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味山美食

    說一下我自己作為餐飲行業從業人員的感受吧!炸魚和薯條也可能是英國最著名的在他們眼中的“美食”吧,

    作為餐飲文化發展極致的中華美食眼裡,現在來說那就是垃圾食品,說的有點不好聽說實在就是這樣子。

    和他們的地理位置有關係吧,飲食文化,因為羅馬曾經統治過英國,據說之前英國飲食文化也算是豐富多彩的。

    他們的炸薯條和炸魚都是原味的,特別是炸魚和國內做法差別就在這裡,他們炸好魚,然後帶好多調料,自己放鹽味沾著吃。

    這幾年英國好像規定全國的炸魚和炸薯條要全國統一份量,減份量了,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肥胖人口太多,本身這類食品就是高熱量,更容易讓人胖,也夠奇葩的減量了他也要吃飽對吧!

    總體來說他們這兩個美食是高熱量食品,偶爾吃一次還行,不建議經常食用,如果不怕胖可以放開吃,個人感覺還是我們的菜做豐富

  • 2 # 景至黎明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其中明星美食往往可以勾起世人的味蕾,享譽世界的如中國水餃 蛋炒飯 ,法國的鵝肝,日本的壽司,當然也有英國的炸魚薯條。

    炸魚薯條是繼南韓的炸雞之後又被華人熟識的一款快餐類飲食,由炸鱈魚塊和薯條配上各種醬料而成。魚肉綿密無刺,香糯可口。是英華人普遍喜歡的主食。甚至二戰期間,英國士兵互相確認身份時,會Fish(魚)對Chips(薯條)作為暗號,可見炸魚薯條在英華人心目中的地位。

    近幾年,美國 德國 澳洲加拿大等西方國家也開始接受和喜愛這款美食,得益於其食用方便,符合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可以滿足外華人的熱量需求。加之麥當勞肯德基的主推,是炸魚薯條在歐美越來越普遍。但在中國日本法國義大利這些美食國家,依然不太被認可,認為其製作簡單,食材普通,高熱量,味道單一。依然只是快餐,上不了檯面。

    炸魚薯條目前於國內很火,但就如同南韓的炸雞啤酒一樣,不過是一時之風,看看現在,國內所謂的南韓炸雞啤酒店倒閉的還剩幾家?

    就我個人而言,初次吃時感覺味道可以,源於其蘸料多為甜酸口,但吃多了,實在是難以下嚥,消化不良。

  • 3 # 夏末之星

    英國還有一個社會傳統和習俗,就是在每星期五,人們往往會光顧炸魚和薯條店品嚐這一傳統食物。

    炸魚薯條之於英國,類似北京烤鴨之於中國。它對大多數英華人而言是很經典的comfort food。在外華人眼裡,它們都是該國菜系的代表,是每個遊客打卡的“必吃美食”,正如遊客去北京會嚐嚐全聚德烤鴨一樣,在倫敦,也有大波遊客前呼後擁趕往當地炸魚“名店”,點兩道招牌菜。

    早期的炸魚薯條是一種街頭快餐。維多利亞時期,工人們工休時從路邊買來炸薯條或是冷炸魚,用來充飢。像不像我們現在上班上學途中隨手買來的煎餅果子。那時候炸完薯條和魚塊,商販們就用報紙一包。酥脆的土豆、多汁的鱈魚,加上鹽醋佐料,沾著報紙上滿滿的油墨,就構成了經典的維多利亞時期工廠午餐。

    而如今再想吃炸魚薯條,路邊的小酒吧、海灘邊的小餐館成了更好的去處。英華人從容坐下,炸魚薯條自然也被擺放進了餐具。新鮮檸檬塊、乳白色的韃靼醬或者鮮紅的番茄醬取代鹽醋,為了膳食均衡,店家還會在滿是油炸的菜品邊配上一抹綠。

    炸魚薯條看起來很容易做,但要做好並不簡單。最重要的是魚要新鮮,魚肉新鮮柔嫩又多汁,炸後方能與面衣的香脆口感形成完美平衡。所以,吃炸魚薯條要去海邊,海邊的魚比較新鮮。

