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亦詩部落

    “諸葛大名垂宇宙”,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心耿耿輔助後主劉禪,五出祁山、七擒孟獲,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統一夢想,但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敬仰,在民間已經成為智慧的象徵 ,歷來不缺“鐵粉”。

    五代時期,後蜀大將王昭遠正是這樣一個諸葛亮的忠實粉絲,平時以“當世孔明”自詡,穿著打扮也模仿諸葛亮,一把“鐵如意”不離手,自己的夢想也是如諸葛亮一樣為後蜀鞠躬盡瘁,揮師中原,一統天下。慫恿後蜀皇帝孟昶聯合北漢,夾擊大宋。結果被宋太祖趙匡胤得知後,發兵伐蜀,招來大禍。

    後蜀孟昶驚恐萬分,責罵王昭遠,王昭遠卻胸有成竹,搖晃著那把標誌性道具“鐵如意”,慷慨激昂,“宋軍自來送死,我們正好趁機北伐,一戰拿下中原,擒了趙匡胤,不用以後再費勁了!”。事到如今,孟皇帝也沒有辦法,只好任命他為主帥,整備軍馬,由王昭遠統軍前往應戰。結果可想而知,他的水平別說和諸葛亮比,就是和“紙上談兵”的趙括和馬謖相比,都差了不是一截。遇到宋軍,只打了三仗,戰績是三戰三敗,最悲催的是連他自己這個主帥都沒有能夠逃脫,做了大宋的俘虜。

    王昭遠這個“諸葛粉”,不但沒有能夠實現諸葛亮的遠大理想,反而羞辱了自己的偶像,讓後蜀更快亡國,徒增了一個笑話而已!

  • 2 # 中孚鑑

    王昭遠,是五代十國後蜀的一位大臣,他曾自比三國時期蜀漢諸葛亮,但其真正的本事卻是自不量力,最後也成了一個很大的笑柄。

    那自比諸葛亮的王昭遠最終結果如何呢?

    本來在後蜀高祖孟知祥進蜀後,因為王昭遠聰慧,所以王昭遠得以侍奉孟昶身邊。後來孟昶繼位後,王昭遠也得以為官。之後王昭遠被任命為通奏使、知樞密院,沒多久就升為山南節度使。

    趙匡胤建立宋朝登基後,趙匡胤致力於一統天下。後來北宋朝廷就派兵攻蜀。蜀主孟昶於是命王昭遠為西南行營都統。

    此時的王昭遠非常狂傲,他自比諸葛亮,又說率領兩三萬人,取中原易如反掌之言。王昭遠話說的非常滿,但是事實的結果卻和他想的不一樣,也變成了一個笑柄。

    王昭遠率領的大軍在北宋兵馬的攻擊下,數戰皆失利,他本人也逃到別處。這無疑和他說出的大話有著很大的差距,也因此成了一個笑柄。

    宋軍幾經周折,最終把躲在民舍中的王昭遠擒住。王昭遠被擒押到宋都,當時北宋朝廷並沒有殺了他,還任命他為左領軍大將軍。他去世於970年。

  • 3 # 文史磚家

    宋太祖趙匡胤透過政變上臺後,聽從宰相趙普的建議,決定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針,順次消滅各地的割據政權,最終實現中國的重新統一。為了檢驗軍隊的實力,宋太祖率先拿實力最弱的荊南(高繼衝)、湖南(周保全)“開刀”,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他們消滅。拿下荊南、湖南後,宋太祖信心大增,隨即將注意力轉移到割據四川的後蜀政權身上。

    自孟知祥佔據四川開始,到宋朝建立之初,孟氏割據蜀中已有30餘年時間,此時在位的皇帝是孟昶。四川號稱“天府之國”,由於境內生活安定、百姓富足,加上四境都被高山峻嶺包圍,鮮有對外擴張的動力,所以時間一長便滋生出驕縱怠惰的習氣。面對危局,孟昶非但沒有進行匡正,反而每日沉溺於享樂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的滅亡便不可避免。

