

    新興娛樂方式的層出不窮,再加上當下不管是以95/00後為主的新生代觀眾還是原有以80/90後為主的消費主力,其娛樂觀也都開始了更新換代,這也使得電影本身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

    行業寒潮籠罩,

    優質內容供不應求,電影市場“涼涼”

    娛樂產品的更新換代,社會整體娛樂觀的變革都可以看做是當下年輕人越來越不愛看電影的外因,但在外因之外,內因也至關重要。

    就拿受行業寒潮影響最為明顯的國慶檔來說,去年國慶檔(9.30-10.7)總票房(包含服務費)為27.08億,但今年同期票房僅為21.72億,同比下降20%,總人次超6150萬同比下降23%,行業寒冬威力盡顯。

    另外,根據貓眼研究院對歷年國慶檔的資料及分析,從2016年至今,國慶檔觀影人群繼續延續著“35歲以上觀眾佔比逐年增加,24歲以上在下降”的趨勢。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現象在貓眼對今年暑期檔的總結中我們也曾看到過,可見,電影在爭取年輕觀眾上已然變得越來越吃力。

    再舉一個更為明顯的例子,從國慶檔結束到現在(10.8-10.28),電影市場總票房(包含服務費)為16.21億,而去年同期為24.63億,減少了三分之一。另外,截止到上週五新一輪新片上映之前,貓眼及淘票票專業版首頁排名第一的影片仍然是早在國慶就已經上映了的《無雙》。

    而作為今年國慶檔冠軍的《無雙》,在整個行業及大盤爆冷的大環境下連續24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實在讓人驚喜,但某業內朋友也對此打趣評價道,“長線發展的《無雙》仍然沒有進入華語電影票房前十”,這也足以看出,即使《無雙》險中已勝,但仍然沒有逃開寒潮的影響。

    以上種種都在印證著電影受眾流失的事實。

    此外,受行業寒潮影響,資本撤離、裁員潮、倒閉潮的接踵而至,勢必也會造成能出產作品的公司及人才的流失,生產者的持續流失最終也必將導致優質內容的缺位,至此,整個電影行業的生產力也便會減弱,從而加快消費主力的流失。

    其實,優質內容的供不應求必然會讓受眾的興趣和關注逐漸消退,在此基礎上,此次行業寒潮也更像是一個加快年輕人出走的催化劑,把尋求好內容的年輕受眾推到了電影院門外。

    一盤不是死局的僵局,

    電影的破局之路怎麼走?

    對於大部分的觀眾來說,電影並不是一種剛需的存在。因此,當陸續有成本更低、娛樂性更強,甚至是能實現娛樂代替的形式出現時,電影的存在感也就被降低了。如今的電影,也更像是作為一種年輕人之間的社交方式存在著。

    而在消費主力撤退背後,電影是否也要“涼涼”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那在年輕人越來越不愛看電影的當下,電影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是讓電影出圈,做頭部內容!電影從來不是行業內部的獨享產品,縱觀那些獲得高票房的影片,像《戰狼2》《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無一不是做到了電影的出圈,口碑由內而外擴大到全民,由此引發一場場全民觀影熱潮,推動票房持續高漲。

    從根本上來說,電影出圈的本質,依靠的還是紮實的優質內容。因此,對於當下的電影行業以及影視從業人員來說,要想將年輕人從各種層出不窮的新興娛樂方式中拉回電影院,首先要做的便是打磨好內容。

    另外,做好電影院的體驗升級服務未嘗也不是一種措施。在去年好奇心日報做過的“年輕人如何看電影”的調查研究中,他們也發現,作為社交的一大手段,當下的年輕人除了電影之外,也更重視電影院的環境和觀影前中後全過程的體驗,因此,做好影院配套實施服務,讓觀眾在觀影之餘也得到更多額外的優良體驗感或許也是一種留住觀眾的手段。

    電影,看起來是一種很平價的娛樂方式,但相對於如今足不出戶就能獲得有著同樣體驗的追劇、看綜藝、網上觀影等方式來說,電影又顯得很“昂貴”,彷彿慢慢在丟掉它的大眾性。由此,如今不少人也把電影比作當年的紙媒、廣播等媒介發出“影院將死”等論調。

    看來,即使今年電影市場境況清冷,但“將死”依然是不成立的。要想打破這樣的魔咒,必然要將電影與其它娛樂方式相比最不可替代的屬性發揮到最大,並用最硬的實力將觀眾牢牢繫結在電影院。而此次寒潮的到來也未必是一件壞事,相反,大浪淘沙之後,市場也定然是另一番光明。