    魚要新鮮,薯條要厚切,形狀自然,這樣才能有炸脆的尖角稜角。炸魚的油要乾淨,面衣非常爽脆,不能軟塌也不能油膩,要灑很多麥芽醋。

    大多數英華人的首選都是Cod(鱈魚/真鱈),其次是Haddock(黑線鱈)。有些店還會提供Plaice(鰈魚),Rock Cod(巖鱈),Lemon Sole(龍利魚),Skate (鰩魚)等選項。

    總之,對於遊客而言,尋找地道的炸魚薯條店有兩種方法:一是直奔海邊,挑人多熱鬧的小店去吃。二是跟著“國家炸魚薯條獎”走,比各類旅遊攻略推薦要靠譜得多。

    現在在國內也能吃到美味的炸魚薯條,比如貝尼泰迪de炸魚薯條,零食新發現,推薦英倫什錦盒,滿足一網打盡。

  • 4 # T仙升

    雖然我們一直沉迷吐槽英國黑暗料理,但人家也是有扛把子的啊——炸魚薯條都聽過吧!

    你一定會說:就炸個魚、炸個土豆而已,有啥好說的,憑啥就成了“國菜”呢?

    然鵝,在英華人眼中,炸魚薯條真的是“國民美食”啊,人家的歷史長著呢:

    首先,炸魚薯條是有由來已久的,這種烹飪方式最早是起源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猶太人,但如今,對這道菜有濃厚感情的還必須就是英華人了!

    其次,雖然如今我們總是習慣把“炸魚”和“薯條”連起來說,在1860年之前,其實炸魚和薯條都是分開的,它們也是在1860年後才在油鍋裡成為“鍋中密友”的~

    接下來,重點來了!

    你們覺得炸魚薯條是不是除了吃就沒有別的作用了?錯!!

    1944年6月6日,那是歷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那天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濃重的血腥味:就在這一天,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了一場大規模攻勢,做為霸王行動的一部分,它就是著名的歷史課本上的“諾曼底戰役”!

    這場戰役在1944年6月6日正式展開,是迄今為止人類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近300萬盟軍士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後在法國諾曼底地區登陸。

    在諾曼底戰役中作戰的盟軍軍隊主要就是由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組成的,就當血腥味、海味瀰漫整個戰場,所有人都無法分辨隊友和敵人的時候,濃重的煙霧中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為了準確判斷對方的身份,他靈機一動突然大喊了一聲:“Fish!”

    只聽對面也突然高聲喊道:“Chips!加醋不要醬!”

    嗯,忍住別笑,我認真跟你們說:諾曼底戰役的時候英國士兵真的是靠 “Fish” 和“Chips”來作為確認隊友身份的暗號的啊~

    至於為啥要說:“加醋不要醬!”那是因為傳統的炸魚薯條英華人就是配醋吃的啊....這也是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了!

    不過發展到現在,炸魚薯條也不是一定要配醋吃了,英華人也開始慢慢隨自己的喜好去搭配醬汁:蕃茄醬、沙拉醬,甚至豌豆泥,你愛著吃就咋吃!

    目前歷史最最最悠久的Fish and Chips店就在Leeds旁邊的Yeadon, 1865年開的。也就在Fish and Chips誕生之後的5年, 那家店就洋氣的改名叫“the oldest fish & chip shop in the world”了(世界上最老的炸魚薯條店)!

    還有一點,就像傳統重慶四川火鍋偏愛吃“老油”一樣,之前的炸魚薯條其實一直都是用報紙包著吃的,老英華人就是執迷於那股來自“報紙“的油墨味道,雖然不衛生、不健康,但吃貨的心就是那麼“敞亮”啊~

    最後呢,還要來糾正一個迷思!

    很多人都說油炸的食物一定不健康,因此炸魚薯條一定也是被歸為垃圾食物了,事實上,一份炸魚薯條的脂肪含量僅有7.3%,一個豬肉排可就有10.8%!所以,下次去餐廳點餐,你還不如點份炸魚薯條呢,要是能接受“配醋不配醬!”那就更健康了!