    當然,孟昶非常不希望國家亡在他的手裡,所以當他得知宋朝意圖吞併後蜀時,便在大將王昭遠的建議下,派遣使者攜帶蠟丸密信去聯絡北漢,希望雙方同時出兵騷擾中原,讓宋朝無暇向西南進軍。不巧的是,後蜀密使剛剛進入宋朝境內便被抓捕,而蠟丸密信隨即被宋太祖得到,後者遂以此為藉口,派大將王全斌等人分路伐蜀,時在乾德二年(964年)年底。

    孟昶聽聞宋軍出兵的訊息後,連忙委派王昭遠為主帥,趙崇韜為都監,率領大軍前去抵禦。早在孟昶做太子的時候,王昭遠便開始侍奉他,並因為聰慧伶俐、善解人意極得主子的喜愛。等到孟昶稱帝后,王昭遠的地位隨之“水漲船高”,由捲簾使做起,先後晉升為諸司使、通奏使、知樞密院事等職,最終出任山南節度使,成為國中勢力極強的藩鎮,被孟昶視為“棟樑之才”。

    孟昶對於此次出征非常看重,所以在宮中召見王昭遠時,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愛卿當初跟朕建議聯絡北漢、攻伐中原,如今他們率軍來侵,真好比是你招來的。既然如此,愛卿當施展平生所學,盡力為朕立功,若能擊退敵軍,朕必有重賞。”王昭遠聽後連連跪拜,聲稱絕不會辜負皇帝的重託。

    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後,王昭遠正式率軍出征。在臨行前,孟昶命宰相李昊等人在城外設宴,為王昭遠等人餞行。王昭遠雖然身居要職,但本質上卻是個輕浮虛誇、言過其實的傢伙,胸中並無韜略,牛皮卻吹得老高。只見王昭遠手執鐵如意,做出一副指揮若定的架勢,一邊帶著李昊等人檢閱軍隊,一邊向他們詢問自己跟諸葛亮相比如何。

    李昊等人皆是官場上的“老油條”,知道王昭遠極受皇帝寵幸,便可勁地恭維他,稱其治軍嚴整,能力絕不亞於諸葛亮,此次出師必定會高奏凱歌。王昭遠聽後大為受用,再加上灌了幾杯黃湯,便更是不可一世,竟然趁著酒勁、舉著手臂對李昊說道:“王某此次出兵何止是為了退敵,等到敵寇退卻後,我還要率領這兩三萬的健兒出川作戰,彼時攻取中原易如反掌!”

    蜀主謂昭遠曰:“今日之師,卿所召也,勉為朕立功!”昭遠頗以方略自任,始發成都,蜀主命宰相李昊等餞之城外。昭遠手執鐵如意,指揮軍事,自方諸葛亮。酒酣,攘臂謂昊曰:“吾此行何止克敵,當領此二三萬雕面惡少兒,取中原如反掌耳!”見《續資治通鑑·卷四》。

    然而王昭遠雖然牛皮吹得很響,但等到走上戰場後便很快“歇菜”。當年十二月,王昭遠率領的蜀軍正式與王全斌率領的宋軍交手,結果剛一接觸,久疏戰陣的蜀軍便一敗塗地,在三泉、大漫天寨等地被打得落花流水。此後又經歷兩次戰役,王昭遠依然是大敗虧輸,無奈之下只好逃往利州,藏匿在民房中避難。