  • 3 # Hello貝貝

    隨著網際網路在國內的普及以及手機等各種智慧裝置的陸續出現,社會整體娛樂消費結構開始不斷解構和升級,在此基礎上,不止是00後,甚至80/90後在娛樂方式的選擇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拿智慧裝置來說,如今依託手機等而起的各種影片網站,給當下觀眾提供了越來越多無窮無盡的影片資源,抖音、快手等短影片的興起,更為當下年輕受眾開闢出消磨時間的又一大娛樂新物種。此外,話劇、音樂節等各種娛樂方式的崛起都在和電影搶佔瓜分觀眾的全民娛樂總時間。

    娛樂方式的日益多元化在提供給觀眾更多選擇的同時,也逐漸把觀眾進行了細分。如此,需耗費觀眾一定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完成的電影則被放在了“備選項”裡,在全民娛樂總時間裡的比重也開始下降。

    另外,做好電影院的體驗升級服務未嘗也不是一種措施。在去年好奇心日報做過的“年輕人如何看電影”的調查研究中,他們也發現,作為社交的一大手段,當下的年輕人除了電影之外,也更重視電影院的環境和觀影前中後全過程的體驗,因此,做好影院配套實施服務,讓觀眾在觀影之餘也得到更多額外的優良體驗感或許也是一種留住觀眾的手段。

    電影,看起來是一種很平價的娛樂方式,但相對於如今足不出戶就能獲得有著同樣體驗的追劇、看綜藝、網上觀影等方式來說,電影又顯得很“昂貴”,彷彿慢慢在丟掉它的大眾性。由此,如今不少人也把電影比作當年的紙媒、廣播等媒介發出“影院將死”等論調。

    從根本上來說,電影出圈的本質,依靠的還是紮實的優質內容。因此,對於當下的電影行業以及影視從業人員來說,要想將年輕人從各種層出不窮的新興娛樂方式中拉回電影院,首先要做的便是打磨好內容。

  • 4 # 玖月影視說

    作者從那裡得來的資料說95後00後不看電影?我並不認同這種說法。

    我覺得當代年輕人首位消遣方式是“遊戲”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電子裝置產品更新迭代,和現在的娛樂消遣方式也有了極大的差別。以前80後90後玩遊戲主要方式是去網咖,週六週日,那個場景真是一座難求。站著等機子的畫面小編還記憶猶新。如今電子產品、手機、電腦、pad幾乎人手一臺,玩遊戲成了現在年輕人消磨碎片時間的不二首選。

    下班後年輕人都喜歡逛街,逛廣場,自然然8也成電影院常客,以前票房上億都難,現在只要拍得好,10億50億分分鐘破記錄。說明去電影院的人比以前更多了,95後00後也逐漸成為票房主力軍了。

    因此我覺得95後00後並不是不看電影,只是娛樂消遣方式多了,才令作者有如此錯覺罷了……

  • 5 # 北風飄

    為什麼說95後現在不怎麼看電影了呢,並不是電影市場不好。

    因為做這個研究的人把人物化了。認為人是不變的。然後實際上,人隨著自己的生活水平,自己的經歷,自己的物質基礎的改變,他的喜歡也會跟著改變。

    當95後步入工薪階級,自然會有了工薪階級該有的那一堆愛好 但是電影票房不高不是因為電影市場不好,而是因為電影質量不行了。高質量的電影票房遠超以往。就如不能說洛基亞賣不好了,就是手機市場不好了。現在蘋果賣的不好了,就是智慧手機不行了,不是還有華為嗎?

  • 6 # 阿夢姑娘

    不過我們還是要為中國影視加油 繼續怕出優秀奇蹟的電影和電視劇 不管有沒有人看 我首先確實 我是特別喜歡看的 無論什麼影片 像一個看紀錄片都哭得稀里嘩啦的人 心腸是有多軟 我為影視加油

  • 7 # 棟合音樂

    這其實是個假命題,95後和零零後應該是比較熱衷於看電影的,身邊的這些朋友就是這樣的,本人九零後,也比較喜歡看電影。其實年輕一代都是比較喜歡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所以電影院還是有著巨大的市場,相信電影業發展的會越來越好。

  • 8 # 妲己戲諸侯

    95後00後不愛看電影?不知道題主從哪裡得出這麼一個不靠譜的結論,或許現在手機看電影、電視劇很方便。

    但是手機上看的電影還是和電影院有很大的差別,先不說什麼3d這些,光是電影院的氛圍就和自己手機上看很不一樣。

    而且有時候年輕人看電影也不只是為看電影,很多人撩妹也還是用這種老套的看電影,方式,尤其是一些年輕人。

    所以不用什麼電影沒有人看這些,只有有片子就一定會有人去看,不管是好片還是爛片什麼的。

    當然如果追劇的話,就自己手機看就就好 最多也就投屏看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飯店辦營業執照需要哪些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