    到現在,英國每年要賣出超過兩億五千萬份的炸魚薯條,也是有不少條魚為這道國菜獻出了“生命”的代價啊~

    我們一直都說炸魚薯條是黑暗料理,說英華人不懂吃,但其實倫家也有自己堅持的那份執念啊:鍾情炸魚薯條我有錯嗎?!

  • 5 # SouthCross

    謝謝邀請。

    先大致看了其他朋友的回答,這裡分享一些新的資訊。

    當初羅馬天主教為了紀念耶穌受難,每週週五要守小齋,不能食用恆溫動物的肉,因此用海鮮尤其是魚類代替。到十八世紀,成為英國工人階級的首選美食,並且隨著大英帝國的海外擴張,魚薯走向愛爾蘭、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非...。

    魚薯可以依個人喜好選擇要 battered (裹粉漿油炸),grilled (燒烤),亦或是 crumbed (沾麵包粉油炸)。如果把美味放中間,血脂肪和膽固醇放兩旁的話,自然是油炸的風味最可口。如果你沒有特殊要求,魚薯店一般是直接用油炸。金黃香酥的炸魚薯條,灑上鹽和黑胡椒,擠點檸檬汁,佐以塔塔醬或蕃茄醬,是絕對的美味!如果麵糊做得好的話,並非十分油膩。

    澳洲每年會有一次全國性的魚薯大賽。2019年的冠軍被一對華人夫婦奪得。

  • 6 # 泡麵Sir

      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訪問英國時品嚐當地傳統美食炸魚薯條;如今,這份美食受到中國遊客熱捧,英國北約克郡的一家炸魚和薯條餐館生意十分火爆。這家名為Scotts Fish and Chips的餐廳位於約克市附近。餐廳經理瓦塞(Roxy Vasai)稱,目前一週有超過100名中國遊客到店用餐。為了服務中國遊客,餐廳把選單翻譯成中文,並且建立網站、在中國社交媒體上開設平臺。

      

      瓦塞說,會時常關注中國遊客到店的情況,“我們留意著客車,當他們來了,我們會喊‘他們來了,有20,30,40人,我們快準備好吧。’”餐廳內,一名中國女遊客對BBC表示,給炸魚薯條這道菜打滿分。還有中國遊客說,炸魚薯條是中國最有名的英國美食,英文教科書上有提到,“我一直很想嚐嚐炸魚薯條的味道”。瓦塞表示,中國遊客的湧入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生意,他們對中國遊客的印象也很好,“他們很友好,總是帶著笑臉”。當地旅遊宣傳組織Make It York工作人員威爾(Will Zhuang)指出,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時,品嚐了一份炸魚薯條。因此,許多中國旅遊團把“吃炸魚薯條”加入他們的行程中。

      

      

      2015年10月,習近平訪問英國時,當時的英國首相卡梅倫曾帶他到一間鄉村酒吧,品嚐炸魚薯條和當地啤酒。根據新華社的報道,習近平稱讚食物“very good”(非常好!)。另外,位置或許也是餐廳受捧的原因之一,餐廳位於旅行團從倫敦到約克的主要路線上。他說:“大部分的中國旅遊團會去倫敦、劍橋,然後去約克。在去約克的路上,他們會經過A64公路,所以這也是一個理想的停車位置。”

  • 7 # 千味山美食

    說一下我自己作為餐飲行業從業人員的感受吧!炸魚和薯條也可能是英國最著名的在他們眼中的“美食”吧,

    作為餐飲文化發展極致的中華美食眼裡,現在來說那就是垃圾食品,說的有點不好聽說實在就是這樣子。

    和他們的地理位置有關係吧,飲食文化,因為羅馬曾經統治過英國,據說之前英國飲食文化也算是豐富多彩的。

    他們的炸薯條和炸魚都是原味的,特別是炸魚和國內做法差別就在這裡,他們炸好魚,然後帶好多調料,自己放鹽味沾著吃。

    這幾年英國好像規定全國的炸魚和炸薯條要全國統一份量,減份量了,知道為什麼嗎?因為肥胖人口太多,本身這類食品就是高熱量,更容易讓人胖,也夠奇葩的減量了他也要吃飽對吧!