    然而王全斌的行軍速度實在太快,王昭遠前腳剛到利州,宋軍隨即便趕到,並在百姓的告發下,將王昭遠擒獲。王昭遠全軍覆沒後,成都城內一片驚恐,孟昶自知無力迴天,便在次年正月率眾投降,立國31年的後蜀滅亡。後蜀滅亡後,王昭遠被押送至汴梁,並被拜為左領軍大將軍,多年後病死於家中。王昭遠自比諸葛亮,但最終卻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不知他到了地下後,是否問心有愧?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三國時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以他的忠誠、謀略、才學折服了多少志士仁人啊;儘管"出師未捷身先死“,但“常使英雄淚滿襟";歷朝歷代,對他的美譽層出不窮,用現代的話來講,在歷史上他圈粉無數.王昭遠也是其中一位,作為五代十國時的後蜀大臣,曾經官至山南節度使、西南行營都統;他常常自比諸葛亮,但由於無自知之明,彰顯了蚍蜉撼樹自不量力的狂妄,致自己身敗名裂,終成笑柄。王昭遠幼孤貧,十三歲時投靠東都僧人知諲為童子;後蜀高祖孟知祥進蜀後,得知王昭遠聰明有智慧,所以留他在身邊侍奉孟昶,孟昶登基後,王昭遠也時來運轉,他平步青雲,升為山南節度使。陳橋兵變後,趙匡胤胸懷大志,欲一統天下,派兵攻打後蜀。蜀主孟昶任命王昭遠為西南行營都統。自幼孤貧的王昭遠"輕船受不了過載".身居軍中高位卻沒有謙遜的態度,反而變得狂傲無知,竟自不量力地把自已與諸葛亮相比.竟信誓旦旦地保證,率領三萬人馬,進攻北宋,直取中原,這哥社會知識差,不給自己下臺的機會,話說的非常鏗鏘,意思是以他運籌帷幄的能力,定能決勝千里,滅宋易如反掌。

    而結果呢,王昭遠出師從未獲捷,屢戰屢敗,最後在北宋強大武裝力量的打擊下,沒建方寸之功的王昭遠成了逃兵,這與他當初躊躇滿志的態度與自比諸葛亮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留下了笑柄。

  • 5 # 清水空流

    四川歷來是易守難攻之地,而佔據四川獨自立國的國家也不少,比較有名的比如劉備,前蜀王椼,後蜀孟昶。凡在四川立國的沒有超過兩代人的,實在太神奇了。鍾會鄧艾滅劉禪是四個月,後唐名將郭崇濤滅前蜀31天,北宋王全斌滅後蜀是66天,尤其以王全斌滅後蜀孟昶是最有喜劇感的。公元964年11月初,趙匡胤起兵六萬分北,東兩路伐蜀。北路以王全斌為帥,崔彥進為副帥,東路以劉光義為帥,曹彬為副帥。

    在此之前攻克蜀地有三條道,即劍門道,陰平道,米倉道。劍門道最難,當年姜維僅以三萬大軍抵住了鍾會十萬大軍,鄧艾滅劉禪走的是巧渡陰平。趙匡胤問王全斌,卿幾日克服四川?王全斌道:立刻掃平。趙匡胤告訴王全斌只要迅速拿下蜀地,軍隊在戰場所得以及國庫所得朝廷一律不要,全部由將士們自由分配。為了得到蜀地,趙匡胤也是下了血本,而王全斌也不負眾望,66天拿下蜀地。而面對大宋的來犯,後蜀孟昶的宰相,當今諸葛亮王昭遠,興奮異常,自己終於可以一展雄才偉略了,孟昶立即任命王昭遠為行營都統抵禦大宋。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拿鵝毛羽扇,而當今諸葛亮王昭遠拿著鐵製的如意。想想都比諸葛武侯風光多了。

    而北宋主將王全斌最大的希望就是打破後唐名將郭崇濤31天滅前蜀記錄。12月初戰爭正式開始,戰事很順利,月中攻克興州,繳獲糧食50近萬斛。王全斌繼續進兵,活捉後蜀前軍主帥韓保正。再次獲得糧食30多萬斛,王全斌立即給趙匡胤致信,無需再調撥糧食,我們現在完全自給。宋軍一路攻城掠地終於來到第一個險地葭萌關,後蜀又把棧道給燒了,這下宋軍無路可走了,而活著的諸葛亮王樞密使王昭遠帶領主力部隊已經來到利州了。

