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丈夫處世,憂讒畏譏是個死,轟轟烈烈也是死”,這是年羹堯臨死說的豪言壯語
18
回覆列表
  • 1 # 燦燦公子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被雍正連貶十八級,最後成為了守城門的小官,可是還是難逃被雍正賜死的命運。最終李衛帶來了雍正的聖旨,要求年羹堯自盡。年羹堯當時是痛哭流涕。

    年羹堯在臨死時候痛哭流涕,全然不顧自己的形象,沒有八阿哥硬氣

    這個當年叱吒風雲的年大將軍,在面臨生死的時候,也是那麼不顧及自己的面子。當年大將軍讓他計程車兵砍掉手的時候沒有見到他心軟,殺押運糧草的官員,殺孫嘉誠,殺不聽話的富寧安將軍,沒有看到年羹堯這個樣子。恐怕在年羹堯吃活豬肉、白菜心的時候,晚上需要“翻牌子”伺候睡覺的時候,沒有想到自己的命運吧。

    “大丈夫處世,憂讒畏譏是個死,轟轟烈烈也是死”,既然能說出來那麼豪情的話,為什麼到死的時候要痛哭呢?我想了很久,看不起年羹堯,當年自己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享受過前呼後擁的榮耀,自己的家人子女也已經安排妥當,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竟然還要流眼淚。

    你看八阿哥聯合關外旗主對雍正逼宮,雖然也是失敗了,但是八阿哥說話很硬氣,他說,“皇上四哥,你贏了,但是弟弟要說的是,你若不是皇上你是贏不了的。你看看這朝堂之上除了你曾為他掌過燈的,還有誰擁護你,弟弟等著你來殺,哈哈哈,老九、老十別當軟骨頭,走”,而且在面臨抄家圈禁的時候,八阿哥也沒有當軟骨頭。

    年羹堯痛哭流涕或許還有另一番深意

    年羹堯在臨死的時候,一個牧童唱的歌謠很有深意,

    牛兒牛兒在坡上,田園綠野好風光,一方黃土一方天,山又高來水又長,牛兒牛兒為誰忙?忙完春耕忙秋糧,風霜雨雪他不怕,搖著鈴兒走四方!

    1.年羹堯認為自己死的太冤枉,他覺得自己就是雍正的那頭”老黃牛“,千辛萬苦的在西北平叛,幫助雍正建功立業,忙來忙去,卻不知道為誰忙,反而落得個被賜死的結局,心有不甘的哭。

    2.年羹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懊悔,他是後悔的哭,他想祈求雍正的原諒,或許年羹堯到臨死了才發現,功名利祿只是過眼雲煙,自己陷在名利場太深,倒不如做個局外之人,享受田園生活,像個放牛郎一樣,瀟灑自在的活過一生。

    哎,誰知道年羹堯自己心裡怎麼想的呢?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想必年大將軍被什麼刺到了傷心之處吧。

  • 2 # 宋安之

    正如漢字博大精深一般,很多時候哭也有著很多含義的,不只是代表著害怕。還有著諸如喜極而泣了,失望的大哭了,因為失去親朋好友的大哭等等。

    年羹堯身為殺人不眨眼的一代名將,他被賜死時並非是害怕。更多是一種對於雍正的失望,還有覺得自己死的不值,壯志未酬的無奈悲涼之下,又有些許後悔了。懷著矛盾至極的心情所以先是痛哭流涕,痛哭過後又是大笑。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年羹堯是一種很矛盾的存在。

    他既代表著兔死狗烹的被雍正卸磨殺驢的歷史縮影,又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典型代表。

    在清朝君權高度集中的時代背景之下,年羹堯是少有的具有梟雄色彩的人物。為了往上爬,自己是能屈能伸,霸氣時心狠手辣的屠了江夏鎮,低谷時給雍正端洗腳水洗腳。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妹妹,使其成為雍正的女人。所謂的忠義也狗屁不是,面對老八和老十四拋來的橄欖枝也是投懷送抱的,不是老四城府極深,都不一定駕馭得了他,而且也就是勉強駕馭。

    雍正登基後年羹堯頂替老十四成為大將軍,之後平了西北之亂。使新君雍正坐穩了位置,立下了巨大功勞。而雍正對於年羹堯也是一時恩寵無比,甚至稱之為恩人。

    當然雍正這樣優待年羹堯也有可能是為了捧殺他。

    反正就是一切標準向皇帝看齊。

    最後年羹堯甚至殺了雍正親派來的孫嘉誠。

    在西北年羹堯徹底實現了心中的一代梟雄夢。但也使雍正忍無可忍,最後被一擼到底。

    面對雍正的打壓,年羹堯並沒有收斂。甚至對僕人老桑說起來時,今日如此下場都是因為當初為了打贏西北這一仗,殺了太多人得罪了太多人而導致的。言下之意是當初自己為雍正立下了汗馬功勞,雍正卻沒有保自己。