    總體來說他們這兩個美食是高熱量食品,偶爾吃一次還行,不建議經常食用,如果不怕胖可以放開吃,個人感覺還是我們的菜做豐富

  • 8 # 吃貨歷史課

    嚴格意義上來說,英國國菜炸魚薯條甚至最早都不是英國菜,無論是炸魚還是薯條。

    英華人莉齊.克林漢姆所著的《飢餓帝國》裡列舉了二十道美式的歷史,來說明食物在國家歷史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書中列舉的首個食物就是與炸魚薯條相關的鱈魚。

    如果要評價英國國菜炸魚薯條,第一個詞關聯詞應該是“擴張”,第二個詞是“工業革命”,第三個詞是“融合”。

    先說擴張。你可知道為了吃魚,從1944年到1976年的二十多年裡,英國不惜多次發動海軍進行“鱈魚之戰”來捍衛他們吃炸魚薯條的權利?從十五世紀英國都鐸王朝開始,就有在冰島領域捕撈鱈魚的傳統,後來英華人發明了拖網船,光是1952年的捕撈量就達到了142萬噸,無怪乎1944年冰島共和國成立以後就對英國持續不滿,這幾乎就是斷了別人首要產業——漁業的活路。雙方的矛盾最終導致了三次“鱈魚戰爭”,以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專屬經濟區範圍為200海里的標準。

    再說工業革命。炸魚薯條是工業革命催生的一道現象級食品。本來作為島國,英華人相比日本人,對於吃魚的熱情頗低。但魚肉是良好的食物蛋白,日益擴大的捕撈量,鐵路等運輸技術日新月異讓吃魚的成本驟降。同樣便宜的還有從1539年被西班牙人在秘魯發現並帶回歐洲的土豆。炸魚和薯條(炸土豆),操作即便捷又高熱量,正好能滿足那些從田地來到工廠,生活空間狹窄(在城市裡沒有自己的廚房),又要每天在車間高強度體力勞動的人。

    最後說一下融合。炸魚薯條雖然是英國國菜,但其實炸魚和薯條最早都不是英國的。把魚肉裹上面粉油炸的作法來自與猶太人,是他們安息日的標準一餐。1900年代從東歐進入英國的猶太人把他們的家鄉菜帶到了英國販賣。另一方面,薯條的最早發明者是比利時人。有文字記載,在1680年代荷蘭統治下的比利時南部默茲河谷地區人就習慣把土豆切條油炸來吃。英國工業革命的城市化過程中,這兩撥賣炸魚和賣炸薯條的攤販逐漸開始混業——既然都是炸一炸的做法,何不把兩者一起製作販賣?炸魚薯條就這麼誕生了,一路走到今天。

  • 9 # 景至黎明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其中明星美食往往可以勾起世人的味蕾,享譽世界的如中國水餃 蛋炒飯 ,法國的鵝肝,日本的壽司,當然也有英國的炸魚薯條。

    炸魚薯條是繼南韓的炸雞之後又被華人熟識的一款快餐類飲食,由炸鱈魚塊和薯條配上各種醬料而成。魚肉綿密無刺,香糯可口。是英華人普遍喜歡的主食。甚至二戰期間,英國士兵互相確認身份時,會Fish(魚)對Chips(薯條)作為暗號,可見炸魚薯條在英華人心目中的地位。

    近幾年,美國 德國 澳洲加拿大等西方國家也開始接受和喜愛這款美食,得益於其食用方便,符合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可以滿足外華人的熱量需求。加之麥當勞肯德基的主推,是炸魚薯條在歐美越來越普遍。但在中國日本法國義大利這些美食國家,依然不太被認可,認為其製作簡單,食材普通,高熱量,味道單一。依然只是快餐,上不了檯面。

    炸魚薯條目前於國內很火,但就如同南韓的炸雞啤酒一樣,不過是一時之風,看看現在,國內所謂的南韓炸雞啤酒店倒閉的還剩幾家?