    王大樞密使到了利州就不動了,因為王昭遠知道,左有江陵江,棧道已經燒燬,宋軍根本無法來到利州,。宋軍卻在副帥的帶領下立即修復棧道,而王全斌帶領主力部隊走小路出現在嘉陵江深度一線,更讓人驚喜的是,崔彥進棧道修復的極為迅速,提前趕到與王全斌匯合於深度一線。

    完全出乎王昭遠的意料,因為宋軍行動不符合兵法,但王樞密使卻懂兵法。正當王昭遠準備與王全斌決一死戰的時候,一個訊息傳來,宋軍主力已經過江了。王昭遠蒙了,諸葛亮的兵法中沒有這一點啊,但王昭遠畢竟是王昭遠,立即帶兵向王全斌的宋軍發起全力衝擊,但蜀軍畢竟畢竟實力欠缺,三戰三敗,不僅沒有奪回木橋,而且自己的大寨也丟了,今日諸葛亮王昭遠敗退劍閣。這一天是12月12日,正好一個月,可以說,王全斌失敗了,沒有打破郭崇濤30天滅蜀記錄。從這一點來說,王昭遠勝利了。到達劍閣城下王全斌下令全軍休整,反正也成為不了第一了。

    回頭再說東路劉光義,他的路線是由三峽入東川,然後逆流而上,最終抵達成都。劉光義一開始很順利,連戰連捷,抵達到三峽門戶夔州。後蜀夔州守將是高彥儔,監軍是武守謙。二人具是忠勇之輩,有勇有謀,但二人就是無法協同配合。都想自己說的算。監軍職務高於主將。所以高彥儔建議據城死守,宋軍的軍需只能透過長江,而現在長江水流湍急,運輸困難,其實這一點恰恰是東路軍最大的短板。但監軍武守謙不同意,他的意思是趁宋軍立足未穩,全力攻擊,一舉擊敗宋軍。但他沒有強迫主將服從自己,監軍大人自己親自帶兵攻擊宋軍。結果很正常,武守謙大敗,劉光義順勢攻城,武守謙戰死,而夔州守將儔身中十餘刀,孤立無援,此時他高彥儔遣散士卒,返回家中朝成都三拜,然後縱火自焚。高袁二人是後蜀唯一為國捐軀的兩個人。

    而現在後蜀當今諸葛亮王昭遠已經在駐守劍門抵擋王全斌。你王全斌在再牛逼也牛逼不過鍾會。我可是遠勝姜維的諸葛亮。我堅守不戰,看你如何。而且孟昶讓太子孟玄哲來增援了,王全斌能夠遇見王昭遠是他最大的幸運。王全斌讓人從小路登山,,又經來蘇攻佔劍門附近的清強店,然後一起攻擊劍閣。前後突然攻擊劍門讓後蜀軍根本預料不到,後蜀大軍全線潰敗,數萬後蜀軍被殺。成都最後一道防線徹底失守。至此整個四川已經是一馬平川了。但王昭遠失蹤了,經過仔細尋找最後在一個農家院裡發現了王昭遠,這位王太尉哭的是淚如雨下。從此留下一個著名的典故"帶汁諸葛亮"

    而增援部隊的孟太子得知劍閣失手,帶汁諸葛亮活捉,立即是撒丫子跑,一口氣跑回成都去見老爹孟昶,而且是一路放火,唯恐王全斌看不見他。孟昶徹底呆了,劍閣一失守,標誌著四川就完了。劉禪如此,前蜀也如此,現在輪到自己了。投降把吧,他知道,趙匡胤對待降主一項很寬厚。公元965年2月7日,孟昶的降書送到王全斌手中,2月29日,孟昶出城投降,自此後蜀從925年建國到965年亡國總計40年,後蜀46州240個縣總計53萬戶歸於大宋版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殖戶該如何防控非洲豬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