    面對雍正的連番打壓,年羹堯先是說自己就是死也要轟轟烈烈的死,後是說出“大丈夫處世,憂讒畏譏是個死,轟轟烈烈也是死”的豪言壯語。

    當然年羹堯也最好了最壞的決定,就是被雍正滿門抄斬。不過這些年年羹堯什麼沒有經歷過呢,先的屠鎮江夏鎮,後是率領大軍西北平叛。說是經歷過屍山血海也不為過,說怕死還至於,這種梟雄式的人物,更多是在意死的值不值吧。

    結果沒想到雍正竟然真的賜死自己,面對雍正這般卸磨殺驢。年羹堯是不願意相信的,卻不得不接受現實。失望之下,年羹堯做出了最後的無用反擊,將當年雍正沒有登基時給了自己的佛珠,讓李衛幫他還回去。劇中並沒有交代雍正見到這個以後什麼表情,不過想必也是愧疚吧。

    最後年羹堯是既失望還覺得不值,又感覺自己的天地還大著呢,結果就這樣要被賜死了,後悔這些年自己的所作所為。所以懷著種種複雜的心情先是痛哭流涕,然後又是大笑不止。

    在年羹堯大哭大笑時,牧童那句“牛兒牛兒為誰忙喲”應該是最深刻的寫照了。似乎寓意著這位梟雄式的人物,也不過是統治者的一頭老黃牛罷了,說殺就殺!

    一部雍正王朝電視劇,一種春秋筆法。完美的訴說了權力的遊戲,中國古代的宮廷政治鬥爭。還有上至皇帝下到乞丐的種種算計和人生,現在看明白了一些吧?

    第105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 3 # 江東汪郎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年羹堯在被賜死的時候痛哭流涕,你以為他是悔恨、是害怕、是對生的依戀?錯了,他是傷心、是怨恨、是認為自己死的不值!

    年羹堯的哭,其實是對雍正無言的控訴!他怨恨胤禛坐上皇位後不念舊情,怨恨胤禛的卸磨殺驢,而更多的是對自己壯志未酬的悲涼。年羹堯並不相信雍正會讓他死。他認為憑著自己的功勞,頂多就是削職為民,死怎麼也輪不到自己的頭上,或者說窩囊的死不是他年羹堯的最終歸宿。

    何況西北還是多事之秋,自己肯定還是要領兵打仗的,沒有誰能比他更清楚西北的軍事狀況了。

    作為一名將軍,馬革裹屍才是最榮耀的結局!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他想象中的那樣發展。雍正鐵了心要摘去他的腦袋,這讓他不敢相信,但面對聖旨又不得不接受現實。

    正是在這種複雜矛盾的心理暗示下,年羹堯才會先痛哭流涕,哭過之後就是大笑。

    笑過之後年羹堯作出了最後無奈的反擊,將胤禛還是雍親王的時候贈予他的佛珠,讓李衛還了回去。

    但這是徒勞的,直到他套上白綾,掛在杭州城的湧金門的城樓上,寬赦的旨令也沒有到來。《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堯,是一位反差極大的梟雄式人物。

    說他是兔死狗烹的代表,或者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典型都不為過。

    他敢血屠江夏鎮,敢殺孫嘉誠,敢在西北軍中培養私人力量,還能說出“大丈夫處世,憂饞畏譏是個死,轟轟烈烈也是死”的豪情壯語。

    到最後一條白綾結束了生命,這樣的人設,年羹堯也可以說是一位具有悲情色彩的存在!

    但細細想來,劇中的雍正好像給過年羹堯機會,只是囂張慣了的年羹堯根本不知道收斂。正如歷史上:

    雍正並沒有查抄年羹堯的家,妻兒老小都還在,年貴妃依然受寵。

    在皇權高壓的時代,你是牛的身份,卻給了你虎的待遇,但你要做狗的模樣,否則你會被霸王龍一掌拍死!

    正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就是這個道理!

  • 4 # 史海爛柯人

    年羹堯是雍正皇帝的心腹,實際上也是雍正帝的家人。因其勇猛善戰,在康熙朝之時便因屢立戰功,特別是在處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事件,果決明敏,戰功赫赫,被授予川陝總督。

    雍正帝即位後,因其與雍正帝的特殊關係,更是受到寵沃優待。在邊疆事務中也成為了清朝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甚至其妹妹也成為雍正皇帝的妃子。年氏可謂風光無限。

    俗話說人的性格決定人的命運。年羹堯敗就敗在了他孤傲的性格之上。

    人一旦手握重權的時候,便會丟失自我,醉心於權力之中,喜歡被阿諛奉承,這是大多數人的劣質,年羹堯身上便體現了這一點。他因手握兵權,仰仗雍正帝的寵愛,而傲視一切,使得本來為優點的方面也成為缺點。