    就我個人而言,初次吃時感覺味道可以,源於其蘸料多為甜酸口,但吃多了,實在是難以下嚥,消化不良。

  • 10 # 夏末之星

    英國還有一個社會傳統和習俗,就是在每星期五,人們往往會光顧炸魚和薯條店品嚐這一傳統食物。

    炸魚薯條之於英國,類似北京烤鴨之於中國。它對大多數英華人而言是很經典的comfort food。在外華人眼裡,它們都是該國菜系的代表,是每個遊客打卡的“必吃美食”,正如遊客去北京會嚐嚐全聚德烤鴨一樣,在倫敦,也有大波遊客前呼後擁趕往當地炸魚“名店”,點兩道招牌菜。

    早期的炸魚薯條是一種街頭快餐。維多利亞時期,工人們工休時從路邊買來炸薯條或是冷炸魚,用來充飢。像不像我們現在上班上學途中隨手買來的煎餅果子。那時候炸完薯條和魚塊,商販們就用報紙一包。酥脆的土豆、多汁的鱈魚,加上鹽醋佐料,沾著報紙上滿滿的油墨,就構成了經典的維多利亞時期工廠午餐。

    而如今再想吃炸魚薯條,路邊的小酒吧、海灘邊的小餐館成了更好的去處。英華人從容坐下,炸魚薯條自然也被擺放進了餐具。新鮮檸檬塊、乳白色的韃靼醬或者鮮紅的番茄醬取代鹽醋,為了膳食均衡,店家還會在滿是油炸的菜品邊配上一抹綠。

    炸魚薯條看起來很容易做,但要做好並不簡單。最重要的是魚要新鮮,魚肉新鮮柔嫩又多汁,炸後方能與面衣的香脆口感形成完美平衡。所以,吃炸魚薯條要去海邊,海邊的魚比較新鮮。

    魚要新鮮,薯條要厚切,形狀自然,這樣才能有炸脆的尖角稜角。炸魚的油要乾淨,面衣非常爽脆,不能軟塌也不能油膩,要灑很多麥芽醋。

    大多數英華人的首選都是Cod(鱈魚/真鱈),其次是Haddock(黑線鱈)。有些店還會提供Plaice(鰈魚),Rock Cod(巖鱈),Lemon Sole(龍利魚),Skate (鰩魚)等選項。

    總之,對於遊客而言,尋找地道的炸魚薯條店有兩種方法:一是直奔海邊,挑人多熱鬧的小店去吃。二是跟著“國家炸魚薯條獎”走,比各類旅遊攻略推薦要靠譜得多。

    現在在國內也能吃到美味的炸魚薯條,比如貝尼泰迪de炸魚薯條,零食新發現,推薦英倫什錦盒,滿足一網打盡。

  • 11 # T仙升

    雖然我們一直沉迷吐槽英國黑暗料理,但人家也是有扛把子的啊——炸魚薯條都聽過吧!

    你一定會說:就炸個魚、炸個土豆而已,有啥好說的,憑啥就成了“國菜”呢?

    然鵝,在英華人眼中,炸魚薯條真的是“國民美食”啊,人家的歷史長著呢:

    首先,炸魚薯條是有由來已久的,這種烹飪方式最早是起源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猶太人,但如今,對這道菜有濃厚感情的還必須就是英華人了!

    其次,雖然如今我們總是習慣把“炸魚”和“薯條”連起來說,在1860年之前,其實炸魚和薯條都是分開的,它們也是在1860年後才在油鍋裡成為“鍋中密友”的~

    接下來,重點來了!

    你們覺得炸魚薯條是不是除了吃就沒有別的作用了?錯!!

    1944年6月6日,那是歷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那天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濃重的血腥味:就在這一天,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了一場大規模攻勢,做為霸王行動的一部分,它就是著名的歷史課本上的“諾曼底戰役”!

    這場戰役在1944年6月6日正式展開,是迄今為止人類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近300萬盟軍士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後在法國諾曼底地區登陸。

    在諾曼底戰役中作戰的盟軍軍隊主要就是由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組成的,就當血腥味、海味瀰漫整個戰場,所有人都無法分辨隊友和敵人的時候,濃重的煙霧中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為了準確判斷對方的身份,他靈機一動突然大喊了一聲:“Fish!”

    只聽對面也突然高聲喊道:“Chips!加醋不要醬!”

    嗯,忍住別笑,我認真跟你們說:諾曼底戰役的時候英國士兵真的是靠 “Fish” 和“Chips”來作為確認隊友身份的暗號的啊~

    至於為啥要說:“加醋不要醬!”那是因為傳統的炸魚薯條英華人就是配醋吃的啊....這也是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了!

    不過發展到現在,炸魚薯條也不是一定要配醋吃了,英華人也開始慢慢隨自己的喜好去搭配醬汁:蕃茄醬、沙拉醬,甚至豌豆泥,你愛著吃就咋吃!

    目前歷史最最最悠久的Fish and Chips店就在Leeds旁邊的Yeadon, 1865年開的。也就在Fish and Chips誕生之後的5年, 那家店就洋氣的改名叫“the oldest fish & chip shop in the world”了(世界上最老的炸魚薯條店)!

    還有一點,就像傳統重慶四川火鍋偏愛吃“老油”一樣,之前的炸魚薯條其實一直都是用報紙包著吃的,老英華人就是執迷於那股來自“報紙“的油墨味道,雖然不衛生、不健康,但吃貨的心就是那麼“敞亮”啊~

    最後呢,還要來糾正一個迷思!

    很多人都說油炸的食物一定不健康,因此炸魚薯條一定也是被歸為垃圾食物了,事實上,一份炸魚薯條的脂肪含量僅有7.3%,一個豬肉排可就有10.8%!所以,下次去餐廳點餐,你還不如點份炸魚薯條呢,要是能接受“配醋不配醬!”那就更健康了!

    到現在,英國每年要賣出超過兩億五千萬份的炸魚薯條,也是有不少條魚為這道國菜獻出了“生命”的代價啊~

    我們一直都說炸魚薯條是黑暗料理,說英華人不懂吃,但其實倫家也有自己堅持的那份執念啊:鍾情炸魚薯條我有錯嗎?!

  • 12 # SouthCross

    謝謝邀請。

    先大致看了其他朋友的回答,這裡分享一些新的資訊。

    當初羅馬天主教為了紀念耶穌受難,每週週五要守小齋,不能食用恆溫動物的肉,因此用海鮮尤其是魚類代替。到十八世紀,成為英國工人階級的首選美食,並且隨著大英帝國的海外擴張,魚薯走向愛爾蘭、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非...。

    魚薯可以依個人喜好選擇要 battered (裹粉漿油炸),grilled (燒烤),亦或是 crumbed (沾麵包粉油炸)。如果把美味放中間,血脂肪和膽固醇放兩旁的話,自然是油炸的風味最可口。如果你沒有特殊要求,魚薯店一般是直接用油炸。金黃香酥的炸魚薯條,灑上鹽和黑胡椒,擠點檸檬汁,佐以塔塔醬或蕃茄醬,是絕對的美味!如果麵糊做得好的話,並非十分油膩。

    澳洲每年會有一次全國性的魚薯大賽。2019年的冠軍被一對華人夫婦奪得。

  • 13 # 泡麵Sir

      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訪問英國時品嚐當地傳統美食炸魚薯條;如今,這份美食受到中國遊客熱捧,英國北約克郡的一家炸魚和薯條餐館生意十分火爆。這家名為Scotts Fish and Chips的餐廳位於約克市附近。餐廳經理瓦塞(Roxy Vasai)稱,目前一週有超過100名中國遊客到店用餐。為了服務中國遊客,餐廳把選單翻譯成中文,並且建立網站、在中國社交媒體上開設平臺。