    這在雍正帝看來,其傲慢的態度加之擁兵自重,定是對皇權的威脅,因而最終令朝臣參奏,以結黨營私等數條罪狀將其處死。

    年羹堯被處死的根本原因便在於他的權勢過大。

    乾隆朝時期有一個叫鄂爾泰的和一個叫張廷玉的。乾隆皇帝曾評價他們“鄂爾泰固好虛譽而近於驕,張廷玉則善自謹而近於懦弱”儘管一個張揚,一個謹慎,但最終仍不免被乾隆帝除掉,主要也不在於其是否張揚跋扈,根本原因在於其權利過大,這便直接導致了權臣之死的結局。

    正如年羹堯所說的“憂讒畏譏還是轟轟烈烈都難逃一死”,這句話充滿了無限的辛酸。無論你做出了多少轟轟烈烈的大事,為國家多麼鞠躬盡瘁,最終都因皇帝的不信任而導致慘死。年羹堯痛苦流涕可能正是因為這種無力感罷了。

  • 5 # 史味人生

    年羹堯死的時候放的什麼歌?牧童!講的是“耕地牛”的故事,在此處隱喻年羹堯是耕地牛,被農戶(雍正)宰了,牛在死的時候尚且會流淚,何況人乎?

    因為他直到最後也沒有想到雍正會真的殺他,直到最後他仍抱一絲幻想。為什麼他甚至都沒看聖旨就仰天大哭而去?

    透過劇情來看一下——

    年羹堯剿滅江夏鎮,雍正遣其在百靈寺面壁,隨後出任四川巡撫,臨行前,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將李衛帶走培養;另一件是將雍正平時經常唸的那串佛珠要了去。請記住:李衛+佛珠。

    然後他說了兩句話——

    將自己和雍正比作護法金剛和菩薩,而佛珠就是二人的情義信物。從此不會有二心,事實上直到最後年羹堯並無謀反之意,只不過一位的囂張跋扈。

    而最後雍正三道詔書將年羹堯從西北大將軍王貶為看守城門的小兵之後,年羹堯終日穿著黃馬褂坐在城門口,手裡拿的是什麼?

    是那串佛珠,年羹堯貼身帶著,從未離身,最後坐在城門口手裡拿著佛珠,這會在年羹堯心中這是“念珠”,因為此刻他一直在心心相念的等待那份情義的最終結局。即使此刻他仍然不相信雍正會殺了自己,主僕幾十年的情義,此刻都匯聚在這一小小的佛珠身上。

    直到李衛到來,劇中的年羹堯,長吁一口氣,自己“念”的,終於還是來了。當初是自己帶出去培養的李衛,來了,是來宣佈雍正最後的“情義”,也是了結這段情義。其實看到李衛,年羹堯已經直到雍正的決定是什麼了。

    如果留意看的話,劇中這一段,年羹堯看到李衛,將他帶到自己的破落窯洞中,第一句話就是“聖旨呢”,然後李衛將聖旨給他,年羹堯都沒有開啟看過一眼,直接掏出佛珠“扔”在了桌上,讓李衛替他還給雍正。

    這個“扔”就是把年羹堯跟雍正的情義了斷。倘若其他人來送聖旨,或有一線生機。但是因為是李衛,年羹堯長久以來心心相念的結局已經明瞭,於是他拿著“未開啟的聖旨”仰天大哭,走了出去,只留下一個落魄的背影。

    至於劇中雍正的想法和年羹堯的想法,最後放兩個截圖感受一下——

    命題人只看到了“轟轟烈烈也是死”,但是就沒看到“我要是能平安過了這道關”麼?說明年羹堯心中還有一絲幻想,當幻想破滅的時候,惟有仰天長哭而去。

  • 6 # 京華煙雲7602

    因為在年羹堯的心裡,他是沒有錯的,他認為他之所以被賜死,都是那些官員妒忌他的才能。

    他為國家做了那麼大的貢獻,除了皇上,滿朝文武連一句感恩的話都沒有,只有不滿和彈劾。他自己也不明白到底哪裡做錯了?

    如果說貪腐,滿朝文武哪個不貪腐。如果說是對皇上的不敬,皇上的命都是自己救的。還要自己怎麼樣?

    拯救國家和黎民於水火之中,到頭來還得對別人三叩九拜。不是應該皇上和滿朝文武對自己三叩九拜才對嗎?

    這到底是什麼世道?難道出身真的這麼重要嗎?難道出身低微就要一直低著頭做人嗎?

    年羹堯哭的不是被賜死,而是他覺得他死得不值。沒有在戰場上死在敵人手裡,卻死在了自己人的勾心鬥角裡,這樣的死太窩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為什麼要實行廢除了上千年的地主分封制,活人殉葬制度?