      

      瓦塞說,會時常關注中國遊客到店的情況,“我們留意著客車,當他們來了,我們會喊‘他們來了,有20,30,40人,我們快準備好吧。’”餐廳內,一名中國女遊客對BBC表示,給炸魚薯條這道菜打滿分。還有中國遊客說,炸魚薯條是中國最有名的英國美食,英文教科書上有提到,“我一直很想嚐嚐炸魚薯條的味道”。瓦塞表示,中國遊客的湧入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生意,他們對中國遊客的印象也很好,“他們很友好,總是帶著笑臉”。當地旅遊宣傳組織Make It York工作人員威爾(Will Zhuang)指出,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時,品嚐了一份炸魚薯條。因此,許多中國旅遊團把“吃炸魚薯條”加入他們的行程中。

      

      

      2015年10月,習近平訪問英國時,當時的英國首相卡梅倫曾帶他到一間鄉村酒吧,品嚐炸魚薯條和當地啤酒。根據新華社的報道,習近平稱讚食物“very good”(非常好!)。另外,位置或許也是餐廳受捧的原因之一,餐廳位於旅行團從倫敦到約克的主要路線上。他說:“大部分的中國旅遊團會去倫敦、劍橋,然後去約克。在去約克的路上,他們會經過A64公路,所以這也是一個理想的停車位置。”

  • 14 # 吃貨歷史課

    嚴格意義上來說,英國國菜炸魚薯條甚至最早都不是英國菜,無論是炸魚還是薯條。

    英華人莉齊.克林漢姆所著的《飢餓帝國》裡列舉了二十道美式的歷史,來說明食物在國家歷史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書中列舉的首個食物就是與炸魚薯條相關的鱈魚。

    如果要評價英國國菜炸魚薯條,第一個詞關聯詞應該是“擴張”,第二個詞是“工業革命”,第三個詞是“融合”。

    先說擴張。你可知道為了吃魚,從1944年到1976年的二十多年裡,英國不惜多次發動海軍進行“鱈魚之戰”來捍衛他們吃炸魚薯條的權利?從十五世紀英國都鐸王朝開始,就有在冰島領域捕撈鱈魚的傳統,後來英華人發明了拖網船,光是1952年的捕撈量就達到了142萬噸,無怪乎1944年冰島共和國成立以後就對英國持續不滿,這幾乎就是斷了別人首要產業——漁業的活路。雙方的矛盾最終導致了三次“鱈魚戰爭”,以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專屬經濟區範圍為200海里的標準。

    再說工業革命。炸魚薯條是工業革命催生的一道現象級食品。本來作為島國,英華人相比日本人,對於吃魚的熱情頗低。但魚肉是良好的食物蛋白,日益擴大的捕撈量,鐵路等運輸技術日新月異讓吃魚的成本驟降。同樣便宜的還有從1539年被西班牙人在秘魯發現並帶回歐洲的土豆。炸魚和薯條(炸土豆),操作即便捷又高熱量,正好能滿足那些從田地來到工廠,生活空間狹窄(在城市裡沒有自己的廚房),又要每天在車間高強度體力勞動的人。

    最後說一下融合。炸魚薯條雖然是英國國菜,但其實炸魚和薯條最早都不是英國的。把魚肉裹上面粉油炸的作法來自與猶太人,是他們安息日的標準一餐。1900年代從東歐進入英國的猶太人把他們的家鄉菜帶到了英國販賣。另一方面,薯條的最早發明者是比利時人。有文字記載,在1680年代荷蘭統治下的比利時南部默茲河谷地區人就習慣把土豆切條油炸來吃。英國工業革命的城市化過程中,這兩撥賣炸魚和賣炸薯條的攤販逐漸開始混業——既然都是炸一炸的做法,何不把兩者一起製作販賣?炸魚薯條就這麼誕生了,一路走到今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漫威裡的綠巨人有沒有被殺死過?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